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建 筑 名 词 解 释
1、升:古建筑墙面向内或向外倾斜的做法,或柱子向室内方向倾斜的做法。
2、掰升:为使柱倾斜而将柱顶石连同基础向轴线外移动的做法。
3、收分:古建筑墙体下宽上窄,或柱子下粗上细,逐渐收进的做法。
4、丈杆:木构架制作和安装的传统度量工具,用木材制成。分总丈杆和分丈杆两种。总丈杆用于制作、验核分丈杆,分丈杆用于制作和安装各种或各类构件。
5、侧脚:古建筑的柱脚向外移动,使柱子向内倾斜的做法。
6、槛框:古建木装修中横槛与立框的总称。
7、飞椽:飞椽即飞檐椽。在大式建筑中,每根圆断面的檐椽之上,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飞椽,以增加挑出的深度,挑出的部份叫椽头,头长为檐总平出的1/3乘举架系数(通常按三五举)。后尾钉附在檐椽之上,成楔形,头、尾之比为1:2.5。
8、金盘:金盘又称脊面。在桁檩的底面或背面,凡与其它构件如:垫板、檩枋、扶脊木、按枋等相叠,都须砍刨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叫“金盘”。金盘的目的在于使叠置构件稳定。若檩子的上面或下面无构件相叠,则可不做金盘。但对金檩,可做出下金盘,脊檩则必须同时做出上下金盘。
9、腰枋:腰枋是在门框与抱框之间,时常安装的两根短横槛。腰枋的作用在于稳定门框。
10、门栊:门栊亦称门笼,也是安在中槛上用于开关门扇的构件。
11、门簪:安放在街门的中槛上,将连楹系于槛上之材称门簪。门簪有用两个或四个的。其形式有圆形、六角形等多种形式,但一般多用六角形。
12、地脚枋:地脚枋是门窗枋框构件之一。门窗枋框下的横柱脚枋称地脚枋,地脚枋又称下落檐、下槛。
13、照面枋:照面枋是门窗枋框构件之一。门窗枋框上的横枋称照面枋,照面枋又称上落檐,上槛。
14、镜面:镜面是门窗板壁加工方法。屏门板壁等装修在其平面上刨平如镜看不出缝纹痕迹的细加工作法称镜面。
房建技术部
2013年10月8日
古 建 筑 名 词 解 释
1、升:古建筑墙面向内或向外倾斜的做法,或柱子向室内方向倾斜的做法。
2、掰升:为使柱倾斜而将柱顶石连同基础向轴线外移动的做法。
3、收分:古建筑墙体下宽上窄,或柱子下粗上细,逐渐收进的做法。
4、丈杆:木构架制作和安装的传统度量工具,用木材制成。分总丈杆和分丈杆两种。总丈杆用于制作、验核分丈杆,分丈杆用于制作和安装各种或各类构件。
5、侧脚:古建筑的柱脚向外移动,使柱子向内倾斜的做法。
6、槛框:古建木装修中横槛与立框的总称。
7、飞椽:飞椽即飞檐椽。在大式建筑中,每根圆断面的檐椽之上,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飞椽,以增加挑出的深度,挑出的部份叫椽头,头长为檐总平出的1/3乘举架系数(通常按三五举)。后尾钉附在檐椽之上,成楔形,头、尾之比为1:2.5。
8、金盘:金盘又称脊面。在桁檩的底面或背面,凡与其它构件如:垫板、檩枋、扶脊木、按枋等相叠,都须砍刨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叫“金盘”。金盘的目的在于使叠置构件稳定。若檩子的上面或下面无构件相叠,则可不做金盘。但对金檩,可做出下金盘,脊檩则必须同时做出上下金盘。
9、腰枋:腰枋是在门框与抱框之间,时常安装的两根短横槛。腰枋的作用在于稳定门框。
10、门栊:门栊亦称门笼,也是安在中槛上用于开关门扇的构件。
11、门簪:安放在街门的中槛上,将连楹系于槛上之材称门簪。门簪有用两个或四个的。其形式有圆形、六角形等多种形式,但一般多用六角形。
12、地脚枋:地脚枋是门窗枋框构件之一。门窗枋框下的横柱脚枋称地脚枋,地脚枋又称下落檐、下槛。
13、照面枋:照面枋是门窗枋框构件之一。门窗枋框上的横枋称照面枋,照面枋又称上落檐,上槛。
14、镜面:镜面是门窗板壁加工方法。屏门板壁等装修在其平面上刨平如镜看不出缝纹痕迹的细加工作法称镜面。
房建技术部
201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