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对经济的推动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密不可分,而且从广义上理解,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的过程是旅游者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的过程,而文化因素则渗透在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新时期新阶段,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繁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旅游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趋势。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通过旅游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人文知识传播以及艺术审美享受等效果,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早就意识到通过旅游旅行活动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文化素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同志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这一问题。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

旅游是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渠道发展旅游可以增强文化的活力

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能够使很多“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目前我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4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超过2350个,历史名镇名村250余个,博物馆、文化馆数量超过5400家。我国还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道教宫观1500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余座,天主教教堂4600余座,基督教教堂1.2万余座,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用于旅游开发的约6000多处。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也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实践证明,开发旅游业,需要对各类文化文物资源进行梳理和修整,需要对古城、古镇、古村落进行挖掘和保护,从而让文化文物资源多年沉睡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有利于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发旅游业,能够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能够使整个城市“升值”,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往往都是“旅游名片”。杭州整治西溪湿地及西湖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后,城市升值带来了包括财政收入在内的各方面收入的增长。敦煌的同志有句话讲得好,“敦煌的优势在文化,出路在旅游,未来在文化旅游”。开发旅游业,能够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准,凡是较早开发旅游的乡村,当地农民的人文素质、开放意识、市场意识都大为提升。开发旅游业,能够弘扬民族文化,旅游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旅游不仅能在保护和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在创意创造中发展新兴文化,中国的民间工

艺文化、建筑园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很多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及旅游节庆、旅游博览会等各种旅游平台得以充分挖掘和展示,从而形成了文化保护、开发、传承、弘扬的良性循环。

旅游是跨地域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

习近平主席3月22日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增强人民亲近感的最好方式”。习主席朴实无华的表述,准确地揭示了旅游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与交流。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旅游是民间对民间、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是开展民间外交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大众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载体之一,人们在旅游中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一种完全自愿的环境中发生的,是出于旅游者个人意愿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因而也最有力、最持久。旅游还是跨地域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促进沟通交流的文化使者。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在更广范围展开,为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实践证明,旅游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民间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促进友谊。很多国外游客通过旅游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更多的中国人通过旅游“零距离”了解了外国和外国文化。

旅游是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是中国的旅游业者和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广大国际游客眼中的“中国印象”其实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中国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活动和产品来加强对外传播,能够使各国的游客在旅游中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进而传播、展示、维护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已达8318万人次,今后5年,居民出境将超过几亿人次,如此众多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将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利于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推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将“美丽中国之旅”确定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并大力组织宣传推广,树立起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响亮品牌,使其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发展旅游可以推进文化的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加大文化改革创新力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先后涌现出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苏州、杭州、曲阜、洛阳、广州、长沙、桂林、成都、遵义、昆明、拉萨、西安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以北京故宫、甘肃敦煌、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以云南丽江、江苏周庄、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安徽西递宏村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以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为代表的知名文化旅游企业,以新疆维吾尔族古尔邦节、广西壮族三月三歌会、宁夏回族开斋节、藏族雪

顿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集旅游、文化、节庆于一体的民俗节庆活动,以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河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甘肃《大漠敦煌》等一大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以中国剪纸、陶瓷、织绣、泥塑、皮影等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商品,等等。但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旅游在文化的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的创新上还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不断地开发和挖掘。

目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将加快融合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更为强烈和多样化,对旅游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发展旅游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效保护、坚持合理利用、坚持自觉传承,坚持提高旅游文化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以创新为动力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有利于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领域不宽广、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为此,一是要建立与完善工作机制。已经与文化、外宣、文物等部门建立的机制要发挥积极作用,没有建立机制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二是要制定规划。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地区要制定专门的旅游规划,如江西景德镇是千年瓷都,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但整理、挖掘、提升与弘扬都还不够到位,旅游部门应协助当地制定瓷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助推其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三是要政策扶持,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特别是要落实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有关推进文化旅游的政策措施。四是要宏观指导。各级旅游部门在制订和修订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时,要注重增加或丰富旅游文化发展的内容;在指导基层旅游工作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时,要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善于运用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指导旅游产品开发时,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指导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中,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

要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培育若干旅游文化精品品牌。一是要打造若干高品质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推动省区市和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打造出一台国内外游客到此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二是要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品牌,既要充分提升现有的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文化内涵,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三是注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四是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

