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创建一个新的金融体系

作者:德勤全球金融业服务机构

证券日报 2004年08期

  值得支付的代价

  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汹涌澎湃。银行的借贷爆发式地增长。保险业处于创记录的水平。然而,中国市场在以巨大的动力奋勇前行的同时,必然要对其治理和经营的实践操作进行仔细审视。

  我们建议中国制定一个双管齐下的计划以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如此,中国政府能在必须推进金融机构内部改革的同时,也对监管的机构组织进行改造。

  让我们先从监管体系谈起,近年来,中国已开始着手建立了一系列以监管国内金融机构为使命的监管部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负责中国保险业的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一起行使对商业银行和信托业务的监督管理。为了对证券和基金行业行使监管,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其中的每一个机构,都是一个处于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均衡有机结合的金融监管系统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我们与中国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相信,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所采取的单一监管机构相比,采用一个更为分散的监管结构最为符合中国的利益。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平衡各个方面的不同的利益和考量,有利于创建一个世界级的金融系统。

  拥有一支薪酬得体而又了解最佳操作模式的监管工作人员是提高监管能力的一个关键。尽管借鉴全球各地最佳模式的做法值得称道,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单一模式或者是预算水平可以适合所有的监管机构。

  现在我们再讨论金融机构。中国对金融机构的理解必须要配合监管体系的改革进行一系列广泛的变革。公司层次的改革,必须集中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留聘专业人员,尤为重要的是,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有鉴于这些目标,我们估计把中国的金融机构与现行国际标准接轨,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至少需要十二亿美元(九十八亿四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最大数额的投资,将发生在银行业内部,因为重振银行业的健康与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繁荣息息相关。我们估计整个银行至少要在这一过程中投资六亿五千万美元(五十三亿三千万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二将用于四大银行的改造。

  保险业也面临类似的挑战和机会。我们预计该行业的治理大约需花费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人民币三十亿)。其中十家最大的公司大约要在新的系统上投资二亿美元(十六亿四千万人民币)。尽管证券业还处于前期发展中,它也应该能从这一投资提升的过程中大幅度地受益。我们估计这一方面的投资将需要一亿六千六百万美元(十亿三千六百万人民币)。我们的经验表明,单独改造风险管理系统并不足以解决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各层次的问题。这一步骤必须与管理信息系统与培训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值得再次强调的是,银行业必须得到最多的关注。

  前方的路

  中国收获的回报将是巨大的。中国在向现代化高速迈进的旅途中。21世纪建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系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由于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继续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巨大投资。然而,没有金融与公司治理体系的持续改革,所有这些将面临风险。对于治理体系的适当投资将会提高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得良好回报的机会,如果这种投资能帮助确保远期经济成功和社会稳定,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付出的代价。

  基于我们在这篇白皮书提出的建议,我们在此简述需要优先考虑的改革事项。

  1、改革公司治理制度;

  2、加强政府监部门和监察方式;

  3、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全权代表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

  4、建立一个存款保险系统和相应的监管机构;

  5、改善中国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断努力改善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别是在确保董事会独立性和培植一群积极参与的机构投资群体。

  第二,继续深化中国监管体系的改革。对这些机构的投资对于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国不适合像日本或韩国一样转向建立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还面临许多更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监管人员。

  第三,我们建议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全权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对于希望投资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了解国家如何行使股东权利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而言,政府应考虑赋予这一机构适当的权力以推进改革并协助相关决策。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有三项:明确国家作为产权所有者的目标;实施新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及所有权结构改革提供决策。

  第四,我们建议建立存款保险系统。媒体报道已经被列入议事日程。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所规定的时限意味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当做首要任务。我们的意见是这个机构应当兼顾存款保险和类似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职能。

  最后,为支持以上建议的宏观层次改革,在微观层次对金融机构内部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公司治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都需要加以改善以达到国际水准。我们估计这项投资需要12亿美元(98.4亿人民币)以上。然而,也许同样重要的是改变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治理观念。

作者:德勤全球金融业服务机构

证券日报 2004年08期

  值得支付的代价

  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汹涌澎湃。银行的借贷爆发式地增长。保险业处于创记录的水平。然而,中国市场在以巨大的动力奋勇前行的同时,必然要对其治理和经营的实践操作进行仔细审视。

  我们建议中国制定一个双管齐下的计划以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如此,中国政府能在必须推进金融机构内部改革的同时,也对监管的机构组织进行改造。

  让我们先从监管体系谈起,近年来,中国已开始着手建立了一系列以监管国内金融机构为使命的监管部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负责中国保险业的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一起行使对商业银行和信托业务的监督管理。为了对证券和基金行业行使监管,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其中的每一个机构,都是一个处于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均衡有机结合的金融监管系统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我们与中国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相信,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所采取的单一监管机构相比,采用一个更为分散的监管结构最为符合中国的利益。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平衡各个方面的不同的利益和考量,有利于创建一个世界级的金融系统。

  拥有一支薪酬得体而又了解最佳操作模式的监管工作人员是提高监管能力的一个关键。尽管借鉴全球各地最佳模式的做法值得称道,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单一模式或者是预算水平可以适合所有的监管机构。

