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

408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特别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 概要

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 代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摘要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 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 2.9 亿,其中高血压 2.66 亿,脑卒中至少 700 万,心肌梗死 250 万,心力衰 竭 45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每 5 个成人中有 1 人患心血管病。估 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 350 万人,每 10 秒钟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居民总死亡的 41 %, 居各种原因之首。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死亡; 流行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危 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 增加。预计今后 10 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 快速增长。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农村居民总死亡的 41.09%,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的 41.52%,城乡居民心 血管病死亡均居各种原因之首。我国心血管病的负 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 主导下的心血管病防治刻不容缓。2012-05 卫生部 等 15 个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 (2012 年 ~2015 年 ) ,为我国心血管病为代表的慢 性病防治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我们应当积极贯彻执 行。 1 心血管病流行趋势 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 管病 )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 病 患 者 2.9 亿, 其 中 高 血 压 2.66 亿, 脑 卒 中 至 少 700 万,心肌梗死 250 万,心力衰竭 450 万,肺原 性心脏病 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 脏病 200 万。每 5 个成人中有 1 人患心血管病。 2 心血管病死亡情况 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 350 万人,占总 死亡原因的 41%,居各种疾病之首。 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 9 590 人,估计每小时 心血管病死亡 400 人, 每 10 秒钟心血管病死亡 1 人。 [1-4] 见图 1~4 。

死亡率 (1/10 万人 )

(年 )

图1

1990 年 ~ 2011 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死亡率 (1/10 万人 )

(年 )

图 2 1990 年 ~2011 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心血管病 肿瘤 呼吸疾病 损伤 / 中毒 其它

图 3 2011 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

作者单位: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

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王文,朱曼璐,高润霖,胡盛寿 ) , 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 ,北京安贞医院 (吴兆苏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孔灵芝 ) 作者简介: 王文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心血管病防治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 胡盛寿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0-3614(2013)06-0408-0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3.06.003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409

心血管病 肿瘤 呼吸疾病 损伤 / 中毒 其它

图 4 2011 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

3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持续增加 3.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 ① 据 2002 年调查,我国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 患病率为 18.8%。近几年我国局部地区调查提示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 25%,北方部分地区 达 30% 以上。根据几何级数法估算 , 目前全国高血 压患病人数达 2.66 亿,每 10 个成人中至少有 2 ~ 3 人患高血压。从 1979 年到 2002 年的演变趋势看, 不同性别的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② 城乡人群高 血压患病率差别缩小,2002 年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 19.3%,农村为 18.6%。③ 高血压发病率: 一项研究 对 10 525 名 40 岁以上没有高血压的成人平均随访 了 8 年,估算出我国高血压年发病率为 3%。④ 正 常高值血压:据 2002 年调查,我国 18 岁以上居民 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 34%,估算全国有 3 亿人为 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较正常血压者发生高 血压或心血管病危险分别高 3.2 或 1.74 倍。正常高 值血压是高血压的庞大的后备军,在 10 年内,正常 高值血压人群中将有 50% 成为高血压患者。⑤ 知晓 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根据 2002 年调查,我国人群 高血压知晓率为 30.6%,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 6.1%;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控制率达到 25%。农 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城市, 而且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在三甲医院心内科、肾内 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 18 岁高血压患者中,血 压达标率可达到 30.6%。⑥ 我国居民高血压的主要 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超重 / 肥胖、过量饮酒、体 力活动减少和长期过度精神紧张等。⑦ 少年儿童高 血压患病率: 根据 1991 年~2004 年全国 7 省市地区 6 ~ 17 岁少年儿童血压调查结果,我国少年儿童高 血压的患病率已从 1991 年的 7.1% 上升到 2004 年的 14.6%,年平均上升速度为 0.58%。

3.2 吸烟 ① 吸烟人数: 近年来,15 岁以上

人群戒烟率虽 略有增加,但我国控烟任务依旧艰巨。根据 2010 年 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报告,目前估 计 15 岁以上烟民有 3.5 亿,被动吸烟者 5.4 亿。我 国男性吸烟率处于平台期,而年轻女性的吸烟率有 增加趋势。2002 年 ~2010 年期间,40~59 岁年龄组 人群现在吸烟率出现了上升趋势。② 戒烟变化趋 势:戒烟人数从 1996 年的 9.42% 上升到 2002 年的 11.5%,2010 年 继 续 上 升 至 16.9%, 戒 烟 人 数 增 加 了 1500 万人。中国近十几年的二手烟暴露水平基 本没有变化。③ 全人群吸烟率农村人群明显高于城 市人群 (29.8% vs 26.1%) ; 男性吸烟率农村高于城市 (56.1% vs 49.2%) ,女性吸烟率城市高于农村(2.6% vs 2.2%) 。④ 有研究推算出我国 2005 年吸烟的直 接经济损失为 1665.6 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 861.11~1205.01 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 3 000 亿 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 1.5%。 3.3 血脂异常 ① 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 少年儿童的血脂水平。根据 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 健康状况调查,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其 中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 5.72 mmol/L)患病率 2.9%,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 ≥ 1.70 mmol/L) 患病率 11.9%,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 mmol/L)患病率 7.4%。估计 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 2.5 亿。② 根据 2002 年全国 31 个省市调查,我国成人(18 岁及以上 )血脂异常(总 胆固醇≥ 5.72 mmol/L,和 / 或甘油三酯≥ 1.70 mmol/ L,和 /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0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2008 年对 14 个省市进行的调查,在年龄≥ 20 岁 的 46 239 名成年人中,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 率是 9.7%,男性是 10.6%,女

