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说课稿(小学语文)

只有一个地球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 “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 、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其中《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另外,“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效果。深化了主题,并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说学情教法。

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读书自悟。抓住课题的“神圣”质疑:这片土地的“神圣”表现在什么地方?怎样来爱护这神圣的土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融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情感领悟。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

四、说学法。

当前,我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树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学法上对我们课堂教学又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在本节课我主要尝试采用以下学法:

1、画、圈、点、写的读书学习法。在初读课文时,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懂或有疑难的地方要做记号,有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

2、情感朗读法。本文是富有激情的演说性文章,朗读贯穿全文教学。从文章结构而言,要把握好情感引领。课文开始朗读基调平和,侧重对土地的热爱;接着以一个长者谆谆教诲的语气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充满力量感,表明决心。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第二课时)

1、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由离开朝夕相处的土地时的感受,导出“眷恋”什么,突出热爱之情。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文本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在此基础上,可以“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讨,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如,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可以让学生想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想想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怎么生活。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这句话,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空气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到底是人类主宰着动物,还是人类与动物是休戚相关的?动物的灾难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

最后还要通过充分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体现文章主旨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强烈情感。设计小练笔,“我深切的爱着的土地,我想对您说„„”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这一环节,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练题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领略 这片土地的神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根据文本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学会收集信息资料,并能合理联系文本内容表述出来;在问题引导过程中,并尝试当堂训练,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第三部分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设计意图: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感悟本文的历史意义后,联系生活的实际,提出号召,领悟本文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学生心田,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七、说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天净沙•秋

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等。基于这样的单元目标,我设计了这首元曲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通过意会阅读,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了解写作背景,解读诗歌背后的故事,借此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教学难点:

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了解本文写作特色及艺术手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入

在导入上,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说说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背背秋天的古诗。这两个环节,我主要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眼中的秋天也是不相同的。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主要是为我接下去讲授《天净沙 秋》和《天净沙 秋思》做铺垫。因为这两首元曲虽然都是在写秋天,但是两位作者眼中的秋天并不是

相同。

2、关于理解课题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所以我出示课题后鼓励学生质疑,帮助学生理解曲牌名。

3、关于初读

语文要读,那古诗文更要读,所以在初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4、关于读词品句,品味诗文意蕴

这个部分我首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其次,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评价中我注意授之以渔,渗透学法。如语文学习,就得这样从字里行间去品味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

5、关于课外拓展

对事物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鉴别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活动。因为两首元曲相仿的地方甚多,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似的文本基础。通过找出相似性(共同点)和相异性(不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发现两首元曲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深刻体会:文因情而生,不同的心境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另外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收集和阅读诗歌,所以我另外又拓展了几首,让学生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诗歌。

爬山虎的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老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

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 ; 的秘密》写片段。

蟋蟀的住宅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

据对教材、学生及教学理论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了如下安排: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

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是第二点,教学难点是第三点。

本课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教学目标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作一说明。

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教学法”,安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理解“随遇而安”,对比引出课文,用时5分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所以产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而教师帮助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关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这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随遇而安”一词,为后面感受蟋蟀的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精神和其住宅的“伟大”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确定问题,学生二度读文,交流阅读感受,用时10分钟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学习生字词,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注重将字词学习与课

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其住宅的“伟大”,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关注,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第二件事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深入体会“伟大”,用时5分钟

默读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的自主思考,使阅读实现个性化,同时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系和建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第二大环节的“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的概念。

第四环节: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感受,提升“伟大”原因,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构建了绿色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五环节:效果评价,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阅读热情,用时10分钟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的“我手写我心”形式,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该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蟋蟀的住宅

热爱生活:科学 精致 舒服

伟大的工程

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

《长城》

一、关于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可先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指导看图和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教材“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其次,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情况分析。(略)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分两头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认知和知识储备,并提出疑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教师寻找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准备电教教具、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并准备课中解疑。“教”与“学”的课前准备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2.课中。本课计划两课时,贯穿一条教学主线:观察、联想、赞美。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对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对象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这一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规律。

四、教法选择

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

感知长城全貌;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五、学法指导

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我们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颐和园

一、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二、理论指导:

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小学语文

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特点: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学校资源库、颐和园网站中有目的的浏览查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面对资源库和颐和园网站中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作为

计算机作为小语

(三)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网络教室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也通过各种监控互动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向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四)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演示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建构主义认为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六)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朗读描写颐和园景色的优美语句,让其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四、能力培养:

