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与应用

初探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与应用

作者:广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浏览量:26 发布时间:2013-07-03 09:17:58

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是未来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部门代表政府实施应急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之一,是反映人防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标志,建设什么样的人防应急指挥所是直接关系到“防空防灾”一体化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应急指挥所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广西既沿边又沿海,并处于南海和中越边境的要塞,同时,广西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人防“三所一防”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人防应急指挥所的规划、设计和应用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广西“防空防灾”的应对能力。

一、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应立足于未来军事斗争和平时防灾救灾的需要

随着人防职能的拓展,现代人防担负战时防空和平时参与防灾减灾、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保等多样化任务,这就要求人防系统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应急应战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人防应急指挥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按照国家人防办指挥所建设标准和国家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采用先进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高新技术,建设一个能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反应快速、运行高效的人防应急指挥场所。建成后基本可实现以下七大功能:(一)短波、超短波无线电台语音通信功能;(二)视频(语音、视频)会议功能;(三)有线、无线通信功能;(四)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功能;(五)移动指挥车实时图像接收、传输功能;(六)空情接收及防空防灾警报控制与发放功能。(七)地下人防应急指挥中心还应具有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化、防电磁脉冲及消防自动报警、防化自动报警、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站自动启动、防护设备自动控制等功能。

二、加强人防应急指挥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人防应急指挥系统是人防应急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防部门参与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志。人防应急指挥系统要具有综合、高速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能从多种渠道全面快速获取和传递语音、数据和图像情报,下达指挥、指令等,同时还要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全面、快速地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分析、综合和跟踪,结合数据库和专家对应急事件、灾情、险情进行科学分析判断、评估并提供多种应急处理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该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指挥作业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人防应急指挥调度软件系统、显示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空情接收及警报控制系统和配套及综合保障系统等九个系统组成。其中,人防应急指挥调度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模型化、应急预案预警条件动态设置、应急预案自动/手动监控预警、应急事件分析审核、应急预案立体化可视、应急调度指挥(基于GIS)/综合通信、应急事件处理全程记录、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应急后台管理和应急预案评估、

改进、归档等。

三、人防应急指挥平台应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能有效的对接

人防应急指挥平台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能有效对接,是适应国家进一步整合和统一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防空战备资源优势,推进“两防一体化”建设需要,可充分地利用人防和地方现有的指挥通信网络、指挥设施设备、报警手段等等,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便于指挥调度,实施现场指挥控制,确保应急指挥顺利进行。具体对接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正确定位、有所作为。人民防空职能的转变与拓宽,首先要解决职能重新定位的问题,作为本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员部门,要切实担负和参与预防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把人防应急指挥平台纳入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平台和体制中,使人防应急指挥平台能够作为一级政府管理指挥平台来统一建设、管理和使用。二是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时,要加强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系统协调,建立统一的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格式,使平台能与上下一级应急信息系统进行语音、数据和图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协议。对已建的人防应急指挥所,可以采用中间件等技术,形成不同技术体制信息“插座”与“插头”效果,保证平台与各信息系统的实时、快速对接。三是演练结合、把脉定症。一方面,要不断地了解、更新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和防灾救灾应急处置联动措施、处置程序和保障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演练与总结,积极参加公共突发事件和防灾救灾演练,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及互相协调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指挥、保障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不同平台交互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四、人防应急指挥所要具备同时处置两起以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今我区处于经济高速快速发展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调整的发展,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引发重大自然灾害频发,重特大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油、气、水、电等生命线工程,以及大型的关键设施建设工程,由于安全意识和监管不力,也形成灾害、事故的多发和群发区,这既构成了对工程安全的潜在威胁,又存在诱发次生灾害的可能;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了在同一时段会发生数次突发事件可能,因此,建成人防应急指挥所必须要具备处置两起以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应急指挥发展需要。

五、加强人防应急指挥所防伪和保密工作

人防应急指挥所作为战时防空,平时抢险救灾指挥重要场所,必须要做好防伪和保密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人防应急指挥所的选址上,尽量避开重要目标,选择易于隐蔽的居民区、公园等位置;处在山区和丘陵地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山体构建人防应急指挥所,做到便于指挥、便于机动、便于保密、便于隐蔽和伪装。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平时的伪装需要,又要有战时的伪装设计方案,做到伪装设计周密、科学,有很强

