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少奇_论共产党员的修养_及其重要意义

2011・10

浅析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其重要意义

古玉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广东梅州)

【摘要】分析了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标准、内容、方法、定位、特征,认为共产党员通过自觉修养能达到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思想道德境界,能置党的整体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员;修养;意义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思想内容和思想特征,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为党员修养的标准《修养》首先论述了共产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和创造。表明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除了政治解放、经济发展外,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古代儒家强调克己修身。《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实践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目的:“内圣外王”。共产党员的修养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的修养——为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根本解放,实现改造世界和全人类解放的修养。与儒家的“独善其身”不同,它是“兼济天下”——普天下劳苦大众皆解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运动实践的修养。

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修养在党员的成长、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事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党员来源复杂,理想不一,思想各异等,最突出的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思想意识的侵蚀影响,使党内存在着各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例如官僚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另外,各人的知识水平、不同的实践、主观努力的大小,个性的差异等也影响着各自的修养水平和道德境界。修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为此,刘少奇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即把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每个共产党员锻炼和修养的模范,关键是学习他们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例如刘少奇认为,党员要像列宁那样——无所畏惧地战斗和毫不留情对待人民的敌人;像列宁那样没有任何惊慌失措;像列宁那样英明和从容;像列宁那样诚实和正直;像列宁那样热爱自己的人民等。

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一样,修养的首要一步是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即无产阶级的“德”,这是个根本的方向性问题。身在白区工作多年的刘少奇深知“身在曹家心在汉”对革命事业的严重危害性,因此,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因为这关涉是否“永远跟党走”,关系为谁服务的问题,关

系人生意义的追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一方面,如果一名党员,即使熟读和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但如果他没有真正坚定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也是没有用处的。另一方面,无论党员的出身如何,即使来自于非无产阶级,只要具有真正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他就会用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去克服非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克服非共产主义道德,就必定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参加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成为一名好党员。

二、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为党员修养的内容古代传统中国的“公”,乃指整个封建国家——家国同构下的整体利益。“私”则指个体、某一家、或某个整体或宗派的利益。孟子曾经严厉批判了趋利弃义的杨氏和墨氏。“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表明了他的“公”的思想。儒家伦理文化的主旨是解决群己关系或者说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就是“善”的代名词,个人利益就是“恶”的同义词。儒家认为,每个人的“主体性”(个人利益)必须从属于“社会性”——以家国为本位的全体利益,表现在生活中,个人必须对家尽孝,为国尽忠,其最高目的是达到“崇公抑私”。

在刘少奇看来,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内容则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如何正确处理党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通过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他人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以培养和造就“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党员、阶级、人类。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提倡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以达到个人目的为最终目标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共产党员代表着无产阶级政党,除开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以外,共产党员没有他自己的利益和目的。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模范,中国共产党人遵循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大公无私”既是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又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因为它完全符合共产主义从根本上消灭“私”的思想,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人,就是一个道德最高尚、最完美的人。伊克巴尔用“一滴水闪闪发光,而汇入大海就消失了”来比喻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过,这滴水汇入大海后并没有使自己的存在消失,

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存在更加巩固。

257

2011・10

三、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党员修养的方法共产党员如何进行修养呢?第一,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和决心。共产党员在充分认识到修养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和提高自我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树立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的决心和信心。“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位共产党员需树雄心,立壮志,以马克思、列宁为典范,努力向他们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道德素质和修养。第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自我解剖和思想斗争。修养的过程是“凤凰涅磐”,是一个不断斗争、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在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工作实践中,党员需不断地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克服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第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与实践统一起来。修养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修养需做到言行一致,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绝不会自欺欺人,他们乐于在革命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锻炼和检验。道德修养决不是为了自我完善,乃是为了革命实践,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应自觉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修养。第四,修养过程中,需要有批判态度和创新精神。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党员应从实际出发,批判不合时宜的思想和方法,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提升自我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四、以伦理价值取向为党员修养的定位《修养》中,重点定位不是象西方的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以“知”为首位的,而是德为首位,知为其次。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是以熟读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主,而是先以学习做人为主——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榜样,体现了“德”为首位的思想——每位党员首先必须具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和革命立场。

同时,他要求每位共产党员应该以“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来塑造自己。具体化为——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可以看出,共产党员的修养具有鲜明的政治、阶级倾向性和社会功利性。按照刘少奇的设想,具备“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党员:品德高尚、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勇于进取、无私无畏、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利之心、无分外只求、有错必改、脚踏实地、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浩然之气。其实这也是生动的共产党员的处世哲学,反映了共产党员的人生意义的积极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极其重视个人对社会(包括家庭、亲友、国家、人类、历史)的价值。这些,凸显了中国特色的路径依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伦理取向。

五、以两个方面超越凸显党员修养的特征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论述中,突出了两个方面的超越:第一,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超越。表现在:道德修养的目的、内容、境界和方法、途径等的超越。不可否认,传统儒家的“闭门思过”、“吾日三省吾身”、脱离实际、穷独达济的修养方法以及“为仁由己、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人格理想等固然能造就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例如负重忍辱的苏武,“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258

