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教学设计
1710班 张晋波
一、确定教学主题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初一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真实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在这种背景下,我将“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引进初一年级课堂,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
二、教学要素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是初一安全课程中的一节课。我选择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物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真正做到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
2、学习者分析
(1)情感态度方面
本次研究是在初一学生中展开的,学生已经初步地形成了社会观,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知道事物的美与丑、对与错,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2)知识技能方面
在课前调查中,学生知道了很多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
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原因和危害已经有了初步地认识,但学生所缺少的是系统全面地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和交通事故对自身、他人乃至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社会调查能
力、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等。
(3)社会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社会环境、交通秩序、人们的综合素质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比如:一些人淡漠交通秩序,经常违反交通法规,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的隐患,这些隐患随时都有可能酿成悲剧的发生。因此,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分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现代教育责无旁贷不可推卸的责任。
3、教与学的方式分析
(1)教学方式分析
《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一课,采用的是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
学方式,具体的内容包括:社会调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探究、小组交流、分组汇报、概括总结、观看录像、发现问题、全班交流、辨析问题、实践应用等方式。
探究学习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在课前观察社会上有哪些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②搜集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故的资料,并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
③思考: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避免交通事故?
怎样解决我校学生存在的违反交通法规的实际问题?
(2)学习方式分析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为:
①观察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查找并归纳资料的独立学习方式。 ②观看录像的学习方式。
③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④全班交流共同辩论矛盾的学习方式。
⑤实践应用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交通事故和身边存在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远离危险。
(2)了解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
(3)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
有效地提高。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倾听
的意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
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自己应该
怎样做。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四、教与学资源设计
1、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等;
2、由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教师整理并制作的课件,学生上学和放学
时违反交通法规的录像,师生共同搜集的相关资料、图片、剪报等。
3、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总体内容设计
(1)利用两周的时间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搜集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故,并对查找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
(2)利用一课时,通过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汇报,总结出造成交通
事故的原因和避免交通事故的方法。结合我校学生上学和放学时出现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课下利用展板的形式对学生、家长及周围的市民进行交通安全
宣传,倡议人们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唤起共鸣
1、看录像,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学生观看《天堂有没有车来车往》MV ) 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举手回答
2、回忆父母的嘱咐,体谅父母的心情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离开家上学或玩耍,穿行在这样的街道上。这时候,你的爸爸妈妈经常嘱咐你什么话?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话?
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
师:总的说来,爸爸妈妈是提醒我们注意交通安全,盼望我们出入平安。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板书课题)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 学习研究,深化认识
1、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
师:其实,不仅同学们的家长这样盼望,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出入平安。但是,在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谁先来说说你亲身感受或亲眼见到的交通事故?
同学们诉说故事
师:谁收集到了交通事故方面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投影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2、探讨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师:看来发生在我们身边惨痛的交通事故真不少。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因为这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差,不了解交通规则,或者虽然了解不遵守,才发生了这么多的交通事故。
【评析:改变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自调查到的活生生的资料为突破口展开探究,学生探有兴趣,究有深度。】
三、联系实际 规范行为
学生观看小品——《爸妈,对不起》
情景一:一个孩子要出去上学,他的爸妈一个劲的叮嘱,路在一定要
小心„„,他却一个劲地说爸妈罗嗦
情景二:一次来学校,他因在路在耽搁了一些时间,快迟到了,在横过学校门口的的马路时,他因心急,不走人行横道,想快速地跑向对面,就在这时,悲剧上演了,就在他横冲时,一辆车直接撞上了他,他倒在了血泊里。
情景三:因医院抢救他保住了生命,可从此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他看着为他悲痛伤心的爸爸妈妈,留下了深深悔过的泪水。
老师提问:看完小品后,有什么感受?同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尽量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出感受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研究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联系自己的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今后应该怎样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我们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研究的最全面,最符合我们小学生的实际。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大家的发言,概括起来不外乎这几条(投影出示):1. 学习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2.行路时须靠路边行走或在人行道上行走。3.横过道路时,须注意车辆,不得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在城区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
道。 4.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路、车行道的护栏和隔离墩。
5.不准在道路上玩耍、游戏、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不准在公路上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时,互相追逐、扶身并行、曲折驾驶、双手离把、手中持物或攀扶其他车辆。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7.乘车时,应安全有序上下;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车;车辆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8.遇有交通事故,及时拨打事故报警电话122。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听交通民警的话,(指投影的文字)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我们就一定能做到交通安全,实现爸爸妈妈盼望我们出入平安的美好愿望。
【评析:学生的行为发展总是受一定的意识支配的。通过前面的体验和探究,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周围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感受到—”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具有了如此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再来进行交通安全行为指导,当然也就具有了实效,能够较好的指导正在进行中的学生生活。】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 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继续进一步搞好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课后作业
每人做一张有关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的手抄报
六、学习评价设计
1、评价原则:激励性、多向性、综合性、全程性。
2、评价内容:情感、能力、合作意识。
3、评价方式:每个阶段完成后,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教学活动设计总体框架
↓
↓
↓
↓
↓
《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教学设计
1710班 张晋波
一、确定教学主题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初一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真实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在这种背景下,我将“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引进初一年级课堂,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
二、教学要素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是初一安全课程中的一节课。我选择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物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真正做到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
2、学习者分析
(1)情感态度方面
本次研究是在初一学生中展开的,学生已经初步地形成了社会观,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知道事物的美与丑、对与错,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2)知识技能方面
在课前调查中,学生知道了很多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
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原因和危害已经有了初步地认识,但学生所缺少的是系统全面地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和交通事故对自身、他人乃至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社会调查能
力、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等。
(3)社会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社会环境、交通秩序、人们的综合素质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比如:一些人淡漠交通秩序,经常违反交通法规,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的隐患,这些隐患随时都有可能酿成悲剧的发生。因此,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分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现代教育责无旁贷不可推卸的责任。
3、教与学的方式分析
(1)教学方式分析
《中学生安全交通守则》一课,采用的是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
学方式,具体的内容包括:社会调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探究、小组交流、分组汇报、概括总结、观看录像、发现问题、全班交流、辨析问题、实践应用等方式。
探究学习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在课前观察社会上有哪些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②搜集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故的资料,并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
③思考: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避免交通事故?