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在施工中,要选择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严格落实保密要求和伪装设计建设标准。二是要搞好人防应急指挥所的外部伪装。人防应急指挥所的外部伪装,要尽量与附近的地物、地貌相一致,把传统的伪装手段与现代的伪装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和人工伪装的效果,有效地遮挡敌高技术侦察。三是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与人防应急指挥系统应分开两套服务器来进行独立运行,保证两套系统绝对物理隔离。四是采用操作权限控制、设备钥匙、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凭证等多种系统安全手段防止系统数据被窃取和篡改。五是要加强人防指挥所的保密管理。人防指挥所乃属高度机密,不能对外开放。要成立专门机构,选择政治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职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人员来访审批和登记制度,防止失泄密的发生。

六、人防应急指挥所要向全方位发展

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在我区刚起步不久,硬件、专业救护人员及指挥、通信保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对满足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有不少差距。还需要加大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增强应急指挥所硬软件建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培训应急救援队员,强化指挥、通信专业人员能力,加强应急指挥所组织、指挥、协调功能,早日实现人防应急指挥所在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内核心地位的确立。( 梧州市人防办 陈立光)

初探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与应用

作者:广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浏览量:26 发布时间:2013-07-03 09:17:58

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是未来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部门代表政府实施应急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之一,是反映人防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标志,建设什么样的人防应急指挥所是直接关系到“防空防灾”一体化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应急指挥所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广西既沿边又沿海,并处于南海和中越边境的要塞,同时,广西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人防“三所一防”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人防应急指挥所的规划、设计和应用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广西“防空防灾”的应对能力。

一、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应立足于未来军事斗争和平时防灾救灾的需要

随着人防职能的拓展,现代人防担负战时防空和平时参与防灾减灾、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保等多样化任务,这就要求人防系统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应急应战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人防应急指挥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按照国家人防办指挥所建设标准和国家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采用先进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高新技术,建设一个能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反应快速、运行高效的人防应急指挥场所。建成后基本可实现以下七大功能:(一)短波、超短波无线电台语音通信功能;(二)视频(语音、视频)会议功能;(三)有线、无线通信功能;(四)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功能;(五)移动指挥车实时图像接收、传输功能;(六)空情接收及防空防灾警报控制与发放功能。(七)地下人防应急指挥中心还应具有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化、防电磁脉冲及消防自动报警、防化自动报警、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站自动启动、防护设备自动控制等功能。

二、加强人防应急指挥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人防应急指挥系统是人防应急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防部门参与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志。人防应急指挥系统要具有综合、高速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能从多种渠道全面快速获取和传递语音、数据和图像情报,下达指挥、指令等,同时还要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全面、快速地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分析、综合和跟踪,结合数据库和专家对应急事件、灾情、险情进行科学分析判断、评估并提供多种应急处理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该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指挥作业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人防应急指挥调度软件系统、显示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空情接收及警报控制系统和配套及综合保障系统等九个系统组成。其中,人防应急指挥调度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模型化、应急预案预警条件动态设置、应急预案自动/手动监控预警、应急事件分析审核、应急预案立体化可视、应急调度指挥(基于GIS)/综合通信、应急事件处理全程记录、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应急后台管理和应急预案评估、

改进、归档等。

三、人防应急指挥平台应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能有效的对接

人防应急指挥平台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能有效对接,是适应国家进一步整合和统一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防空战备资源优势,推进“两防一体化”建设需要,可充分地利用人防和地方现有的指挥通信网络、指挥设施设备、报警手段等等,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便于指挥调度,实施现场指挥控制,确保应急指挥顺利进行。具体对接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正确定位、有所作为。人民防空职能的转变与拓宽,首先要解决职能重新定位的问题,作为本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员部门,要切实担负和参与预防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把人防应急指挥平台纳入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平台和体制中,使人防应急指挥平台能够作为一级政府管理指挥平台来统一建设、管理和使用。二是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时,要加强与其它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系统协调,建立统一的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格式,使平台能与上下一级应急信息系统进行语音、数据和图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协议。对已建的人防应急指挥所,可以采用中间件等技术,形成不同技术体制信息“插座”与“插头”效果,保证平台与各信息系统的实时、快速对接。三是演练结合、把脉定症。一方面,要不断地了解、更新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和防灾救灾应急处置联动措施、处置程序和保障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演练与总结,积极参加公共突发事件和防灾救灾演练,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及互相协调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指挥、保障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不同平台交互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四、人防应急指挥所要具备同时处置两起以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今我区处于经济高速快速发展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调整的发展,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引发重大自然灾害频发,重特大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油、气、水、电等生命线工程,以及大型的关键设施建设工程,由于安全意识和监管不力,也形成灾害、事故的多发和群发区,这既构成了对工程安全的潜在威胁,又存在诱发次生灾害的可能;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了在同一时段会发生数次突发事件可能,因此,建成人防应急指挥所必须要具备处置两起以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应急指挥发展需要。

