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城南旧事_的艺术性重复探析

第26卷第5期

2010年5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GuizhouNormalCollegeVo.l26.No.5

May.2010

5城南旧事6的艺术性重复探析

杨 波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吴贻弓执导的5城南旧事6是一部典型的散文化作品。影片通过将三个故事的有机结构,演绎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美丽情怀。片中,艺术家通过对画面的折叠、挪移,通过对主题音乐的艺术性重复,使影片收到了一咏三叹、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5城南旧事6;艺术性重复;散文化品格;离别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0)05-0027-04

AnAnalysisofArtisticRepetitionsinMyMemoriesofOldPeking

YANGBo

(SchoolofLiterature,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1)

Abstract:ThefilmofMyMemoriesofOldPekingdirectedbyWUYi-gongisatypicalpieceofproseworks.Throughtheorganicstructuringofthreestories,thebeautifulfeelingof"tastelesssorrowandheavyyearning"isde-duced.Inthefilm,thefoldingandshiftingofthegeneralappearanceofpictures,theartisticallyrepeatingthethememusicproduceapoeticandresoundingeffectthatleavesaprolongedaftertaste.

Keywords:MyMemoriesofOldPeking;ArtisticRepetition;ProseCharacter;Parting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5城南旧事6是一个充

满/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美丽文本。在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林海音以小女孩英子的眼光为审美视角,以其诚挚的情怀、优美的笔触抒写了旧北京二三十年代的城市风物,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淡淡追忆和对有限生命的真挚吟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也散发着长久的艺术魅力。

1982年,国内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将5城南旧事6改编成影视作品,让小说变成了生动形象的视听语言。电影打动了数以千万的观众,成为一部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两年后林海音在美国看到了电影,她表示非常满意。影片曾在47个国家放映,1983年,影片获得第三届/金鸡奖0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奖;作为一部儿童电影,5城南旧事6也屡获殊荣,第二届马尼拉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二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0;第十届厄瓜多尔电影节二等奖。

一、作为叙述特色的散文化品格

散文化电影属于写实主义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采

用散文的结构范式,淡化情节,强调主体意识表达。拍摄于20世纪早期的5卡利比亚6、5你往何处去6等是散文化电影的最早尝试,到1943年,意大利人别尔托#巴巴罗的5新现实主义电影6发表,标志着散文化电影开始追求朴素、纪实的艺术风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出现了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6、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6、5偷自行车的人6等大批佳作,散文化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一起,成为西方电影的两个重要流派。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十年浩劫走出的人们生活日益多元,智性空间不断拓展,散文化电影也应时而生,5乡音6、5那人,那山,那狗6、5边城6、

5我的父亲母亲6、5黄土地6等频频出炉,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要求。

林海音在小说出版后记中谈道:/我默默地想,慢

*收稿日期:2010-03-25

作者简介:杨 波(1979-),男,贵州凤冈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

)

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0

[1]3

它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就像小说曾经给人们带来过的那种纯真、质朴、含蓄而隽永的美的享受一样。0吴贻弓又曾说过:/(5城南旧事6应该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有一片叶子凋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叶子在水面打起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0

[5]141

[4]

小说5城南旧事6

的笔调如其故事情节,行云流水又不紧不慢,温情洋溢又略带感伤。作者将五个不同的故事连缀成一个长篇,又让感伤与离别的气息贯穿前后,以此刻画和表现人物。电影5城南旧事6和小说原著一样,通过景物的摄取、音乐的渲染,呈现出浓浓的散文化品格。整部影片通过对小说进行剪裁,又用统一的情感表达统领全片,使其达到了/形散而神聚0的艺术效果。

散文化电影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生活片段的剪辑。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说:/在这里,剪刀扮演了一个真诚的诗人的角色。0

[2]170

这就决定

了电影对炮火与硝烟,以及强烈的情感起伏、剧烈的戏剧性变化的远离,决定了它的散文化追求。

但是,影片散文化艺术效果的取得,也得力于重复手法的娴熟运用。为了营造岁月不可追忆的气氛,营造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诗化效果,艺术家通过画面、音乐的反复穿插,让满含的深情穿越了时间与空间,让/城南0的一幕幕/旧事0成为哀婉而又美丽的喟叹与吟唱。