性是 8.8%;糖尿病患 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20~39 岁、40~59 岁和≥ 60 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分别 是 3.2%、11.5% 和 20.4%。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 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男性: 11.0% vs 3.2%,女性为 10.9% vs 2.2%) 。② 中国大庆糖尿病 预防 20 年随访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有 长期影响。在 20 年的随访中,干预组累计的糖尿 病累计发病率为 80%,对照组为 93%,减少 1 例糖 尿病需要干预的人数为 6 人。多因素分析控制了年 龄和小组随机因素影响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糖尿 病发病率降低 43% ,发生糖尿病要比对照组平均晚 3.6 年。此外,生活方式干预试验使严重的视网膜病 变 (激光治疗和失明 ) 风险下降 47%。③ 我国一项多 中心为期 3 年的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试验结果显 示,葡萄糖耐量减退人群的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 为 11.6%;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为 8.2%; 小剂量二甲 双胍或阿卡波糖组与生活方式联合干预糖尿病发病 率分别为 4.1% 和 2.0%; 这两种药物分别降低糖尿病 危险性 76.8% 和 87.8%。 3.5 超重 / 肥胖 ① 根据 2002 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 国人群超重率(体重指数: 24~27.9 kg/m2)为 17.6%, 肥胖率(体重指数≥ 28 kg/m2)达 5.6%。如按 2006 年我国人口估计,18 岁以上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达 到 2.4 亿和 7000 万。超重和肥胖呈明显增加趋势。 ②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长期监测了我国九 个省市人群进行了长期膳食与健康状况,近 20 年来 多次横断面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群超重、肥胖患 病率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 年上述人群中超重 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 30.0% 和 8.7%,中心性肥胖患 病率(男性腰围≥ 85 cm,女性腰围≥ 80 cm)达到 45.3%。 3.6 体力活动不足 ① 我国九个省进行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CHNS)的结果显示,18~55 岁居民体力活动主要 来源于职业活动和家务劳动,除休闲时的体力活动 略有增加外,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均成下降趋势, 与 1997 年相比,2006 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 27.8%,女性减少了 36.9%。② 第三次全国群众体 育锻炼现状调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 周运动≥ 3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 )的人数比例为

28.2%(含在校学生 ) ,但 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明 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3.7 膳食营养 ① 近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状况有了明显改 善。但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特点: 谷类食物摄入量 下降明显,而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食盐摄入量 (平 均每日 12 克 )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 6 克 的标准; 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② 中国健康与营养 调查(CHNS)

对我国九省区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 我国居民虽然总能量摄入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脂肪 供能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超过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 准 (脂肪供能比 30%) 的比例明显上升,而碳水化合 物供能比在减少,低于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碳水化 合物供能比 55%~65%) 的比例明显上升; 膳食胆固醇 的摄入量明显增加; 钙的摄入量虽有增加,但平均 摄入量也仅达到推荐量 (800 mg/d) 的一半左右。③ 2002 年中国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分析了我国 45 岁 及以上的 26 276 人中几种膳食模式与卒中发病的关 系。传统中国南方膳食以大米和蔬菜为主,动物性 食物较少。传统中国北方膳食以精制谷制品、土豆 和咸菜为主。西餐以牛肉、水果、蛋类、禽肉和海 产品为主。传统中国南方膳食卒中发生率最低。与 之相比,传统中国北方膳食卒中风险升高 [OR=1.96 (95% CI=1.48~2.60) ,P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411

化发病率分别增加了 11.1% 和 2.5%。男性 35~44 岁 人群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增幅最大,2009 年比 2007 年增加了 30.3%。④ 2008 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 研究中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结果显示: 城市 调查地区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 15.9‰,农村调 查地区为 4.8‰,城乡合计为 7.7‰,与 2003 年第 三次调查数据相比(城市 12.4‰、农村 2.0‰、合计 4.6‰)有较大幅度升高。⑤ 在 2007 年 ~2008 年中 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入选的 46 239 名 20 岁以 上成年人中,男性冠心病患病率为 0.74