要积极发挥红色旅游文化工程的作用。红色旅游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工程,是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民心工程。要通过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精神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不断丰富讲解内容,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们从红色旅游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精品创作相结合,红色旅游重点地区要加强和艺术表演院团合作,打造一批反映地方红色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增强感染力、影响力。

要提升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旅游审美和旅游感知。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化底蕴、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导游员、景区讲解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文化内涵较深的景区景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要抓紧研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员、讲解员工作的具体办法,这是提升导游队伍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加强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倡导文明旅游。

要大力提升旅游文化的科技内涵。文化和科技是中国旅游业未来腾飞的两只翅膀,现代科技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空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要加大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现代科技创新旅游讲解、旅游展览等传统形式,形成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鼓励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推进旅游文艺演出形式创新,提升旅游演艺节目创意。要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升面向游客的文化演出、文化产品的信息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涵养。

要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要对旅游市场上出现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歪曲传统文化的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如“伪民俗”等,进行坚决抵制和查处。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旅游、文化、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共同对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进行规范。

要进一步深化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国际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来扩大文化影响力值得借鉴学习。目前国际游客的旅游线路仍然以京沪西桂广为主,而极富魅力和品位的丝绸之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瓷器文化等旅游线路和产品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此外,我们的文化旅游推广更多的还是形象宣传,从形象推广走向产业推广,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办法上都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要广泛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办的文化年、旅游年或其他主题文化活动中,应增加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也要将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以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此,我们要增强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发

展旅游业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服务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又要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协调互促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文化节庆活动平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城市资源,丰富市民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虽然方法、途径和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但归根结底来说,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经济社会“硬实力”、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与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是办好节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又是节庆活动成功走向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又反过来促进节庆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以节办节”的目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进而言之,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存在着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就是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外因就是办好节庆活动(包括不断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因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统一整体),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在实力,或者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差“一股东风”的时候,才能够借助一些必要的外在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才能够发挥节庆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特殊作用。

二、致力于经济社会 “硬实力”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硬实力”的指标,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谓经济社会“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地方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产业发展状况、自然资源存量、人文资源状况、人居环境、科技实力、人才占有量等。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有效发展,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从最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这也正是很多地方通过用节庆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硬实力”大发展的目标,因为相对于它们而言,蛇的七寸就在于需要一个宣传展示文化品牌的大载体、大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大载体、大平台,就能够迅速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主动吸引社会人群的涌入,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是凭借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文化体验,促进消费升级。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那么问题的落脚点就落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上。吃什么?住哪里?有什么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有什么样独特文化体验?等。简而言之,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这些“硬实力”就要把它开发出来、挖掘出来和梳理出来,形成旅游集群、产业链。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地方产业体系,凭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这股劲风,加快产业调整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应这样的发展模式。习总书记说过“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有些地方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厚,但地处偏远,需要极快地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利用外部的力量进行开发;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已经颇成气候,但缺少足够的人流、物流对其进行推动,就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进行推动整合;有些地方人居环境俱佳,就需要人们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口耳相传,最终借助外力吸引人群蜂拥而至,以此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等。可见,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都是经济社会“硬实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经营宣传展现文化品牌,相应的产业链、文化链和产业集群跟不上,就会造成节庆活动价值趋向单一性、内容形式化,这样往往就会形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等。

为了防止节庆活动“面子”化、“政绩”化,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放,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在动力入手,在制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发展举措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不能本末倒置,不停留在“为举办节庆活动而举办节庆活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要通过节庆活动致力于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

三、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

节庆活动要隆重,参与活动的领导级别要高,参与活动表演的明星要具有“轰动效应”,并广泛邀请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积极造势。可以说,目前举办的节庆活动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当然,也不排除它有存在的价值性、必要性,其对于提升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能无限制扩大其作用。很多节庆活动总是打着“文化”旗号打造节庆活动,除了注重嘉宾阵容之外,更多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或者似曾相识。如何走出千篇不一律的路子呢?归根结底来说,就要重视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把核心点放在节庆活动的文化自身建设上,强化节庆活动特有的本质特征。

目前,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很多,有电影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开渔节等。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优势与魅力的盛大节日,展现了青岛啤酒公司和城市,其内涵就在于啤酒和青岛城市本身。再如,电影艺术节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其内涵也就是影视本身。虽然节庆活动很多,但其文化内涵具有唯一性特征,所以要注重挖掘节庆活动特有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有不少文化节庆活动由于不够注重挖掘文化内涵,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

