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樊村乡中小学
2012年9月
樊村乡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细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樊村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樊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常规细则如下:
一、教学计划管理
学校与教学有关的各类计划要有工作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作为进行落实、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的依据。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级、各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并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拟定教学进度计划。
4、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1)、培优计划内容
①、优等生情况分析
学习习惯较好,能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勤学好问,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强;课上积极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基本上掌握了各科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②、培优措施
课上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阅读量;加强基础知识与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对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2)、补差计划内容
①、情况分析
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对基础知识没有
掌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态度消极;没有基本学习方法;不能按时作业; 对不懂的知识点不理睬,对知识的应用较差。
②、采取措施
课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多提问,课后及时辅导,平时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多辅
导;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
行人保存。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由计划执行人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的基本要求是: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积极挖掘、开发课程资源;课前依据班级学情,写好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统一。每学期开学前应有超前两周的储备课教案,平时授课要有超前不少于2节的储备课教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点、难
点;课型、教学时数;教具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达标测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撰写教案 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诸方面的要求撰写,其中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习作课
都要有教案。
教案形式:课堂结构符合新课改。
(1)、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均写详细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科学)、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体育、音乐、美术均写提纲式教案。
(2)、封面左上角显示:XX—XX年第X期第X本;封面正中间显示起止时间年月日,时
间上加盖公章,用完的注明该教案本中共有教案的个数;封面下方的单位、姓名、任教学科一律写全称。
(3)、每个课时页面的上方显示备课、上课的时间,本课时为本课或本单元第几课时及
总第几课时。
(4)、每个课时应显示学习内容、重难点、方法、过程(预习提纲、问题设计、练习设
计和达标测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即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系统的梳理,记录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仔细分析课堂教学过程、行为的得失,甄别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的差距)。课时中设计的问题应是教师对对应的课本内容、课本习题、练习题,教辅对应练习题、单元测试题、往年的期中、期末测试中的典型例题以及名校测试题,经过加工设计的对应知识点的单一练习,或综合练习,或变式练习,或拓展延伸练习,都要做到数量适当,对应重点,不超进度,叙述精练,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教案中所选题目都要有详尽的答案,本校组织的单元自测有成绩册、试卷分析,校、乡、县组织的调考有考后100分依据。
(5)、有课必备,有题必解。备写教案、用旧教案、教案集或下载教案四种形式并存;选用旧教案、教案集或下载教案的必须对教案进行增删、修改。语文、英语以课为单位和数学、物理、化学以节为单位,每课或节必须编选达标测试题,否则按无教案处理。
3、课件
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
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每2周备写1个电教课教案(含课件)。
4、教案检查
学校要实施周检查制,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总结,一期一汇总。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
价,每周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评价结果及检查日期,并盖学校公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案环节是否齐全;(针对教案中预设的问题)是否做到有题必解;(课后追记或反思)是否深刻。 周检查教案的数量:
小学:
语文:一、二年级8个;三至六年级6个
数学:5个 英语:3个
品德:一、二年级2个;三至六年级3个
体育:一、二年级4个;三至六年级3个
科学:三至六年级2个 音乐:2个 美术:2个
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2个;
地方与学校课程:一、二年级3个;三至六年级2个
初中:
语文:七年级6个;八、九年级5个
数学:5个 英语:4个
物理:八年级2个;九年级3个
化学:九年级3个 品德:2个
生物:七、八年级2个 历史: 2个
地理:七年级3个;八年级2个 体育:3个
音乐:1个 美术:1个
综合实践活动:3个;
地方与学校课程: 2个
备注:地方与学校课程各年级调出1课时用于数学和英语学科
(二)课堂教学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上课要仪表端庄大方,举止文明;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
