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实例

主题一:沙和水

活动1 沉浮实验

适合班级:小、中、大

材料准备:木质玩具、塑料玩具、海绵、乒乓球、曲别针、石子以及玻璃球等不同质地的材料、记录表、装满水的水盆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小班幼儿玩时,可以让他们把各种材料放入水盆中,让幼儿观察哪种材料会沉下去,哪种材料会浮在水面上。

(2)中、大班幼儿玩时,可以尝试让他们用各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比如,如何让上浮的材料下沉、如何让下沉的材料上浮等。

教师指导建议:

1.分组进行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参与实验的幼儿人数选择适宜的水盆和材料。教师要提醒幼儿穿“工作服”或者挽好袖子,避免他们在活动中弄湿衣服。

2.请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幼儿可以从“预设结果——实验验证”两个角度来进行记录。建议在活动前记录“预设结果”,在活动后记录“实验验证”,要避免幼儿在实验中弄湿记录表。

3.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小结,指导铁和铁制品、石头等在水中会下沉,塑料和木质材料在水中会上浮,并请幼儿说清楚“沉下去”和“浮上来”。

4.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更多的料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组织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拓展与替代:

1.可以让幼儿进行“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准备一杯清水,并把鸡蛋放进去,观察鸡蛋在杯中的沉浮情况;然后在这杯水中不断加盐,观察鸡蛋在杯中的沉浮变化。

2.可以让幼儿用空矿泉水瓶做实验,尝试如何让瓶子沉入水底、浮在水面或立在水中。

3.提供各种水果(奥、苹果、香蕉等),引导幼儿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2.活动2 沙水土混合实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沙、土、水、矿泉水瓶

制作方法:将矿泉水瓶剪成各种深浅不一的杯子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在沙子中慢慢倒入水,观察水能渗到沙子中,并能让沙子成型。

(2)建议幼儿用杯子把湿沙扣成不同形状的沙块,玩角色表演游戏。

或者

(1)请幼儿用土和水自制泥巴,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用多少土和多少水配合才能做出适合玩的泥巴。

(2)让幼儿用自制的泥巴进行泥塑游戏。

教师指导建议:

1.玩完后,提醒幼儿洗干净手。

2.引导幼儿比较干、湿两种沙土的不同。

拓展与代替:

建议家长在包饺子、做元宵时,邀请幼儿观察和面的过程,或者邀请幼儿参与包饺子、做元宵的过程,感受面泥的特点和玩面泥的快乐。

主题二:空气和风

活动1 空气在哪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土、盆、水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请幼儿打开塑料袋在室内或到室外去捉空气,捉住后把塑料袋口攥紧,然后朝着自己的脸放开,感受空气的存在,或者让幼儿扎住塑料袋口,观察了解空气看不见、无色无味的特性。

(2)把土块放入水盆中,请幼儿观察土中是否有气泡冒出,了解土壤中也有空气。

教师指导建议:

1.捉空气时,最好让幼儿跑动起来,等塑料袋被空气充盈起来后,让幼儿扎住口,再朝着脸打开塑料袋。这样空气释放带动的空气流会

给幼儿更深刻的感受。

2.捉空气时,要引导幼儿到每一个角落都试一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把土块放入水中时提醒幼儿认真观看,不要用手去触摸。 拓展与替代:

1.可以用充气筒给各种充气玩具大气,或者用扇子扇风等其他形式来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2.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风车,并尝试让幼儿用习惯吹风车使风车转动,依次来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活动2 自制降落伞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沙包、小手绢(大小不同)、细绳

制作方法:用细绳系住小手绢的四角,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沙包上。

实验操作:

(1)让小班幼儿自由往上抛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样子,体验游戏快乐。让中、大班幼儿不仅可以往上抛着玩,还可以试着接住降落伞。

(2)教师选择一处安全的高台同时往下抛大小不同的降落伞,让幼儿观察,看哪一个最后落下。

教师指导建议:

