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集团新建厂房选址项目
可
行
性
论
证
分
析
报
告
某某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项目概况................................................2
2.项目背景................................................2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
3.1.业务需求........................................................2
3.2.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2
3.3.公司战略要求....................................................3
4.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3
4.1.政策扶持........................................................3
4.2.人力资源优势....................................................3
4.3.成本优势.......................................................4
4.4.交通优势........................................................4
5.新建厂房选址地点........................................4
5.1.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4
5.2.水电气供应......................................................4
5.3.三废排放条件....................................................5
5.4.员工生活条件....................................................5
6.项目建设方案............................................6
6.1. 项目建设方式...................................................6
6.2.项目建设周期....................................................6
7.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6
8.项目风险因素............................................6
9.总结....................................................6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富士康科技集团新建厂房选址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建设地点: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单位:某某管理咨询公司
项目负责人:某某某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
2.项目背景
目前公司在大陆的工厂布局:
珠三角地区:深圳、佛山、中山、东莞;
长三角地区:昆山、杭州、上海、南京、淮安、嘉善、常熟;
环渤海地区:烟台、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营口、沈阳;
中西部地区:太原、晋城、武汉、南宁、郑州、重庆和成都。
2010年鸿海集团加速对大陆投资,在富士康的内迁版图中,成都将主要负责生产全球2/3以上的iPad系列平板电脑产品,重庆将主要生产PC系列产品。成都重庆负责走欧洲市场。与长虹合作的智能手机项目也将于2012年投产。
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成都仅96公里,距绵阳机场8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人。绵阳可以作为成都的后序储备力量,减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同时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招商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业务需求
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增大,各地工厂供货有些吃紧,影响了公司“速度、品质”的策略执行,也导致个别工厂员工压力过大,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富士康成都项目将成为西部重点发展项目,在其临近城市开设工厂作为分支结构,能够满足项目集中区域调度、协调的需求。 同时与长虹合作项目明年正式投产,在长虹的总部所在地生产,更有利于两家公司的合作。
3.2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
近年来,沿海城市平均薪资同比增长呈连续正增长趋势,且有持续增长的可能。而内陆城市,薪资虽有涨幅,但幅度较小,且基数也较小,对企业影响较弱。同时几个重要的沿海城市的生活成本正逐年递增,许多工人在权衡后选择返乡或者去家就近的城市发展。因此许多沿海城市人力资源市场萎缩,增加了招聘难度。四川和贵州一直是人力资源输出的大省,在绵阳开设工厂,招工难的问题较小,且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
3.3.公司战略要求
公司在经过权衡考量后,提出了“内迁”的战略计划。绵阳作为西部的一个存在发展潜力的城市,能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可以作为工厂新建点。
4.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4.1.政策扶持
绵阳市政府根据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签发的 《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认 定 管 理 办 法 》( 172 号文)的认定标准,2011年7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58号文)的认定标准,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包括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关税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以及土地使用优惠、引进技术、人才优惠等扶持政策,拥有良好的企业环境。
公司是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了可享受上述相关配套政策,该区还根据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给予特定的政策扶持。
4.2.人力资源优势
技术人员 绵阳具有“中国科学城”、“西部硅谷”的美誉,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等高等研究所以及技术专才培训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九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中科院院士11名、工程院院士12名。西南科技大学拥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学生2.4万余人;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9个,科研机构20个,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4个。除此之外,绵阳还拥有职业技术学院1所,职业培训学院4所,中等职业学校45所,在校生7万人,每年毕业3万人。各科技工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