5城南旧

事6拍摄前,吴贻弓特别研究了小说的前言和后记,他从前言、后记以及整个小说文本中总括出作品的审美意蕴: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纵观整个影片,艺术家对原著十分尊重,但还是删掉了小说/兰姨娘0、/驴打滚0两节,只留下/惠安馆传奇0、/我们看海去0、/爸爸的花儿落了0三个片段,并将其改编成三个故事,即秀珍和妞儿的故事,英子与偷儿的故事,父亲去世与宋妈回乡的故事。这样的剪裁,诚如法国学者安德烈#巴赞在讨论著名电影5游击队6时所言:

导演并不把一切都展示出来,况且这也是无法办到的,然而,他的取舍总是力求再现一种符合逻辑的过程。,,事实经过摄像机拍下之后,经过分切、解析、再重新组合;毫无疑义,事实完全不会丧失自己作为事实的本性,但是,事实本身被包在抽象的形式中,就像一块砖里的泥质被包墙中一样,不过这是非实在的墙,但是它必定扩充砖这个六面体。

[3]296

二、多组画面的艺术性重复

重复叙事是小说创作的手法之一,其又称/反复

叙事0、/艺术性重复0。/指的是小说中的某一个事件、某一个细节在小说的各个不同章节中被一次次地重复叙述。0艺术性重复也是散文化电影的惯用的表现方式,5城南旧事6片中艺术性重复手法被一再使用,成为影片减缓叙述节奏、加强视觉冲击、抒发主体情感的重要选择。

在影片的第一个故事中,井窝子和西厢房作为主要的艺术呈现被多次重复。这个故事的主体情节是:执着的秀珍姑娘因爱人思康被捕、女儿下落不明而疯了。小英子以天真与无邪走进了秀珍姑娘内心。无意间小英子发现了好友妞儿就是秀珍女儿。于是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她成全了秀珍母女的相聚相识,后来秀珍母女惨死于火车车轮之下。片中,艺术家并没有停留在故事的简单陈述,而是不断对井窝子的画面进行重复叙述。影片一开始,就把井窝子和井台打水的情景推给观众,古老的井台、被冲刷得格外光滑的水槽、缓慢流淌的井水、轱辘来去的水车、响着铃铛沿街而过的驼队。其实,这些物象进入影片,已经不再是单独的静态景物,一方面,是时光雕琢、世事沧桑的表征;另一方面,是老北京厚重文化的艺术性体现,也为故事的叙述涂上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艺术家对这一意象的第一次重复是在故事展开不久,小英子和宋妈买菜回来,在井台边和打水的妞儿拉话,影片把故事叙述进程和井台这一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景物联系起来。后来,小英子和疯子姑娘秀珍结为朋友,影片在两人笑声中插入井窝子和井台取水画面,这一次影片选取的视角较为明朗,水槽、流水都跳跃着阳光

[6]

于影片5城南旧事6而言,创作者的艺术选择显而易见,通过分切、重构,去掉两个保留三个,而且故事间相互独立,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三个故事都具有同质的意义,那就是将/离去0作为最后的情感归宿,这也是/事实0内部的/抽象的形式0。林海音在5城南旧事(代序)6中也谈道:/读者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5爸爸的花儿落了6,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0

[1]7

/离别0也就成了吴贻弓执导过程中

故事情节推进的内在统一规律。因此,情节各异、意义同质是电影5城南旧事6的叙事策略,也是其散文化表征之一。

在/离别0的基调之下,衰草连天的飒飒秋日、苍茫辽远的莽莽长城、慢慢行走的驼队、汩汩流淌的井窝子水,,,共同构成了宁静深远、意蕴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一系列平实、朴素的物象,和三个故事一起,参与了影片的散文化构成。1983年,吴贻弓在5童年的梦)))我和/城南旧事06一文中谈道:/但愿

)

的影子,画面轻快而灵动,也让沉重的故事具有了一丝亮色。但是,井台和井窝子的最后一次出现变得与前不同,干涸的水槽,空空的水桶,伴随着死寂沉默的画面的,是单调的蝉噪和仿佛静止的时间。这一切都预示着秀珍母女的不幸命运,也渲染了故事的悲剧品质。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水槽、水桶、流水、阳光等景象前后并不完全原样复现,这既起到叙事的延宕作用,同时本身也构成隐喻性意义,是秀珍母女命运变化的象征性表述,因为散文化电影的/叙事规律具有更多生物学的特点而不是戏剧性特点。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实与自由。0