1.在幼儿玩降落伞时,提醒幼儿注意抛的角度,不要伤到同伴。

2.提示幼儿注意观察,抛的高度与降落伞张开的程度以及下落速度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替代:

1.可以用塑料袋或布代替手绢

2.观看相关图书或视频,丰富幼儿有关降落伞的知识经验。 主题三:声音

活动1:音乐瓶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相同高度和粗细的玻璃瓶8个、7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小木棒(筷子、鼓槌等)1根

制作方法:

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个瓶子里倒进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

2.在每个瓶子里倒入一种颜料(第一个瓶子与第八个瓶子倒入的颜料一样,只是瓶子里面的水量不同),制作成彩色水,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识别区分不同的水量。

3.将八个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摆好,一组音乐瓶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音乐瓶,感知声音的变化。

2.让幼儿用嘴依次对着每个瓶口吹一吹,试试能否听到声音,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教师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边敲击边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辨别哪个瓶子音调高,哪个瓶子音调低,并引导幼儿探讨原因。

2.提醒幼儿在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力度要相同,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坏玻璃瓶。

拓展与替代:

1.教师可根据音阶调整水量的多少来制作音乐瓶,并为幼儿演奏乐曲。

2.可将钢管、竹筒等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管子,悬挂起来制作成音乐筒。

3.提供编钟演奏的视频资料供幼儿欣赏。

活动2:会飞的蝴蝶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纸杯、塑料膜、橡皮筋、窄纸条、包装纸

制作方法:

1.用包装纸任意装饰纸杯,然后用铅笔在纸杯的底部中间钻一个孔。

2.将塑料膜套在杯口处,并用橡皮筋扎牢。

3.在窄纸条的一端刻出或贴上一只蝴蝶,另一端折叠一下放在桌面上使蝴蝶立起来。

实验操作:

让幼儿一手拿着纸杯,纸杯底部的小孔紧紧对着窄纸条顶端的蝴

蝶,但不要挨在一起,另一只手快速拍击杯口的塑料膜,会发现纸条晃动,看到蝴蝶像在飞舞。

教师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自己制作此玩具,并反复实验,没引导幼儿了解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会引起四周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的方式就是声波。

2.让幼儿感知敲击力度的不同,声波释放的能量不同,蝴蝶飞舞的幅度也就不同。

拓展与替代:

1.多准备几张不同宽度或不同长度的纸条,贴上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做实验,感知声波对它们的影响。

2.可将轻巧的物品(鸡毛、棉絮等)放在桌上或悬挂于空中,拍击纸杯,观察变化。

主题四 电和磁

活动1 摩擦起电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塑料硬吸管、盛在盘子里的碎纸屑、尼龙布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尝试用没有被摩擦过的吸管吸碎纸屑,看能不能吸起来

2.让幼儿把吸管在尼龙布上轻轻摩擦几下,贴近纸屑,看能否吸起来。

3.再充分摩擦,看看吸起碎纸屑的数量是否比刚才多了。

教师指导建议:

1.注意让吸管及幼儿小手保持干燥。

2.可以让幼儿先自己尝试,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结束后,要求幼儿整理好材料,特别是要把碎纸屑收到盘子里,不要洒到外面。

4.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如脱腈纶毛衣时,用塑料梳子梳头时,都有可能发生静电现象。

拓展与替代:

1.把吸管换成别的材料,如玻璃棒、木棒等在尼龙布上充分摩擦后,看能够吸起碎纸屑。

2.把尼龙布换成其他材料,如棉布、毛巾、动物皮毛等,把吸管在上面充分摩擦,看吸管能够吸起碎纸屑。

主题五 运动和力

活动1 斜坡实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6块同样大小的积木和木板以及3辆同样大小的玩具小汽车、毛巾、瓦楞纸、皱纹纸(毛巾、瓦楞纸和皱纹纸大小和木板想当) 制作方法:

1.分别用三块积木的长、宽、高做支架,然后把三块木板分别搭在三块积木上,形成三个不同高度的斜坡。

2.再用三块积木的长/宽/高做三个支架,然后把三块积木分别搭在三个支架上,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坡,并在三个斜坡上分别铺上毛巾、

