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许浑[姑苏怀古]诗组赏析

一草一木总关情

——许浑《姑苏怀古》诗组赏析

许浑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咏史诗独具一格,在咏史诗写作上影响重大。然而他也是一个饱受贬褒毁誉的诗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挑选了许浑的组诗《姑苏怀古》浅谈许浑诗歌创作。

许浑(844年前后在世),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即所谓“丁卯体”,为后人所效仿。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姑苏怀古》,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峻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后人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本组诗就是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由于历史记载缺失,每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已经很难考证。我们首先看《姑苏怀古》第一首: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首联叙登台 。开门见山,“宫馆余基 ”指姑苏陈迹。下句登台吊古望见“黍苗”, “黍苗”即“黍离”也,《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都宗庙宫室之地,看到到处长满禾黍,感伤王朝颠覆,故有黍离之悲之说。“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區景象,但扯中意蕴?藏。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侮饰迎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颈联使用比兴扃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楚”字靂,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彼此难分。

尾联照应箇首,“忠臣”,指伍子胥,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子胥进谏曰:仂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兂赦越,罢兵耈归?。吴王夫差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怜”叡,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愛叹。本诗在整个意境空间中灌注伤亊悲古的悲怆凄凉之气,这种风格为吆人极推崇,宋人范晞文说:“ 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对床夜语》)可见许浑七律,在唐朝诗人中,是占有很高地位的,本诗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再看《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一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二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鹳鸣山欲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第一首诗首联同样开门见山,写姑苏城刚刚发生之事。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的代称。越兵驱绮罗,越国的官兵驱赶女性。越女: 春秋时女剑术家。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 ’越王即加女号曰越女。”战乱纷纷,越女悲歌,民不聊生。其间的辛酸可想而知。接着颔联一片荒芜景象铺展开来,“燕声少”“麋迹多”与上一首手法雷同。这里提到“茱萸”一来点明写作时间正值重阳,本事家人团圆之时,但由于战乱或许已是家破人亡,亲眷不在,加上秋日肃杀之景,平添满腔愁绪和悲凉。尾联,翠蛾即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这里借指美女。这联感慨:君王醉酒已是往事,满城翠蛾恐怕早已四散而去,繁华已逝,旧人难寻。处在晚唐的许浑吊古伤今,气数已尽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又何曾不是如此残败之景。

第二首中首联,以“吴宫”破题,“千帆”本是象征新生事物的意象,但是诗人一句“落照中”就将整个意境的色彩化为暗淡与落寞。颔联中“鹳鸣山欲雨”,鹳鸣《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郑玄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后用为典故,谓思妇因天将雨而为其征夫担忧。这两句“山欲雨”“水多风”就写出了凄凉悲切之感。尾联又是跟《姑苏怀古》第一首一样吊念伍子胥,表达悲悯之情。整首诗歌通过“吴宫”、“落照”、“鹳”等意象构建出古、荒、废、残、空的特色,表现出凄丽浑莽的意境美。

另外,由于杜牧与许浑相交甚好,作诗方面相互学习借鉴较多,文风相近之处不少,因此历来两位诗人的部分诗作就有所混同。例如在部分文献中这两首诗归于杜牧名下。笔者做了一下考证:在《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又见于《全唐诗》卷五二七《杜牧集》中,题作《吴宫辞二首》。今天所见最早收录许浑诗的是蜀刻本《丁卯集》中,因宋范成《吴郡志》卷四九误作杜牧诗,明吴震亨据以收入《唐音统签》卷五五六《杜牧集续补》中。《吴郡志》引诗每有舛误,当以从蜀刻本归许浑。此诗与《南游泊松江驿》作于同时,在会昌三年秋。因此,得出结论此诗应为许浑所作。另外,从杜牧与许浑创作差异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因为不是我们探讨重点,这里就不作深入分析。

