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常识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http://www.chinagwy.org 2010-11-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

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7.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

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六、宋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捌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七、元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八、明代文学

一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

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九、清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

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

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十、现当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192 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6.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

7.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8.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1.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12.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考试当中的人文常识主要涵盖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以及文化常识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史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

中国历史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两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人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三、隋唐(581年至907年)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

(三)辉煌灿烂的文化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

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

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经济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至1840年)这是我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元、明、前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的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

础。元、明、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三朝虽都有过强盛阶段,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

(二)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以后,随着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棉纺织业兴起,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版图,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清时,我国政府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

(四)对外关系

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对外交通发达,元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主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和朝鲜、日本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元朝和欧洲、非洲经济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富庶的描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诱因之一。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与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动性。由于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者对已勃兴的西方资本主义不了解,中西发展有了差距,中国处境日益被动。

(五)文化成就

这.一历史时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出现了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还有明后期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以及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頫,他的画有“神品”美誉。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

(一)鸦片战争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

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六、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

七、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o月)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人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 9 5 6年1 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 9 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 9 7 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 9 5 6年1 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 9 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 9 7 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http://www.chinagwy.org 2010-11-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

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7.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

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六、宋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捌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七、元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八、明代文学

一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

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九、清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

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

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十、现当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192 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6.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

7.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8.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1.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12.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考试当中的人文常识主要涵盖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以及文化常识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史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

中国历史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两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人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三、隋唐(581年至907年)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

(三)辉煌灿烂的文化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

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

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经济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至1840年)这是我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元、明、前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的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

础。元、明、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三朝虽都有过强盛阶段,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

(二)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以后,随着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棉纺织业兴起,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版图,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清时,我国政府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

(四)对外关系

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对外交通发达,元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主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和朝鲜、日本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元朝和欧洲、非洲经济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富庶的描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诱因之一。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与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动性。由于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者对已勃兴的西方资本主义不了解,中西发展有了差距,中国处境日益被动。

(五)文化成就

这.一历史时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出现了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还有明后期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以及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頫,他的画有“神品”美誉。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

(一)鸦片战争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

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六、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

七、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o月)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人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 9 5 6年1 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 9 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 9 7 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 9 5 6年1 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 9 6 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 9 7 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关内容

  • 2014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八大人文常识
  • 2014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八大人文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八大人文常识,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作为知识点的补充. 一.人文常识之"第一"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第一部 ...

  • 公务员考试常识资料汇总[精品公务员考试资料]
  •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须知 2页 pdf  公务员行测-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77页 doc  公务员人文科技常识 50页 docx  国家公务员基础知识题库大全 337页 doc  公务员 - 选择题(常识-法律法规) 6页 pdf  2012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汇总[精品公务员考试资料] 25页 ...

  • 2015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练习题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练习题 1.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 ①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②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 ③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④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先秦两汉时期 ...

  • 必修四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必修四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部分 一.填空题 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创作了38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及2首长诗.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包括10部喜剧( ...

  • 事业单位招聘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
  • 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知识[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常识部分的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部分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 ...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 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 ...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文学常识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文学常识 1. 下列有关北京老字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B.老字号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C.京城民间经常使用的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 ...

  • 2015安徽医疗卫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解析
  • 2015安徽医疗卫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解析 公共基础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历史常识题.对于这类试题,部分考生经常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中公就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历史常识,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在考场上有出色的发挥. 一.历代中央官制 1.秦汉:三公九卿 三公:太尉(军事) 丞相(行政) 御 ...

  •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人文常识练习题(一)
  •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人 文常识练习题(一)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人文常识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类型,这部分内容涵盖面广,考生要在平时多看.多积累,为公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 ...

  •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2013-06-20 08:47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http://bj.huatu.com/ 作者:北京华图 来源:北京华图 [导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自然科学.历史.文学等,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