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案

《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正确认读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兴趣是本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是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质疑:

1、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那些神话故事?

2、揭题:

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想学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3、质疑:

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你们想不想看看在神话中天和地最早是什么样的?

2、欣赏CAI 课件:浑沌一片的宇宙情景:

说说你感觉宇宙什么样?感悟理解“浑沌一片”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激趣自读:

大家想不想知道神话中这浑沌一片的宇宙是如何变成了现在美丽的世界呢?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去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标一个小问号。

学生自主读书。

(二)字、词、句正音:(课件出示)

1、认读生词。

2、认读生词

3、读含有生词的句子,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梳理先前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课文,升华体验

(一)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

思考: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交流,重点朗读感悟: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黑暗猛劈过去。 读一读,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想象盘古用力劈开天地的情景,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3、读第二自然段,发现第四句中的反义词组。

朗读体会,三组反义词对比鲜明地把天和地是如何变化而成的写了出来。

4、引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感受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如果在盘古分开的天地之间,加上这些事物,你觉得怎么样?(出示词

组课件)

2、就是这万事万物才组成了我们美丽的宇宙。

2、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4、交流感受,引导体会盘古的奉献:

a:同学们,世界越变越美丽了,可是盘古的身体却一点一点地消失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我们除了感受到世界的美丽,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交流体会,想象天地变化时的情景,感受神话的神奇,盘古的奉献。

5、感情朗读。

6、欣赏CAI 课件:盘古变化天地万物的情景。升华体验。

(三) 齐读第五自然段,抒发情感。

四、延伸拓展

我会说: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大家对老祖宗盘古的敬仰。如果盘古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

五、升华情感,总结下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与伟大,也领略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回家以后,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陈利霞 2011年11月

《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正确认读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兴趣是本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是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质疑:

1、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那些神话故事?

2、揭题:

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想学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3、质疑:

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你们想不想看看在神话中天和地最早是什么样的?

2、欣赏CAI 课件:浑沌一片的宇宙情景:

说说你感觉宇宙什么样?感悟理解“浑沌一片”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激趣自读:

大家想不想知道神话中这浑沌一片的宇宙是如何变成了现在美丽的世界呢?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去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标一个小问号。

学生自主读书。

(二)字、词、句正音:(课件出示)

1、认读生词。

2、认读生词

3、读含有生词的句子,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梳理先前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课文,升华体验

(一)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

思考: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交流,重点朗读感悟: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黑暗猛劈过去。 读一读,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想象盘古用力劈开天地的情景,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3、读第二自然段,发现第四句中的反义词组。

朗读体会,三组反义词对比鲜明地把天和地是如何变化而成的写了出来。

4、引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感受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如果在盘古分开的天地之间,加上这些事物,你觉得怎么样?(出示词

组课件)

2、就是这万事万物才组成了我们美丽的宇宙。

2、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4、交流感受,引导体会盘古的奉献:

a:同学们,世界越变越美丽了,可是盘古的身体却一点一点地消失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我们除了感受到世界的美丽,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交流体会,想象天地变化时的情景,感受神话的神奇,盘古的奉献。

5、感情朗读。

6、欣赏CAI 课件:盘古变化天地万物的情景。升华体验。

(三) 齐读第五自然段,抒发情感。

四、延伸拓展

我会说: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大家对老祖宗盘古的敬仰。如果盘古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

五、升华情感,总结下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与伟大,也领略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回家以后,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陈利霞 2011年11月


相关内容

  •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 18.盘古开天地 教案 第二课时 ―――中心小学 闫育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 ...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8.盘古开天地
  • 18.盘古开天地 学习目标 ①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堂认读,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 "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采用自读.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等方式,95﹪学生 ...

  • 第五单元,作文
  •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单元主题 <我们和我> 本单元以"我们和我"为主题,编排了 3 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 天地,学习本单位,可以使学生更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成长,能够在学 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语文天地" ...

  • 三年级上盘古开天地教案
  • 教案 西哲里木中心校 刘明明 2015.10.25 18.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猛.缓.丈.逐.肢.肌.辽.血.液.宗等10个生字. 2会写暗.降.丈.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等14 个生字. 3.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血液.滋润.创造等词.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3册全册教案
  • 目录 1. 好习惯 10.动脑筋 不懂就问 称象 字典大楼 狮子和兔子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2.妈妈 11.清清的水 妈妈的爱 瀑布 儿子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3.丁丁东东学识字(一) 4.植树 12.小英雄 植树的季节 歌唱二小放牛郎 杨树之歌 歌声 一片树叶 江凡 语文天地 语 ...

  • 国学[千字文]第一课时教案孔繁芬
  • <千字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大有山学校:孔繁芬 教材简单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 ...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一教案北师大版
  • 语文天地一 三维目标: 1.积累生字﹑词和名人名言: 2.读短文,做贺卡,感受师恩的伟大. 3.写一篇小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难点: 1.背诵"读一读"栏目里的名人名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各环节的学习感受师恩.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练习法 学法:小组合作 ...

  • 第二单元,作文
  • x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单元主题 <声 音> 单元要点 分 析 本单元以"声音"为主题,编排了一篇散文,一篇故事和两则寓言. 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 感受生活的美好,还可以从有趣的寓言故事中学到人生道理."语 ...

  •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7.孔子拜师人教新课标
  • 三年级 语文 科 17.孔子拜师 第 01 课时 班级: 姓名: 签名 评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ãn míng nà mân yíng hîu ( ) ( ) ( ) chuán shîu pǐn xíng zhǐ jìng ( ) ( ) ( ) 二.填写词语. ( )( )闻名 毫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