%,女性为 0.51%。 4.2 脑卒中 ① 2010 年 中 国 城 市 居 民 脑 血 管 病 死 亡 粗 率 为 125.15/10 万。 农 村 居 民 脑 血 管 病 死 亡 粗 率 为 145.71/10 万。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估计我国 2010 年死于脑血管病的城镇居民为 83.3 万人,农村 居民 98.2 万人。总体上看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粗 率高于城市地区,城市、农村地区的男性均高于女 性。② 与 2006 年相比,2009 年脑血管病死亡粗率 城市地区上升 1.41 倍,农村地区上升 1.44 倍,但 2010 年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脑血管病死亡率均较 2009 年下降。③ 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区,脑卒中发病 人 数 是 心 肌 梗 死 的 4~5 倍。 ④ 2007 年 ~2008 年, 我国 14 省市年龄≥ 20 岁的 46 239 名成人中,男 性 脑 卒 中 患 病 率 为 10.7 ‰, 女 性 为 6.0 ‰。 ⑤ 由 132 家城市医院参加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 在 2007-09 至 2008-08 间 共 入 选 14 702 名 缺 血 性 卒中患者,其中 11 675 人有确切的发病时间,2 514 (21.5%) 人在 3 小时内到达急诊室,1 469 (12.6%) 人 适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 最终仅有 284 (2.4%) 人接受了溶栓治疗, 181 (1.6%) 为静脉 rtPA 溶栓。发病至用药的中位数时间是 180 (四分位区间: 50,228)分钟,到院至用药的中位 数时间是 116(四分位区间,70,150)分钟,影像 检查至用药的中位数时间是 90(四分位区间,60, 129)分钟。年轻、到院快、严重程度高、收入水平 高、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更易获得静脉 rtPA 治疗。大 约 1/5 的 3 小时内到达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 受了溶栓治疗。发病至用药时间、到院至用药时间、 影像检查至用药时间远远长于发达国家。 4.3 慢性肾病 我国首个慢性肾脏病(CKD)调查从全国 13 省 市抽取了 50 550 例成年受试者,其中 47 204 例受试 者参与调查。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ml/(min · 1.73 m2 ) 或 存 在 白 蛋 白 尿 诊 断 CKD。 结 果表明,我国 CKD 总患病率达 10.8%,其中,以 eGFR30 mg/g 诊断的 CKD 的 患病率为 9.4%。CKD 患者预计近 1.2 亿,但 CKD 知晓率仅为 12.5%。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 既往心血管病史、高尿酸血症、居住地及经济状况 是发生 CKD 的独立危险因素。 4.4 心房颤动 ① 中 国 30 岁 以 上 人 群 心 房 颤 动 患 病 率 为 0.65%,估计患病人数约 420 万。所有心房颤动中, 瓣膜性、非瓣膜性及孤立性心房颤动分别占 12.9%, 65.2% 和 21.9%。心房颤动患者中脑卒中发病率明显 高于非心房颤动者(12.1% vs 2.3%) 。② 一项对全国 22 家省级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回顾性调查显示, 心内

科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占 26.8%。所有心律失 常患者中,心房颤动所占比例最高(35.0%) ,其次 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室 性早搏,分别为 28.0%、11.9% 和 11.6%。 4.5 心脏性猝死 我国人群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41.8/10 万人。 男性高于女性(44.6/10 万及 39.0/10 万 ) ,25 岁以 上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男性为 61.7/10 万, 女性为 53.3/10 万。估计全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 54.4 万例。 4.6 下肢动脉疾病 我国有 3.04% 的人存在下肢动脉疾病,知晓率 仅为 1.38%。若年龄超过 50 岁,且同时存在冠心病 和糖尿病等疾病者,有高达四分之一的人会有下肢 动脉疾病。在北京 60 以上的老年人中,有约五分之 一的人有下肢动脉疾病。 4.7 心力衰竭 我国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为 0.9%; 其中男性为 0.7%,女性为 1.0%。随着年龄增高,心力衰竭的患 。我国北方地区心力衰竭患 病率显著上升(P

412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新生儿缺陷监测,先心病的发生率在 0.7‰ ~7.32‰ 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③ 我国部分地区横断面先 心病患病率调查,患病率在 1.30‰ ~17.0‰之间,多 数在 2‰ ~8‰之间。 5 心血管病治疗 5.1 心血管外科 全国心脏外科手术量: 全国 2011 年心脏外科手 术总量 187 983 例,比 2010 年增长 10.3%,其中体 外循环手术量为 150 787 例。全国心脏移植手术 156 例, 比 2010 年 增 长 13.2%。 氧 合 器 使 用 总 量 2010 年 13 670 只 , 比 2004 年增加 88%。 5.2 心律失常 ①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植入量逐年增加,2011 年 共 42 986 例, 比 2010 年 增 加 10.9%。 其 中 因 病 窦 综 合 征 植 入 起 搏 器 占 50.6%,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占 39.0%。②埋藏式体内除颤器(ICD)植入: 2011 年 植 入 ICD 1 228 例, 比 2010 年 增 加 19.6%, 其 中 14.7% (179 台 ) 为双腔 ICD。 ③ 心脏再同步化 (CRT) 植 入: 2011 年 植 入 CRT 1 822 例, 比 2010 年 增 长 19.3%。④ 导管消融: 2011 年射频消融手术量约 63 355 例,比 2010 年增长 16.1%。其中室上性心动过 速占 56%,心房扑动 26.5%,心房颤动 13.9%。 6 心

