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冷战中的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冷战中的对峙》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14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述法与导学法相结合。

学法:通过讨论法、探究法和表演等,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不断思考与讨论、分析和归纳,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战时,美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二)讲授新课

1、美苏争霸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2、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和平的环境。故而,激烈的军备竞赛、疯狂的扩张活动必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遭爱好和平人士的唾弃。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冷战中的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冷战中的对峙》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14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述法与导学法相结合。

学法:通过讨论法、探究法和表演等,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不断思考与讨论、分析和归纳,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战时,美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二)讲授新课

1、美苏争霸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2、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和平的环境。故而,激烈的军备竞赛、疯狂的扩张活动必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遭爱好和平人士的唾弃。


相关内容

  •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单位: 韩洋初中 间: 2009.5 课 题 冷战中的对峙 年级: 九年级 设计者: 黄长凤 时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概括对峙的表现: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

  • 人民版-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 姓名:肖和平专业:2011级学科教学(历史)学号:20111256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 ...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表现:①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 ...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中的对峙>.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学情,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教 ...

  • 14.冷战中的对峙
  • 课题: 第 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姓名:张莉莉 单位:市中区西王庄中学 手机:[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 ...

  • 14课_冷战中的对峙_导学案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导学案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说明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②列举美国 ...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学案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

  • 冷战中的对峙_冷战中的对峙 的教学设计
  •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徐子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的第14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 "冷战政策&quo ...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初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 分析美苏"冷战"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