[3]291

的某些部分从他周围环境中凸现出来,我们仍然将它视为空间中的原态。例如,假使一只手出现在特写镜头中,我们会忘记,它是属于某个人的。正是这种关系使这一时刻具有了意义。0

[8]495

/特写镜头并不表示

内在的逻辑,而是创造一些对展开一种特定的叙事风格不可或缺的等级体系,它指示我们:请注意这个细节,赋予那个人以特权,关注那个表情。0

[8]497

作为一

部散文化电影,5城南旧事6中具有特写意义的细节处理是极具价值的,它的叙事结构松散,并不着意于制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注重情感抒发与意境营造。艺术家通过对井窝子、小油鸡、学校操场等审美对象进行艺术的放大、折叠、挪移,让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重复,体现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造成影片叙事时间的延宕,增添了/淡淡哀愁、沉沉相思0这一影片主体情调的美学力量。

另外,在叙述

秀珍的故事时,西厢房也是被不断重复的画面。影片将两个小姑娘活动的另一个地点选择在西厢房,并对西厢房的小油鸡进行了多次刻画。小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幼小可爱的小油鸡相映成趣,象征着流动的时光,以及童年的美丽与单纯。同时,自由无拘的小油鸡也反衬出小英子内心小小的心事以及妞儿的不幸命运,同时也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艺术风格引向深入。

电影是声画综合艺术,在艺术家的调控下,一些本来很平常的画面也可以实现意义的升华。在5城南旧事6影片进入关于偷儿故事的叙述后,学校操场上学生活动的画面一再被重复呈现。这样的画面一共出现了五次。影片第一次捕捉的是学堂放学的画面,铃声敲响,学校的学生跑出教室跑向操场。第二次则选取了英子和同学们做游戏的情景,显得轻松活泼。其后的三次,分别出现在偷儿被抓捕之前,帮宋妈写家信之后,以及爸爸生病住院后。一个场景在影片中断断续续出现五次,前后重复中场景也绝非毫无变化,着装的不同、季节的更替,以及前后不同事件的连缀,又都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又都有内在的联系。这是小英子生活变化、生命成长的艺术性写照。/在四次的重复变化中,突显的是影片对历史的回望和饮品,对童真童趣的回味和珍视,造就出影片的-往事追忆感.0。不仅如此,这四次重复,也让叙述变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情节和风格相互作用,暗示和引导观众来建构故事。0

[8]494

[7]

三、主题音乐的重复与变奏

195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5爵士歌王6上映,音乐

开始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推进叙事、抒发情感等功能。音乐是富于情感的艺术,中国早期的音乐理论著作5乐记6就谈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0

[9]49

黑格

尔在5美学6中也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0

[10]332

在电影5城南旧事6中,艺术家对主题

音乐的选择也别具匠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李叔同先生的5骊歌6。由于5城南旧事6属于童年怀旧题材,而且是通过小英子明澈的眼睛对世界的一个个事件进行体验、观照,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歌曲舒缓的旋律可谓丝丝入扣,相互阐发。

歌曲的旋律源自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的5梦见家和母亲6。影片一开始,如许的旋律便和故事叙述融为一体,慢慢地穿过绵绵的群山、逶迤的长城、苍凉古雅的街道、沉静行走的驼队,将观众带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影片主题曲在片中数次出现,总体上看,艺术家选择在不同时段插入主题音乐,是为了影片的叙事推进和主体情感表达。同时,影片主旋律的艺术性重复,对于强化叙事情景的动人效果,刻画人物复杂内心,营造电影的美学意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故事即将结束时,英子和父母离开了原来的住所。坐在马车上的小英子不知道什么是/将来0,但是,对于行将离去的地方:驼队、小胡同、秀珍、妞

另外,英子所

学的小学课文5我们看海去6在影片中也被屡次重复。第一次出现是在英子放学回家,在父母面前诵读。后来,在教室里老师再次带着全班同学朗读。其中,小英子和偷儿的一次对话也触及到文章内容。这一饱含诗意的课文的重复出现,表现出一个小孩美好的心灵以及她独特可爱的审美视野,同时也撩拨起影片欣赏者柔韧的神经。