血管病社区防治 6.1 首钢模式 1969 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首都钢铁公司开展 心血管病人群防治是我国第一个人群防治工作的典 范,控制高血压可降低 50% 的脑卒中风险。回顾 40 多年的历程,我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历了一 系列变化,逐步由点及面地向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 作的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的方向发展。 6.2 河北省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2007-04 起,河北省组织多个地区参加了“全 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项目,覆盖 8 个地市, 67 个区县,206 个社区,参加培训的基层医生 1 100 多人,管理高血压患者 41 800 人,管理高血压患者 的血压水平较前下降 14.8/8.2 mmHg,血压控制率 由 8.9% 提高到 77.3%。 7 心血管病医疗与费用 7.1 心血管病出院人数及其变化趋势 ① 2011 年心血管病出院总人数(次 )1289.6 万人次,占同期总住院人次的 12.0%;其中心脏病

670.9 万人次,脑血管病 618.7 万人次。2011 年心脑 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446.3 万人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29.7 万人次 )和脑梗死 (372.6 万人次 )患者为主,其比重分别为 34.6% 和 28.9%,其余依次为高血压(201.6 万人次 ) ,颅内出 血 119.9 万人次,风湿性心脏病 23.0 万人次。另外糖 尿病出院为 212.7 万人次。② 1980 年至 2011 年间, 中国心脑血管病出院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9.4%; 快 于同期所有病种出院人均年增长速度(6.0%) 。其中 年平均增长速度排位依次为脑梗死(12.3%) 、缺血性 心脏病(11.6%) ,颅内出血(10.5%) 、急性心肌梗死 (8.9%) 、高血压(8.1%) 、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 (5.2%) ; 另糖尿病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4.1%。 7.2 医院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 2011 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总费用为 49.9 亿元, 颅内出血 141.6 亿元,脑梗死 223.0 亿元,相应次均 住院费用分别为 16 793 元,11 802 元,7 325 元; 年 增长速度分别为 7.0%、5.4% 和 1.6%。 7.3 心血管病药品市场 2011 年 100 张床位以上医院药品总购药额为 3 660 亿元; 其中心血管药品 460 亿元,前五位药物分 别为: 脑循环改善药、心肌营养及冠脉循环改善药、 钙拮抗剂、调脂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 8 参考文献

[1] [2]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9.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 ,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0.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1.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2.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2.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名单: (

单位内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伟伟、高润霖、李光伟、李莹、刘明波、罗新锦、 王春宁、王文、王增武、杨进刚、张健、张澍、赵连成、朱俊 ) ,北京 天坛医院(杜万良、王拥军 ) ,上海市第六医院(贾伟平 ) ,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医院(李小鹰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晓玫、王玉 ) ,卫生部卫 生经济研究所(刘克军 ) ,首都儿科研究所(米杰、周歆 ) ,北京安贞医 院 (王锦纹、王淼、王薇、杨晓辉、曾哲淳、左慧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 306 医院 (许樟荣 ) 专家委员会名单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 北京 :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12. (收稿日期: 2013-08-05) (编辑: 王宝茹 )

408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特别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 概要

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 代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摘要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 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 2.9 亿,其中高血压 2.66 亿,脑卒中至少 700 万,心肌梗死 250 万,心力衰 竭 45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每 5 个成人中有 1 人患心血管病。估 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 350 万人,每 10 秒钟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居民总死亡的 41 %, 居各种原因之首。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死亡; 流行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危 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 增加。预计今后 10 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 快速增长。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农村居民总死亡的 41.09%,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的 41.52%,城乡居民心 血管病死亡均居各种原因之首。我国心血管病的负 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 主导下的心血管病防治刻不容缓。2012-05 卫生部 等 15 个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 (2012 年 ~2015 年 ) ,为我国心血管病为代表的慢 性病防治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我们应当积极贯彻执 行。 1 心血管病流行趋势 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 管病 )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 病 患 者 2.9 亿, 其 中 高 血 压 2.66 亿, 脑 卒 中 至 少 700 万,心肌梗死 250 万,心力衰竭 450 万,肺原 性心脏病 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 脏病 200 万。每 5 个成人中有 1 人患心血管病。 2 心血管病死亡情况 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 350 万人,占总 死亡原因的 41%,居各种疾病之首。 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 9 590 人,估计每小时 心血管病死亡 400 人, 每 10 秒钟心血管病死亡 1 人。 [1-4] 见图 1~4 。