为了防止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就必须从根本点入手,着力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不仅仅只是阐述节庆活动的本身,而是要以“节庆活动”为基础,在梳理基础上发展文化脉络,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展现其特有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特征。例如,电影艺术节就要不断推出让观众喜爱、符合时代潮流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以及创新、提升影视艺术表现的新手法、影视艺术鉴赏的新观点等。

四、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

从近一段时间来看,全国很多省市县都结合地方特点举办了很多主题鲜明、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但有些节庆活动从举办到停办只是几年的时间,没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实属“昙花一现”;有些节庆活动虽然也一直在举办,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年年一个样。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生机盎然的长效机制,缺乏特色、没有创造力和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以及节庆活动没有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应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种类型的节庆活动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坚定不移的让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通过市场来探索节庆经济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来激发节庆经济的潜在力量。

一个成熟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必然有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发和经营。例如,可以申请以节庆活动与之相关联的商标、知识产权,并把它们变成“抢手”的商品;根据节庆活动的特征,成立、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相应金融办节机构以及网站宣传展示平台等,为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提供条件和有力的宣传展示平台,并根据其应有的价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去探索、去创新。同时,积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借助节庆活动经营企业品牌文化,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当然,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不仅仅只是利用节庆活动固有的发展模式,还要延伸其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借力打力,借助节庆活动这个载体,去开发新的市场,让节庆活动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例如,可以依托、挖掘和梳理节庆活动所在地域特有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达到节庆活动推进地域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打造和培育节庆活动品牌,是一个系统、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涵盖了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品牌文化经营、人才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只有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高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发挥节庆活动的经济效应,才能够有效推动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密不可分,而且从广义上理解,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的过程是旅游者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的过程,而文化因素则渗透在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新时期新阶段,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繁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旅游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趋势。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通过旅游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人文知识传播以及艺术审美享受等效果,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早就意识到通过旅游旅行活动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文化素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同志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这一问题。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

旅游是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渠道发展旅游可以增强文化的活力

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能够使很多“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目前我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4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超过2350个,历史名镇名村250余个,博物馆、文化馆数量超过5400家。我国还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道教宫观1500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余座,天主教教堂4600余座,基督教教堂1.2万余座,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用于旅游开发的约6000多处。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也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实践证明,开发旅游业,需要对各类文化文物资源进行梳理和修整,需要对古城、古镇、古村落进行挖掘和保护,从而让文化文物资源多年沉睡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有利于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发旅游业,能够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能够使整个城市“升值”,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往往都是“旅游名片”。杭州整治西溪湿地及西湖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后,城市升值带来了包括财政收入在内的各方面收入的增长。敦煌的同志有句话讲得好,“敦煌的优势在文化,出路在旅游,未来在文化旅游”。开发旅游业,能够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准,凡是较早开发旅游的乡村,当地农民的人文素质、开放意识、市场意识都大为提升。开发旅游业,能够弘扬民族文化,旅游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旅游不仅能在保护和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在创意创造中发展新兴文化,中国的民间工

艺文化、建筑园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很多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及旅游节庆、旅游博览会等各种旅游平台得以充分挖掘和展示,从而形成了文化保护、开发、传承、弘扬的良性循环。

旅游是跨地域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

习近平主席3月22日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增强人民亲近感的最好方式”。习主席朴实无华的表述,准确地揭示了旅游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与交流。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旅游是民间对民间、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是开展民间外交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大众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载体之一,人们在旅游中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一种完全自愿的环境中发生的,是出于旅游者个人意愿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因而也最有力、最持久。旅游还是跨地域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促进沟通交流的文化使者。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在更广范围展开,为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实践证明,旅游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民间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促进友谊。很多国外游客通过旅游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更多的中国人通过旅游“零距离”了解了外国和外国文化。

旅游是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是中国的旅游业者和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广大国际游客眼中的“中国印象”其实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中国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活动和产品来加强对外传播,能够使各国的游客在旅游中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进而传播、展示、维护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已达8318万人次,今后5年,居民出境将超过几亿人次,如此众多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将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利于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推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将“美丽中国之旅”确定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并大力组织宣传推广,树立起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响亮品牌,使其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发展旅游可以推进文化的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加大文化改革创新力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先后涌现出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苏州、杭州、曲阜、洛阳、广州、长沙、桂林、成都、遵义、昆明、拉萨、西安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以北京故宫、甘肃敦煌、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以云南丽江、江苏周庄、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安徽西递宏村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以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为代表的知名文化旅游企业,以新疆维吾尔族古尔邦节、广西壮族三月三歌会、宁夏回族开斋节、藏族雪

