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摘 要: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环境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关注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不良家庭环境 负面影响 弥补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家庭环境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做一些浅表层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一缺陷的弥补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单亲家庭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不论是因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单亲家庭在社会上占一定的比例。这是典型的残缺家庭,而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有更多的缺陷。在学校,这种孩子甚至成为双差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我封闭型。其表现为沉默不语、忧郁、沮丧、悲观、苦闷、没有活力、自卑感强、自信心弱、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不感兴趣。这些性格缺陷主要是家长的心态、性格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单亲家庭因家长一人承担家庭,父亲或母亲由于家庭变故、工作不顺心、心态不好等,无法给孩子细致的关爱,使孩子缺乏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温情,因而总有一种不如别人幸福的自卑感,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老师问家事,形成一种自我封闭型的孤僻性格。   第二种是脆弱型。性格上有这种缺陷的学生承受不了小挫折、小失败,顺心时开心快乐,不顺心时就沮丧失望,一蹶不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地让学生谦让、迁就,很容易与学生闹矛盾。这种性格缺陷的形成,正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父亲或母亲因孩子失去一位亲人而对其更溺爱,以弥补孩子父爱或母爱的不足。殊不知,这样反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很可怜,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父亲或母亲有诸多无理的要求,遇到困难抬不起头来等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是品德不良型。这种类型学生的家长一方因工作繁忙,社交频繁,或双方离异后对孩子互相推诿、指责,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导致孩子丝毫感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温暖与关爱,于是对家没有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更有吸引力,“找朋友”、浪迹网吧、游戏室,沾染不良风气、习惯,产生对道德规范的错误认识。某些学生知错不改、明知故犯,逆反心理极强,不易接受学校、家长的正面教育,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令老师、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学生”。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盲点。“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教育对象的一个新群体,由于父母亲外出务工,或在外地工作带孩子不便,要么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要么交给祖父母代管,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出现盲点。   单独留守的孩子,缺乏亲情关爱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学生有时也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但他们毕竟缺乏家长的教育引导与管束。因而在放学离校时段就会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一旦交上不良的“朋友”或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很难自拔,觉得学校外面的世界更“自由”、更“精彩”,于是逃学、上网、打架斗殴,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因缺少生活上的指导和约束,父母给他(她)们的生活费、零用钱不能恰当使用,加快他们学坏、学差的速度。   那些交给祖父母代管的学生,看似有人照料,但隔代亲,祖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严管不足。孩子有错,不忍给予严厉的批评指正,无原则地通融,甚至不分是非地庇护,更助长孩子放纵自己的行为,使家庭教育陷于盲区。   (三)不和谐家庭给孩子成长留下阴影。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好榜样。孩子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都是从父母日常表现中获得的。夫妻之爱能让孩子学到关爱别人,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等美好的品质。反之,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夫妻吵架,家长行为放纵,既不能让孩子从家庭成员身上学到美德,又不能给孩子一个文明、温馨的成长环境。有些问题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吸烟酗酒,逆反偏执,除了与家长疏于管理有关外,也与家庭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关系。父母关系紧张,让孩子经常处在“会被遗弃”的恐惧之中。家庭暴力使孩子心头蒙上阴影。父母亲行为放纵,迷醉于赌博、醉酒闹事。孩子成长缺少一方“净土”,这样家庭的孩子怎能不出问题?   二、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关注家庭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是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教育工作不是万能的。无论怎样的家庭,都应当承担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家长无论大人之间有怎样的矛盾,都应当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把大人之间情感上的恩怨和缺失加诸在孩子身上,尽量把家庭变故带给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   其次,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约束。即使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用充满关爱的语言给孩子关爱与鼓励。当然,孩子做错时,要及时地给予批评,不能心软,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既关爱又严格要求,使他们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再次,为人父母,家长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自己的行为要检点,不要把暴力行为和自己不健康的业余爱好潜移默化地加诸在孩子身上。加强对孩子校外行为的监管,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但在教育学生上要有针对性,讲究恰当的方法手段,还应当做好家长的工作。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班、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多沟通,平等交流,相互配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才会更有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家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的事情。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学生工作,做好家长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健康地发展。

