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得失寸心知

  王一民,1938年生,江西湖口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创作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作品。五部电影剧本拍成影片,十六部电视剧本搬上荧屏。其中《乡情》和《乡音》获过国家级大奖。著有《王一民文集》两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存在决定意识,写作源于生活。一个人不可能离开时代做任何事情,文学创作更是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山野自由自在时,狂放不羁,放歌游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来他到了朝庭,面对皇帝与宫庭生活,他只能写出歌颂杨贵妃的《清平调》之类东西,“云想衣裳花想容”十分无聊也无奈。李白到底是野性难驯,锦衣玉食并不能俘虏他,他毫无顾及地饮酒消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皇帝也看出他没有培养前途,于是礼遇辞退,赐金还山。一回到大自然如同换了一个人,畅游名山大川,斗酒诗百篇。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生逢安史之乱,他的作品较多反映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总之,时代环境决定创作思想。我从学校毕业出去工作时,正是“反右”斗争如火如荼之际,由于刚到一个新环境,没敢“乱说乱动”,规规矩矩地教学生读书,成为学校的新生力量。紧接着,全国树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掀起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高潮。次年,我被调到地区文联,在一个文学刊物当编辑,看稿编稿,看着想着心痒手痒,被当时的气氛所感召,就写起诗来。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学写过诗,也曾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这回再拿笔时,有意去掉学生腔,更多地去描写生活。当时年轻,感觉那个年月很红火,激人向上,我的诗歌自然热情地赞颂大跃进中的新生事物。在选材上动了一点脑筋。写什么呢?放眼四顾,一批部队创作人才去了西南西北,写作非常活跃。白桦一篇接一篇写云南少数民族,闻捷在新疆写出烩炙人口的《天山牧歌》。江西也有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文莽彦,他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写出不少歌颂革命老区的好诗,《请茶歌》至今为人传唱。他们都是我崇敬的偶像。于是我选取了熟悉的鄱阳湖,唱起了渔歌。由于题材对路,尽管稚嫩一些还是被几家大刊物采用了。  正当意气风发想做个诗人时,却不得不停止写诗,改写戏了。因为工作变动,调到地区专业剧团当编剧。有一阵子感到不适,很快想通了,写诗不能当饭吃,必须有一份工资才能养活自已。用了好几年时间,通过看戏,读戏,写戏,才摸到一点戏剧门道。以前写诗是业余爱好,写与不写无所谓。现在写戏是工作,必须按领导的指示办事。上面布置的任务要努力完成。除整理改编传统戏曲外,还要创作新剧目,因为在基层,面对农村,我常常被派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写一些农村题材的剧本。“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很早就发出了,本地区有一个类似大寨的典型,名叫大桥,以“铁肩膀”闻名。我在大桥公社一蹲几个月,后来与人合作写出一台大戏,一台小戏,内容都是宣传艰苦奋斗精神。那时政治挂帅的调子很高,我的指导思想就是紧跟,小心翼翼怕犯错误。以今天的眼光看,那些紧跟形势、宣传政策的遵命之作,在当时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改变,就失去了意义,更少有文学价值。  经过十年文革的洗礼,下放劳动,流离辗转,又回到原点,仍然当编剧。但是时代变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转了航向,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团结一心搞经济建设。文学艺术也逐渐繁荣起来。我已不是一个文学青年,四十多岁了。理性告诉我要抓紧时间,抓紧机遇好好拼搏。恰好各家电影制片厂纷纷约稿,要拍出新电影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我用了几年时间写出五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剧本,“三乡”和“两家”,都获得电影厂的通过。除《家庭圆舞曲》因故下马外,其它四部都制成影片,放映效果良好。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是时代给我以机会,改革开放的激励与宽容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1980年代是一个难忘的年代,十年浩劫之后百废待兴,憋了很久的作家们一个个露出锋芒,出现了一批对前三十年特别是前十年反思的作品。