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清晰;板书要工整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凸现所授课的重难点。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校长或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提前10分钟到教室候课,不得迟到、早退,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准时授课,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
课上,教师的通讯工具关闭或设为震动,不得吸烟,不坐着讲课,不随意离开教室,不
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对课堂上偶发事件应冷静妥善处理,严禁使用训斥、讽刺挖苦等不文明的语言;不得因教育个别学生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酒后上课,败坏学校及教师的声誉;严禁外人进课堂干扰师生上课,遇见突发事件应果断处置,确保师生安全。
(二)、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要创新,要以学定教,探索建立高效课堂教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
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发展。
(1)、教学设计要科学。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方法。
(2)、讲课要精讲精练。合理安排目标导学、预习交流、合作探究、精讲精练、巩固拓展、达标测评等教学流程,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使课堂高效。
(3)、主体作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掌握学习内容。
(4)、逐步落实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训练,要保证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5)、师生关系要和谐。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师生要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温暖的师生关系,课堂才会充满合作和互动。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两基落实,当堂作业与练习完成率和正确率不低于85%;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
总之,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
听评课情况进行有效监控。责任人要注重对教研组听评课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作业(含教辅)布置与批改
布置、批改和指导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了解教学情况,形成和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双基”,培
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
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
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可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
要灵活多样,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
▲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
对布置、批改和指导作业的要求是:
(一)、精心设计
布置作业要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作业题目应认真编、选,每个题目均
应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应适当,符合学生实际,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各类学生需要。作业设置分四部分:当堂检测、随堂练(教辅)、作业本和单元测试卷。
(二)、指导作业
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了解并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督促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和对作业进行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予教育和帮助,督促及时上交作业。
(三)、及时批改
作业(含教辅)全批全改,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要按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发还作业,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针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要有记载(即作业教辅批改记录),并及时分析;针对作业的错题,要体现学生二次作业,教师二次批改。
(四)、认真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讲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深入理解知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努力发挥作业的练习价值。
▲常规作业周数量要求:
小学作业:
一年级语文: 生字3次 拼音2次 作文1次 美术2次
二年级语文: 生字3次 中字2次 作文1次 美术2次
三至六年级语文: 生字2次 小楷3次 作文1次 周记1次
读书笔记3次 美术2次 大楷2次
一至六年级数学: 演草5次
三至六年级英语: 英语 3次
五、六年级综合: 品德3次 科学2次
初中作业:
七至九年级语文: 作文1次 周记1次 读书笔记3次
七至九年级数学: 5次 七至九年级英语: 4次
七至九年级政治: 2次 七至九年级历史: 2次
七、八年级地理: 七年级3次;八年级2次
八、九年级物理: 八年级2次;九年级3次
七、八年级生物: 2次 七至九年级美术: 1次
九年级化学: 3次
【备注】小学初中教辅: 练习、批改和讲评与课程进度同步
五、辅导学生
1、辅导对象明确。辅导对象主要是优生和差生,重点是差生。
2、辅导要求落实。辅导优生,促进发展,培养专长;辅导差生,弥补知识缺陷,逐步提高成绩。无论差生、优生都要重视思想辅导。
3、辅导时间恰当。注重课内辅导,课外辅导每天不超过一课时,不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不延长学生离校时间,不占用学生星期天和节假日。
4、辅导态度端正。对差生热情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歧视,不放弃。课外辅导时教师自始至终在场,不放任自流。
5、优生培养和后进生转化要有辅导记录、培优辅差档案。
六、指导实验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学校要制定全能赛、奥赛培训计划,加强全能赛、奥赛训练与辅导。
4、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校本教研
(一)教研活动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不允许教师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
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观
摩课。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组进行。学校每次教研活动纪录必
须显示主题,时间、主持人、成员、发言记录形成的共识;个人有听课记录、说课稿、评课稿等。学校要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课、说课、评课的时间,确保上课教室有老师。
3、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深入课堂一线,有