所有重复的情节或者意象,也具有特写作用,这正如巴拉兹所说:/特写镜头将某些对象或一个对象

)

儿、西厢房)))纷纷在她脑海中跳跃,挥之不去。主题曲的旋律伴随着英子的回忆,在小小的胡同里恣意飞扬,画面节奏和音乐节奏相互配合,渲染着/离别0的情绪,由此,画面、音乐以及人物情感之间形成了异质同构关系。影片第二个故事中出现了学生毕业典礼的场景,主题曲也在这时得到了全片唯一的一次完整展示。英子和她的父母,以及其他的同学、家长一起相聚在礼堂里,在送别的歌声中宣告又一拨童年时光的结束。在影片5城南旧事6中,小偷因为英子不经意的/泄密0被捕,让英子懊恼而又不解,因为他们的交往超越了世俗礼法的范围(不谙世事、好奇无他的小英子和因抚育兄弟、养育母亲所迫而走入歧途的小偷之间进行了一场至纯至善的心灵之约),被抓的偷儿和小英子两两相望,彼此毫无言语却又在心中默默对话。接下来,艺术家将画面切至课堂上,老师和同学齐唱5骊歌6,其他人都高声传唱着优美的旋律,小英子却若有所思神情黯然。其实,歌曲除了渲染人物情绪、推进叙事之外,还起到了刻画人物、展现复杂内心的作用,美国著名符号学家苏珊#朗格就曾经说:/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0

[11]36

的小径,保持沉默、没有言语的剧中人物,全都服从音乐的调遣,全都因音乐而律动,也建构出优美感伤、气韵生动的美学意境。

总之,5城南旧事6就如同/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0带给我们的是对逝去的童年的悠远的回忆与哀思。正如著名影评人凌梦所说:/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0其中,艺术家对重复手法的运用,给影片以一咏三叹、往复回环的效果,给欣赏者以回味不尽、咀嚼不尽的审美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海音.城南旧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3][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王勇.中国古典戏曲精神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延续

[J].电影评介,2007(14).

[5]范贻伟.电影的叙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8.

[6]李虹.对重复理论的再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7

(3).

[7]黄晓鸿.红枫落尽乡愁满庭)))品评电影5城南旧事6

[J].电影评论.2002(12).

[8][美]JamesPhelan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在这一

次影片主题曲的重复中,小英子的心事和歌曲的惆怅婉约两相衬托,其复杂的内心也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小英子保持沉默,但离别的旋律却在英子心灵深处引起深深回响,这也达到了/无声胜有声0的艺术效果。

主题曲的最后一次艺术性重复是在片尾:父亲墓碑前,英子一家与宋妈告别。这时主题音乐全然喷发,长达四分钟的乐曲声中,离情别绪的情思充满了画面的每一个角落。用巴拉兹的话说,就是/摄影机是动的,摄影机一动,镜头段落的节奏也就随之变动,这种节奏在与音乐节奏相适应的情况下,能对音乐起到一种强调和阐释作用。0

[2]297

[责任编辑:张金富]

我们看到,影片结尾,

经霜的红红的枫叶、矮矮的孤独的坟墓、长长的蜿蜒

)

第26卷第5期

2010年5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GuizhouNormalCollegeVo.l26.No.5

May.2010

5城南旧事6的艺术性重复探析

杨 波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吴贻弓执导的5城南旧事6是一部典型的散文化作品。影片通过将三个故事的有机结构,演绎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美丽情怀。片中,艺术家通过对画面的折叠、挪移,通过对主题音乐的艺术性重复,使影片收到了一咏三叹、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5城南旧事6;艺术性重复;散文化品格;离别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0)05-0027-04

AnAnalysisofArtisticRepetitionsinMyMemoriesofOldPeking

YANGBo

(SchoolofLiterature,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1)

Abstract:ThefilmofMyMemoriesofOldPekingdirectedbyWUYi-gongisatypicalpieceofproseworks.Throughtheorganicstructuringofthreestories,thebeautifulfeelingof"tastelesssorrowandheavyyearning"isde-duced.Inthefilm,thefoldingandshiftingofthegeneralappearanceofpictures,theartisticallyrepeatingthethememusicproduceapoeticandresoundingeffectthatleavesaprolongedaftertaste.

