在借鉴与比较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简评冯增俊等著《教育现代化论》
钟小波
《教育现代化》是冯增俊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招标项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大主题展开,通过论述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运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卓有远见的看法,启迪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激励国人为教育现代化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该书在结构处理方面的特别之处
该书主体部分内容章节划分得十分恰当,三小部分的叙述链条连接巧妙。作者没有一概而括地简单介绍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而是把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的上部分介绍英国和德国,下部分介绍美国;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上部分介绍日本和韩国,下部分介绍印度。作者想要让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一个群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对比中感悟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让读者在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进行比较,也让读者在各们各自的内部也进行比较。
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区别很明显,那同时期相比情况差不多的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什么比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快呢?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突出表现是教育先行理念,日本教育立国的思想,法律意志的保障,教育投资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保障了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立法也有很多,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于发展纲要》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常不达标。
韩国先教育后经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技术立国的做法也保障了
韩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虽然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口号,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深入人心。印度在教育现代化中从所有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和其他国家中吸取最好的东西,并寻求创造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印度既从其他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中汲取优秀的经验,也注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现代化。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印度却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得益于其注重培养一流人才信息教育的推进信息教育。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也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没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而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制订有结合实际情况。
在比较亚洲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立国思想,教育立法保证,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重要比例的经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必须让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教育法的实施与保障,保证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合理比例,甚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可以借鉴韩国先教育后经济,优先发展教育的经验,把教育发在更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不是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另外,我国教育现代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主要是当时照搬硬套他国的做法,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印度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在借鉴所有国家教育现代化优秀经验,认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
(冯增俊、张运红、王振权、杨启光 著:《教育现代化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在借鉴与比较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简评冯增俊等著《教育现代化论》
钟小波
《教育现代化》是冯增俊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招标项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大主题展开,通过论述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运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卓有远见的看法,启迪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激励国人为教育现代化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该书在结构处理方面的特别之处
该书主体部分内容章节划分得十分恰当,三小部分的叙述链条连接巧妙。作者没有一概而括地简单介绍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而是把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的上部分介绍英国和德国,下部分介绍美国;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上部分介绍日本和韩国,下部分介绍印度。作者想要让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一个群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对比中感悟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让读者在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进行比较,也让读者在各们各自的内部也进行比较。
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区别很明显,那同时期相比情况差不多的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什么比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快呢?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突出表现是教育先行理念,日本教育立国的思想,法律意志的保障,教育投资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保障了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立法也有很多,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于发展纲要》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常不达标。
韩国先教育后经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技术立国的做法也保障了
韩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虽然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口号,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深入人心。印度在教育现代化中从所有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和其他国家中吸取最好的东西,并寻求创造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印度既从其他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中汲取优秀的经验,也注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现代化。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印度却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得益于其注重培养一流人才信息教育的推进信息教育。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也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没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而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制订有结合实际情况。
在比较亚洲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立国思想,教育立法保证,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重要比例的经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必须让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教育法的实施与保障,保证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合理比例,甚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可以借鉴韩国先教育后经济,优先发展教育的经验,把教育发在更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不是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另外,我国教育现代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主要是当时照搬硬套他国的做法,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印度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在借鉴所有国家教育现代化优秀经验,认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
(冯增俊、张运红、王振权、杨启光 著:《教育现代化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