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有效和重要的工具,当然也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一般认为,语言的表达通常是以句子作为基本的形式,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在每个层次中,又都包含了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 提出了句子的双重结构理论,对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规则进行了句法的分析。这就是所谓的语言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与关系。

按照乔姆斯基的理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我们实际所听到的句子的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而说话者试图表达出的句子的意思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这就是说,语言的表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意义。

举例说明:玻璃打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用两种句式来说明。

一种说法是:“玻璃打碎了。”——被动句式

另一种说法是:“打碎玻璃了。”——主动句式

两种说法,句式虽不同,但所表达的认识内容是同一回事。根据乔姆斯基的看法,我们知道玻璃碎了这个事实,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而表述这个事实的两种句式,则是表层结构。

由此可知:

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此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再如“张三走了”这句话,可以表述几个意思。

表示疑问:“张三走了吗?”

表示肯定:“张三走了。”

表示讨厌:“我早就想让张三走了。”

还可以表示出同情、惋惜、气愤等等。

可见,统一表层结构,可表示不同的深层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表层结构则是认识内容的具体表述。

语言的深层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在记忆的效果上很清楚。当我们念完了一篇文章、或听了一次讲演后,在短时记忆里可以储存表层结构,而在长时记忆里却可以储存其深层结构。

至于由语言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乔姆斯基认为,不同民族的人,表述同样的事实,就语言的深层结构来说是一样的。表层结构则服从于这个民族共同使用的那种语言的规律。很多民族的人把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并非通过学习,而是先天就具备这个转化本领了。这就是乔姆斯基提出的所谓语言的生成语法学说。

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有效和重要的工具,当然也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一般认为,语言的表达通常是以句子作为基本的形式,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在每个层次中,又都包含了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 提出了句子的双重结构理论,对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规则进行了句法的分析。这就是所谓的语言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与关系。

按照乔姆斯基的理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我们实际所听到的句子的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而说话者试图表达出的句子的意思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这就是说,语言的表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意义。

举例说明:玻璃打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用两种句式来说明。

一种说法是:“玻璃打碎了。”——被动句式

另一种说法是:“打碎玻璃了。”——主动句式

两种说法,句式虽不同,但所表达的认识内容是同一回事。根据乔姆斯基的看法,我们知道玻璃碎了这个事实,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而表述这个事实的两种句式,则是表层结构。

由此可知:

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此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再如“张三走了”这句话,可以表述几个意思。

表示疑问:“张三走了吗?”

表示肯定:“张三走了。”

表示讨厌:“我早就想让张三走了。”

还可以表示出同情、惋惜、气愤等等。

可见,统一表层结构,可表示不同的深层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表层结构则是认识内容的具体表述。

语言的深层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在记忆的效果上很清楚。当我们念完了一篇文章、或听了一次讲演后,在短时记忆里可以储存表层结构,而在长时记忆里却可以储存其深层结构。

至于由语言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乔姆斯基认为,不同民族的人,表述同样的事实,就语言的深层结构来说是一样的。表层结构则服从于这个民族共同使用的那种语言的规律。很多民族的人把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并非通过学习,而是先天就具备这个转化本领了。这就是乔姆斯基提出的所谓语言的生成语法学说。


相关内容

  • 语言表达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你知道吗?
  • 导言: 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人类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恰当.贴切与有效地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沟通误会,亦可作有效回应,使事情发展更符理想. 语言是人类世界中极之重要的一部份.这里说的「语言」,包括说出来的话,也包括自言自语或者在内心对自己说的话.说话中的文字表达一个意思,但这个意 ...

  •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
  • 2008年2月第11卷第1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Feb . 2008 Vol . 11No . 1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 钮西来 ...

  •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
  •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 [摘要]:"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澄清这一概念, 不仅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 而且对于理解二十世纪哲学史上的"语言转向",乃至于理解哲学的性质, 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与维特根斯坦 ...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序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海马教育记忆培训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型.最权威.最受欢迎的记忆力,思维导图,速读,早教及脑潜力研究网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记忆技术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免费下载,致力于帮助所有的爱好者提高记忆力.思维方式,速读及激发脑潜能.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www.jiyi ...

  • 对"思维"活动的重新分类
  • 思想大境界马教授报告厅 新作文 道 思想 大境界 对"思维"活动的重新分类 ! 四川/马正平 "科学"是什么? 科学其实就是一种分类"因为通过分类, 我们可以揭示事".物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内在联系就是科学的"规律&q ...

  • 人际交往能力
  • A39-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五把钥匙 第一讲 经理人的结构划分 第二讲 经理人五种自我的表层特征 第三讲 父性自我的深层特征 第四讲 母性自我的深层特征 第五讲 成人自我与自由童心的深层特征 第六讲 顺从童心的深层特征 第七讲 经理人的支持性交流方式 第八讲 经理人的交错式与隐秘式交流方式 第九讲 经 ...

  • 古典诗歌的语内语际翻译 - 社科网
  • 古典诗歌的语内/语际翻译 陈历明 (四川外语学院研 究生部,沙坪坝区区400031,重庆市)市) 提要:古典汉诗的翻译有语内翻译(今译)和语际翻译(外译)两种,无论是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还是从汉语到英语,其语言本体意义上的不可通约处都使得这两种翻译举步维艰,而又疑窦丛生:而学界仅关注其中的一种,却 ...

  • 语言学概论
  • 阅读材料:语言学流派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R·Rask.德国的J·Grimm和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Rask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 ...

  • 记叙文知识点
  • 记叙文知识点及解题思路填空 1.整体感知文章文章主要内容.情感:抓住动词.外貌描写的词语进行分析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线索的形式: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 4.思路结构及作用: 1)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