Keywords:MyMemoriesofOldPeking;ArtisticRepetition;ProseCharacter;Parting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5城南旧事6是一个充

满/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美丽文本。在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林海音以小女孩英子的眼光为审美视角,以其诚挚的情怀、优美的笔触抒写了旧北京二三十年代的城市风物,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淡淡追忆和对有限生命的真挚吟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也散发着长久的艺术魅力。

1982年,国内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将5城南旧事6改编成影视作品,让小说变成了生动形象的视听语言。电影打动了数以千万的观众,成为一部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两年后林海音在美国看到了电影,她表示非常满意。影片曾在47个国家放映,1983年,影片获得第三届/金鸡奖0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奖;作为一部儿童电影,5城南旧事6也屡获殊荣,第二届马尼拉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二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0;第十届厄瓜多尔电影节二等奖。

一、作为叙述特色的散文化品格

散文化电影属于写实主义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采

用散文的结构范式,淡化情节,强调主体意识表达。拍摄于20世纪早期的5卡利比亚6、5你往何处去6等是散文化电影的最早尝试,到1943年,意大利人别尔托#巴巴罗的5新现实主义电影6发表,标志着散文化电影开始追求朴素、纪实的艺术风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出现了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6、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6、5偷自行车的人6等大批佳作,散文化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一起,成为西方电影的两个重要流派。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十年浩劫走出的人们生活日益多元,智性空间不断拓展,散文化电影也应时而生,5乡音6、5那人,那山,那狗6、5边城6、

5我的父亲母亲6、5黄土地6等频频出炉,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要求。

林海音在小说出版后记中谈道:/我默默地想,慢

*收稿日期:2010-03-25

作者简介:杨 波(1979-),男,贵州凤冈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

)

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0

[1]3

它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就像小说曾经给人们带来过的那种纯真、质朴、含蓄而隽永的美的享受一样。0吴贻弓又曾说过:/(5城南旧事6应该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有一片叶子凋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叶子在水面打起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0

[5]141

[4]

小说5城南旧事6

的笔调如其故事情节,行云流水又不紧不慢,温情洋溢又略带感伤。作者将五个不同的故事连缀成一个长篇,又让感伤与离别的气息贯穿前后,以此刻画和表现人物。电影5城南旧事6和小说原著一样,通过景物的摄取、音乐的渲染,呈现出浓浓的散文化品格。整部影片通过对小说进行剪裁,又用统一的情感表达统领全片,使其达到了/形散而神聚0的艺术效果。

散文化电影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生活片段的剪辑。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说:/在这里,剪刀扮演了一个真诚的诗人的角色。0

[2]170

这就决定

了电影对炮火与硝烟,以及强烈的情感起伏、剧烈的戏剧性变化的远离,决定了它的散文化追求。

但是,影片散文化艺术效果的取得,也得力于重复手法的娴熟运用。为了营造岁月不可追忆的气氛,营造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诗化效果,艺术家通过画面、音乐的反复穿插,让满含的深情穿越了时间与空间,让/城南0的一幕幕/旧事0成为哀婉而又美丽的喟叹与吟唱。

5城南旧

事6拍摄前,吴贻弓特别研究了小说的前言和后记,他从前言、后记以及整个小说文本中总括出作品的审美意蕴: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纵观整个影片,艺术家对原著十分尊重,但还是删掉了小说/兰姨娘0、/驴打滚0两节,只留下/惠安馆传奇0、/我们看海去0、/爸爸的花儿落了0三个片段,并将其改编成三个故事,即秀珍和妞儿的故事,英子与偷儿的故事,父亲去世与宋妈回乡的故事。这样的剪裁,诚如法国学者安德烈#巴赞在讨论著名电影5游击队6时所言:

导演并不把一切都展示出来,况且这也是无法办到的,然而,他的取舍总是力求再现一种符合逻辑的过程。,,事实经过摄像机拍下之后,经过分切、解析、再重新组合;毫无疑义,事实完全不会丧失自己作为事实的本性,但是,事实本身被包在抽象的形式中,就像一块砖里的泥质被包墙中一样,不过这是非实在的墙,但是它必定扩充砖这个六面体。