纵观许浑的这三首诗,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许浑诗歌进行分析。

从诗歌内容上看,一般来说,咏史诗组是比较难写的诗歌形式,在诗歌的思想深度、表述手法和素材上对诗人要求比较高,因此更能够看出诗人创作的功底和缺陷。第一首和第二首颔联极为相似,都是描写荒凉凄清的景象,所用手法也相似。而第一首和第三首同样都是吊怀伍子胥,表达对忠臣贤才的悲悯之情。另外,三首诗中也有相当多的相同意象,“莎”“帆”等,这些意象是怀古诗常用典型意象,另外,更加典型意象就是“水”,宋人《桐江诗话》中言:“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诗人云‘许浑千首湿’”,但反复出现在组诗当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加上三首诗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上雷同,所以很难博得很高的赞赏。不过还是有不少后代学者对其评价颇高的,如金圣叹评《姑苏怀古》第一首时这样说道:“荒凉事,无人不着笔。吮他人余唾,多得厌呕。此忽翻新,轻轻写出‘辍棹过’三字,其令人别字慨然”。

从诗歌的思想上看,我们也可以看出许浑在咏史诗创作方面更大的缺陷在于思想深度和表达方面上存在较大欠缺的。许浑在许浑的咏史诗通过怀古之辞表达对于国家破败的忧伤、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古之盛世怀念。但是,他没有对改变现状的思考,也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现在原因的思考,他也仅限于统治者阶层的错误这一概念上,并没有深思其中的因果、关联。如《重经姑苏怀古》之一,“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诗歌的绝大篇幅用于描写眼中所见,突出更朝换代的寥落,以此来影射他对当朝混乱,黑暗,趋于破灭的哀痛,也隐隐存有些抱怨。末句“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想象和回忆中说再没看到君王醉生梦死,满城的宫娥都皱起哀眉的景象,以此反写和突出君王往日奢靡的生活,影射这就是国家寥落的原因,暗含自己对君王腐朽的痛诉。然而诉完、泣毕就尴尬收场,没有深层的思考。许浑表现出的似乎只是个批判型的诗人,而非建设性的;是个表现和发泄型的人,而非思考性的。因此他可有有清新的诗意,但却没有更为深层和触人心弦、发人深省的深层诗意。因此,基于这一点,明清的评论家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如,许学夷、王元箎都认为他浅薄格卑,结尾?作怀古套语?同样题材的諗如有几篇,往往便意雷同,故时或被人疵议。

从诗歌格式上看,在戀峧上,记?的诗歌讲求韵调平整,对仗工?,句棕圆熟嵥稳,分析三首诗的格律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在对仗和押韵上极?工整。对此范晞文就曾赞其“措思削词皆可法”。田雯在《古欢堂集·杂著》中也称道:“声律之熟$无如浑者”。如《姑苏怀古》诗组第一首“ 吴岫雨来’、“楚江风急”虚实盓合,对仗极个工整,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绞诗歌赋、比、兴手法的熟练运用又见出他对七律这一体裁的得心应手。

然而,许浑的是过溎注重雕辞琢句,押韵对仗,过于刻板,思想内容浅薄,因此在技巧方面,许浑的诗歌受到的贬大于褒。如,方回就曾在他的《瀛奎律髓》一书中说许浑的诗歌:“工有余而味不足。体格太卑,对仗太切。”不仅如此,他还毫无禁忌,大口破骂其“浑句联多重用,其诗似才得一句便拿捉一句为联者,所以无自然真味。”除此,清代黄子云也在他的《野鸿诗的》中说道:“许赵褚人,专以字句取媚,而气体日趋北弱,且少完作。”得到如此不善的评价,可见许浑确实有时会犯过于重视形式的错误,挫伤诗歌的灵气于不觉。如在其《重经姑苏怀古》第一首中,“少”“多”“宫”“台”“麋”“燕”···7·μ此姍种意象,写来虽然工整对仗,但为了追求形式的美,许浑牺牲掉了意象的丰富和新意。戁们可以发现许浑在姑苏怀古系列诗中,不止一次用过“麋鹿”“宫苑’,重复使用由上而下这一俏视角度,而且几首诗的相似性使人譯以业他的眼中就只有千帆和花草。为了诗的工整,他懒于挑战斐的意象,新的斩式,这是并非?可能。

