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鉴与比较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借鉴与比较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简评冯增俊等著《教育现代化论》

钟小波

《教育现代化》是冯增俊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招标项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大主题展开,通过论述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运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卓有远见的看法,启迪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激励国人为教育现代化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该书在结构处理方面的特别之处

该书主体部分内容章节划分得十分恰当,三小部分的叙述链条连接巧妙。作者没有一概而括地简单介绍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而是把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的上部分介绍英国和德国,下部分介绍美国;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上部分介绍日本和韩国,下部分介绍印度。作者想要让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一个群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对比中感悟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让读者在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进行比较,也让读者在各们各自的内部也进行比较。

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区别很明显,那同时期相比情况差不多的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什么比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快呢?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突出表现是教育先行理念,日本教育立国的思想,法律意志的保障,教育投资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保障了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立法也有很多,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于发展纲要》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常不达标。

韩国先教育后经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技术立国的做法也保障了

韩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虽然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口号,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深入人心。印度在教育现代化中从所有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和其他国家中吸取最好的东西,并寻求创造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印度既从其他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中汲取优秀的经验,也注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现代化。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印度却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得益于其注重培养一流人才信息教育的推进信息教育。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也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没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而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制订有结合实际情况。

在比较亚洲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立国思想,教育立法保证,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重要比例的经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必须让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教育法的实施与保障,保证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合理比例,甚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可以借鉴韩国先教育后经济,优先发展教育的经验,把教育发在更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不是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另外,我国教育现代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主要是当时照搬硬套他国的做法,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印度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在借鉴所有国家教育现代化优秀经验,认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

(冯增俊、张运红、王振权、杨启光 著:《教育现代化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在借鉴与比较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简评冯增俊等著《教育现代化论》

钟小波

《教育现代化》是冯增俊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招标项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大主题展开,通过论述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运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卓有远见的看法,启迪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激励国人为教育现代化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该书在结构处理方面的特别之处

该书主体部分内容章节划分得十分恰当,三小部分的叙述链条连接巧妙。作者没有一概而括地简单介绍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而是把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的上部分介绍英国和德国,下部分介绍美国;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上部分介绍日本和韩国,下部分介绍印度。作者想要让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一个群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对比中感悟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让读者在早发型教育现代化实践模式和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进行比较,也让读者在各们各自的内部也进行比较。

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区别很明显,那同时期相比情况差不多的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什么比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快呢?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突出表现是教育先行理念,日本教育立国的思想,法律意志的保障,教育投资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保障了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立法也有很多,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于发展纲要》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常不达标。

韩国先教育后经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技术立国的做法也保障了

韩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虽然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口号,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深入人心。印度在教育现代化中从所有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和其他国家中吸取最好的东西,并寻求创造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印度既从其他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中汲取优秀的经验,也注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现代化。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印度却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得益于其注重培养一流人才信息教育的推进信息教育。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也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没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而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制订有结合实际情况。

在比较亚洲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立国思想,教育立法保证,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重要比例的经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必须让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教育法的实施与保障,保证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合理比例,甚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而我国教育现代化还可以借鉴韩国先教育后经济,优先发展教育的经验,把教育发在更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不是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另外,我国教育现代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主要是当时照搬硬套他国的做法,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印度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在借鉴所有国家教育现代化优秀经验,认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

(冯增俊、张运红、王振权、杨启光 著:《教育现代化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相关内容

  • 刘宝存: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与发展道路选择
  • 作者简介:刘宝存(1964- ),男,山东菏泽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2期 内容提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 ...

  • [教育政策]检视教师教育的中国模式
  • 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在努力探索培养世界一流教师的道路.近期,香港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李军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教师教育模式,为在当今全球化潮流中培养卓越教师和探索优质教育,提供了可供替代的发展模式,具有深远的本土及国际意义.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 中国教师是 ...

  • 按照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
  • 按照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 发布时间: 2010-5-6 9:24:18 被阅览数: 210 次 来源: 中国千灯党教信息网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当今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明发展大道,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不 ...

  • 秉承书院文化传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 摘 要: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高校教育,借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值得不断探寻.古老书院千余年发展积淀历程中所承载的文化精华,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品性修为,与现代大学的教学目标一脉相承.古代书院的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和教学精神等等对于现代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关键 ...

  •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研究
  • 摘 要: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日趋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共融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以探索适合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 ...

  • 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2010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 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 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 时 ...

  • 美国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及对中国借鉴
  • 作者:蔡春林姚远 国际贸易 2013年01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格 ...

  • 中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 中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摘要:语言学习是具有相通性的,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文学习的特点,借助于中文学习过程中的汉语语言学习思维.中文语法的分析.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能够更加从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中文与英语的异同之处,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具有帮助的.本文通过从汉语思维. ...

  • 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
  • 行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 1.中式快餐发展由感性认识向理性积累阶段转化. 现代中式快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发展历程中,广大企业勇于实践.不畏挫折.克服困难.奋发进取.付出了艰辛努力,在发展中也体现出了摸索性和冲动型的特点.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广大企业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不断总结与反思,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