(一)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思路: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美。

朗读是理解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颐和园网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大组,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在校园网中查找相关景点的视频。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电子简报后,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

(四)指导学法,加强自主协作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让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其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节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不断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象、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就会得到了合理开发与训练。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面对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筛选,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

自学能力的加强: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写作能力,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迅速提高:

本节课中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大量的表象材料,进行写作说话训练,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跨越百年的美丽

【说教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说学情】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说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说重点、难点】1、重点:

⑴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说教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说学法】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学生答,教师简介居里夫人。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

3、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深入探究,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抓住文中两处巨大反差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1、研读“执着追求,勇于献身”部分。(课文3~4自然段)

⑴ 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投:玛丽居里穿着──看透未来。)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的美丽。

⑵ 课文中还有一处对居里容貌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① 学生交流(投;她美丽的容貌──浑身乏力。)

② 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容貌的前后巨大反差。

⑶ 同样是写居里的容貌,为什么前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请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并读好四个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① 就向是在海滩上──别人摘叶她问根。(善于发现问题)

②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点点烧痕。(条件艰苦、实验危险辛苦,但有远大目标„„)

③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0.1克镭。(坚持不懈,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是美丽的。板书:执着追求。)

引导学生读好三个数字和“终于”。

④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浑身乏力。(居里用健康和美丽换来了实验的巨大成功和对人类的贡献。)

⑤ 这种美丽比外面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

师根据生答投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师生接读,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⑥ 通过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这两部分内容中深受感动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2、研读“淡泊名利”部分。(课文5、6自然段):

居里夫人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 师生交流,感受美丽,练习朗读。

⑵ 重点理解:(投示)

①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 与对待名利的态度的明显对比,让学生感受这种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板书:淡泊名利。)

② 正如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在世界所有着名人物中──没有被宠坏的人。”齐读。

⑶ 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⑷ 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四、解题释疑,感情升华

1、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交流。

3、教师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后“阅读链接”,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

执著追求

居里夫人 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这样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执著追求、献身科学、淡泊名利这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也就是课题中“美丽”所表现的三个方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说教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教学理念:

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课堂也不能偏离语文教学,不能偏离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悟,并且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会写“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等词语。

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③、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及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说教法与学法:

1、形式多样,自读感知。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圈画、思考、批注、交流、汇报、朗读、表达等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诵读领悟,重点研讨。

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是为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服务的。对这三个事例,引导学生抓住 “敏锐地注意到”“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 等词句来学习。引导他们发现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通过读、议、思、想,让学生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了解议论文的特点:用具体确凿的事例说明道理。

3、回归整体,能力迁移。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从全文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出和本文类似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成功的事例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

了真理。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仿写,学以致用。

七、说过程:

(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

1、出示几句与科学有关的格言。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2、生读,谈谈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

(文章的开始就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什么是真理,这个词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课的开始可以引领学生读、悟一些格言,让学生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切入课题,告诉学生,课题就是一个真理。)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在初步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圈画、批注、朗读、交流等等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品读感悟,研讨文法。

1、明确观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研读事例。

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三个事例写的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1)、学习第一个事例。

学生边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思考:

①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谁?

②发现的现象是什么?

③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④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过程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漩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①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②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③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3、了解写法。

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从具体事例中具体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和学习课文的写法,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一个观点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它,教学中重点研讨:1、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2、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来交流,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获得认识,理解作者的观点。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开放课堂。)

(四)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句子研读。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2、列举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

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伞。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机。

3、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呈现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的交流。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回归整体,从全文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进一步理解问号与真理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达到学以致用。)

21* 我最好的老师(无)

只有一个地球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 “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 、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其中《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另外,“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效果。深化了主题,并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说学情教法。

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读书自悟。抓住课题的“神圣”质疑:这片土地的“神圣”表现在什么地方?怎样来爱护这神圣的土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融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情感领悟。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

四、说学法。

当前,我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树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学法上对我们课堂教学又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在本节课我主要尝试采用以下学法:

1、画、圈、点、写的读书学习法。在初读课文时,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懂或有疑难的地方要做记号,有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

2、情感朗读法。本文是富有激情的演说性文章,朗读贯穿全文教学。从文章结构而言,要把握好情感引领。课文开始朗读基调平和,侧重对土地的热爱;接着以一个长者谆谆教诲的语气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充满力量感,表明决心。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第二课时)