瓦楞纸、皱纹纸。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将三辆小汽车分别放在三个不同高度的斜坡的顶端,同时放手,让他们比较小汽车滑行的快慢。

2.将三辆小汽车分别放在同一高度、不同质地的坡面上,同时放手,让他们比较小汽车滑行的快慢。

教师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探索坡面的高度和光滑度对小汽车滑行速度的影响。

2.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和纸、笔,指导幼儿观察并测量记录,探索影响小汽车滑行速度的因素。

拓展与替代:

1.带幼儿玩滑梯游戏,感受不同的坡度对滑行速度的影响。

2.尝试让幼儿用不同重量的小汽车进行实验,让他们观察在同一高度、同种材质的坡面上滑行速度是否有变化。

3.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做成一个斜坡,将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同时从一个高度滚下拉,让幼儿观察哪个瓶子先到达重点;也可更换瓶子里的东西,再让它们比赛。

主题六 光和影

活动1 平面镜照照照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大小相同的平面镜、小玩偶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 将小玩偶放在平面镜前,并前后移动,观察小玩偶在镜中的成像。

2. 让两面大小相同的镜子面面相对,中间拜访小玩偶,观察其在镜中的成像。

3. 把两面平面镜的边靠在一起形成夹角,中间摆放小玩偶,反复改变夹角大小,观察镜中成像。

4. 引导幼儿玩捉光斑游戏:用小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物体或墙面上,形成光斑,让幼儿相互捕捉。

5. 教师指导建议:

①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与镜面距离不同时,所成像的大小却是相同的,且与物体等大。

② 当物体在镜中成像后,引导幼儿到镜子后面寻找所形成的像,从而明白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③ 引导幼儿探索两面镜夹角越小,镜中成像越多。

④ 捉光斑游戏可在室内玩,也可在室外玩。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把光斑反射到同伴脸上。

拓展与替代:

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镜面

2. 用铝塑板、钢板、锡箔纸等其他成像材料代替镜子,让幼儿了解材料不同产生的光斑亮度不同。

3. 在小镜子上贴上飞机等各种图案,镜子反射太阳光,可以在墙面上看到与图案相对应的光斑。

4.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水面倒影。

活动2 神奇的放大镜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 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 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教师指导建议:

1.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2. 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3. 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拓展与替代: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活动3 有趣的哈哈镜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凹面镜、凸面镜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让幼儿站到哈哈镜前,观察他们自己在镜中所成像的变化。 教师指导建议:

1. 请幼儿触摸哈哈镜镜面,感知镜面的弧度。

2. 引导幼儿较不同的哈哈镜镜面所成像的不同。

3. 引导幼儿观察人与哈哈镜镜面的距离不同,成像也会不同。 拓展与替代:

1. 寻找生活中能体现哈哈镜原理的物品,如光亮的纽扣、电镀

的小勺、车灯、车铃等。

2. 吹泡泡时,让幼儿试试能否在泡泡上看到自己的像。 主题七:四大发明

活动1 神奇造纸术

适合班级: 大班

材料准备: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制作方法:

1. 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

泡。

2. 让幼儿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3. 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实验操作:让幼儿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并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

教师指导建议:

1. 提醒幼儿较薄的纸尽量用手撕,不要用机器,以免破坏纸的植物纤维,且撕得越碎越好。

2. 纸泡好后,水如果太多,提醒幼儿应在加入胶水前将多余的水滤出。

3. 晒纸浆时,提示幼儿晒得越薄越均匀越好。

拓展与代替:

较稠的纸浆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或利用一些模具压制成各种形状,如面具等。

活动2 我来学印刷

适合班级:大班

材料准备:陶泥或者硬橡皮泥、牙签、颜料、刷子、白板纸 制作方法:

1. 把陶泥捏成常见印章的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将准备刻字的一面切平,用牙签在上面分别写上想印的字的正字和反字。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需要的数目,照上面步奏再制作几个同样的印章,分别写上想印的字。