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陆游,“我自横刀向

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脱离封建地主阶级局限和历史时代的局限,始终仅仅为了实现“尊尊、亲亲”的既温情脉脉又等差有序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社会理想。共产党人的修养则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全人类解放事业、改造全世界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根本目标。在反对以往的剥削阶级落后反动思想,特别是反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中,以共产主义的高尚思想和崇高理想武装全体人民,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投身革命实践结合修养的方法,最终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树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第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灌输论”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了“灌输”理论,随后考茨基对“灌输”理论进行了论述,列宁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较完整的“灌输”理论。列宁认为,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要从自发阶段转向自觉阶段,必须经过外部灌输,才能使他们自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也指出,“灌输”决非“注人式”、“填鸭式”、“一言堂”、“千篇一律”的,而是科学的、灵活的、生动活泼式的灌输。《修养》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灌输”论,既把每个党员看成一个积极接受的主体,又视他们为主动认知学习和修养的能动主体,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员个体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能在党员个体心理上接受和思想上认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付诸于实践使道德修养变为真正的道德自律,从而实现真正的道德自由——“慎独”。“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综上所述,《修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根本特征,又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超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它倡导的集体主义至上(“大公无私”)的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当前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1004.

[2]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大字经典・孟子[M].北京:中华2010:101.书局,

[3]崔建林.中国传统文化大系—论语孟子[M].北京:中国

2007:5.戏剧出版社,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

1995:305-307.出版社,第一卷,

[5][德]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A].马克思恩

[M].北京:1995:

119.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11・10

浅析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其重要意义

古玉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广东梅州)

【摘要】分析了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标准、内容、方法、定位、特征,认为共产党员通过自觉修养能达到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思想道德境界,能置党的整体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员;修养;意义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思想内容和思想特征,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为党员修养的标准《修养》首先论述了共产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和创造。表明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除了政治解放、经济发展外,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古代儒家强调克己修身。《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实践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目的:“内圣外王”。共产党员的修养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的修养——为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根本解放,实现改造世界和全人类解放的修养。与儒家的“独善其身”不同,它是“兼济天下”——普天下劳苦大众皆解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运动实践的修养。

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修养在党员的成长、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事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党员来源复杂,理想不一,思想各异等,最突出的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思想意识的侵蚀影响,使党内存在着各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例如官僚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另外,各人的知识水平、不同的实践、主观努力的大小,个性的差异等也影响着各自的修养水平和道德境界。修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为此,刘少奇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即把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每个共产党员锻炼和修养的模范,关键是学习他们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例如刘少奇认为,党员要像列宁那样——无所畏惧地战斗和毫不留情对待人民的敌人;像列宁那样没有任何惊慌失措;像列宁那样英明和从容;像列宁那样诚实和正直;像列宁那样热爱自己的人民等。

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一样,修养的首要一步是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即无产阶级的“德”,这是个根本的方向性问题。身在白区工作多年的刘少奇深知“身在曹家心在汉”对革命事业的严重危害性,因此,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因为这关涉是否“永远跟党走”,关系为谁服务的问题,关

系人生意义的追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一方面,如果一名党员,即使熟读和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但如果他没有真正坚定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也是没有用处的。另一方面,无论党员的出身如何,即使来自于非无产阶级,只要具有真正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他就会用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去克服非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克服非共产主义道德,就必定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参加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成为一名好党员。

二、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为党员修养的内容古代传统中国的“公”,乃指整个封建国家——家国同构下的整体利益。“私”则指个体、某一家、或某个整体或宗派的利益。孟子曾经严厉批判了趋利弃义的杨氏和墨氏。“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表明了他的“公”的思想。儒家伦理文化的主旨是解决群己关系或者说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就是“善”的代名词,个人利益就是“恶”的同义词。儒家认为,每个人的“主体性”(个人利益)必须从属于“社会性”——以家国为本位的全体利益,表现在生活中,个人必须对家尽孝,为国尽忠,其最高目的是达到“崇公抑私”。

在刘少奇看来,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内容则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如何正确处理党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通过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他人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以培养和造就“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党员、阶级、人类。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提倡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以达到个人目的为最终目标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共产党员代表着无产阶级政党,除开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以外,共产党员没有他自己的利益和目的。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模范,中国共产党人遵循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大公无私”既是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又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因为它完全符合共产主义从根本上消灭“私”的思想,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人,就是一个道德最高尚、最完美的人。伊克巴尔用“一滴水闪闪发光,而汇入大海就消失了”来比喻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过,这滴水汇入大海后并没有使自己的存在消失,

