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关系

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关系

作者:刘芝兰

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从空间环境的角度,从人与空间环境的体验关系、空间环境中人的参与性、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性、空间环境设计的技术性着眼,探讨空间环境交互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空间环境;交互设计;以人为本

1 前言

人无时不刻地生活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影响了人,在创造与影响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无时不刻地进行着,所以,空间环境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那么它的交互性设计就更不容忽视了。但是现在关心交互设计的设计师们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和工业设计行业,所以我们看到当你搜索“交互设计”时更多的BLOG 和文章是在谈论互联网,网站的导航,注册流程,弹出窗口或者就是产品等等。或许让人感觉互联网的交互设计和产品交互设计有点强势,其实我们忽略了很多其他行业的设计,比如: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本文主要就空间这一类型,来探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设计,希望环境艺术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行业一起来关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设计。

2 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

空间在设计时必须与时代、环境、文脉等相互协调,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互动的,但实际上由于这种互动的长期和缓慢,看起来更像是单向的传递过程。空间的交互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建筑与人或人与人的关系上:使用者可以能动地获得空间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如功能的实现、美的感受以及空间表达的文化意义,然后反馈给设计者,甚至可能参与规划设计、决定空间未来的使用方向。设计师随后可以调整他的设计,如此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另外,空间环境中的诸要素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空间是要随着时间而有所发展的,纵向看是动态的,空间的物理环境会随着四季的更迭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环境的各个部分功能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空间环境的使用者的情况也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们的行为、心理、生活状况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同时人们的审美思想与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人们对空间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些动态的变化,以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围绕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成长。所以空间环境交互设计应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以适应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时代发展的需求等。

2.1 体验关系

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知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关系就是一种交互关系。在一些居室设计的例子中,经常会看到许多按照设计师意图设计的房子,总在短时间内便被使用者加以改变,今天这里动一点,明天那里动一点,使用者在潜意识中不断将居住环境个人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设计师与使用者的沟通不是很成功;二是在于设计师在指导思想方面出了差错,没有顾及自己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三是没有留出可供使用者自由发展的空间;四是没有设计出能够表达使用者个人特色的细节,以至使用者无法对居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实这就是使用者对空间的一种体验,一种感知效应。深挖上述现象的本质可以看出这是人与空间环境没有产生良好的交互关系的问题。

2.2 参与关系

“人的参与性”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方式,参与事件和活动之中,与客体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人的参与性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诱导空间环境使用者积极地进行“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从而发挥人、空间的直接交换的作用。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调动人的参与性,应先从需求着眼,应当让空间环境关联到每一个使用者,使更多的人,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到这种空间之中;其次还应当注意要为人们留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性和选择的多层次性,否则曲高和寡,则会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

如若要在某雕塑公园中建造一个可供参与的小品,就可从下述的参与方式出发设计。例:在某两片水面之间的小径设计在人通过的小径旁设立一个可以吐水的喷泉式雕塑。利用感应手段,当人不通过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平常的“静雕”,有人通过时,感应点发生作用,雕塑突然吐出一口水,从这片水面射向那片水面,使人感到一种惊喜之情。

2.3 相互交流关系

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过程。空间环境中的各要素以明示、暗示、烘托、反衬、对比、隐喻等途径在人的反应中起到了集注、强化、淡化、分散、干扰、组织、削弱、归位、错觉等心理反应或引起相应的各种行为。

如每当我们进入一个空间,我们首先会环顾四周,然后下意识地决定自己将采取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举例来说,一进入历史博物馆中,我们就会不经意地开始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彬彬有礼,而且讲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并且产生肃穆的心理状态;当进入娱乐空间时,我们都会比平时活跃百倍,嬉笑打闹,无所顾忌,并产生非常放松的心理状态。这些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正是空间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影响,人在此种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和心理,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这就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关系。再比如,要引导人们到达一个特定空间,以连续有韵律的线性景观设计,如铺地、水景、绿化等作为引导因素指导行人的无停留的前进,而在建筑入口空间,通过放大线性人行空间为面状广场空间、设置小品、改变铺地肌

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关系

作者:刘芝兰

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从空间环境的角度,从人与空间环境的体验关系、空间环境中人的参与性、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性、空间环境设计的技术性着眼,探讨空间环境交互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空间环境;交互设计;以人为本

1 前言

人无时不刻地生活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影响了人,在创造与影响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无时不刻地进行着,所以,空间环境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那么它的交互性设计就更不容忽视了。但是现在关心交互设计的设计师们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和工业设计行业,所以我们看到当你搜索“交互设计”时更多的BLOG 和文章是在谈论互联网,网站的导航,注册流程,弹出窗口或者就是产品等等。或许让人感觉互联网的交互设计和产品交互设计有点强势,其实我们忽略了很多其他行业的设计,比如: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本文主要就空间这一类型,来探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设计,希望环境艺术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行业一起来关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设计。