实验操作:

1. 印章制作好后,指导幼儿的用刷子蘸颜料分别刷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让幼儿先用写有正字的印章印字,再用写有反字的印章印字,比较印制的效果是否相同。

3. 提供白板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列并印刷。 教师指导建议:

1. 帮助幼儿在一张透明度较好的薄纸上写上字,反过来看就是反字。

2. 提醒幼儿用牙签写完字后要剔除笔画上多余的泥,使字痕显得稍宽并且清晰。

3. 鼓励幼儿尝试用已有的字的样摆出不同的句子,如“我爱幼儿园”„„,来体现活字印刷的方便。

拓展与替代:

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看凸型印章,让他们了解、对比凹凸两种印刷的不同效果。

2. 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刻印自己喜欢的简单图案。

3. 搜集有关印刷术发展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主题一:沙和水

活动1 沉浮实验

适合班级:小、中、大

材料准备:木质玩具、塑料玩具、海绵、乒乓球、曲别针、石子以及玻璃球等不同质地的材料、记录表、装满水的水盆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小班幼儿玩时,可以让他们把各种材料放入水盆中,让幼儿观察哪种材料会沉下去,哪种材料会浮在水面上。

(2)中、大班幼儿玩时,可以尝试让他们用各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比如,如何让上浮的材料下沉、如何让下沉的材料上浮等。

教师指导建议:

1.分组进行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参与实验的幼儿人数选择适宜的水盆和材料。教师要提醒幼儿穿“工作服”或者挽好袖子,避免他们在活动中弄湿衣服。

2.请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幼儿可以从“预设结果——实验验证”两个角度来进行记录。建议在活动前记录“预设结果”,在活动后记录“实验验证”,要避免幼儿在实验中弄湿记录表。

3.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小结,指导铁和铁制品、石头等在水中会下沉,塑料和木质材料在水中会上浮,并请幼儿说清楚“沉下去”和“浮上来”。

4.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更多的料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组织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拓展与替代:

1.可以让幼儿进行“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准备一杯清水,并把鸡蛋放进去,观察鸡蛋在杯中的沉浮情况;然后在这杯水中不断加盐,观察鸡蛋在杯中的沉浮变化。

2.可以让幼儿用空矿泉水瓶做实验,尝试如何让瓶子沉入水底、浮在水面或立在水中。

3.提供各种水果(奥、苹果、香蕉等),引导幼儿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2.活动2 沙水土混合实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沙、土、水、矿泉水瓶

制作方法:将矿泉水瓶剪成各种深浅不一的杯子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在沙子中慢慢倒入水,观察水能渗到沙子中,并能让沙子成型。

(2)建议幼儿用杯子把湿沙扣成不同形状的沙块,玩角色表演游戏。

或者

(1)请幼儿用土和水自制泥巴,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用多少土和多少水配合才能做出适合玩的泥巴。

(2)让幼儿用自制的泥巴进行泥塑游戏。

教师指导建议:

1.玩完后,提醒幼儿洗干净手。

2.引导幼儿比较干、湿两种沙土的不同。

拓展与代替:

建议家长在包饺子、做元宵时,邀请幼儿观察和面的过程,或者邀请幼儿参与包饺子、做元宵的过程,感受面泥的特点和玩面泥的快乐。

主题二:空气和风

活动1 空气在哪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土、盆、水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请幼儿打开塑料袋在室内或到室外去捉空气,捉住后把塑料袋口攥紧,然后朝着自己的脸放开,感受空气的存在,或者让幼儿扎住塑料袋口,观察了解空气看不见、无色无味的特性。

(2)把土块放入水盆中,请幼儿观察土中是否有气泡冒出,了解土壤中也有空气。

教师指导建议:

1.捉空气时,最好让幼儿跑动起来,等塑料袋被空气充盈起来后,让幼儿扎住口,再朝着脸打开塑料袋。这样空气释放带动的空气流会

给幼儿更深刻的感受。

2.捉空气时,要引导幼儿到每一个角落都试一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把土块放入水中时提醒幼儿认真观看,不要用手去触摸。 拓展与替代:

1.可以用充气筒给各种充气玩具大气,或者用扇子扇风等其他形式来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2.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风车,并尝试让幼儿用习惯吹风车使风车转动,依次来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活动2 自制降落伞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沙包、小手绢(大小不同)、细绳

制作方法:用细绳系住小手绢的四角,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沙包上。

实验操作:

(1)让小班幼儿自由往上抛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样子,体验游戏快乐。让中、大班幼儿不仅可以往上抛着玩,还可以试着接住降落伞。

(2)教师选择一处安全的高台同时往下抛大小不同的降落伞,让幼儿观察,看哪一个最后落下。

教师指导建议:

1.在幼儿玩降落伞时,提醒幼儿注意抛的角度,不要伤到同伴。

2.提示幼儿注意观察,抛的高度与降落伞张开的程度以及下落速度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替代:

1.可以用塑料袋或布代替手绢

2.观看相关图书或视频,丰富幼儿有关降落伞的知识经验。 主题三:声音

活动1:音乐瓶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相同高度和粗细的玻璃瓶8个、7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小木棒(筷子、鼓槌等)1根

制作方法:

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个瓶子里倒进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

2.在每个瓶子里倒入一种颜料(第一个瓶子与第八个瓶子倒入的颜料一样,只是瓶子里面的水量不同),制作成彩色水,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识别区分不同的水量。

3.将八个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摆好,一组音乐瓶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音乐瓶,感知声音的变化。

2.让幼儿用嘴依次对着每个瓶口吹一吹,试试能否听到声音,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教师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边敲击边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辨别哪个瓶子音调高,哪个瓶子音调低,并引导幼儿探讨原因。

2.提醒幼儿在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力度要相同,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坏玻璃瓶。

拓展与替代:

1.教师可根据音阶调整水量的多少来制作音乐瓶,并为幼儿演奏乐曲。

2.可将钢管、竹筒等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管子,悬挂起来制作成音乐筒。

3.提供编钟演奏的视频资料供幼儿欣赏。

活动2:会飞的蝴蝶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纸杯、塑料膜、橡皮筋、窄纸条、包装纸

制作方法:

1.用包装纸任意装饰纸杯,然后用铅笔在纸杯的底部中间钻一个孔。

2.将塑料膜套在杯口处,并用橡皮筋扎牢。

3.在窄纸条的一端刻出或贴上一只蝴蝶,另一端折叠一下放在桌面上使蝴蝶立起来。

实验操作:

让幼儿一手拿着纸杯,纸杯底部的小孔紧紧对着窄纸条顶端的蝴

蝶,但不要挨在一起,另一只手快速拍击杯口的塑料膜,会发现纸条晃动,看到蝴蝶像在飞舞。

教师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自己制作此玩具,并反复实验,没引导幼儿了解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会引起四周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的方式就是声波。

2.让幼儿感知敲击力度的不同,声波释放的能量不同,蝴蝶飞舞的幅度也就不同。

拓展与替代:

1.多准备几张不同宽度或不同长度的纸条,贴上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做实验,感知声波对它们的影响。

2.可将轻巧的物品(鸡毛、棉絮等)放在桌上或悬挂于空中,拍击纸杯,观察变化。

主题四 电和磁

活动1 摩擦起电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塑料硬吸管、盛在盘子里的碎纸屑、尼龙布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尝试用没有被摩擦过的吸管吸碎纸屑,看能不能吸起来

2.让幼儿把吸管在尼龙布上轻轻摩擦几下,贴近纸屑,看能否吸起来。

3.再充分摩擦,看看吸起碎纸屑的数量是否比刚才多了。

教师指导建议:

1.注意让吸管及幼儿小手保持干燥。

2.可以让幼儿先自己尝试,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结束后,要求幼儿整理好材料,特别是要把碎纸屑收到盘子里,不要洒到外面。

4.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如脱腈纶毛衣时,用塑料梳子梳头时,都有可能发生静电现象。