怎样解决我校学生存在的违反交通法规的实际问题?
(2)学习方式分析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为:
①观察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查找并归纳资料的独立学习方式。 ②观看录像的学习方式。
③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④全班交流共同辩论矛盾的学习方式。
⑤实践应用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交通事故和身边存在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远离危险。
(2)了解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
(3)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
有效地提高。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倾听
的意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
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自己应该
怎样做。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四、教与学资源设计
1、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等;
2、由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教师整理并制作的课件,学生上学和放学
时违反交通法规的录像,师生共同搜集的相关资料、图片、剪报等。
3、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总体内容设计
(1)利用两周的时间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社会现象。
搜集与行人、骑车人有关的交通事故,并对查找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
(2)利用一课时,通过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汇报,总结出造成交通
事故的原因和避免交通事故的方法。结合我校学生上学和放学时出现的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课下利用展板的形式对学生、家长及周围的市民进行交通安全
宣传,倡议人们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唤起共鸣
1、看录像,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学生观看《天堂有没有车来车往》MV ) 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举手回答
2、回忆父母的嘱咐,体谅父母的心情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离开家上学或玩耍,穿行在这样的街道上。这时候,你的爸爸妈妈经常嘱咐你什么话?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话?
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
师:总的说来,爸爸妈妈是提醒我们注意交通安全,盼望我们出入平安。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板书课题)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 学习研究,深化认识
1、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
师:其实,不仅同学们的家长这样盼望,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出入平安。但是,在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谁先来说说你亲身感受或亲眼见到的交通事故?
同学们诉说故事
师:谁收集到了交通事故方面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投影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2、探讨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师:看来发生在我们身边惨痛的交通事故真不少。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因为这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差,不了解交通规则,或者虽然了解不遵守,才发生了这么多的交通事故。
【评析:改变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自调查到的活生生的资料为突破口展开探究,学生探有兴趣,究有深度。】
三、联系实际 规范行为
学生观看小品——《爸妈,对不起》
情景一:一个孩子要出去上学,他的爸妈一个劲的叮嘱,路在一定要
小心„„,他却一个劲地说爸妈罗嗦
情景二:一次来学校,他因在路在耽搁了一些时间,快迟到了,在横过学校门口的的马路时,他因心急,不走人行横道,想快速地跑向对面,就在这时,悲剧上演了,就在他横冲时,一辆车直接撞上了他,他倒在了血泊里。
情景三:因医院抢救他保住了生命,可从此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他看着为他悲痛伤心的爸爸妈妈,留下了深深悔过的泪水。
老师提问:看完小品后,有什么感受?同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尽量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出感受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研究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联系自己的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今后应该怎样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我们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研究的最全面,最符合我们小学生的实际。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大家的发言,概括起来不外乎这几条(投影出示):1. 学习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2.行路时须靠路边行走或在人行道上行走。3.横过道路时,须注意车辆,不得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在城区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
道。 4.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路、车行道的护栏和隔离墩。
5.不准在道路上玩耍、游戏、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不准在公路上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时,互相追逐、扶身并行、曲折驾驶、双手离把、手中持物或攀扶其他车辆。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7.乘车时,应安全有序上下;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车;车辆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8.遇有交通事故,及时拨打事故报警电话122。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听交通民警的话,(指投影的文字)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我们就一定能做到交通安全,实现爸爸妈妈盼望我们出入平安的美好愿望。
【评析:学生的行为发展总是受一定的意识支配的。通过前面的体验和探究,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周围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感受到—”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具有了如此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再来进行交通安全行为指导,当然也就具有了实效,能够较好的指导正在进行中的学生生活。】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 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继续进一步搞好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课后作业
每人做一张有关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的手抄报
六、学习评价设计
1、评价原则:激励性、多向性、综合性、全程性。
2、评价内容:情感、能力、合作意识。
3、评价方式:每个阶段完成后,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教学活动设计总体框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