基本主题扬弃了功利目的,从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走向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他们着意表现由于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牵动的社会心理、社会伦理等多种社会生活层次的文化冲突,使我耳目一新。带着这样的视角再来审视我熟悉的鄱阳湖生活,让我渐渐开悟。我们的母亲湖,我们的赣鄱大地,养育了几千万人民,她就像一个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美丽而富饶。由于灾荒,由于战乱,也由于长期封建枷锁的桎梏,她所养育的儿女们贫穷,落后,愚昧,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时至改革开放,人们还要为争几担湖草打生死架,流血丧命。我不能再奏那渔歌唱晚的轻松小调,而要好好思索一下人们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找一个切口走进历史。  《乡情》的故事,纵向将当下一个普通农家与土地革命对接起来,横向把农民与干部,城市与乡村对接起来。表层上是一个农家子弟一夜之间身份的改变,拷问他对养母,对乡下原配的良知;内层里,更拷问革命干部在胜利后对养育他们的人民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救护?纠结一番之后,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突显出来。我在专业剧团工作多年,学会了编戏,也许把这个戏剧性的故事编得过于巧合,给人以斧凿之嫌,但是被观众原谅了,下不为例。其实大可不必编得那么离奇复杂。第二部电影,写一个小小家庭,一对夫妻,两个儿女,平和恩爱,也可以与悠久的历史对接,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残余积习被他们悄悄继承,终于酿成悲剧。《乡音》在结构上没有大起大落,内核里深藏一个“戏胆”,即文化反思,使平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富有象征和寓意。在感知陶春和余木生这两个人物的历史定位之后,我给他们设计每一场戏都能对接民族久远的文化传统,传导当今农民的心理律动。写《乡思》时,女主角周凉姑遭遇男知青李鸣,让农民与文革那段历史对接,注定是一场悲剧,这点原始感知的冲动,无疑是很珍贵的。早在80年代初,我就想通过这场错误的婚姻对百万知青下放进行反思,但无勇乏力。没有深入挖掘悲剧的根源,却让女主人公走向自强自立,成为一个先进典型。重犯主题外显的错误,削弱了这部作品的思想力量,留下深深遗憾。《乡情》《乡音》和《乡思》的成功与失误,给我的教益是感悟生活决定创作品质。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地域生活,在城市,在农村,或者在边疆,在国外,生活久了便对那个区域逐渐了解熟悉。但是了解与熟悉只有“感”,而未“悟”,还是写不出思想深刻、形象感人的好作品。生活感悟一说,与佛经有点类似,有的人用心观察思考,渐入佳境,是谓渐悟。有的人顿悟,苦心研究多时,“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感悟之后,还有一个审美把握的过程,一首乐曲有一个基调,一部电影也有一个影调,创作进行中切忌走调。《乡情》之后写《乡音》,尽量扬弃人为的编造,还原生活本身。忠实描写一对农民夫妻没有矫饰的日常活动,顺从包含愚昧,温情隐存悲戚,以借喻与折射方式表现人物的发展和生活的走向。拍摄之前,编辑部有的同志认为情节缺少起伏跌宕,要求加戏,让男人拿出大男子的气派,对女人狠一点。我认为走调了,甘冒不虚心之大不韪,坚守自己的审美把握。僵持好一阵,幸好得到厂级领导的支持,我记得厂党委负责人当时一句话,尊重作者的原始冲动,通过。审美把握决定艺术价值,这部作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终于取得艺术上的成功,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当电视剧这个娱乐品种进入千家万户之后,电影院被冷落,众多电影人都去与电视合作,我便随大流加入电视大军。起始还按电影的作法把剧本当一剧之本来做。由于受商业大潮的浸润冲刷,制片人搞到资金就上,大上快上,剧集也越拉越长。俗话说慢功出细活,上得快难免粗糙。我也有过类似经历,时间紧任务急,自己忙不过来便拉人入伙合作。特别是当我自己在一个小小影视单位做了负责人以后,为了项目拍片子,还亲自手捧盂钵向企业家乞食,寻求联合。虽然还坚持写作,但文学质量却难以保证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回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写过不少东西,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却不多。  纯文学是每个文学创作者心中的圣地,然而要一生坚守却很不容易,不是政治功利的干涉,就是经济利益的冲击,在体制内生存的人是脆弱的,无奈的。我经常处于坚守与丢失之间,自我矛盾弄得身心疲惫。真正进入性情写作是退休之后,一任思想放飞,写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看山写山,看水写水,走到哪儿就把感想记下。那怕是一篇千字文,也要认真构思,仔细打磨,尽力写好。有时写几首打油诗,添一点雅趣,娱乐自已。为了便于交流,搞了一个文学博客,把新作发到网上,让朋友点评。偶然被编辑发现,拿去发在某副刊上。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是一件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陈 然

