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资料

八年级上册复习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 (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

不丹、

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

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统计的数据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南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一、多民族的国家: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二、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三、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四、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五、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三、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 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识图一:

源地:A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B东海 分界点:C宜昌,

D湖口

支流:E汉江、

F嘉陵江、 G岷江、 H雅砻江、 I赣江、 J湘江、 K乌江

湖泊:L鄱阳湖、

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

O三峡

城市:P上海、Q南京、R 武 汉、S重庆、T攀枝花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

D旧孟津

支流:E湟水、

F汾河、 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

I刘家峡、 J青铜峡、 K三门峡、 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464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

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以及水资源

一、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二、水资源:

(1)地球总水量的构成:咸水(占主体)、淡水。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四、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五、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六、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

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南方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三、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四、农业及其地位:

(1)利用生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而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以400mm(MN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②东南部以800mm(EF线、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的完善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最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的运输方

式:公路运输。

(3)以运输液体、气体为主,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 管道运

输。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一般说来贵重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选航空运输。(2)

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鲜货、短途可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可选择水路或铁路

运输(靠水则水路,靠铁路则铁路)。

四、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3)全国交通运输中心: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等。

(4)青藏公路---“世界屋脊”生命线,承担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5)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分布特点:(北重南轻,中间两个为综合)

(1)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中心城市:

五、高新技术产业:

(1)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为“龙头”的产业,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比例大;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份额大;产品的更新换代快。

(3)分布及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呈现出“ 大分散、 小集中“ 的特点。

(4)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高新技术包含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5)高新技术产业中心:a、北京:中关村,我国第一个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号称中国的:“硅谷”。b、陕西杨凌:我国唯一 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中心,有农业“硅谷”之称。

八年级上册复习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 (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

不丹、

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

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统计的数据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南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一、多民族的国家: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二、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三、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四、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五、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三、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 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识图一:

源地:A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B东海 分界点:C宜昌,

D湖口

支流:E汉江、

F嘉陵江、 G岷江、 H雅砻江、 I赣江、 J湘江、 K乌江

湖泊:L鄱阳湖、

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

O三峡

城市:P上海、Q南京、R 武 汉、S重庆、T攀枝花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

D旧孟津

支流:E湟水、

F汾河、 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

I刘家峡、 J青铜峡、 K三门峡、 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464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

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以及水资源

一、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二、水资源:

(1)地球总水量的构成:咸水(占主体)、淡水。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四、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五、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六、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

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南方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三、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四、农业及其地位:

(1)利用生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而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以400mm(MN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②东南部以800mm(EF线、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的完善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最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的运输方

式:公路运输。

(3)以运输液体、气体为主,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 管道运

输。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一般说来贵重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选航空运输。(2)

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鲜货、短途可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可选择水路或铁路

运输(靠水则水路,靠铁路则铁路)。

四、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3)全国交通运输中心: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等。

(4)青藏公路---“世界屋脊”生命线,承担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5)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分布特点:(北重南轻,中间两个为综合)

(1)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中心城市:

五、高新技术产业:

(1)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为“龙头”的产业,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比例大;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份额大;产品的更新换代快。

(3)分布及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呈现出“ 大分散、 小集中“ 的特点。

(4)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高新技术包含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5)高新技术产业中心:a、北京:中关村,我国第一个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号称中国的:“硅谷”。b、陕西杨凌:我国唯一 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中心,有农业“硅谷”之称。


相关内容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2016
  • 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 ,从纬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我国领土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 ...

  •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练习
  • 八上地理填图复习 一.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 ② ③ ④ 隔海相望的国家:⑤ ⑥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它们都是 洋的边缘部分. 和 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气流的影响,湿润的海风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 教学计划 杨庙初级中学 徐敏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2013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备课质量,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 ...

  •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
  • 与 学们同谈理地 1人.的活动类离开不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活:生理地与常生日活密切关相,我们以可解了天气,泛了广世解各地的界本情况基和风土人等.情 地⑵理生与建设:产我们生产活动能不随心所,欲要受到它地理环境影响的制和.约 ⑶学 收会集理地息:①信阅查地书理籍②询有关咨士③上人查阅资网等料. .2习学 ...

  • 八年级地理上册 众多的人口资料人口分布现状
  • <众多的人口>资料 人口分布现状 四大稠密区 (1)亚洲东部 (2)亚洲南部 (3)(60°N 以南)欧洲西部 (4)北美洲东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四大稀疏区 (1)高纬度地区 (2)高山高原地带 (3)沙漠地带 (4)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 ...

  • 2012秋期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总结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总结 许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一学期结束时,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激动和喜悦,也有失落与无奈,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七年级⑴.⑵二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和总务处工作.七年级同学刚刚踏入中学课堂,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同学们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 ...

  • 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
  •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第一节 ?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 在图上指出我国所跨纬度范围.海陆位置,说出我国海陆兼备.跨纬度广 ...

  • 八年级地理上册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刘静 一.学情分析 : 本学期由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1个班级共有人数60多人,男女生比例较适中.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和教学实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一整年对世界地理的学习,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每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学会了会用地图,有一定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