[3]296

二、多组画面的艺术性重复

重复叙事是小说创作的手法之一,其又称/反复

叙事0、/艺术性重复0。/指的是小说中的某一个事件、某一个细节在小说的各个不同章节中被一次次地重复叙述。0艺术性重复也是散文化电影的惯用的表现方式,5城南旧事6片中艺术性重复手法被一再使用,成为影片减缓叙述节奏、加强视觉冲击、抒发主体情感的重要选择。

在影片的第一个故事中,井窝子和西厢房作为主要的艺术呈现被多次重复。这个故事的主体情节是:执着的秀珍姑娘因爱人思康被捕、女儿下落不明而疯了。小英子以天真与无邪走进了秀珍姑娘内心。无意间小英子发现了好友妞儿就是秀珍女儿。于是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她成全了秀珍母女的相聚相识,后来秀珍母女惨死于火车车轮之下。片中,艺术家并没有停留在故事的简单陈述,而是不断对井窝子的画面进行重复叙述。影片一开始,就把井窝子和井台打水的情景推给观众,古老的井台、被冲刷得格外光滑的水槽、缓慢流淌的井水、轱辘来去的水车、响着铃铛沿街而过的驼队。其实,这些物象进入影片,已经不再是单独的静态景物,一方面,是时光雕琢、世事沧桑的表征;另一方面,是老北京厚重文化的艺术性体现,也为故事的叙述涂上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艺术家对这一意象的第一次重复是在故事展开不久,小英子和宋妈买菜回来,在井台边和打水的妞儿拉话,影片把故事叙述进程和井台这一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景物联系起来。后来,小英子和疯子姑娘秀珍结为朋友,影片在两人笑声中插入井窝子和井台取水画面,这一次影片选取的视角较为明朗,水槽、流水都跳跃着阳光

[6]

于影片5城南旧事6而言,创作者的艺术选择显而易见,通过分切、重构,去掉两个保留三个,而且故事间相互独立,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三个故事都具有同质的意义,那就是将/离去0作为最后的情感归宿,这也是/事实0内部的/抽象的形式0。林海音在5城南旧事(代序)6中也谈道:/读者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5爸爸的花儿落了6,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0

[1]7

/离别0也就成了吴贻弓执导过程中

故事情节推进的内在统一规律。因此,情节各异、意义同质是电影5城南旧事6的叙事策略,也是其散文化表征之一。

在/离别0的基调之下,衰草连天的飒飒秋日、苍茫辽远的莽莽长城、慢慢行走的驼队、汩汩流淌的井窝子水,,,共同构成了宁静深远、意蕴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一系列平实、朴素的物象,和三个故事一起,参与了影片的散文化构成。1983年,吴贻弓在5童年的梦)))我和/城南旧事06一文中谈道:/但愿

)

的影子,画面轻快而灵动,也让沉重的故事具有了一丝亮色。但是,井台和井窝子的最后一次出现变得与前不同,干涸的水槽,空空的水桶,伴随着死寂沉默的画面的,是单调的蝉噪和仿佛静止的时间。这一切都预示着秀珍母女的不幸命运,也渲染了故事的悲剧品质。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水槽、水桶、流水、阳光等景象前后并不完全原样复现,这既起到叙事的延宕作用,同时本身也构成隐喻性意义,是秀珍母女命运变化的象征性表述,因为散文化电影的/叙事规律具有更多生物学的特点而不是戏剧性特点。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实与自由。0

[3]291

的某些部分从他周围环境中凸现出来,我们仍然将它视为空间中的原态。例如,假使一只手出现在特写镜头中,我们会忘记,它是属于某个人的。正是这种关系使这一时刻具有了意义。0

[8]495

/特写镜头并不表示

内在的逻辑,而是创造一些对展开一种特定的叙事风格不可或缺的等级体系,它指示我们:请注意这个细节,赋予那个人以特权,关注那个表情。0

[8]497

作为一

部散文化电影,5城南旧事6中具有特写意义的细节处理是极具价值的,它的叙事结构松散,并不着意于制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注重情感抒发与意境营造。艺术家通过对井窝子、小油鸡、学校操场等审美对象进行艺术的放大、折叠、挪移,让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重复,体现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造成影片叙事时间的延宕,增添了/淡淡哀愁、沉沉相思0这一影片主体情调的美学力量。