技术工人 四川省和临近的贵州省都是人力输出大省,每年有千万人外出务工。
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工厂的工人中,有万名四川籍工人。
4.3.成本优势
绵阳作为三线城市,城市人均薪资较低,生活成本也不高,可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厂房等硬件成本同沿海城市相比也较低,节约了产品生产成本。
4.4交通优势
绵阳地处四川省北部,物流口岸齐备,已建有绵阳海关、绵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以及西部地区唯一的绵阳虹兴公共保税仓库。绵阳火车货站为国家二类铁路口岸。作为四川省内拥有海关的三城市之一(成都、绵阳、乐山),绵阳在为进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宜、减少流通时间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此外,绵阳拥有完善的陆空交通体系,市区至下属各区市县均为一级公路,路况优良,全天候通行。四川盆地内高速公路已基本成网。贯穿本市的陆路交通主干线有:宝成铁路复线,成绵高速公路,绵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陆路主干线有:绵重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将动工建设的交通干线有:成绵城际轻轨铁路、成绵第二高速公路。在绵阳生产的各类工业品,经由成绵、绵重高速公路,可直达投放川渝两地各主要地市,经由宝成铁路,可南北双向投放西南西北市场,即将建成的四川——陕西秦岭高速公路,在未来将提高西南西北间的运输时效。航空:4C级绵阳南郊机场,距城市中心4公里,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班。
5.新建厂房选址地点
5.1.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新厂房坐落于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300亩,可由公司开发建设现代化多层标准厂房,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对标准厂房的需求。
5.2.水电气供应
供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50000立方米。
供电 绵阳电能供应充沛,由于部分电能来自于水力发电,因此电价较沿海地区便宜。
供气 本地居民生活能源以天然气为主,城区气化率达100%,供应充足。日均供天然气能力为80000立方米,最大供气能力为100000立方米,目前也有扩建计划。
5.3.三废排放条件
废水 根据《绵阳城市规划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其污水处理后由企业每月向市环保局提供法定的检测结果,由市环境监测站实施监测,市环保局实施监督。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的不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是使用了城市排水管网的,按照其用水量收取10%的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的征收50%的污水处理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的按100%征收污水处理费;超标排放的由市环保局按国家规定征收超标排污费。
废气 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废气有:铅、铬、粉尘、氰化物、砷等。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废气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废气排污费。
废渣 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对没有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固体废物排污费。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危险废物排污费。
5.4.员工生活条件
绵阳城市治安、消防、卫生、防疫和社区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全市拥有医院451个,疾病控制中心11个,甲级医院三个。公园、酒店、餐馆等公共服务处所层次齐全,数量众多,城区拥有城市公园四个,体育运动中心三个,五星级酒店一家、四星级酒店三家。
涪城区境内有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纵横联网,水泥、柏油路通达全区各村。从1993年开始,历时3年,建成了贯通全区12个乡镇总长80km的环形公路后,1998年又在全区12个乡镇范围内修建了15条三至四级总长153km的村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继之又修建了绵吴高等级公路。涪城卫生局辖7所区级医疗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骨科医院、肛肠病医院、康复医院、绵阳铁路医院、绵阳新华医院),3所专业防保机构(涪城区妇幼保健院、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涪城区血吸虫病防治站),1所卫生执法机构(涪城
区卫生执法监督所)。涪城区教育包括:花园幼儿园、公园路幼儿园、教工幼儿园、子云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关帝小学 子云小学、塘汛小学、吴家小学、青义小学、警钟街小学、御营小学、园艺小学、普明小学、高水小学、城郊小学、实验小学、安昌路小学、先锋路小学、南街小学、西山路小学、涪城路小学、丰谷小学、龙门中小学、石塘小学、成绵路小学、花园实验小学、剑门路学校、绵阳四中、跃进北路学校、绵阳二中、绵阳五中、绵阳十一中学、绵阳六中、绵阳九中、绵阳十二中、实验中学、丰谷高中、职业技术学校、绵阳三中、教师进修校、绵阳特教校、东辰国际学校
6.项目建设方案
6.1. 项目建设方式及投资预算
在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300亩。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在绵阳区建设智能手持移动装置生产基地,首期将生产5000万部智能手机。
6.2.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预计在2012年5月交付完工,历时6个月。
7.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
在绵阳建厂,可以与绵阳当地的长虹、九洲集团加强联系。09年九洲集团收购了夏新手机,长虹集团拥有自由品牌长虹手机,在绵阳建厂后,可以与这两年公司合作,共同生产、研发手机项目。
8.项目风险因素
8.1.“内迁”速度过快
由于公司加大了“内迁”的步伐,公司刚刚扎根西部地区,与新城市还存在磨合期,不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已有成熟体系。
8.2.内部管理风险
绵阳作为公司入驻的新城市,工厂的规章制度与当地文化、生活习惯可能有所冲突,从而引起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9.总结
公司绵阳新建厂房项目的设立是从公司实际发展的需要出发,从
项目必要性、项目可行性、新建厂房选址地点、项目实施后的效益以及
项目风险等诸方面分析都是可行的。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 “内迁到大陆中西部发展”的公司战略、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技术人才储备,有利于协调及业务拓展,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该项目投资是可行的。