死亡率 (1/10 万人 )

(年 )

图1

1990 年 ~ 2011 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死亡率 (1/10 万人 )

(年 )

图 2 1990 年 ~2011 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心血管病 肿瘤 呼吸疾病 损伤 / 中毒 其它

图 3 2011 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

作者单位: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

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王文,朱曼璐,高润霖,胡盛寿 ) , 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 ,北京安贞医院 (吴兆苏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孔灵芝 ) 作者简介: 王文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心血管病防治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 胡盛寿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0-3614(2013)06-0408-0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3.06.003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409

心血管病 肿瘤 呼吸疾病 损伤 / 中毒 其它

图 4 2011 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

3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持续增加 3.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 ① 据 2002 年调查,我国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 患病率为 18.8%。近几年我国局部地区调查提示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 25%,北方部分地区 达 30% 以上。根据几何级数法估算 , 目前全国高血 压患病人数达 2.66 亿,每 10 个成人中至少有 2 ~ 3 人患高血压。从 1979 年到 2002 年的演变趋势看, 不同性别的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② 城乡人群高 血压患病率差别缩小,2002 年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 19.3%,农村为 18.6%。③ 高血压发病率: 一项研究 对 10 525 名 40 岁以上没有高血压的成人平均随访 了 8 年,估算出我国高血压年发病率为 3%。④ 正 常高值血压:据 2002 年调查,我国 18 岁以上居民 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 34%,估算全国有 3 亿人为 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较正常血压者发生高 血压或心血管病危险分别高 3.2 或 1.74 倍。正常高 值血压是高血压的庞大的后备军,在 10 年内,正常 高值血压人群中将有 50% 成为高血压患者。⑤ 知晓 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根据 2002 年调查,我国人群 高血压知晓率为 30.6%,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 6.1%;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控制率达到 25%。农 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城市, 而且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在三甲医院心内科、肾内 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 18 岁高血压患者中,血 压达标率可达到 30.6%。⑥ 我国居民高血压的主要 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超重 / 肥胖、过量饮酒、体 力活动减少和长期过度精神紧张等。⑦ 少年儿童高 血压患病率: 根据 1991 年~2004 年全国 7 省市地区 6 ~ 17 岁少年儿童血压调查结果,我国少年儿童高 血压的患病率已从 1991 年的 7.1% 上升到 2004 年的 14.6%,年平均上升速度为 0.58%。

3.2 吸烟 ① 吸烟人数: 近年来,15 岁以上

人群戒烟率虽 略有增加,但我国控烟任务依旧艰巨。根据 2010 年 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报告,目前估 计 15 岁以上烟民有 3.5 亿,被动吸烟者 5.4 亿。我 国男性吸烟率处于平台期,而年轻女性的吸烟率有 增加趋势。2002 年 ~2010 年期间,40~59 岁年龄组 人群现在吸烟率出现了上升趋势。② 戒烟变化趋 势:戒烟人数从 1996 年的 9.42% 上升到 2002 年的 11.5%,2010 年 继 续 上 升 至 16.9%, 戒 烟 人 数 增 加 了 1500 万人。中国近十几年的二手烟暴露水平基 本没有变化。③ 全人群吸烟率农村人群明显高于城 市人群 (29.8% vs 26.1%) ; 男性吸烟率农村高于城市 (56.1% vs 49.2%) ,女性吸烟率城市高于农村(2.6% vs 2.2%) 。④ 有研究推算出我国 2005 年吸烟的直 接经济损失为 1665.6 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 861.11~1205.01 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 3 000 亿 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 1.5%。 3.3 血脂异常 ① 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 少年儿童的血脂水平。根据 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 健康状况调查,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其 中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 5.72 mmol/L)患病率 2.9%,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 ≥ 1.70 mmol/L) 患病率 11.9%,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 mmol/L)患病率 7.4%。估计 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 2.5 亿。② 根据 2002 年全国 31 个省市调查,我国成人(18 岁及以上 )血脂异常(总 胆固醇≥ 5.72 mmol/L,和 / 或甘油三酯≥ 1.70 mmol/ L,和 /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0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2008 年对 14 个省市进行的调查,在年龄≥ 20 岁 的 46 239 名成年人中,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 率是 9.7%,男性是 10.6%,女