  现在我们再讨论金融机构。中国对金融机构的理解必须要配合监管体系的改革进行一系列广泛的变革。公司层次的改革,必须集中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留聘专业人员,尤为重要的是,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有鉴于这些目标,我们估计把中国的金融机构与现行国际标准接轨,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至少需要十二亿美元(九十八亿四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最大数额的投资,将发生在银行业内部,因为重振银行业的健康与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繁荣息息相关。我们估计整个银行至少要在这一过程中投资六亿五千万美元(五十三亿三千万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二将用于四大银行的改造。

  保险业也面临类似的挑战和机会。我们预计该行业的治理大约需花费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人民币三十亿)。其中十家最大的公司大约要在新的系统上投资二亿美元(十六亿四千万人民币)。尽管证券业还处于前期发展中,它也应该能从这一投资提升的过程中大幅度地受益。我们估计这一方面的投资将需要一亿六千六百万美元(十亿三千六百万人民币)。我们的经验表明,单独改造风险管理系统并不足以解决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各层次的问题。这一步骤必须与管理信息系统与培训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值得再次强调的是,银行业必须得到最多的关注。

  前方的路

  中国收获的回报将是巨大的。中国在向现代化高速迈进的旅途中。21世纪建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系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由于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继续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巨大投资。然而,没有金融与公司治理体系的持续改革,所有这些将面临风险。对于治理体系的适当投资将会提高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得良好回报的机会,如果这种投资能帮助确保远期经济成功和社会稳定,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付出的代价。

  基于我们在这篇白皮书提出的建议,我们在此简述需要优先考虑的改革事项。

  1、改革公司治理制度;

  2、加强政府监部门和监察方式;

  3、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全权代表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

  4、建立一个存款保险系统和相应的监管机构;

  5、改善中国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断努力改善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别是在确保董事会独立性和培植一群积极参与的机构投资群体。

  第二,继续深化中国监管体系的改革。对这些机构的投资对于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国不适合像日本或韩国一样转向建立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还面临许多更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监管人员。

  第三,我们建议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全权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对于希望投资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了解国家如何行使股东权利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而言,政府应考虑赋予这一机构适当的权力以推进改革并协助相关决策。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有三项:明确国家作为产权所有者的目标;实施新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及所有权结构改革提供决策。

  第四,我们建议建立存款保险系统。媒体报道已经被列入议事日程。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所规定的时限意味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当做首要任务。我们的意见是这个机构应当兼顾存款保险和类似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职能。

  最后,为支持以上建议的宏观层次改革,在微观层次对金融机构内部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公司治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都需要加以改善以达到国际水准。我们估计这项投资需要12亿美元(98.4亿人民币)以上。然而,也许同样重要的是改变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治理观念。


相关内容

  • 重庆两江新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创建设想
  • ・本刊特稿・ 核心提示: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这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开发区.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正着力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重庆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quo ...

  • [海南金融]2015年第1期摘要
  • 海南金融2015年第1期摘要 理论探讨 大数据信用征信:现实应用.困境与法律完善逻辑 李 真 作者简介:李 真(1987-),男,河北邢台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大数据征信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在优化征 信市场布局.促进传统征信业改造升级及推动差异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

  • 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
  • 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 货币一体化趋势 一.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看欧元.美元."亚元"的三足鼎立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下的多元储备浮动汇率制现在又向少元化的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体系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为何会发生如此的变迁 1. ...

  • 如何建立农村征信体系
  •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建立农村征信体系 指导老师 吴 国 平 学生姓名 ××× 准考证号 [1**********]9 2012年3月2日 目 录 引言„„„„„„„„„„„„„„„„„„„„„„„„„„„„„„„„1 一.征信及征信体系„„„„„„„„„„„„„„„„„„„„„„„„„1 二.农村 ...

  • 试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增强金融机构运转的稳定性.在制度推行的早期,银行主要依赖政府和国家,在我国基本上不会产生银行破产的现象.存款人普遍会认为将钱在银行中存储不会产生风险.由于银行属于国家,因此在贷款对象方面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即便国有企业无法还清贷款,国家 ...

  • 国有银行的危机
  • (一) 难啃的硬骨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顶梁柱.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他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都在担忧,中国很快就要加入WTO了,国有银行能不能经受得起外来的冲击? 国有银行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坏帐累累,[2]缺乏创新机制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本就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革开放 ...

  • 阿里巴巴社会责任实践
  • 阿里巴巴社会责任实践 一.客户 帮助客户度过难关,是阿里巴巴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最佳的诠释.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有超过4200万家中小企业,严重依赖外贸出口,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订单大幅减少,引发库存积压.资金断裂.生产停滞等连锁反应.帮助中小 ...

  • 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 作者:简新华 2011年01期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和第一要务,是硬道理.有无正确科学理论指导是发展能否顺利.有效和持续的决定性因素.简单地讲,发展经济学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经济学,也称"贫困经济学"."穷人经济学":通俗地说,发展经 ...

  • 创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 10贵州遵义:创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中共遵义市委党校课题组 杨仲林 2010年11月30日11:1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遵义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背景及要求 (一)遵义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的集大成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共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