富士康科技集团新建厂房选址项目
可
行
性
论
证
分
析
报
告
某某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项目概况................................................2
2.项目背景................................................2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
3.1.业务需求........................................................2
3.2.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2
3.3.公司战略要求....................................................3
4.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3
4.1.政策扶持........................................................3
4.2.人力资源优势....................................................3
4.3.成本优势.......................................................4
4.4.交通优势........................................................4
5.新建厂房选址地点........................................4
5.1.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4
5.2.水电气供应......................................................4
5.3.三废排放条件....................................................5
5.4.员工生活条件....................................................5
6.项目建设方案............................................6
6.1. 项目建设方式...................................................6
6.2.项目建设周期....................................................6
7.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6
8.项目风险因素............................................6
9.总结....................................................6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富士康科技集团新建厂房选址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建设地点: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单位:某某管理咨询公司
项目负责人:某某某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
2.项目背景
目前公司在大陆的工厂布局:
珠三角地区:深圳、佛山、中山、东莞;
长三角地区:昆山、杭州、上海、南京、淮安、嘉善、常熟;
环渤海地区:烟台、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营口、沈阳;
中西部地区:太原、晋城、武汉、南宁、郑州、重庆和成都。
2010年鸿海集团加速对大陆投资,在富士康的内迁版图中,成都将主要负责生产全球2/3以上的iPad系列平板电脑产品,重庆将主要生产PC系列产品。成都重庆负责走欧洲市场。与长虹合作的智能手机项目也将于2012年投产。
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成都仅96公里,距绵阳机场8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人。绵阳可以作为成都的后序储备力量,减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同时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招商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业务需求
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增大,各地工厂供货有些吃紧,影响了公司“速度、品质”的策略执行,也导致个别工厂员工压力过大,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富士康成都项目将成为西部重点发展项目,在其临近城市开设工厂作为分支结构,能够满足项目集中区域调度、协调的需求。 同时与长虹合作项目明年正式投产,在长虹的总部所在地生产,更有利于两家公司的合作。
3.2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
近年来,沿海城市平均薪资同比增长呈连续正增长趋势,且有持续增长的可能。而内陆城市,薪资虽有涨幅,但幅度较小,且基数也较小,对企业影响较弱。同时几个重要的沿海城市的生活成本正逐年递增,许多工人在权衡后选择返乡或者去家就近的城市发展。因此许多沿海城市人力资源市场萎缩,增加了招聘难度。四川和贵州一直是人力资源输出的大省,在绵阳开设工厂,招工难的问题较小,且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技术人才储备。
3.3.公司战略要求
公司在经过权衡考量后,提出了“内迁”的战略计划。绵阳作为西部的一个存在发展潜力的城市,能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可以作为工厂新建点。
4.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4.1.政策扶持
绵阳市政府根据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签发的 《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认 定 管 理 办 法 》( 172 号文)的认定标准,2011年7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58号文)的认定标准,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包括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关税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以及土地使用优惠、引进技术、人才优惠等扶持政策,拥有良好的企业环境。
公司是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了可享受上述相关配套政策,该区还根据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给予特定的政策扶持。
4.2.人力资源优势
技术人员 绵阳具有“中国科学城”、“西部硅谷”的美誉,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等高等研究所以及技术专才培训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九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中科院院士11名、工程院院士12名。西南科技大学拥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学生2.4万余人;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9个,科研机构20个,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4个。除此之外,绵阳还拥有职业技术学院1所,职业培训学院4所,中等职业学校45所,在校生7万人,每年毕业3万人。各科技工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