性是 8.8%;糖尿病患 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20~39 岁、40~59 岁和≥ 60 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分别 是 3.2%、11.5% 和 20.4%。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 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男性: 11.0% vs 3.2%,女性为 10.9% vs 2.2%) 。② 中国大庆糖尿病 预防 20 年随访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有 长期影响。在 20 年的随访中,干预组累计的糖尿 病累计发病率为 80%,对照组为 93%,减少 1 例糖 尿病需要干预的人数为 6 人。多因素分析控制了年 龄和小组随机因素影响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糖尿 病发病率降低 43% ,发生糖尿病要比对照组平均晚 3.6 年。此外,生活方式干预试验使严重的视网膜病 变 (激光治疗和失明 ) 风险下降 47%。③ 我国一项多 中心为期 3 年的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试验结果显 示,葡萄糖耐量减退人群的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 为 11.6%;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为 8.2%; 小剂量二甲 双胍或阿卡波糖组与生活方式联合干预糖尿病发病 率分别为 4.1% 和 2.0%; 这两种药物分别降低糖尿病 危险性 76.8% 和 87.8%。 3.5 超重 / 肥胖 ① 根据 2002 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 国人群超重率(体重指数: 24~27.9 kg/m2)为 17.6%, 肥胖率(体重指数≥ 28 kg/m2)达 5.6%。如按 2006 年我国人口估计,18 岁以上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达 到 2.4 亿和 7000 万。超重和肥胖呈明显增加趋势。 ②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长期监测了我国九 个省市人群进行了长期膳食与健康状况,近 20 年来 多次横断面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群超重、肥胖患 病率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 年上述人群中超重 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 30.0% 和 8.7%,中心性肥胖患 病率(男性腰围≥ 85 cm,女性腰围≥ 80 cm)达到 45.3%。 3.6 体力活动不足 ① 我国九个省进行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CHNS)的结果显示,18~55 岁居民体力活动主要 来源于职业活动和家务劳动,除休闲时的体力活动 略有增加外,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均成下降趋势, 与 1997 年相比,2006 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 27.8%,女性减少了 36.9%。② 第三次全国群众体 育锻炼现状调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 周运动≥ 3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 )的人数比例为

28.2%(含在校学生 ) ,但 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明 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3.7 膳食营养 ① 近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状况有了明显改 善。但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特点: 谷类食物摄入量 下降明显,而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食盐摄入量 (平 均每日 12 克 )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 6 克 的标准; 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② 中国健康与营养 调查(CHNS)

对我国九省区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 我国居民虽然总能量摄入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脂肪 供能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超过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 准 (脂肪供能比 30%) 的比例明显上升,而碳水化合 物供能比在减少,低于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碳水化 合物供能比 55%~65%) 的比例明显上升; 膳食胆固醇 的摄入量明显增加; 钙的摄入量虽有增加,但平均 摄入量也仅达到推荐量 (800 mg/d) 的一半左右。③ 2002 年中国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分析了我国 45 岁 及以上的 26 276 人中几种膳食模式与卒中发病的关 系。传统中国南方膳食以大米和蔬菜为主,动物性 食物较少。传统中国北方膳食以精制谷制品、土豆 和咸菜为主。西餐以牛肉、水果、蛋类、禽肉和海 产品为主。传统中国南方膳食卒中发生率最低。与 之相比,传统中国北方膳食卒中风险升高 [OR=1.96 (95% CI=1.48~2.60) ,P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411

化发病率分别增加了 11.1% 和 2.5%。男性 35~44 岁 人群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增幅最大,2009 年比 2007 年增加了 30.3%。④ 2008 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 研究中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结果显示: 城市 调查地区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 15.9‰,农村调 查地区为 4.8‰,城乡合计为 7.7‰,与 2003 年第 三次调查数据相比(城市 12.4‰、农村 2.0‰、合计 4.6‰)有较大幅度升高。⑤ 在 2007 年 ~2008 年中 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入选的 46 239 名 20 岁以 上成年人中,男性冠心病患病率为 0.74