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校长每周3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周4节,教师每周2节。做好听课记录,并和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提供教学指导。提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兼课,依照
兼课情况可以酌情减少听课量。学校要建立教师互相听评课制度,写好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
4、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
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5、学校教导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二)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大赛
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大赛学校要有方案(各科具体安排、评价标准、评价表、评价结果、
评选结果有公示、教师优质课教案);教师有听课记录。
八、质量检测
▲检测准则
要严格规范操作,严肃考纪、端正考风、浓厚学风,杜绝考试作弊行为;要保证阅卷质
量,要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准确反映各校教师的教与学状况,确保质量检测成绩真实可信;每次质量检测后,要写好讲评课教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及时进行讲评,指导学生自我分析,使师生共同认识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 检测类型
校级单元检测:作为必考科目(语、数、英、理化、品德、科学和史地)每单元授完,
学校严格组织检测,检测成绩发至中心校邮箱。
乡级质量检测:月考(一、九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70﹪参评;二至八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90﹪参评)。
县级质量检测:各科或全能竞赛、统考(以教研室文件要求参加的实有人数参评);期中、期末质量检测(一、九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70﹪参评;二至八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90﹪参评)。
考核办法:
1、在县乡统考、抽测、竞赛中,教师考核分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个指标,学校考核除上述三个指标外,还包括全科合格率、全科优秀率。考核办法是每项全乡排名次,按名次分A、B、C三个等级(初中以班为单位进行考核,初一、初二每级第一、二名为A等,三、四名为B等,五、六名为C等;初三第一名为A等、第二名为B等、第三名为C等;六个教学点第一、二名为A等,三、四名为B等,五、六名为C等;其它10所小学第一、二、三名为A等,四、五、六、七名为B等,八、九、十名为C等),A等量化分为20分,B等量化分为15分,C等量化分为10分。
2、教师量化分为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项量化得分之和(任教多科的各项量化得分的平均分之和)。
3、学校量化得分为教师量化得分的平均数与学校每级(每班)全科合格率、全科优秀率量化得分的平均数之和
说明:
1、优秀率产生办法:每级学生每科的学习成绩分优、中、差三等,凡质量检测成绩的名次进入每级两免一补人数的三分之一的为优等生(优等生的名额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优等生人数÷每级两免一补人数=优秀率
2、优秀率、合格率为0的,本项得分为0分
3、质量检测分别以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和全科优秀率作为评价项目。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教学点之间互相评比,其他十所小学之间相互评比;中学班级之间互相评比。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樊村乡中小学
2012年9月
樊村乡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细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樊村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樊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常规细则如下:
一、教学计划管理
学校与教学有关的各类计划要有工作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作为进行落实、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的依据。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级、各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并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拟定教学进度计划。
4、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1)、培优计划内容
①、优等生情况分析
学习习惯较好,能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勤学好问,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强;课上积极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基本上掌握了各科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②、培优措施
课上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阅读量;加强基础知识与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对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2)、补差计划内容
①、情况分析
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对基础知识没有
掌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态度消极;没有基本学习方法;不能按时作业; 对不懂的知识点不理睬,对知识的应用较差。
②、采取措施
课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多提问,课后及时辅导,平时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多辅
导;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
行人保存。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由计划执行人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的基本要求是: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积极挖掘、开发课程资源;课前依据班级学情,写好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统一。每学期开学前应有超前两周的储备课教案,平时授课要有超前不少于2节的储备课教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点、难
点;课型、教学时数;教具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达标测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撰写教案 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诸方面的要求撰写,其中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习作课
都要有教案。