2 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

空间在设计时必须与时代、环境、文脉等相互协调,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互动的,但实际上由于这种互动的长期和缓慢,看起来更像是单向的传递过程。空间的交互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建筑与人或人与人的关系上:使用者可以能动地获得空间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如功能的实现、美的感受以及空间表达的文化意义,然后反馈给设计者,甚至可能参与规划设计、决定空间未来的使用方向。设计师随后可以调整他的设计,如此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另外,空间环境中的诸要素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空间是要随着时间而有所发展的,纵向看是动态的,空间的物理环境会随着四季的更迭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环境的各个部分功能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空间环境的使用者的情况也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们的行为、心理、生活状况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同时人们的审美思想与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人们对空间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些动态的变化,以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围绕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成长。所以空间环境交互设计应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以适应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时代发展的需求等。

2.1 体验关系

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知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关系就是一种交互关系。在一些居室设计的例子中,经常会看到许多按照设计师意图设计的房子,总在短时间内便被使用者加以改变,今天这里动一点,明天那里动一点,使用者在潜意识中不断将居住环境个人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设计师与使用者的沟通不是很成功;二是在于设计师在指导思想方面出了差错,没有顾及自己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三是没有留出可供使用者自由发展的空间;四是没有设计出能够表达使用者个人特色的细节,以至使用者无法对居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实这就是使用者对空间的一种体验,一种感知效应。深挖上述现象的本质可以看出这是人与空间环境没有产生良好的交互关系的问题。

2.2 参与关系

“人的参与性”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方式,参与事件和活动之中,与客体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人的参与性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诱导空间环境使用者积极地进行“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从而发挥人、空间的直接交换的作用。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调动人的参与性,应先从需求着眼,应当让空间环境关联到每一个使用者,使更多的人,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到这种空间之中;其次还应当注意要为人们留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性和选择的多层次性,否则曲高和寡,则会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

如若要在某雕塑公园中建造一个可供参与的小品,就可从下述的参与方式出发设计。例:在某两片水面之间的小径设计在人通过的小径旁设立一个可以吐水的喷泉式雕塑。利用感应手段,当人不通过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平常的“静雕”,有人通过时,感应点发生作用,雕塑突然吐出一口水,从这片水面射向那片水面,使人感到一种惊喜之情。

2.3 相互交流关系

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过程。空间环境中的各要素以明示、暗示、烘托、反衬、对比、隐喻等途径在人的反应中起到了集注、强化、淡化、分散、干扰、组织、削弱、归位、错觉等心理反应或引起相应的各种行为。

如每当我们进入一个空间,我们首先会环顾四周,然后下意识地决定自己将采取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举例来说,一进入历史博物馆中,我们就会不经意地开始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彬彬有礼,而且讲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并且产生肃穆的心理状态;当进入娱乐空间时,我们都会比平时活跃百倍,嬉笑打闹,无所顾忌,并产生非常放松的心理状态。这些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正是空间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影响,人在此种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和心理,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这就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关系。再比如,要引导人们到达一个特定空间,以连续有韵律的线性景观设计,如铺地、水景、绿化等作为引导因素指导行人的无停留的前进,而在建筑入口空间,通过放大线性人行空间为面状广场空间、设置小品、改变铺地肌


相关内容

  • 社会生态学-布朗芬布朗纳5系统
  • 二.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 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首先表现为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例如,我们的眼睛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它的视像和照相机底片上的像一样是颠倒的,但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正的.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 ,1897)用一套光学系统把 ...

  • 高校信息德育的特点分析
  • [摘要]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高校德育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这一过程的基本特点,积极推进高校德育的信息化过程. [关键词]高校 信息德育 信息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网络及个人电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 ...

  •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
  •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 杨秀丹/李皓 2012-11-12 14:26:21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京)2010年24期 [英文标题]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sed on Cognitive Viewpoi ...

  • 虚拟现实论文
  • 关于虚拟现实的感想 以<黑客帝国>为代表的许多作品中,经常出现能够以假乱真的虚拟现实的故事设定.而如今,原本只是构想出的虚拟现实,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 ...

  • 多媒体语言的构成分析
  • 学习资源 文章编号:1006-9860(2007)05-0060-04 总第244期中国电化教育2007.5 多媒体语言的构成分析 王润兰1,刘成锁2,黄嘉丰2 (1.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2.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 ...

  • [多媒体技术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 <多媒体技术教程>(第三版)习题解答 第1章 绪 论 1.多媒体信息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有什么不同? 在概念上应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信息系统是新一代高度集成的.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是提供多媒体信息.辅助人们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决策的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 ...

  • 虚拟现实技术论文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虚拟现实技术论文(设计) 题 目 虚拟现实技术 学 院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学 号 [1**********]15 班 级 14测绘工程 姓 名 黄 兴 旺 <虚拟现实技术>期中论文 姓名:黄兴旺 学号:[1**********]15 2 ...

  • 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
  • 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 作者:老颜武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2期 [摘要]广义的信息文化,是指信息社会或信息时代的文化.狭义的信息文化,是指围绕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型文化形态的总称.信息文化具有数字化.开放性.快捷化.虚拟性.交互性.人性化特征. ...

  • 浅谈人机交互的发展
  • 浅谈人机交互的发展 一.人机交互技术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在计算机领域内,曾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有些"长盛不衰",有些则是"昙花一现",总结它们盛.衰的缘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规律,即:凡有助于缩小人机隔阂,有助于建立和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