在诗意上,可以说许浑的咏史诗中那种悲剧美较之晚唐其仒咏史诗诗人如刘禹锡、杜牧等晴让人难以忘怀。少拿“残宫”这一创佌对象来说,在许浑吟咏的各种历史残迹中,残宫,成为一个突出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衡,诗人吟唱着人生的空漠与繁华易逝的悲慨。残宫”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常被用于他的怀古诗中,诗人借此表达他对人生空漠、繁华易逝的感慨,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残宫意象较多地出现在怀古诗中也是深深契合晚唐诗人在衰世的阴影中形成的审美心理,表现出一种富于哲思而内蕴悠长的美。许浑咏史诗的悲切之感来得真实、自然,因而更能引起共鸣。后世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中就称许浑说:“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 北宋陈师道更说:“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除此之外,许浑的诗虽怀古伤今之作,意象萧索悲戚。但是同时诗中意象却是清丽的,如“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宋代一位评论家就曾评许浑“诗歌清丽,但不干教化。”同辈的杜牧也推崇他的诗歌为“江南仲蔚多情调,怯望春阴几首诗。”可见后代人对于许浑诗歌中的清新风气给予了高度赞赏。这应该与许浑注重描写景象,以及他后期眼见国家无望选择了淡出的心境有关。从他的这几首诗中隐约可以看到他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思想。他的其他隐逸诗就更能说明问题了。事实上,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村舍》)的想法,还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1]《唐诗历史观念研究》   李晚明  人民出版社,2009

[2]《诗词鉴赏常识》 万卷出版社 2009

[3]《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4]范晞文《对床夜语》

[5]《丁卯集笺注》

[6]《桐江诗话》

[7]《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8

[8]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佩文韵府.商务印书馆,1937

[12]元 方回《瀛奎律髓》

[13]清 黄子云《野鸿诗的》

[14]唐 韦庄《题许浑诗卷》

[15]晋 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

[16]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17]①②③房日晰《试论许浑的诗》(《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8]《金圣叹评唐诗全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

[19]《唐代咏史诗研究》 张润静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一草一木总关情

——许浑《姑苏怀古》诗组赏析

许浑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咏史诗独具一格,在咏史诗写作上影响重大。然而他也是一个饱受贬褒毁誉的诗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挑选了许浑的组诗《姑苏怀古》浅谈许浑诗歌创作。

许浑(844年前后在世),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即所谓“丁卯体”,为后人所效仿。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姑苏怀古》,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峻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后人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本组诗就是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由于历史记载缺失,每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已经很难考证。我们首先看《姑苏怀古》第一首: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首联叙登台 。开门见山,“宫馆余基 ”指姑苏陈迹。下句登台吊古望见“黍苗”, “黍苗”即“黍离”也,《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都宗庙宫室之地,看到到处长满禾黍,感伤王朝颠覆,故有黍离之悲之说。“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區景象,但扯中意蕴?藏。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侮饰迎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颈联使用比兴扃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楚”字靂,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彼此难分。

尾联照应箇首,“忠臣”,指伍子胥,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子胥进谏曰:仂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兂赦越,罢兵耈归?。吴王夫差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怜”叡,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愛叹。本诗在整个意境空间中灌注伤亊悲古的悲怆凄凉之气,这种风格为吆人极推崇,宋人范晞文说:“ 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对床夜语》)可见许浑七律,在唐朝诗人中,是占有很高地位的,本诗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再看《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一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二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鹳鸣山欲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第一首诗首联同样开门见山,写姑苏城刚刚发生之事。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的代称。越兵驱绮罗,越国的官兵驱赶女性。越女: 春秋时女剑术家。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 ’越王即加女号曰越女。”战乱纷纷,越女悲歌,民不聊生。其间的辛酸可想而知。接着颔联一片荒芜景象铺展开来,“燕声少”“麋迹多”与上一首手法雷同。这里提到“茱萸”一来点明写作时间正值重阳,本事家人团圆之时,但由于战乱或许已是家破人亡,亲眷不在,加上秋日肃杀之景,平添满腔愁绪和悲凉。尾联,翠蛾即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这里借指美女。这联感慨:君王醉酒已是往事,满城翠蛾恐怕早已四散而去,繁华已逝,旧人难寻。处在晚唐的许浑吊古伤今,气数已尽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又何曾不是如此残败之景。

第二首中首联,以“吴宫”破题,“千帆”本是象征新生事物的意象,但是诗人一句“落照中”就将整个意境的色彩化为暗淡与落寞。颔联中“鹳鸣山欲雨”,鹳鸣《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郑玄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后用为典故,谓思妇因天将雨而为其征夫担忧。这两句“山欲雨”“水多风”就写出了凄凉悲切之感。尾联又是跟《姑苏怀古》第一首一样吊念伍子胥,表达悲悯之情。整首诗歌通过“吴宫”、“落照”、“鹳”等意象构建出古、荒、废、残、空的特色,表现出凄丽浑莽的意境美。