1、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由离开朝夕相处的土地时的感受,导出“眷恋”什么,突出热爱之情。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文本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在此基础上,可以“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讨,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如,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可以让学生想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想想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怎么生活。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这句话,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空气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到底是人类主宰着动物,还是人类与动物是休戚相关的?动物的灾难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

最后还要通过充分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体现文章主旨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强烈情感。设计小练笔,“我深切的爱着的土地,我想对您说„„”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这一环节,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练题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领略 这片土地的神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根据文本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学会收集信息资料,并能合理联系文本内容表述出来;在问题引导过程中,并尝试当堂训练,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第三部分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设计意图: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感悟本文的历史意义后,联系生活的实际,提出号召,领悟本文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学生心田,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七、说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天净沙•秋

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等。基于这样的单元目标,我设计了这首元曲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通过意会阅读,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了解写作背景,解读诗歌背后的故事,借此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教学难点:

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了解本文写作特色及艺术手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入

在导入上,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说说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背背秋天的古诗。这两个环节,我主要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眼中的秋天也是不相同的。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主要是为我接下去讲授《天净沙 秋》和《天净沙 秋思》做铺垫。因为这两首元曲虽然都是在写秋天,但是两位作者眼中的秋天并不是

相同。

2、关于理解课题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所以我出示课题后鼓励学生质疑,帮助学生理解曲牌名。

3、关于初读

语文要读,那古诗文更要读,所以在初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4、关于读词品句,品味诗文意蕴

这个部分我首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其次,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评价中我注意授之以渔,渗透学法。如语文学习,就得这样从字里行间去品味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

5、关于课外拓展

对事物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鉴别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活动。因为两首元曲相仿的地方甚多,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似的文本基础。通过找出相似性(共同点)和相异性(不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发现两首元曲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深刻体会:文因情而生,不同的心境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另外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收集和阅读诗歌,所以我另外又拓展了几首,让学生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诗歌。

爬山虎的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老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

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 ; 的秘密》写片段。

蟋蟀的住宅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

据对教材、学生及教学理论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了如下安排: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

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是第二点,教学难点是第三点。

本课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教学目标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作一说明。

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教学法”,安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理解“随遇而安”,对比引出课文,用时5分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所以产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而教师帮助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关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这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随遇而安”一词,为后面感受蟋蟀的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精神和其住宅的“伟大”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确定问题,学生二度读文,交流阅读感受,用时10分钟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学习生字词,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注重将字词学习与课

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其住宅的“伟大”,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关注,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第二件事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深入体会“伟大”,用时5分钟

默读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的自主思考,使阅读实现个性化,同时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系和建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第二大环节的“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的概念。

第四环节: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感受,提升“伟大”原因,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构建了绿色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五环节:效果评价,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阅读热情,用时10分钟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的“我手写我心”形式,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该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蟋蟀的住宅

热爱生活:科学 精致 舒服

伟大的工程

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

《长城》

一、关于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可先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指导看图和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教材“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其次,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情况分析。(略)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分两头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认知和知识储备,并提出疑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教师寻找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准备电教教具、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并准备课中解疑。“教”与“学”的课前准备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2.课中。本课计划两课时,贯穿一条教学主线:观察、联想、赞美。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对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对象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这一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规律。

四、教法选择

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

感知长城全貌;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五、学法指导

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我们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颐和园

一、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二、理论指导:

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小学语文

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特点: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学校资源库、颐和园网站中有目的的浏览查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面对资源库和颐和园网站中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作为

计算机作为小语

(三)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网络教室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也通过各种监控互动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向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四)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演示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建构主义认为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六)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朗读描写颐和园景色的优美语句,让其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四、能力培养:

(一)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思路: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美。

朗读是理解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颐和园网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大组,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在校园网中查找相关景点的视频。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电子简报后,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

(四)指导学法,加强自主协作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让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其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节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不断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象、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就会得到了合理开发与训练。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面对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筛选,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

自学能力的加强: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写作能力,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迅速提高:

本节课中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大量的表象材料,进行写作说话训练,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跨越百年的美丽

【说教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说学情】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说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说重点、难点】1、重点:

⑴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说教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说学法】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学生答,教师简介居里夫人。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

3、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深入探究,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抓住文中两处巨大反差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1、研读“执着追求,勇于献身”部分。(课文3~4自然段)