%,女性为 0.51%。 4.2 脑卒中 ① 2010 年 中 国 城 市 居 民 脑 血 管 病 死 亡 粗 率 为 125.15/10 万。 农 村 居 民 脑 血 管 病 死 亡 粗 率 为 145.71/10 万。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估计我国 2010 年死于脑血管病的城镇居民为 83.3 万人,农村 居民 98.2 万人。总体上看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粗 率高于城市地区,城市、农村地区的男性均高于女 性。② 与 2006 年相比,2009 年脑血管病死亡粗率 城市地区上升 1.41 倍,农村地区上升 1.44 倍,但 2010 年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脑血管病死亡率均较 2009 年下降。③ 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区,脑卒中发病 人 数 是 心 肌 梗 死 的 4~5 倍。 ④ 2007 年 ~2008 年, 我国 14 省市年龄≥ 20 岁的 46 239 名成人中,男 性 脑 卒 中 患 病 率 为 10.7 ‰, 女 性 为 6.0 ‰。 ⑤ 由 132 家城市医院参加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 在 2007-09 至 2008-08 间 共 入 选 14 702 名 缺 血 性 卒中患者,其中 11 675 人有确切的发病时间,2 514 (21.5%) 人在 3 小时内到达急诊室,1 469 (12.6%) 人 适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 最终仅有 284 (2.4%) 人接受了溶栓治疗, 181 (1.6%) 为静脉 rtPA 溶栓。发病至用药的中位数时间是 180 (四分位区间: 50,228)分钟,到院至用药的中位 数时间是 116(四分位区间,70,150)分钟,影像 检查至用药的中位数时间是 90(四分位区间,60, 129)分钟。年轻、到院快、严重程度高、收入水平 高、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更易获得静脉 rtPA 治疗。大 约 1/5 的 3 小时内到达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 受了溶栓治疗。发病至用药时间、到院至用药时间、 影像检查至用药时间远远长于发达国家。 4.3 慢性肾病 我国首个慢性肾脏病(CKD)调查从全国 13 省 市抽取了 50 550 例成年受试者,其中 47 204 例受试 者参与调查。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ml/(min · 1.73 m2 ) 或 存 在 白 蛋 白 尿 诊 断 CKD。 结 果表明,我国 CKD 总患病率达 10.8%,其中,以 eGFR30 mg/g 诊断的 CKD 的 患病率为 9.4%。CKD 患者预计近 1.2 亿,但 CKD 知晓率仅为 12.5%。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 既往心血管病史、高尿酸血症、居住地及经济状况 是发生 CKD 的独立危险因素。 4.4 心房颤动 ① 中 国 30 岁 以 上 人 群 心 房 颤 动 患 病 率 为 0.65%,估计患病人数约 420 万。所有心房颤动中, 瓣膜性、非瓣膜性及孤立性心房颤动分别占 12.9%, 65.2% 和 21.9%。心房颤动患者中脑卒中发病率明显 高于非心房颤动者(12.1% vs 2.3%) 。② 一项对全国 22 家省级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回顾性调查显示, 心内

科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占 26.8%。所有心律失 常患者中,心房颤动所占比例最高(35.0%) ,其次 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室 性早搏,分别为 28.0%、11.9% 和 11.6%。 4.5 心脏性猝死 我国人群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41.8/10 万人。 男性高于女性(44.6/10 万及 39.0/10 万 ) ,25 岁以 上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男性为 61.7/10 万, 女性为 53.3/10 万。估计全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 54.4 万例。 4.6 下肢动脉疾病 我国有 3.04% 的人存在下肢动脉疾病,知晓率 仅为 1.38%。若年龄超过 50 岁,且同时存在冠心病 和糖尿病等疾病者,有高达四分之一的人会有下肢 动脉疾病。在北京 60 以上的老年人中,有约五分之 一的人有下肢动脉疾病。 4.7 心力衰竭 我国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为 0.9%; 其中男性为 0.7%,女性为 1.0%。随着年龄增高,心力衰竭的患 。我国北方地区心力衰竭患 病率显著上升(P

412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0 月 第 28 卷 第 6 期 (总第 184 期)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October, 2013, Vol. 28 No.6(Serial No.184)

新生儿缺陷监测,先心病的发生率在 0.7‰ ~7.32‰ 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③ 我国部分地区横断面先 心病患病率调查,患病率在 1.30‰ ~17.0‰之间,多 数在 2‰ ~8‰之间。 5 心血管病治疗 5.1 心血管外科 全国心脏外科手术量: 全国 2011 年心脏外科手 术总量 187 983 例,比 2010 年增长 10.3%,其中体 外循环手术量为 150 787 例。全国心脏移植手术 156 例, 比 2010 年 增 长 13.2%。 氧 合 器 使 用 总 量 2010 年 13 670 只 , 比 2004 年增加 88%。 5.2 心律失常 ①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植入量逐年增加,2011 年 共 42 986 例, 比 2010 年 增 加 10.9%。 其 中 因 病 窦 综 合 征 植 入 起 搏 器 占 50.6%,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占 39.0%。②埋藏式体内除颤器(ICD)植入: 2011 年 植 入 ICD 1 228 例, 比 2010 年 增 加 19.6%, 其 中 14.7% (179 台 ) 为双腔 ICD。 ③ 心脏再同步化 (CRT) 植 入: 2011 年 植 入 CRT 1 822 例, 比 2010 年 增 长 19.3%。④ 导管消融: 2011 年射频消融手术量约 63 355 例,比 2010 年增长 16.1%。其中室上性心动过 速占 56%,心房扑动 26.5%,心房颤动 13.9%。 6 心