另外,由于杜牧与许浑相交甚好,作诗方面相互学习借鉴较多,文风相近之处不少,因此历来两位诗人的部分诗作就有所混同。例如在部分文献中这两首诗归于杜牧名下。笔者做了一下考证:在《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又见于《全唐诗》卷五二七《杜牧集》中,题作《吴宫辞二首》。今天所见最早收录许浑诗的是蜀刻本《丁卯集》中,因宋范成《吴郡志》卷四九误作杜牧诗,明吴震亨据以收入《唐音统签》卷五五六《杜牧集续补》中。《吴郡志》引诗每有舛误,当以从蜀刻本归许浑。此诗与《南游泊松江驿》作于同时,在会昌三年秋。因此,得出结论此诗应为许浑所作。另外,从杜牧与许浑创作差异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因为不是我们探讨重点,这里就不作深入分析。

纵观许浑的这三首诗,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许浑诗歌进行分析。

从诗歌内容上看,一般来说,咏史诗组是比较难写的诗歌形式,在诗歌的思想深度、表述手法和素材上对诗人要求比较高,因此更能够看出诗人创作的功底和缺陷。第一首和第二首颔联极为相似,都是描写荒凉凄清的景象,所用手法也相似。而第一首和第三首同样都是吊怀伍子胥,表达对忠臣贤才的悲悯之情。另外,三首诗中也有相当多的相同意象,“莎”“帆”等,这些意象是怀古诗常用典型意象,另外,更加典型意象就是“水”,宋人《桐江诗话》中言:“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诗人云‘许浑千首湿’”,但反复出现在组诗当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加上三首诗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上雷同,所以很难博得很高的赞赏。不过还是有不少后代学者对其评价颇高的,如金圣叹评《姑苏怀古》第一首时这样说道:“荒凉事,无人不着笔。吮他人余唾,多得厌呕。此忽翻新,轻轻写出‘辍棹过’三字,其令人别字慨然”。

从诗歌的思想上看,我们也可以看出许浑在咏史诗创作方面更大的缺陷在于思想深度和表达方面上存在较大欠缺的。许浑在许浑的咏史诗通过怀古之辞表达对于国家破败的忧伤、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古之盛世怀念。但是,他没有对改变现状的思考,也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现在原因的思考,他也仅限于统治者阶层的错误这一概念上,并没有深思其中的因果、关联。如《重经姑苏怀古》之一,“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诗歌的绝大篇幅用于描写眼中所见,突出更朝换代的寥落,以此来影射他对当朝混乱,黑暗,趋于破灭的哀痛,也隐隐存有些抱怨。末句“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想象和回忆中说再没看到君王醉生梦死,满城的宫娥都皱起哀眉的景象,以此反写和突出君王往日奢靡的生活,影射这就是国家寥落的原因,暗含自己对君王腐朽的痛诉。然而诉完、泣毕就尴尬收场,没有深层的思考。许浑表现出的似乎只是个批判型的诗人,而非建设性的;是个表现和发泄型的人,而非思考性的。因此他可有有清新的诗意,但却没有更为深层和触人心弦、发人深省的深层诗意。因此,基于这一点,明清的评论家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如,许学夷、王元箎都认为他浅薄格卑,结尾?作怀古套语?同样题材的諗如有几篇,往往便意雷同,故时或被人疵议。

从诗歌格式上看,在戀峧上,记?的诗歌讲求韵调平整,对仗工?,句棕圆熟嵥稳,分析三首诗的格律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在对仗和押韵上极?工整。对此范晞文就曾赞其“措思削词皆可法”。田雯在《古欢堂集·杂著》中也称道:“声律之熟$无如浑者”。如《姑苏怀古》诗组第一首“ 吴岫雨来’、“楚江风急”虚实盓合,对仗极个工整,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绞诗歌赋、比、兴手法的熟练运用又见出他对七律这一体裁的得心应手。