⑴ 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投:玛丽居里穿着──看透未来。)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的美丽。

⑵ 课文中还有一处对居里容貌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① 学生交流(投;她美丽的容貌──浑身乏力。)

② 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容貌的前后巨大反差。

⑶ 同样是写居里的容貌,为什么前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请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并读好四个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① 就向是在海滩上──别人摘叶她问根。(善于发现问题)

②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点点烧痕。(条件艰苦、实验危险辛苦,但有远大目标„„)

③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0.1克镭。(坚持不懈,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是美丽的。板书:执着追求。)

引导学生读好三个数字和“终于”。

④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浑身乏力。(居里用健康和美丽换来了实验的巨大成功和对人类的贡献。)

⑤ 这种美丽比外面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

师根据生答投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师生接读,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⑥ 通过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这两部分内容中深受感动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2、研读“淡泊名利”部分。(课文5、6自然段):

居里夫人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 师生交流,感受美丽,练习朗读。

⑵ 重点理解:(投示)

①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 与对待名利的态度的明显对比,让学生感受这种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板书:淡泊名利。)

② 正如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在世界所有着名人物中──没有被宠坏的人。”齐读。

⑶ 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⑷ 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四、解题释疑,感情升华

1、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交流。

3、教师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后“阅读链接”,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

执著追求

居里夫人 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这样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执著追求、献身科学、淡泊名利这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也就是课题中“美丽”所表现的三个方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说教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教学理念:

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课堂也不能偏离语文教学,不能偏离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悟,并且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会写“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等词语。

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③、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及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说教法与学法:

1、形式多样,自读感知。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圈画、思考、批注、交流、汇报、朗读、表达等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诵读领悟,重点研讨。

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是为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服务的。对这三个事例,引导学生抓住 “敏锐地注意到”“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 等词句来学习。引导他们发现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通过读、议、思、想,让学生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了解议论文的特点:用具体确凿的事例说明道理。

3、回归整体,能力迁移。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从全文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出和本文类似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成功的事例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

了真理。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仿写,学以致用。

七、说过程:

(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

1、出示几句与科学有关的格言。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2、生读,谈谈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

(文章的开始就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什么是真理,这个词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课的开始可以引领学生读、悟一些格言,让学生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切入课题,告诉学生,课题就是一个真理。)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在初步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圈画、批注、朗读、交流等等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品读感悟,研讨文法。

1、明确观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研读事例。

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三个事例写的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1)、学习第一个事例。

学生边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思考:

①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谁?

②发现的现象是什么?

③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④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过程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漩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①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②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③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3、了解写法。

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从具体事例中具体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和学习课文的写法,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一个观点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它,教学中重点研讨:1、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2、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来交流,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获得认识,理解作者的观点。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开放课堂。)

(四)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句子研读。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2、列举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

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伞。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机。

3、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呈现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的交流。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回归整体,从全文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进一步理解问号与真理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达到学以致用。)

21* 我最好的老师(无)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1]
  •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 首先,我要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 一.说教材 <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 重点 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设计)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

  •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阿德的梦说课稿
  • 辽宁教师考试网:ln.zgjsks.com 阿德的梦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阿德的梦>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 ...

  • 小学语文说课技巧
  •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上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 说课与上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一节课的教材.不同处在于 ...

  • 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说课稿范文
  • 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说课稿范文 来源:宁夏教师招聘网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 ...

  • 小学语文老师说课技巧
  • 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技巧 旗风学校 蒙丽萍 一.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方法有多种,有"四说法"."五说法"."六说法",但万变不离其中,总是要说清教材.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说明白教学过程以及理论依据,说明白板书练习-- 一说教材--明 说教材 ...

  • 语文组教研活动
  • 跟进研修 国培计划2012置换脱产研修 组 织 实 施 语 文 组 教 研 活 动 2012年12月 小语(1)班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说课 时间:2012年12月19日 地点:语文教研室 主持:语文教研组组长(史艳) 主讲 参加人:语文组成员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上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用口 ...

  • 小学语文说课稿_万能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______,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评价反思)这样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的讲解我的这节课的安排. 一.是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创设情境,激趣 ...

  • 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
  • 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 ...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花的勇气]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花的勇气> 一.说教材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 ...

  • 小学语文说课稿:[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
  • 好学教育: 小学语文说课稿:<七颗钻石> 说课教材 <七颗钻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