五、加强人防应急指挥所防伪和保密工作

人防应急指挥所作为战时防空,平时抢险救灾指挥重要场所,必须要做好防伪和保密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人防应急指挥所的选址上,尽量避开重要目标,选择易于隐蔽的居民区、公园等位置;处在山区和丘陵地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山体构建人防应急指挥所,做到便于指挥、便于机动、便于保密、便于隐蔽和伪装。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平时的伪装需要,又要有战时的伪装设计方案,做到伪装设计周密、科学,有很强

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在施工中,要选择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严格落实保密要求和伪装设计建设标准。二是要搞好人防应急指挥所的外部伪装。人防应急指挥所的外部伪装,要尽量与附近的地物、地貌相一致,把传统的伪装手段与现代的伪装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和人工伪装的效果,有效地遮挡敌高技术侦察。三是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与人防应急指挥系统应分开两套服务器来进行独立运行,保证两套系统绝对物理隔离。四是采用操作权限控制、设备钥匙、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凭证等多种系统安全手段防止系统数据被窃取和篡改。五是要加强人防指挥所的保密管理。人防指挥所乃属高度机密,不能对外开放。要成立专门机构,选择政治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职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人员来访审批和登记制度,防止失泄密的发生。

六、人防应急指挥所要向全方位发展

人防应急指挥所建设在我区刚起步不久,硬件、专业救护人员及指挥、通信保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对满足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有不少差距。还需要加大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增强应急指挥所硬软件建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培训应急救援队员,强化指挥、通信专业人员能力,加强应急指挥所组织、指挥、协调功能,早日实现人防应急指挥所在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内核心地位的确立。( 梧州市人防办 陈立光)


相关内容

  • 建设"物理分散.网络联成式人防地下指挥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设"物理分散.网络联成式人防地下指挥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者:刘力维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30期 摘 要:人防指挥所是人防指挥机构战时组织指挥人民防空的重要设施,对于保障指挥机关安全,实施 ...

  • 第九章_防灾减灾规划
  • 第九章 防灾减灾规划 访问量:372 区信息办 2008年1月23日 第81条 目标与防护要求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减灾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提高减灾管理水平,确保昌平新城安全, ...

  • 2014年民防办工作总结及2105年工作计划
  • 今年以来,区民防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防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依法行政,树牢服务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内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党建目标责任制为载体,加强思 ...

  • 人民防空概论
  • 人民防空概论复习重点 1.1 民防与人防概念 1.1.1 民防的概念 一.民防系统是国家防务系统的组成部分 战争威胁.国家防务需求是民防系统存在的首要前提,民防系统是国家防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防行为是非战斗性的行为 是由政府组织的.有广大民众参加的.保护民众和国家财产的行动. 三.民防的基 ...

  • 2014年人防办述职报告
  • xx年2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和省人防办的正确领导下,市人防办(民防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xx在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税源、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大决策落实”的“六保”目标 ...

  • 县人防办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措施
  • 2011年,##县人防办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人防办.县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人民防空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xx<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突破睢宁"战略方 ...

  • 区档案局2013年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 根据组织安排,1-6月份在人防办工作,分管宣传教育.民防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办公室工作:协助主任抓好各项工作.7月份调到档案局工作.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发挥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 ...

  • 县人防办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措施
  • 2009年,##县人防办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人防办、县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人民防空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突破睢宁”战略方针,以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各项工 ...

  • 人防办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总结报告
  • 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报送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的函>的要求,现报告如下: 一.强化依法行政基础工作,履行人防法定职责 (一)领导体制和机制健全,加强监督考核责任明确.根据<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上级部署的年度目标,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