  王一民,1938年生,江西湖口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创作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作品。五部电影剧本拍成影片,十六部电视剧本搬上荧屏。其中《乡情》和《乡音》获过国家级大奖。著有《王一民文集》两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存在决定意识,写作源于生活。一个人不可能离开时代做任何事情,文学创作更是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山野自由自在时,狂放不羁,放歌游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来他到了朝庭,面对皇帝与宫庭生活,他只能写出歌颂杨贵妃的《清平调》之类东西,“云想衣裳花想容”十分无聊也无奈。李白到底是野性难驯,锦衣玉食并不能俘虏他,他毫无顾及地饮酒消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皇帝也看出他没有培养前途,于是礼遇辞退,赐金还山。一回到大自然如同换了一个人,畅游名山大川,斗酒诗百篇。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生逢安史之乱,他的作品较多反映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总之,时代环境决定创作思想。我从学校毕业出去工作时,正是“反右”斗争如火如荼之际,由于刚到一个新环境,没敢“乱说乱动”,规规矩矩地教学生读书,成为学校的新生力量。紧接着,全国树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掀起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高潮。次年,我被调到地区文联,在一个文学刊物当编辑,看稿编稿,看着想着心痒手痒,被当时的气氛所感召,就写起诗来。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学写过诗,也曾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这回再拿笔时,有意去掉学生腔,更多地去描写生活。当时年轻,感觉那个年月很红火,激人向上,我的诗歌自然热情地赞颂大跃进中的新生事物。在选材上动了一点脑筋。写什么呢?放眼四顾,一批部队创作人才去了西南西北,写作非常活跃。白桦一篇接一篇写云南少数民族,闻捷在新疆写出烩炙人口的《天山牧歌》。江西也有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文莽彦,他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写出不少歌颂革命老区的好诗,《请茶歌》至今为人传唱。他们都是我崇敬的偶像。于是我选取了熟悉的鄱阳湖,唱起了渔歌。由于题材对路,尽管稚嫩一些还是被几家大刊物采用了。  正当意气风发想做个诗人时,却不得不停止写诗,改写戏了。因为工作变动,调到地区专业剧团当编剧。有一阵子感到不适,很快想通了,写诗不能当饭吃,必须有一份工资才能养活自已。用了好几年时间,通过看戏,读戏,写戏,才摸到一点戏剧门道。以前写诗是业余爱好,写与不写无所谓。现在写戏是工作,必须按领导的指示办事。上面布置的任务要努力完成。除整理改编传统戏曲外,还要创作新剧目,因为在基层,面对农村,我常常被派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写一些农村题材的剧本。“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很早就发出了,本地区有一个类似大寨的典型,名叫大桥,以“铁肩膀”闻名。我在大桥公社一蹲几个月,后来与人合作写出一台大戏,一台小戏,内容都是宣传艰苦奋斗精神。那时政治挂帅的调子很高,我的指导思想就是紧跟,小心翼翼怕犯错误。以今天的眼光看,那些紧跟形势、宣传政策的遵命之作,在当时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改变,就失去了意义,更少有文学价值。  经过十年文革的洗礼,下放劳动,流离辗转,又回到原点,仍然当编剧。但是时代变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转了航向,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团结一心搞经济建设。文学艺术也逐渐繁荣起来。我已不是一个文学青年,四十多岁了。理性告诉我要抓紧时间,抓紧机遇好好拼搏。恰好各家电影制片厂纷纷约稿,要拍出新电影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我用了几年时间写出五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剧本,“三乡”和“两家”,都获得电影厂的通过。除《家庭圆舞曲》因故下马外,其它四部都制成影片,放映效果良好。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是时代给我以机会,改革开放的激励与宽容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1980年代是一个难忘的年代,十年浩劫之后百废待兴,憋了很久的作家们一个个露出锋芒,出现了一批对前三十年特别是前十年反思的作品。