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存在更加巩固。

257

2011・10

三、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党员修养的方法共产党员如何进行修养呢?第一,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和决心。共产党员在充分认识到修养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和提高自我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树立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的决心和信心。“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位共产党员需树雄心,立壮志,以马克思、列宁为典范,努力向他们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道德素质和修养。第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自我解剖和思想斗争。修养的过程是“凤凰涅磐”,是一个不断斗争、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在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工作实践中,党员需不断地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克服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第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与实践统一起来。修养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修养需做到言行一致,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绝不会自欺欺人,他们乐于在革命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锻炼和检验。道德修养决不是为了自我完善,乃是为了革命实践,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应自觉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修养。第四,修养过程中,需要有批判态度和创新精神。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党员应从实际出发,批判不合时宜的思想和方法,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提升自我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四、以伦理价值取向为党员修养的定位《修养》中,重点定位不是象西方的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以“知”为首位的,而是德为首位,知为其次。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是以熟读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主,而是先以学习做人为主——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榜样,体现了“德”为首位的思想——每位党员首先必须具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和革命立场。

同时,他要求每位共产党员应该以“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来塑造自己。具体化为——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可以看出,共产党员的修养具有鲜明的政治、阶级倾向性和社会功利性。按照刘少奇的设想,具备“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党员:品德高尚、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勇于进取、无私无畏、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利之心、无分外只求、有错必改、脚踏实地、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浩然之气。其实这也是生动的共产党员的处世哲学,反映了共产党员的人生意义的积极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极其重视个人对社会(包括家庭、亲友、国家、人类、历史)的价值。这些,凸显了中国特色的路径依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伦理取向。

五、以两个方面超越凸显党员修养的特征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论述中,突出了两个方面的超越:第一,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超越。表现在:道德修养的目的、内容、境界和方法、途径等的超越。不可否认,传统儒家的“闭门思过”、“吾日三省吾身”、脱离实际、穷独达济的修养方法以及“为仁由己、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人格理想等固然能造就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例如负重忍辱的苏武,“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258

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陆游,“我自横刀向

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脱离封建地主阶级局限和历史时代的局限,始终仅仅为了实现“尊尊、亲亲”的既温情脉脉又等差有序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社会理想。共产党人的修养则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全人类解放事业、改造全世界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根本目标。在反对以往的剥削阶级落后反动思想,特别是反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中,以共产主义的高尚思想和崇高理想武装全体人民,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投身革命实践结合修养的方法,最终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树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第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灌输论”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了“灌输”理论,随后考茨基对“灌输”理论进行了论述,列宁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较完整的“灌输”理论。列宁认为,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要从自发阶段转向自觉阶段,必须经过外部灌输,才能使他们自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也指出,“灌输”决非“注人式”、“填鸭式”、“一言堂”、“千篇一律”的,而是科学的、灵活的、生动活泼式的灌输。《修养》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灌输”论,既把每个党员看成一个积极接受的主体,又视他们为主动认知学习和修养的能动主体,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员个体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能在党员个体心理上接受和思想上认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付诸于实践使道德修养变为真正的道德自律,从而实现真正的道德自由——“慎独”。“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综上所述,《修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根本特征,又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超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它倡导的集体主义至上(“大公无私”)的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当前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方向以及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1004.

[2]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大字经典・孟子[M].北京:中华2010:101.书局,

[3]崔建林.中国传统文化大系—论语孟子[M].北京:中国

2007:5.戏剧出版社,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

1995:305-307.出版社,第一卷,

[5][德]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A].马克思恩

[M].北京:1995:

119.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相关内容

  •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院干警的党性修养
  •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院干警的党性修养 在我国,法院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法院队伍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党的建设搞好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了,法院队伍建设就有了根本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 刘少奇关于反腐倡廉问题的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李斌雄吴国斌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 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12)12-0005-08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

  • 刘士奇与党性修养
  • 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刘少奇与党性修养>简介 2013-5-6 9:21:57 [专题主讲]:李美玲 博士.副教授 [专题概要]: 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当前应对各种挑战的内在要求.在党内,刘少奇既是党性修养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注重自身党性修养的崇高典范. ...

  •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作者:罗庶长 桂海论丛 1996年12期 人是要有修养的,被称作东方"圣经"的<四书>,其中的<大学>就有关于修身的论述:"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这就是 ...

  • 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 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黄 霞 2011年07月22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文是刘少奇1939年7月8日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讲演,时任马列学院院长的张闻天对刘少奇 ...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学习心得2000字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学习心得2000字 <论共产党员修养>,是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8日和12日在延安马列学院对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所作的演讲,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对教育和鼓舞一代代共产党员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创立伟大的革命业绩,具有重要作用.他讲共产党员修养锻炼的目的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 (下册)电子书
  • 目录 导论 思想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强本固基的伟大战略性工程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1.政治实践.理论创新和思想理论教育的统一 2.思想理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3.思想理论教育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思想理论教育的革命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统一 二 新 ...

  • [党课]机关党员应该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做表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 ...

  • [大学]节选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大学>节选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其他文言现象. 2.读懂文意,领会"慎独""正心"的含义. 3.体会儒家思想修身的意义,探讨"诚其意""正其心"等在当今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