拓展与替代:

1.把吸管换成别的材料,如玻璃棒、木棒等在尼龙布上充分摩擦后,看能够吸起碎纸屑。

2.把尼龙布换成其他材料,如棉布、毛巾、动物皮毛等,把吸管在上面充分摩擦,看吸管能够吸起碎纸屑。

主题五 运动和力

活动1 斜坡实验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6块同样大小的积木和木板以及3辆同样大小的玩具小汽车、毛巾、瓦楞纸、皱纹纸(毛巾、瓦楞纸和皱纹纸大小和木板想当) 制作方法:

1.分别用三块积木的长、宽、高做支架,然后把三块木板分别搭在三块积木上,形成三个不同高度的斜坡。

2.再用三块积木的长/宽/高做三个支架,然后把三块积木分别搭在三个支架上,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坡,并在三个斜坡上分别铺上毛巾、

瓦楞纸、皱纹纸。

实验操作:

1.让幼儿将三辆小汽车分别放在三个不同高度的斜坡的顶端,同时放手,让他们比较小汽车滑行的快慢。

2.将三辆小汽车分别放在同一高度、不同质地的坡面上,同时放手,让他们比较小汽车滑行的快慢。

教师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探索坡面的高度和光滑度对小汽车滑行速度的影响。

2.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和纸、笔,指导幼儿观察并测量记录,探索影响小汽车滑行速度的因素。

拓展与替代:

1.带幼儿玩滑梯游戏,感受不同的坡度对滑行速度的影响。

2.尝试让幼儿用不同重量的小汽车进行实验,让他们观察在同一高度、同种材质的坡面上滑行速度是否有变化。

3.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做成一个斜坡,将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同时从一个高度滚下拉,让幼儿观察哪个瓶子先到达重点;也可更换瓶子里的东西,再让它们比赛。

主题六 光和影

活动1 平面镜照照照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大小相同的平面镜、小玩偶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 将小玩偶放在平面镜前,并前后移动,观察小玩偶在镜中的成像。

2. 让两面大小相同的镜子面面相对,中间拜访小玩偶,观察其在镜中的成像。

3. 把两面平面镜的边靠在一起形成夹角,中间摆放小玩偶,反复改变夹角大小,观察镜中成像。

4. 引导幼儿玩捉光斑游戏:用小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物体或墙面上,形成光斑,让幼儿相互捕捉。

5. 教师指导建议:

①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与镜面距离不同时,所成像的大小却是相同的,且与物体等大。

② 当物体在镜中成像后,引导幼儿到镜子后面寻找所形成的像,从而明白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③ 引导幼儿探索两面镜夹角越小,镜中成像越多。

④ 捉光斑游戏可在室内玩,也可在室外玩。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把光斑反射到同伴脸上。

拓展与替代:

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镜面

2. 用铝塑板、钢板、锡箔纸等其他成像材料代替镜子,让幼儿了解材料不同产生的光斑亮度不同。

3. 在小镜子上贴上飞机等各种图案,镜子反射太阳光,可以在墙面上看到与图案相对应的光斑。

4.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水面倒影。

活动2 神奇的放大镜

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

1.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 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 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教师指导建议:

1.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2. 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3. 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拓展与替代: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活动3 有趣的哈哈镜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凹面镜、凸面镜

制作方法:成品

实验操作:让幼儿站到哈哈镜前,观察他们自己在镜中所成像的变化。 教师指导建议:

1. 请幼儿触摸哈哈镜镜面,感知镜面的弧度。

2. 引导幼儿较不同的哈哈镜镜面所成像的不同。

3. 引导幼儿观察人与哈哈镜镜面的距离不同,成像也会不同。 拓展与替代:

1. 寻找生活中能体现哈哈镜原理的物品,如光亮的纽扣、电镀

的小勺、车灯、车铃等。

2. 吹泡泡时,让幼儿试试能否在泡泡上看到自己的像。 主题七:四大发明

活动1 神奇造纸术

适合班级: 大班

材料准备: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制作方法:

1. 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

泡。

2. 让幼儿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3. 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实验操作:让幼儿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并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

教师指导建议:

1. 提醒幼儿较薄的纸尽量用手撕,不要用机器,以免破坏纸的植物纤维,且撕得越碎越好。

2. 纸泡好后,水如果太多,提醒幼儿应在加入胶水前将多余的水滤出。

3. 晒纸浆时,提示幼儿晒得越薄越均匀越好。

拓展与代替:

较稠的纸浆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或利用一些模具压制成各种形状,如面具等。

活动2 我来学印刷

适合班级:大班

材料准备:陶泥或者硬橡皮泥、牙签、颜料、刷子、白板纸 制作方法:

1. 把陶泥捏成常见印章的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将准备刻字的一面切平,用牙签在上面分别写上想印的字的正字和反字。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需要的数目,照上面步奏再制作几个同样的印章,分别写上想印的字。

实验操作:

1. 印章制作好后,指导幼儿的用刷子蘸颜料分别刷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让幼儿先用写有正字的印章印字,再用写有反字的印章印字,比较印制的效果是否相同。

3. 提供白板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列并印刷。 教师指导建议:

1. 帮助幼儿在一张透明度较好的薄纸上写上字,反过来看就是反字。

2. 提醒幼儿用牙签写完字后要剔除笔画上多余的泥,使字痕显得稍宽并且清晰。

3. 鼓励幼儿尝试用已有的字的样摆出不同的句子,如“我爱幼儿园”„„,来体现活字印刷的方便。

拓展与替代:

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看凸型印章,让他们了解、对比凹凸两种印刷的不同效果。

2. 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刻印自己喜欢的简单图案。

3. 搜集有关印刷术发展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相关内容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大.中.小班)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大.中.小班) 幼儿教师教学实用资料,凡国庆节期间征订仅需298元/套,节后将调整到350元/套 A\优质示范课(大\中\小班)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 ...

  • 华师幼儿园环境设计
  • 1.第11题 幼儿园的设备和游戏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和规格要求. 您的答案:卫生安全标准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第12题 幼儿的寝室应干燥.通风.空气应流通,建立(),配置适宜幼儿利用的床铺,墙面以冷淡色调为主. 您的答案:答案:定期消毒等卫生制度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

  • 资产处置评估
  • 房地产估价报告 估价项目名称: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位于佛山市顺德 区均安镇均安社区居民委员会百安路11号商业办公房地 产资产处置价值估价 委托方: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估价方:广东京信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 估价人员:李凯 廖亚琴 估价作业日期:二○一二年八月三日至二 ...

  • 浅谈幼儿园观察型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浅谈幼儿园观察型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作者:钟少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年第12期 [摘要]幼儿园观察型科学活动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观察型科学活动实例的设计与组织,能够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本文从观察型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入手分析,提出观察型科学活动所要注意的问 ...

  • 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
  •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十一五”时期幼儿园继续教育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张迪,阿甲老师的精彩讲座。两位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与研讨,拓宽了学 ...

  • 幼儿园继续教育学习体会
  •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xxx"时期幼儿园继续教育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张迪,阿甲老师的精彩讲座.两位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 ...

  • 幼儿园继续教育与学习心得体会
  •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十一五"时期幼儿园继续教育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张迪,阿甲老师的精彩讲座.两位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 ...

  • [学前教育学]答案
  • <学前教育学>(本科)>答案 一.填空题: 1.①儿童世纪. 2.①教学内容:②教学手段. 3.①经验:②自然教育. 4.①外国病:②花钱病:③富贵病. 5.①轻器械操:②徒手操. 6.①康有为:②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7.①幼教优先方案:②1965年. 8.①自然美:②艺术美 ...

  • 幼师教育心得
  • 我有幸参加了醴泉镇幼儿教师培训班,在这一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镇幼儿园领导的精彩讲 座 .镇幼儿园的领导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感染与深深理论引领.在一次次 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观摩了几位为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说课,并进行交流与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