  摘 要: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环境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关注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不良家庭环境 负面影响 弥补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家庭环境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做一些浅表层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一缺陷的弥补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单亲家庭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不论是因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单亲家庭在社会上占一定的比例。这是典型的残缺家庭,而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有更多的缺陷。在学校,这种孩子甚至成为双差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我封闭型。其表现为沉默不语、忧郁、沮丧、悲观、苦闷、没有活力、自卑感强、自信心弱、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不感兴趣。这些性格缺陷主要是家长的心态、性格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单亲家庭因家长一人承担家庭,父亲或母亲由于家庭变故、工作不顺心、心态不好等,无法给孩子细致的关爱,使孩子缺乏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温情,因而总有一种不如别人幸福的自卑感,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老师问家事,形成一种自我封闭型的孤僻性格。   第二种是脆弱型。性格上有这种缺陷的学生承受不了小挫折、小失败,顺心时开心快乐,不顺心时就沮丧失望,一蹶不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地让学生谦让、迁就,很容易与学生闹矛盾。这种性格缺陷的形成,正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父亲或母亲因孩子失去一位亲人而对其更溺爱,以弥补孩子父爱或母爱的不足。殊不知,这样反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很可怜,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父亲或母亲有诸多无理的要求,遇到困难抬不起头来等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是品德不良型。这种类型学生的家长一方因工作繁忙,社交频繁,或双方离异后对孩子互相推诿、指责,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导致孩子丝毫感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温暖与关爱,于是对家没有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更有吸引力,“找朋友”、浪迹网吧、游戏室,沾染不良风气、习惯,产生对道德规范的错误认识。某些学生知错不改、明知故犯,逆反心理极强,不易接受学校、家长的正面教育,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令老师、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学生”。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盲点。“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教育对象的一个新群体,由于父母亲外出务工,或在外地工作带孩子不便,要么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要么交给祖父母代管,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出现盲点。   单独留守的孩子,缺乏亲情关爱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学生有时也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但他们毕竟缺乏家长的教育引导与管束。因而在放学离校时段就会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一旦交上不良的“朋友”或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很难自拔,觉得学校外面的世界更“自由”、更“精彩”,于是逃学、上网、打架斗殴,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因缺少生活上的指导和约束,父母给他(她)们的生活费、零用钱不能恰当使用,加快他们学坏、学差的速度。   那些交给祖父母代管的学生,看似有人照料,但隔代亲,祖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严管不足。孩子有错,不忍给予严厉的批评指正,无原则地通融,甚至不分是非地庇护,更助长孩子放纵自己的行为,使家庭教育陷于盲区。   (三)不和谐家庭给孩子成长留下阴影。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好榜样。孩子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都是从父母日常表现中获得的。夫妻之爱能让孩子学到关爱别人,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等美好的品质。反之,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夫妻吵架,家长行为放纵,既不能让孩子从家庭成员身上学到美德,又不能给孩子一个文明、温馨的成长环境。有些问题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吸烟酗酒,逆反偏执,除了与家长疏于管理有关外,也与家庭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关系。父母关系紧张,让孩子经常处在“会被遗弃”的恐惧之中。家庭暴力使孩子心头蒙上阴影。父母亲行为放纵,迷醉于赌博、醉酒闹事。孩子成长缺少一方“净土”,这样家庭的孩子怎能不出问题?   二、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关注家庭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是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教育工作不是万能的。无论怎样的家庭,都应当承担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家长无论大人之间有怎样的矛盾,都应当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把大人之间情感上的恩怨和缺失加诸在孩子身上,尽量把家庭变故带给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   其次,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约束。即使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用充满关爱的语言给孩子关爱与鼓励。当然,孩子做错时,要及时地给予批评,不能心软,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既关爱又严格要求,使他们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再次,为人父母,家长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自己的行为要检点,不要把暴力行为和自己不健康的业余爱好潜移默化地加诸在孩子身上。加强对孩子校外行为的监管,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但在教育学生上要有针对性,讲究恰当的方法手段,还应当做好家长的工作。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班、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多沟通,平等交流,相互配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才会更有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家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的事情。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学生工作,做好家长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健康地发展。


相关内容

  •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 浙江警察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选题代码 361 姓名周丹昱 准考证号 [1**********]8 专业公共安全管理 指导教师卢秋玲 论文字数 5112 联系电话(公安虚拟号或手机长号) [1**********]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周丹昱 ...

  • 浅析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 浅析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段丹丹 (济源市思礼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关系到幼儿今后的人生走向.而家庭又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心理健康 儿 ...

  • 浅析父母离异现象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 摘要:这是一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日渐开放.观念时常更新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是大家所期望的,而随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则是大家不愿看到,又不得不加以关注和思考的,那就是逐年上升的离婚率,正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以本班为例,粗略统计已经离婚或正在闹离婚的幼儿家长竟占到了总人 ...

  • 浅析初一学生的厌学情绪1
  • 浅析初一学生的厌学情绪 凤凰县官庄学区 杨光寿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过程,结合个案对初中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对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心理治疗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初一学生 厌学情绪 心理治疗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田玲,14岁,初一年级的学 ...

  • 非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成因浅析
  •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诸方面压力的加大,除贫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外,不少非贫困大学生也出现了自负虚荣并存.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心理严重.人格相对缺失等"心理贫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多重价值观念与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部分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环境下 ...

  • 浅析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浅析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杨火屏 内容摘要:俗话说:"人从三岁可看大,七岁可看老",可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早期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现在的幼儿在日常的行为中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 ...

  • 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 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对他们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折射.下面主要谈谈家庭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父母残缺家庭或不和睦家庭 父母残缺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或被判刑.离婚.遗弃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关系 ...

  • 浅析新时期教师家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 浅析新时期教师家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师家访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战场 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 刘艳朋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目前," 家访" 这个概念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心中正在淡化.转型,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工作越来越忙,学生住得越来越分散,家长越来 ...

  •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题 目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 姓 名 唐仁焕 学 号 14250004 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任课教师 柳成超 2016年1月1日 目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