教案形式:课堂结构符合新课改。
(1)、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均写详细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科学)、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体育、音乐、美术均写提纲式教案。
(2)、封面左上角显示:XX—XX年第X期第X本;封面正中间显示起止时间年月日,时
间上加盖公章,用完的注明该教案本中共有教案的个数;封面下方的单位、姓名、任教学科一律写全称。
(3)、每个课时页面的上方显示备课、上课的时间,本课时为本课或本单元第几课时及
总第几课时。
(4)、每个课时应显示学习内容、重难点、方法、过程(预习提纲、问题设计、练习设
计和达标测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即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系统的梳理,记录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仔细分析课堂教学过程、行为的得失,甄别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的差距)。课时中设计的问题应是教师对对应的课本内容、课本习题、练习题,教辅对应练习题、单元测试题、往年的期中、期末测试中的典型例题以及名校测试题,经过加工设计的对应知识点的单一练习,或综合练习,或变式练习,或拓展延伸练习,都要做到数量适当,对应重点,不超进度,叙述精练,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教案中所选题目都要有详尽的答案,本校组织的单元自测有成绩册、试卷分析,校、乡、县组织的调考有考后100分依据。
(5)、有课必备,有题必解。备写教案、用旧教案、教案集或下载教案四种形式并存;选用旧教案、教案集或下载教案的必须对教案进行增删、修改。语文、英语以课为单位和数学、物理、化学以节为单位,每课或节必须编选达标测试题,否则按无教案处理。
3、课件
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
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每2周备写1个电教课教案(含课件)。
4、教案检查
学校要实施周检查制,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总结,一期一汇总。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
价,每周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评价结果及检查日期,并盖学校公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案环节是否齐全;(针对教案中预设的问题)是否做到有题必解;(课后追记或反思)是否深刻。 周检查教案的数量:
小学:
语文:一、二年级8个;三至六年级6个
数学:5个 英语:3个
品德:一、二年级2个;三至六年级3个
体育:一、二年级4个;三至六年级3个
科学:三至六年级2个 音乐:2个 美术:2个
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2个;
地方与学校课程:一、二年级3个;三至六年级2个
初中:
语文:七年级6个;八、九年级5个
数学:5个 英语:4个
物理:八年级2个;九年级3个
化学:九年级3个 品德:2个
生物:七、八年级2个 历史: 2个
地理:七年级3个;八年级2个 体育:3个
音乐:1个 美术:1个
综合实践活动:3个;
地方与学校课程: 2个
备注:地方与学校课程各年级调出1课时用于数学和英语学科
(二)课堂教学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上课要仪表端庄大方,举止文明;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
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清晰;板书要工整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凸现所授课的重难点。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校长或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提前10分钟到教室候课,不得迟到、早退,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准时授课,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
课上,教师的通讯工具关闭或设为震动,不得吸烟,不坐着讲课,不随意离开教室,不
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对课堂上偶发事件应冷静妥善处理,严禁使用训斥、讽刺挖苦等不文明的语言;不得因教育个别学生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酒后上课,败坏学校及教师的声誉;严禁外人进课堂干扰师生上课,遇见突发事件应果断处置,确保师生安全。
(二)、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要创新,要以学定教,探索建立高效课堂教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
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发展。
(1)、教学设计要科学。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方法。
(2)、讲课要精讲精练。合理安排目标导学、预习交流、合作探究、精讲精练、巩固拓展、达标测评等教学流程,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使课堂高效。
(3)、主体作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掌握学习内容。
(4)、逐步落实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训练,要保证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5)、师生关系要和谐。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师生要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温暖的师生关系,课堂才会充满合作和互动。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两基落实,当堂作业与练习完成率和正确率不低于85%;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
总之,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
听评课情况进行有效监控。责任人要注重对教研组听评课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作业(含教辅)布置与批改
布置、批改和指导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了解教学情况,形成和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双基”,培
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
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
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可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
要灵活多样,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
▲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
对布置、批改和指导作业的要求是:
(一)、精心设计
布置作业要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作业题目应认真编、选,每个题目均
应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应适当,符合学生实际,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各类学生需要。作业设置分四部分:当堂检测、随堂练(教辅)、作业本和单元测试卷。
