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设置初中物理课堂有效预习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开展预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效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有效教学;预习;初中物理;课堂   新课程要求物理从过去的只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维目标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转变。而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从教学实践看,关键是做好课前预习,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事半功倍,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知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学生从接受物理到运用物理知识的基本环节是预习→上课→复习→训练。从这四个基本环节看,上课是主渠道,而预习则处于第一个基本环节,是其他基本环节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实践看,预习是实现物理高效课堂的支柱和保障。   1.提前排除课堂听讲的障碍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与学过的旧知识相关联。通过能够通过预习发现并迅速补上薄弱的旧知识,听课时学生就不会因为追忆旧知识,而分散对新知识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电磁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好预习,写好学案。   2.有利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   物理课堂不可能顾及所有学生,而且学生接受、思维能力差别也很大。老师讲课时虽说尽可能的照顾大多数学生,但实际情况仍然是学生掌握的差别很大。而做好预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由于受到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全部理解新知识,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待着上课时解决。因此,预习之后的听讲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率自然会高。   3.提高物理课堂的利用率   由于学生课前做了预习,教师可以减少对旧知识和一般新知识上的讲解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探究、讨论和训练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预习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环节,它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的前提。   1.预习既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自主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从课前独立阅读到读后的独立思考;从独立地发现问题到独立地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从诸多问题到筛选出重点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学生自主探究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运用。同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自动补上薄弱的旧知识、能主动的发现新知识中不明白的问题,从而增强求知欲;预习还有助于学生自觉的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等。这些都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体现。   2.预习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学好物理的关键在于学生明白理解了,而不是听明白了。要落实好新课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必须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方法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教师提倡、指导和监督学生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践行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过程。因此,不论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要改变被动局面,都必须从预习入手,通过预习养成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不仅会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实现学习各基本环节良性循环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而且也将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三、科学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1)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哪节课预习,什么时间预习最合适,保证课前预习,提高预习效率。还可按照老师的指导学案来预习。这既保证了预习中要点的思路和针对性,还与老师讲课思路保持一致性,确保课堂的师生互动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2)要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类,一是对书上的重要内容进行勾划,并在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注解。二是把书上不懂的问题,自己有想法的问题,写在预习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重点的去听、去思考,并有针对性的与老师的分析思路和讲解去做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听课水平。   (3)预习的内容和时间不能千篇一律。对于自己难度不大的章节,预习的时间可以短些;对于自己难度较大、概念抽象、内容较多的章节,预习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对于重要知识点,预习时间、预习方式要有区别安排。   (4)预习的自我要求要逐步提高。在上课听讲时要注意把自己的预习思考不断与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思考水平和听课水平;同时要注意防止因预习充分、老师所讲的都能听明白,而出现课上不积极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等浪费课堂学习时间的现象。   总之,科学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预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预习是物理高效课堂的支柱和保障,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前提,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进入一个精彩纷呈的物理世界,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开展预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效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有效教学;预习;初中物理;课堂   新课程要求物理从过去的只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维目标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转变。而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从教学实践看,关键是做好课前预习,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事半功倍,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知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学生从接受物理到运用物理知识的基本环节是预习→上课→复习→训练。从这四个基本环节看,上课是主渠道,而预习则处于第一个基本环节,是其他基本环节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实践看,预习是实现物理高效课堂的支柱和保障。   1.提前排除课堂听讲的障碍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与学过的旧知识相关联。通过能够通过预习发现并迅速补上薄弱的旧知识,听课时学生就不会因为追忆旧知识,而分散对新知识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电磁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好预习,写好学案。   2.有利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   物理课堂不可能顾及所有学生,而且学生接受、思维能力差别也很大。老师讲课时虽说尽可能的照顾大多数学生,但实际情况仍然是学生掌握的差别很大。而做好预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由于受到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全部理解新知识,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待着上课时解决。因此,预习之后的听讲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率自然会高。   3.提高物理课堂的利用率   由于学生课前做了预习,教师可以减少对旧知识和一般新知识上的讲解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探究、讨论和训练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预习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环节,它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的前提。   1.预习既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自主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从课前独立阅读到读后的独立思考;从独立地发现问题到独立地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从诸多问题到筛选出重点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学生自主探究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运用。同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自动补上薄弱的旧知识、能主动的发现新知识中不明白的问题,从而增强求知欲;预习还有助于学生自觉的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等。这些都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体现。   2.预习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学好物理的关键在于学生明白理解了,而不是听明白了。要落实好新课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必须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方法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教师提倡、指导和监督学生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践行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过程。因此,不论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要改变被动局面,都必须从预习入手,通过预习养成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不仅会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实现学习各基本环节良性循环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而且也将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三、科学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1)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哪节课预习,什么时间预习最合适,保证课前预习,提高预习效率。还可按照老师的指导学案来预习。这既保证了预习中要点的思路和针对性,还与老师讲课思路保持一致性,确保课堂的师生互动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2)要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类,一是对书上的重要内容进行勾划,并在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注解。二是把书上不懂的问题,自己有想法的问题,写在预习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重点的去听、去思考,并有针对性的与老师的分析思路和讲解去做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听课水平。   (3)预习的内容和时间不能千篇一律。对于自己难度不大的章节,预习的时间可以短些;对于自己难度较大、概念抽象、内容较多的章节,预习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对于重要知识点,预习时间、预习方式要有区别安排。   (4)预习的自我要求要逐步提高。在上课听讲时要注意把自己的预习思考不断与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思考水平和听课水平;同时要注意防止因预习充分、老师所讲的都能听明白,而出现课上不积极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等浪费课堂学习时间的现象。   总之,科学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预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预习是物理高效课堂的支柱和保障,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前提,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进入一个精彩纷呈的物理世界,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相关内容