然而,许浑的是过溎注重雕辞琢句,押韵对仗,过于刻板,思想内容浅薄,因此在技巧方面,许浑的诗歌受到的贬大于褒。如,方回就曾在他的《瀛奎律髓》一书中说许浑的诗歌:“工有余而味不足。体格太卑,对仗太切。”不仅如此,他还毫无禁忌,大口破骂其“浑句联多重用,其诗似才得一句便拿捉一句为联者,所以无自然真味。”除此,清代黄子云也在他的《野鸿诗的》中说道:“许赵褚人,专以字句取媚,而气体日趋北弱,且少完作。”得到如此不善的评价,可见许浑确实有时会犯过于重视形式的错误,挫伤诗歌的灵气于不觉。如在其《重经姑苏怀古》第一首中,“少”“多”“宫”“台”“麋”“燕”···7·μ此姍种意象,写来虽然工整对仗,但为了追求形式的美,许浑牺牲掉了意象的丰富和新意。戁们可以发现许浑在姑苏怀古系列诗中,不止一次用过“麋鹿”“宫苑’,重复使用由上而下这一俏视角度,而且几首诗的相似性使人譯以业他的眼中就只有千帆和花草。为了诗的工整,他懒于挑战斐的意象,新的斩式,这是并非?可能。

在诗意上,可以说许浑的咏史诗中那种悲剧美较之晚唐其仒咏史诗诗人如刘禹锡、杜牧等晴让人难以忘怀。少拿“残宫”这一创佌对象来说,在许浑吟咏的各种历史残迹中,残宫,成为一个突出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衡,诗人吟唱着人生的空漠与繁华易逝的悲慨。残宫”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常被用于他的怀古诗中,诗人借此表达他对人生空漠、繁华易逝的感慨,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残宫意象较多地出现在怀古诗中也是深深契合晚唐诗人在衰世的阴影中形成的审美心理,表现出一种富于哲思而内蕴悠长的美。许浑咏史诗的悲切之感来得真实、自然,因而更能引起共鸣。后世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中就称许浑说:“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 北宋陈师道更说:“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除此之外,许浑的诗虽怀古伤今之作,意象萧索悲戚。但是同时诗中意象却是清丽的,如“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宋代一位评论家就曾评许浑“诗歌清丽,但不干教化。”同辈的杜牧也推崇他的诗歌为“江南仲蔚多情调,怯望春阴几首诗。”可见后代人对于许浑诗歌中的清新风气给予了高度赞赏。这应该与许浑注重描写景象,以及他后期眼见国家无望选择了淡出的心境有关。从他的这几首诗中隐约可以看到他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思想。他的其他隐逸诗就更能说明问题了。事实上,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村舍》)的想法,还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1]《唐诗历史观念研究》   李晚明  人民出版社,2009

[2]《诗词鉴赏常识》 万卷出版社 2009

[3]《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4]范晞文《对床夜语》

[5]《丁卯集笺注》

[6]《桐江诗话》

[7]《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8

[8]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佩文韵府.商务印书馆,1937

[12]元 方回《瀛奎律髓》

[13]清 黄子云《野鸿诗的》

[14]唐 韦庄《题许浑诗卷》

[15]晋 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

[16]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17]①②③房日晰《试论许浑的诗》(《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8]《金圣叹评唐诗全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

[19]《唐代咏史诗研究》 张润静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相关内容

  • 诗词鉴赏"咏史怀古"
  •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一)阅读诗歌 1.我之诗句泡开 2.我之主旨把 ...

  • 古典诗词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 古典诗词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高考研究 2014-09-04 2348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 ...

  •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 咏史怀古诗鉴赏 庄周梦蝶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2.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迁移训练. [教学时间] 1课时 ...

  • 桂枝香金陵怀古学案
  • <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学案 整理:吕鹏 时间:12月25日 [自学目标] 1.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怀古诗词的特点并学会鉴赏坏古诗词. [知人论世] 1.走进王安石 字 ,号 ,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

  • 咏史怀古诗练习
  • 咏史怀古诗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 ...

  • 诗歌鉴赏咏史怀古
  • 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讨 ...

  • 咏史诗鉴赏指导
  • 咏史诗鉴赏指导 ? 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多以简洁的文字.精炼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或感慨岁月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它们大多以文 ...

  • 诗歌题材学案
  •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诗歌题材 常见的古代诗歌题材: 咏物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边塞征戍诗 怀古咏史诗 思乡怀远诗 (一)咏物抒怀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 ...

  •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较详细
  •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边塞诗 边塞诗是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边塞诗: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 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 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