另外,在叙述

秀珍的故事时,西厢房也是被不断重复的画面。影片将两个小姑娘活动的另一个地点选择在西厢房,并对西厢房的小油鸡进行了多次刻画。小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幼小可爱的小油鸡相映成趣,象征着流动的时光,以及童年的美丽与单纯。同时,自由无拘的小油鸡也反衬出小英子内心小小的心事以及妞儿的不幸命运,同时也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0的艺术风格引向深入。

电影是声画综合艺术,在艺术家的调控下,一些本来很平常的画面也可以实现意义的升华。在5城南旧事6影片进入关于偷儿故事的叙述后,学校操场上学生活动的画面一再被重复呈现。这样的画面一共出现了五次。影片第一次捕捉的是学堂放学的画面,铃声敲响,学校的学生跑出教室跑向操场。第二次则选取了英子和同学们做游戏的情景,显得轻松活泼。其后的三次,分别出现在偷儿被抓捕之前,帮宋妈写家信之后,以及爸爸生病住院后。一个场景在影片中断断续续出现五次,前后重复中场景也绝非毫无变化,着装的不同、季节的更替,以及前后不同事件的连缀,又都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又都有内在的联系。这是小英子生活变化、生命成长的艺术性写照。/在四次的重复变化中,突显的是影片对历史的回望和饮品,对童真童趣的回味和珍视,造就出影片的-往事追忆感.0。不仅如此,这四次重复,也让叙述变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情节和风格相互作用,暗示和引导观众来建构故事。0

[8]494

[7]

三、主题音乐的重复与变奏

195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5爵士歌王6上映,音乐

开始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推进叙事、抒发情感等功能。音乐是富于情感的艺术,中国早期的音乐理论著作5乐记6就谈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0

[9]49

黑格

尔在5美学6中也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0

[10]332

在电影5城南旧事6中,艺术家对主题

音乐的选择也别具匠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李叔同先生的5骊歌6。由于5城南旧事6属于童年怀旧题材,而且是通过小英子明澈的眼睛对世界的一个个事件进行体验、观照,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歌曲舒缓的旋律可谓丝丝入扣,相互阐发。

歌曲的旋律源自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的5梦见家和母亲6。影片一开始,如许的旋律便和故事叙述融为一体,慢慢地穿过绵绵的群山、逶迤的长城、苍凉古雅的街道、沉静行走的驼队,将观众带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影片主题曲在片中数次出现,总体上看,艺术家选择在不同时段插入主题音乐,是为了影片的叙事推进和主体情感表达。同时,影片主旋律的艺术性重复,对于强化叙事情景的动人效果,刻画人物复杂内心,营造电影的美学意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故事即将结束时,英子和父母离开了原来的住所。坐在马车上的小英子不知道什么是/将来0,但是,对于行将离去的地方:驼队、小胡同、秀珍、妞

另外,英子所

学的小学课文5我们看海去6在影片中也被屡次重复。第一次出现是在英子放学回家,在父母面前诵读。后来,在教室里老师再次带着全班同学朗读。其中,小英子和偷儿的一次对话也触及到文章内容。这一饱含诗意的课文的重复出现,表现出一个小孩美好的心灵以及她独特可爱的审美视野,同时也撩拨起影片欣赏者柔韧的神经。

所有重复的情节或者意象,也具有特写作用,这正如巴拉兹所说:/特写镜头将某些对象或一个对象

)