血管病社区防治 6.1 首钢模式 1969 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首都钢铁公司开展 心血管病人群防治是我国第一个人群防治工作的典 范,控制高血压可降低 50% 的脑卒中风险。回顾 40 多年的历程,我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历了一 系列变化,逐步由点及面地向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 作的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的方向发展。 6.2 河北省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2007-04 起,河北省组织多个地区参加了“全 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项目,覆盖 8 个地市, 67 个区县,206 个社区,参加培训的基层医生 1 100 多人,管理高血压患者 41 800 人,管理高血压患者 的血压水平较前下降 14.8/8.2 mmHg,血压控制率 由 8.9% 提高到 77.3%。 7 心血管病医疗与费用 7.1 心血管病出院人数及其变化趋势 ① 2011 年心血管病出院总人数(次 )1289.6 万人次,占同期总住院人次的 12.0%;其中心脏病

670.9 万人次,脑血管病 618.7 万人次。2011 年心脑 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446.3 万人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29.7 万人次 )和脑梗死 (372.6 万人次 )患者为主,其比重分别为 34.6% 和 28.9%,其余依次为高血压(201.6 万人次 ) ,颅内出 血 119.9 万人次,风湿性心脏病 23.0 万人次。另外糖 尿病出院为 212.7 万人次。② 1980 年至 2011 年间, 中国心脑血管病出院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9.4%; 快 于同期所有病种出院人均年增长速度(6.0%) 。其中 年平均增长速度排位依次为脑梗死(12.3%) 、缺血性 心脏病(11.6%) ,颅内出血(10.5%) 、急性心肌梗死 (8.9%) 、高血压(8.1%) 、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 (5.2%) ; 另糖尿病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4.1%。 7.2 医院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 2011 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总费用为 49.9 亿元, 颅内出血 141.6 亿元,脑梗死 223.0 亿元,相应次均 住院费用分别为 16 793 元,11 802 元,7 325 元; 年 增长速度分别为 7.0%、5.4% 和 1.6%。 7.3 心血管病药品市场 2011 年 100 张床位以上医院药品总购药额为 3 660 亿元; 其中心血管药品 460 亿元,前五位药物分 别为: 脑循环改善药、心肌营养及冠脉循环改善药、 钙拮抗剂、调脂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 8 参考文献

[1] [2]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9.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 ,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0.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1.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2.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2.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名单: (

单位内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伟伟、高润霖、李光伟、李莹、刘明波、罗新锦、 王春宁、王文、王增武、杨进刚、张健、张澍、赵连成、朱俊 ) ,北京 天坛医院(杜万良、王拥军 ) ,上海市第六医院(贾伟平 ) ,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医院(李小鹰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晓玫、王玉 ) ,卫生部卫 生经济研究所(刘克军 ) ,首都儿科研究所(米杰、周歆 ) ,北京安贞医 院 (王锦纹、王淼、王薇、杨晓辉、曾哲淳、左慧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 306 医院 (许樟荣 ) 专家委员会名单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 北京 :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12. (收稿日期: 2013-08-05) (编辑: 王宝茹 )


相关内容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发布 2013-08-14 02:03:05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举行的中国心脏病学大会上,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制的<中国血管病报告2012年>发布.该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呈快速增长态势,据估计,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 ...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 408 ·特别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 代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摘要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 ...

  • 2016年心血管疾病药物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 全球及中国心血管疾病药物市场现状调查 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92572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 ...

  •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 ・890・ 主堡!堂鱼篁痘苤查垫!兰生!!旦筮望鲞箜!!塑鱼!i!』鱼!旦丝:№堡些坚垫!兰:!!!:兰兰』!:!! .指南与共识.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降脂疗效好和心血管获益明确已得到反复证实和充分肯定.但因其应用广泛,诸多与此药物相关的 ...

  • 2013-2018年中国肝素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8年中国肝素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企业网址] http://www.cninfo360.com/yjbg/yyhy/swyx/20130923/300678.html (点击看正文)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全球肝素钠行业发展分析 1 第一节 全球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1 一.全球生 ...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发布,心血管病防治需要维生素D
  • 近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仍是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血管病已成为国民致死.致残和医疗费用增长的首要原因,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一 每5例死亡 ...

  • 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 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由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阳光长城计划"健心脑 筑安康"2012年度专题报告于2012年10月20-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旨在抑制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北京市居民带来的健康危害.在大会上,卫生部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 京津冀地区全谷物食品市场调研报告
  • 2012,No.9 专 论 1 京津冀地区全谷物食品市场调研报告 郑沫利,冀浏果,薛世芬,高玉柱,姚一鸣,张 为,刘雍容,赵 煜 ()国贸工程设计院,北京 100037 摘 要:全谷物食品由于含有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等生理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可有效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危险,对特定的适宜人群具有良好的保健 ...

  • 2012煤炭的真实成本
  • 煤炭的真实成本 (草稿-非正式版) 撰稿人:清华大学 滕飞 能源是经济的血液,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量也快速增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由2001年的15亿吨标煤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36.2亿吨标煤,年均增速高达8%.虽然能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