  • 物理高效课堂
  • 对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认识 济阳县教学研究室 高慧芹 5月7日-9日在济南举办了山东省青年物理教师教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全省优秀物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听取了初中的专家报告和观摩了初中优秀物理课. 潍坊市的赵桂霞校长讲的<潍坊市新课堂模式--自主互助 学习型课堂>,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 ...

  • 初中生物理学习调查报告
  • 关于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学生专注力培养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专注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执笔:成力利 第一部分:调查的准备及实施 一.调查意义与目的 配合宝鸡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优质教育研究,我们承担了关于<初中物理课堂高效学习的策略研究&g ...

  • 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俞庆珍 (义乌市第三中学,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 知识快,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 有差异,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3堂'-课的知识.而微 课程在传统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 课 ...

  •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也不是一件难事. 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点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我给大家介绍一种"6+2"学习法,所谓 ...

  • 初中与小学的差别
  • 初中与小学的差别 --小学六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 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感谢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和大家就小学初中的过渡谈点建议.作为一个初中班主任,我看到了一些小学很优秀的孩子,到了初中不适应,成绩退步很大,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家长往往是困惑.心急.烦恼到无可奈何接受现实.实际上,初中与小学相比, ...

  •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 高一物理全攻略 高一物理:学着容易,做着难?? 一.对高一物理的认识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产和生活物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现象,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

  • 浅谈高一新生如何学好物理
  • 浅谈高一新生如何学好物理 (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中 刘宝健) 笔者经过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一以后对物理学习的反应就是一个字'难',尤其是一些女生,更是如此,甚至有的学生高呼,"物理难,难于上青天"!而家长更是着急,抱怨"孩子在初中时物理不是好好的吗, ...

  • 儿童大世界总第2期目录
  •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丁颖丽(5)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刘业群(6) 浅谈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陈子红(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组团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陈天兰(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树全(10) 一年级比一比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课程设计 贾 丽(11) 浅谈小 ...

  • 小升初衔接工作
  • 做好衔接工作,顺利走进中学生活,主要目标与计划: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心理的衔接,通过正确的衔接教育,使孩子提早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新的学期打下基础.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知识断层的衔接和学习习惯的衔接. 解读初中与小学的不同 陈露在小学的时候,她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可真到了初一以后,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