技术工人 四川省和临近的贵州省都是人力输出大省,每年有千万人外出务工。
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工厂的工人中,有万名四川籍工人。
4.3.成本优势
绵阳作为三线城市,城市人均薪资较低,生活成本也不高,可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厂房等硬件成本同沿海城市相比也较低,节约了产品生产成本。
4.4交通优势
绵阳地处四川省北部,物流口岸齐备,已建有绵阳海关、绵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以及西部地区唯一的绵阳虹兴公共保税仓库。绵阳火车货站为国家二类铁路口岸。作为四川省内拥有海关的三城市之一(成都、绵阳、乐山),绵阳在为进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宜、减少流通时间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此外,绵阳拥有完善的陆空交通体系,市区至下属各区市县均为一级公路,路况优良,全天候通行。四川盆地内高速公路已基本成网。贯穿本市的陆路交通主干线有:宝成铁路复线,成绵高速公路,绵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陆路主干线有:绵重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将动工建设的交通干线有:成绵城际轻轨铁路、成绵第二高速公路。在绵阳生产的各类工业品,经由成绵、绵重高速公路,可直达投放川渝两地各主要地市,经由宝成铁路,可南北双向投放西南西北市场,即将建成的四川——陕西秦岭高速公路,在未来将提高西南西北间的运输时效。航空:4C级绵阳南郊机场,距城市中心4公里,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班。
5.新建厂房选址地点
5.1.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新厂房坐落于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300亩,可由公司开发建设现代化多层标准厂房,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对标准厂房的需求。
5.2.水电气供应
供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50000立方米。
供电 绵阳电能供应充沛,由于部分电能来自于水力发电,因此电价较沿海地区便宜。
供气 本地居民生活能源以天然气为主,城区气化率达100%,供应充足。日均供天然气能力为80000立方米,最大供气能力为100000立方米,目前也有扩建计划。
5.3.三废排放条件
废水 根据《绵阳城市规划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其污水处理后由企业每月向市环保局提供法定的检测结果,由市环境监测站实施监测,市环保局实施监督。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的不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是使用了城市排水管网的,按照其用水量收取10%的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的征收50%的污水处理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的按100%征收污水处理费;超标排放的由市环保局按国家规定征收超标排污费。
废气 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废气有:铅、铬、粉尘、氰化物、砷等。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废气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废气排污费。
废渣 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对没有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固体废物排污费。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危险废物排污费。
5.4.员工生活条件
绵阳城市治安、消防、卫生、防疫和社区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全市拥有医院451个,疾病控制中心11个,甲级医院三个。公园、酒店、餐馆等公共服务处所层次齐全,数量众多,城区拥有城市公园四个,体育运动中心三个,五星级酒店一家、四星级酒店三家。
涪城区境内有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纵横联网,水泥、柏油路通达全区各村。从1993年开始,历时3年,建成了贯通全区12个乡镇总长80km的环形公路后,1998年又在全区12个乡镇范围内修建了15条三至四级总长153km的村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继之又修建了绵吴高等级公路。涪城卫生局辖7所区级医疗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骨科医院、肛肠病医院、康复医院、绵阳铁路医院、绵阳新华医院),3所专业防保机构(涪城区妇幼保健院、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涪城区血吸虫病防治站),1所卫生执法机构(涪城
区卫生执法监督所)。涪城区教育包括:花园幼儿园、公园路幼儿园、教工幼儿园、子云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关帝小学 子云小学、塘汛小学、吴家小学、青义小学、警钟街小学、御营小学、园艺小学、普明小学、高水小学、城郊小学、实验小学、安昌路小学、先锋路小学、南街小学、西山路小学、涪城路小学、丰谷小学、龙门中小学、石塘小学、成绵路小学、花园实验小学、剑门路学校、绵阳四中、跃进北路学校、绵阳二中、绵阳五中、绵阳十一中学、绵阳六中、绵阳九中、绵阳十二中、实验中学、丰谷高中、职业技术学校、绵阳三中、教师进修校、绵阳特教校、东辰国际学校
6.项目建设方案
6.1. 项目建设方式及投资预算
在绵阳涪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300亩。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在绵阳区建设智能手持移动装置生产基地,首期将生产5000万部智能手机。
6.2.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预计在2012年5月交付完工,历时6个月。
7.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
在绵阳建厂,可以与绵阳当地的长虹、九洲集团加强联系。09年九洲集团收购了夏新手机,长虹集团拥有自由品牌长虹手机,在绵阳建厂后,可以与这两年公司合作,共同生产、研发手机项目。
8.项目风险因素
8.1.“内迁”速度过快
由于公司加大了“内迁”的步伐,公司刚刚扎根西部地区,与新城市还存在磨合期,不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已有成熟体系。
8.2.内部管理风险
绵阳作为公司入驻的新城市,工厂的规章制度与当地文化、生活习惯可能有所冲突,从而引起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9.总结
公司绵阳新建厂房项目的设立是从公司实际发展的需要出发,从
项目必要性、项目可行性、新建厂房选址地点、项目实施后的效益以及
项目风险等诸方面分析都是可行的。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 “内迁到大陆中西部发展”的公司战略、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技术人才储备,有利于协调及业务拓展,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该项目投资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