顿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集旅游、文化、节庆于一体的民俗节庆活动,以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河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甘肃《大漠敦煌》等一大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以中国剪纸、陶瓷、织绣、泥塑、皮影等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商品,等等。但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旅游在文化的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的创新上还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不断地开发和挖掘。

目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将加快融合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更为强烈和多样化,对旅游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发展旅游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效保护、坚持合理利用、坚持自觉传承,坚持提高旅游文化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以创新为动力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有利于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领域不宽广、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为此,一是要建立与完善工作机制。已经与文化、外宣、文物等部门建立的机制要发挥积极作用,没有建立机制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二是要制定规划。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地区要制定专门的旅游规划,如江西景德镇是千年瓷都,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但整理、挖掘、提升与弘扬都还不够到位,旅游部门应协助当地制定瓷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助推其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三是要政策扶持,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特别是要落实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有关推进文化旅游的政策措施。四是要宏观指导。各级旅游部门在制订和修订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时,要注重增加或丰富旅游文化发展的内容;在指导基层旅游工作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时,要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善于运用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指导旅游产品开发时,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指导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中,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

要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培育若干旅游文化精品品牌。一是要打造若干高品质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推动省区市和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打造出一台国内外游客到此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二是要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品牌,既要充分提升现有的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文化内涵,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三是注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四是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

要积极发挥红色旅游文化工程的作用。红色旅游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工程,是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民心工程。要通过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精神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不断丰富讲解内容,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们从红色旅游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精品创作相结合,红色旅游重点地区要加强和艺术表演院团合作,打造一批反映地方红色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增强感染力、影响力。

要提升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旅游审美和旅游感知。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化底蕴、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导游员、景区讲解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文化内涵较深的景区景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要抓紧研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员、讲解员工作的具体办法,这是提升导游队伍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加强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倡导文明旅游。

要大力提升旅游文化的科技内涵。文化和科技是中国旅游业未来腾飞的两只翅膀,现代科技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空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要加大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现代科技创新旅游讲解、旅游展览等传统形式,形成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鼓励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推进旅游文艺演出形式创新,提升旅游演艺节目创意。要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升面向游客的文化演出、文化产品的信息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涵养。

要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要对旅游市场上出现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歪曲传统文化的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如“伪民俗”等,进行坚决抵制和查处。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旅游、文化、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共同对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进行规范。

要进一步深化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国际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来扩大文化影响力值得借鉴学习。目前国际游客的旅游线路仍然以京沪西桂广为主,而极富魅力和品位的丝绸之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瓷器文化等旅游线路和产品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此外,我们的文化旅游推广更多的还是形象宣传,从形象推广走向产业推广,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办法上都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要广泛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办的文化年、旅游年或其他主题文化活动中,应增加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也要将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以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此,我们要增强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发

展旅游业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服务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又要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协调互促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文化节庆活动平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城市资源,丰富市民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虽然方法、途径和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但归根结底来说,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经济社会“硬实力”、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与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是办好节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又是节庆活动成功走向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又反过来促进节庆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以节办节”的目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进而言之,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存在着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就是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外因就是办好节庆活动(包括不断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因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统一整体),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在实力,或者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差“一股东风”的时候,才能够借助一些必要的外在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才能够发挥节庆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特殊作用。

二、致力于经济社会 “硬实力”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硬实力”的指标,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谓经济社会“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地方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产业发展状况、自然资源存量、人文资源状况、人居环境、科技实力、人才占有量等。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有效发展,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从最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这也正是很多地方通过用节庆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硬实力”大发展的目标,因为相对于它们而言,蛇的七寸就在于需要一个宣传展示文化品牌的大载体、大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大载体、大平台,就能够迅速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主动吸引社会人群的涌入,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是凭借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文化体验,促进消费升级。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那么问题的落脚点就落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上。吃什么?住哪里?有什么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有什么样独特文化体验?等。简而言之,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这些“硬实力”就要把它开发出来、挖掘出来和梳理出来,形成旅游集群、产业链。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地方产业体系,凭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这股劲风,加快产业调整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应这样的发展模式。习总书记说过“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有些地方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厚,但地处偏远,需要极快地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利用外部的力量进行开发;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已经颇成气候,但缺少足够的人流、物流对其进行推动,就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进行推动整合;有些地方人居环境俱佳,就需要人们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口耳相传,最终借助外力吸引人群蜂拥而至,以此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等。可见,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都是经济社会“硬实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经营宣传展现文化品牌,相应的产业链、文化链和产业集群跟不上,就会造成节庆活动价值趋向单一性、内容形式化,这样往往就会形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等。