(二)、指导作业
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了解并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督促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和对作业进行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予教育和帮助,督促及时上交作业。
(三)、及时批改
作业(含教辅)全批全改,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要按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发还作业,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针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要有记载(即作业教辅批改记录),并及时分析;针对作业的错题,要体现学生二次作业,教师二次批改。
(四)、认真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讲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深入理解知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努力发挥作业的练习价值。
▲常规作业周数量要求:
小学作业:
一年级语文: 生字3次 拼音2次 作文1次 美术2次
二年级语文: 生字3次 中字2次 作文1次 美术2次
三至六年级语文: 生字2次 小楷3次 作文1次 周记1次
读书笔记3次 美术2次 大楷2次
一至六年级数学: 演草5次
三至六年级英语: 英语 3次
五、六年级综合: 品德3次 科学2次
初中作业:
七至九年级语文: 作文1次 周记1次 读书笔记3次
七至九年级数学: 5次 七至九年级英语: 4次
七至九年级政治: 2次 七至九年级历史: 2次
七、八年级地理: 七年级3次;八年级2次
八、九年级物理: 八年级2次;九年级3次
七、八年级生物: 2次 七至九年级美术: 1次
九年级化学: 3次
【备注】小学初中教辅: 练习、批改和讲评与课程进度同步
五、辅导学生
1、辅导对象明确。辅导对象主要是优生和差生,重点是差生。
2、辅导要求落实。辅导优生,促进发展,培养专长;辅导差生,弥补知识缺陷,逐步提高成绩。无论差生、优生都要重视思想辅导。
3、辅导时间恰当。注重课内辅导,课外辅导每天不超过一课时,不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不延长学生离校时间,不占用学生星期天和节假日。
4、辅导态度端正。对差生热情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歧视,不放弃。课外辅导时教师自始至终在场,不放任自流。
5、优生培养和后进生转化要有辅导记录、培优辅差档案。
六、指导实验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学校要制定全能赛、奥赛培训计划,加强全能赛、奥赛训练与辅导。
4、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校本教研
(一)教研活动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不允许教师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
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观
摩课。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组进行。学校每次教研活动纪录必
须显示主题,时间、主持人、成员、发言记录形成的共识;个人有听课记录、说课稿、评课稿等。学校要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课、说课、评课的时间,确保上课教室有老师。
3、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深入课堂一线,有
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校长每周3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周4节,教师每周2节。做好听课记录,并和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提供教学指导。提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兼课,依照
兼课情况可以酌情减少听课量。学校要建立教师互相听评课制度,写好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
4、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
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5、学校教导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二)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大赛
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大赛学校要有方案(各科具体安排、评价标准、评价表、评价结果、
评选结果有公示、教师优质课教案);教师有听课记录。
八、质量检测
▲检测准则
要严格规范操作,严肃考纪、端正考风、浓厚学风,杜绝考试作弊行为;要保证阅卷质
量,要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准确反映各校教师的教与学状况,确保质量检测成绩真实可信;每次质量检测后,要写好讲评课教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及时进行讲评,指导学生自我分析,使师生共同认识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 检测类型
校级单元检测:作为必考科目(语、数、英、理化、品德、科学和史地)每单元授完,
学校严格组织检测,检测成绩发至中心校邮箱。
乡级质量检测:月考(一、九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70﹪参评;二至八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90﹪参评)。
县级质量检测:各科或全能竞赛、统考(以教研室文件要求参加的实有人数参评);期中、期末质量检测(一、九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70﹪参评;二至八年级以班内两免一补人数的90﹪参评)。
考核办法:
1、在县乡统考、抽测、竞赛中,教师考核分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个指标,学校考核除上述三个指标外,还包括全科合格率、全科优秀率。考核办法是每项全乡排名次,按名次分A、B、C三个等级(初中以班为单位进行考核,初一、初二每级第一、二名为A等,三、四名为B等,五、六名为C等;初三第一名为A等、第二名为B等、第三名为C等;六个教学点第一、二名为A等,三、四名为B等,五、六名为C等;其它10所小学第一、二、三名为A等,四、五、六、七名为B等,八、九、十名为C等),A等量化分为20分,B等量化分为15分,C等量化分为10分。
2、教师量化分为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项量化得分之和(任教多科的各项量化得分的平均分之和)。
3、学校量化得分为教师量化得分的平均数与学校每级(每班)全科合格率、全科优秀率量化得分的平均数之和
说明:
1、优秀率产生办法:每级学生每科的学习成绩分优、中、差三等,凡质量检测成绩的名次进入每级两免一补人数的三分之一的为优等生(优等生的名额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优等生人数÷每级两免一补人数=优秀率
2、优秀率、合格率为0的,本项得分为0分
3、质量检测分别以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和全科优秀率作为评价项目。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教学点之间互相评比,其他十所小学之间相互评比;中学班级之间互相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