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
A .国际投资和圉际贸易的增长 B .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C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增强 D .第三世界的兴起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C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劣势,主要是由于【 】
A .科技和经济落后 B .历史原因
C .发达国家的压迫 D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挡。这在欧洲的主要表现是【 】
A .冷战局面的结束 B .欧盟成立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D .东欧剧变
5.“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这句话反映了【 】
A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毫无益处
B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贫富分化的根源
C .所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处于不利地位
D .需要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下列关于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机遇与挑战并存
B .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相对落后,往往处于弱势
C .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
7.下列对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制定防范风险措施
B .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经验
C .积极参加国际经济组织
D .颁布《反国家分裂法》
整合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
二、分析说明题
8.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2月上甸,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首脑会议,并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
材料二:1992年12月,美、加、墨三国首脑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消费者、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
经济合作将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经济合作有何影响?
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方法规律
9.当今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为此,中国不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请谈一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了解和感受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应对的表现。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答案
1.D2.B3.A4.B5.D6.D7.D
8.(1)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陕。(3)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美好的前景。9提球: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
A .国际投资和圉际贸易的增长 B .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C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增强 D .第三世界的兴起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C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劣势,主要是由于【 】
A .科技和经济落后 B .历史原因
C .发达国家的压迫 D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挡。这在欧洲的主要表现是【 】
A .冷战局面的结束 B .欧盟成立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D .东欧剧变
5.“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这句话反映了【 】
A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毫无益处
B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贫富分化的根源
C .所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处于不利地位
D .需要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下列关于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机遇与挑战并存
B .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相对落后,往往处于弱势
C .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
7.下列对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制定防范风险措施
B .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经验
C .积极参加国际经济组织
D .颁布《反国家分裂法》
整合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
二、分析说明题
8.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2月上甸,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首脑会议,并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
材料二:1992年12月,美、加、墨三国首脑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消费者、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
经济合作将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经济合作有何影响?
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方法规律
9.当今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为此,中国不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请谈一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了解和感受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应对的表现。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答案
1.D2.B3.A4.B5.D6.D7.D
8.(1)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陕。(3)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美好的前景。9提球: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