为了防止节庆活动“面子”化、“政绩”化,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放,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在动力入手,在制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发展举措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不能本末倒置,不停留在“为举办节庆活动而举办节庆活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要通过节庆活动致力于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

三、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

节庆活动要隆重,参与活动的领导级别要高,参与活动表演的明星要具有“轰动效应”,并广泛邀请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积极造势。可以说,目前举办的节庆活动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当然,也不排除它有存在的价值性、必要性,其对于提升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能无限制扩大其作用。很多节庆活动总是打着“文化”旗号打造节庆活动,除了注重嘉宾阵容之外,更多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或者似曾相识。如何走出千篇不一律的路子呢?归根结底来说,就要重视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把核心点放在节庆活动的文化自身建设上,强化节庆活动特有的本质特征。

目前,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很多,有电影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开渔节等。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优势与魅力的盛大节日,展现了青岛啤酒公司和城市,其内涵就在于啤酒和青岛城市本身。再如,电影艺术节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其内涵也就是影视本身。虽然节庆活动很多,但其文化内涵具有唯一性特征,所以要注重挖掘节庆活动特有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有不少文化节庆活动由于不够注重挖掘文化内涵,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

为了防止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就必须从根本点入手,着力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不仅仅只是阐述节庆活动的本身,而是要以“节庆活动”为基础,在梳理基础上发展文化脉络,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展现其特有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特征。例如,电影艺术节就要不断推出让观众喜爱、符合时代潮流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以及创新、提升影视艺术表现的新手法、影视艺术鉴赏的新观点等。

四、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

从近一段时间来看,全国很多省市县都结合地方特点举办了很多主题鲜明、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但有些节庆活动从举办到停办只是几年的时间,没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实属“昙花一现”;有些节庆活动虽然也一直在举办,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年年一个样。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生机盎然的长效机制,缺乏特色、没有创造力和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以及节庆活动没有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应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种类型的节庆活动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坚定不移的让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通过市场来探索节庆经济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来激发节庆经济的潜在力量。

一个成熟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必然有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发和经营。例如,可以申请以节庆活动与之相关联的商标、知识产权,并把它们变成“抢手”的商品;根据节庆活动的特征,成立、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相应金融办节机构以及网站宣传展示平台等,为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提供条件和有力的宣传展示平台,并根据其应有的价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去探索、去创新。同时,积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借助节庆活动经营企业品牌文化,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当然,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不仅仅只是利用节庆活动固有的发展模式,还要延伸其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借力打力,借助节庆活动这个载体,去开发新的市场,让节庆活动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例如,可以依托、挖掘和梳理节庆活动所在地域特有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达到节庆活动推进地域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打造和培育节庆活动品牌,是一个系统、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涵盖了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品牌文化经营、人才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只有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高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发挥节庆活动的经济效应,才能够有效推动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关内容

  • 干部学习讲课: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干部学习讲课: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上.下) (上): 范玉刚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们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准备分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主要从在国家战略层面领会文化 ...

  •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亚投行经典题[1]
  • 例2: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治理应有益于增进人民福祉. (1) ...

  •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
  •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 2010年12月06日08:29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 ...

  •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 携手并进 共创未来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2011年11月12日,美国夏威夷) 尊敬的曼迪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和亚太工商界的朋友们相聚在美丽的夏威夷,围绕"重新定义未来"这一主题交换看法.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值得高度关注,一些主要经济体增 ...

  • 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灵魂
  •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曹新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

  •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江苏省委书记)
  •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 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罗志军 10月21日,罗志军(左一)在江苏南京接见今年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顾芗(右一)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中).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 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罗志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 ...

  • 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心得
  •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 ...

  •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 "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一.[背景材料] 2015年3月28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

  • 论文化强国战略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 摘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维护民族多样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内容,而且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 ...

  • 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
  • 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 ●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时代命题. ●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此次推动文化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