基本主题扬弃了功利目的,从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走向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他们着意表现由于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牵动的社会心理、社会伦理等多种社会生活层次的文化冲突,使我耳目一新。带着这样的视角再来审视我熟悉的鄱阳湖生活,让我渐渐开悟。我们的母亲湖,我们的赣鄱大地,养育了几千万人民,她就像一个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美丽而富饶。由于灾荒,由于战乱,也由于长期封建枷锁的桎梏,她所养育的儿女们贫穷,落后,愚昧,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时至改革开放,人们还要为争几担湖草打生死架,流血丧命。我不能再奏那渔歌唱晚的轻松小调,而要好好思索一下人们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找一个切口走进历史。  《乡情》的故事,纵向将当下一个普通农家与土地革命对接起来,横向把农民与干部,城市与乡村对接起来。表层上是一个农家子弟一夜之间身份的改变,拷问他对养母,对乡下原配的良知;内层里,更拷问革命干部在胜利后对养育他们的人民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救护?纠结一番之后,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突显出来。我在专业剧团工作多年,学会了编戏,也许把这个戏剧性的故事编得过于巧合,给人以斧凿之嫌,但是被观众原谅了,下不为例。其实大可不必编得那么离奇复杂。第二部电影,写一个小小家庭,一对夫妻,两个儿女,平和恩爱,也可以与悠久的历史对接,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残余积习被他们悄悄继承,终于酿成悲剧。《乡音》在结构上没有大起大落,内核里深藏一个“戏胆”,即文化反思,使平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富有象征和寓意。在感知陶春和余木生这两个人物的历史定位之后,我给他们设计每一场戏都能对接民族久远的文化传统,传导当今农民的心理律动。写《乡思》时,女主角周凉姑遭遇男知青李鸣,让农民与文革那段历史对接,注定是一场悲剧,这点原始感知的冲动,无疑是很珍贵的。早在80年代初,我就想通过这场错误的婚姻对百万知青下放进行反思,但无勇乏力。没有深入挖掘悲剧的根源,却让女主人公走向自强自立,成为一个先进典型。重犯主题外显的错误,削弱了这部作品的思想力量,留下深深遗憾。《乡情》《乡音》和《乡思》的成功与失误,给我的教益是感悟生活决定创作品质。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地域生活,在城市,在农村,或者在边疆,在国外,生活久了便对那个区域逐渐了解熟悉。但是了解与熟悉只有“感”,而未“悟”,还是写不出思想深刻、形象感人的好作品。生活感悟一说,与佛经有点类似,有的人用心观察思考,渐入佳境,是谓渐悟。有的人顿悟,苦心研究多时,“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感悟之后,还有一个审美把握的过程,一首乐曲有一个基调,一部电影也有一个影调,创作进行中切忌走调。《乡情》之后写《乡音》,尽量扬弃人为的编造,还原生活本身。忠实描写一对农民夫妻没有矫饰的日常活动,顺从包含愚昧,温情隐存悲戚,以借喻与折射方式表现人物的发展和生活的走向。拍摄之前,编辑部有的同志认为情节缺少起伏跌宕,要求加戏,让男人拿出大男子的气派,对女人狠一点。我认为走调了,甘冒不虚心之大不韪,坚守自己的审美把握。僵持好一阵,幸好得到厂级领导的支持,我记得厂党委负责人当时一句话,尊重作者的原始冲动,通过。审美把握决定艺术价值,这部作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终于取得艺术上的成功,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当电视剧这个娱乐品种进入千家万户之后,电影院被冷落,众多电影人都去与电视合作,我便随大流加入电视大军。起始还按电影的作法把剧本当一剧之本来做。由于受商业大潮的浸润冲刷,制片人搞到资金就上,大上快上,剧集也越拉越长。俗话说慢功出细活,上得快难免粗糙。我也有过类似经历,时间紧任务急,自己忙不过来便拉人入伙合作。特别是当我自己在一个小小影视单位做了负责人以后,为了项目拍片子,还亲自手捧盂钵向企业家乞食,寻求联合。虽然还坚持写作,但文学质量却难以保证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回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写过不少东西,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却不多。  纯文学是每个文学创作者心中的圣地,然而要一生坚守却很不容易,不是政治功利的干涉,就是经济利益的冲击,在体制内生存的人是脆弱的,无奈的。我经常处于坚守与丢失之间,自我矛盾弄得身心疲惫。真正进入性情写作是退休之后,一任思想放飞,写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看山写山,看水写水,走到哪儿就把感想记下。那怕是一篇千字文,也要认真构思,仔细打磨,尽力写好。有时写几首打油诗,添一点雅趣,娱乐自已。为了便于交流,搞了一个文学博客,把新作发到网上,让朋友点评。偶然被编辑发现,拿去发在某副刊上。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是一件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陈 然