儿、西厢房)))纷纷在她脑海中跳跃,挥之不去。主题曲的旋律伴随着英子的回忆,在小小的胡同里恣意飞扬,画面节奏和音乐节奏相互配合,渲染着/离别0的情绪,由此,画面、音乐以及人物情感之间形成了异质同构关系。影片第二个故事中出现了学生毕业典礼的场景,主题曲也在这时得到了全片唯一的一次完整展示。英子和她的父母,以及其他的同学、家长一起相聚在礼堂里,在送别的歌声中宣告又一拨童年时光的结束。在影片5城南旧事6中,小偷因为英子不经意的/泄密0被捕,让英子懊恼而又不解,因为他们的交往超越了世俗礼法的范围(不谙世事、好奇无他的小英子和因抚育兄弟、养育母亲所迫而走入歧途的小偷之间进行了一场至纯至善的心灵之约),被抓的偷儿和小英子两两相望,彼此毫无言语却又在心中默默对话。接下来,艺术家将画面切至课堂上,老师和同学齐唱5骊歌6,其他人都高声传唱着优美的旋律,小英子却若有所思神情黯然。其实,歌曲除了渲染人物情绪、推进叙事之外,还起到了刻画人物、展现复杂内心的作用,美国著名符号学家苏珊#朗格就曾经说:/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0

[11]36

的小径,保持沉默、没有言语的剧中人物,全都服从音乐的调遣,全都因音乐而律动,也建构出优美感伤、气韵生动的美学意境。

总之,5城南旧事6就如同/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0带给我们的是对逝去的童年的悠远的回忆与哀思。正如著名影评人凌梦所说:/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0其中,艺术家对重复手法的运用,给影片以一咏三叹、往复回环的效果,给欣赏者以回味不尽、咀嚼不尽的审美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海音.城南旧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3][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王勇.中国古典戏曲精神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延续

[J].电影评介,2007(14).

[5]范贻伟.电影的叙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8.

[6]李虹.对重复理论的再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7

(3).

[7]黄晓鸿.红枫落尽乡愁满庭)))品评电影5城南旧事6

[J].电影评论.2002(12).

[8][美]JamesPhelan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在这一

次影片主题曲的重复中,小英子的心事和歌曲的惆怅婉约两相衬托,其复杂的内心也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小英子保持沉默,但离别的旋律却在英子心灵深处引起深深回响,这也达到了/无声胜有声0的艺术效果。

主题曲的最后一次艺术性重复是在片尾:父亲墓碑前,英子一家与宋妈告别。这时主题音乐全然喷发,长达四分钟的乐曲声中,离情别绪的情思充满了画面的每一个角落。用巴拉兹的话说,就是/摄影机是动的,摄影机一动,镜头段落的节奏也就随之变动,这种节奏在与音乐节奏相适应的情况下,能对音乐起到一种强调和阐释作用。0

[2]297

[责任编辑:张金富]

我们看到,影片结尾,

经霜的红红的枫叶、矮矮的孤独的坟墓、长长的蜿蜒

)


相关内容

  •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 刘银鹏 课型:整本书阅读 课题:<城南旧事>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 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 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 通过各种方式 ...

  • 名著导读课 城南旧事
  • <名著导读课--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 ...

  • 城南旧事新书推荐课教案
  •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电影情节回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欲望.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 ...

  • 怀旧经典:[城南旧事]
  • 怀旧经典:<城南旧事> * [城南旧事·怀旧经典] * 城南旧事·怀旧经典 (点击播放) * dsqld * 3,409 电影<城南旧事>海报 吴贻弓导演的电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城南旧事>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96 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

  • 故都的女儿们凌叔华_古韵_与林海音_城南旧事_比较
  • 127 故都的女儿们 凌叔华<古韵>与林海音<城南旧事>比较 王敏雁 (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天津300384) [摘要]本篇论文立足凌叔华与林海音的两部自传体小说(<古韵>与<城南旧事>),以二位女性作家的生平经历. 创作联系作为切入点,作者认为 ...

  • 30岳园[城南旧事]影视赏析
  • <城南旧事>表现造型分析 [1**********]30岳园 影片讲述着一段发生在老北京成立的故事,小女孩英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与神志不清的女人建立了深深的友情,牵引出了女人神志不清的原因和她丈夫的死因还有他的孩子妞.搬家后遇小偷,无意间在别人认为鬼屋的院子里认识了他,再次牵引出了各家被盗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篇一: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失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之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好课难得,难在文.课.人的统一.即 ...

  • 电影城南旧事诗意下的悲剧
  • 作品透视 MOVIE LITERATURE <城南旧事>电影诗意下的悲剧 ■王凤玲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以"回溯性"的叙述手法追忆童年往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老 北京的市井图.电影&l ...

  • [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 <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1 <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