相关内容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 ...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给我们阐明了教师的职责,即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而这句话中的"传道"也正是今天我们所讲的德育.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将如何带领学生去领悟古诗文中的积极精神,并将这些精神渗入学生的"灵魂 ...

  • 得失心知-文章岂怕无人见
  • 欲写热点笔太慢,其他题材无人看!无人看很是打击写作的积极性. 问老农这类问题,通常是要失望甚至非常失望而且很可能极端失望的.这里的老读者都知道,老农就是个吹大牛.唱高调的家伙,俺的建议都是年青人等不及的. 问俺没人看的问题,老农不但不指点一条捷径,还要恶狠狠反问三个问题. 反问文:为什么写了东西非要 ...

  •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
  • 诗圣杜少陵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汝昌先生把自己的诗词讲解取名为"千秋一寸心",取义于此.杜句原意是自知之意,周老则以为诗词赏会讲解,就是以书写者之心去寻求古人之心,是两个"寸心"的契合.这也是中国诗论"以意逆志"的本义.而我则在周老 ...

  • [粉丝与知音]阅读附答案
  • 粉丝与知音①"粉丝"来自英文的fans,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 ...

  • 五年级家长会讲话稿
  •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心得,其实前天接到老师电话通知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忐忑不安着.说实在的,我的孩子和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做为家长,和在座的许多家长相比,也还有不少差距,所以我要讲的绝不能 ...

  • 物理学之美:杨振宁的13项重要科学贡献
  •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1 引言 1928年,6 岁的杨振宁在海滩捡贝壳,与众不同地挑选极小却精致的.异于常人的独特的观察力.品味和风格在他成年后的物理学生涯中不断表现出来,成就了一位当代最卓越的理论物理学风格大师和物理学基本理论结构的设计师[1-7]. 2012年,90岁的杨振宁收到的一件生日礼 ...

  • 余秋雨的作品及简介
  • 余秋雨的作品及简介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 ...

  • 关于杜甫的成语
  • 长年三老古时指船工.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指挥若定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簪缨世族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