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意义

论抗美缓朝战争

摘要:抗美缓朝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次重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近代史上壮丽的一页。同时,抗美缓朝战争是世界尊重中国的开始。本文通过分析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以便更加清楚了解抗美缓朝战争。

关键词:抗美援朝背景历史意义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因此,我们不得不战。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决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

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历次的大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其中著名的战役“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此战,歼灭美骑兵第1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15团大部,毙伤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坚定了志愿军的战斗信心。第一次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面告捷结束。

第二次战役

清川江围歼战:最可爱的人美誉神州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教育了几代人的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著名的清川江围歼战中。清川江围歼战给予美第9军以重创,粉碎了联合国军意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在志愿军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联合国军面临全部被歼的危险”,可是一次失利并不能将美国吓倒。 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激战中,112 师335团3连进至松骨峰后,与敌遭遇,该连立即占领路旁高地,在毫无工事依托的阵地上,与蜂拥而至的美军激战5个多小时,始终未让美军前进一步。美军在屡攻不

下的情况下,集中数十门火炮和近20辆坦克对该连阵地猛烈轰击,并以飞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将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随后一拥而上。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严峻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用牙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后来,著名作家魏巍主要依据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

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3连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此,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第三次战役

此战著名战役“高阳追击战”

1950年12月31日黄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向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并很快突破其防线向纵深发展。

此时,已连续遭受志愿军两次战役打击的联合国军已成惊弓之鸟,对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攻势稍作抵抗,就仓惶逃跑,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联合国军被迫于1951年1月2日开始实施全线撤退,只留一部兵力在汉城以北进行掩护,继续阻止志愿军进攻。志愿军乘胜追击,直逼汉城,1月4日下午,志愿军攻占汉城。而此时杜鲁门政府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4月11日,杜鲁门最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

第四次战役

著名战役“横城反击战”:天兵天将敌胆寒

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一次作战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所说的这次战斗,就是志愿军第四次战役中著名的横城反击作战。

联合国军重整旗鼓,于1951年1月 25日开始,集中其所有地面部队23万人,在空军支援配合下,全线发起了反攻。

此时,志愿军已连续打了三次战役,部队减员严重,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刚刚进入休整。鉴于美军的猖狂进攻,志愿军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发起第四次战役,命令各部队停止休整,采取西顶东反的方针,转入防御作战。由于缺空现代化空军编制,使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所谓前线与后勤的区别,整个战线几乎曝露于美军的狂轰滥炸,空袭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战突击。战场上缺乏新鲜果蔬,我们的志愿军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于作战。由于我们的后勤供应落后,志愿军的士兵只能背负五天的粮食,到了第七天弹尽粮绝,不得不停止进攻,联军趁机发动“屠夫作战”和“撕裂作战”,志愿军在联合国军的立体作战的炮火下挨打,损失异常惨重,士兵经常整营的战死。51年3月14日,志愿军放弃汉城。第四次战役以失败告终,但是志愿军仍然将联合国军阻滞在三八线附近,消灭联合国军78000多人。

上甘岭战役:迫使美军最后认输

黄继光,一个值得中国军人骄傲的英雄。这位用胸膛堵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就产生于上甘岭战役。为了挽救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提高谈判桌上的要价,同时给参加联合国军的其它国家一点胜利刺激,以便让他们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生命,联合国军决定发动金化攻势。为粉碎金化攻势,志愿军进行了著名的上甘岭坚守防御作战。

在上甘岭这块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了3个多师6 万余人、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山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然而,志愿军的阵地屹然未动。这次战役,共毙伤敌2.5

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4架。参与策划这次进攻的美国军事专家哀叹: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上甘岭的志愿军部队全部消灭。

金城战役:抗美

援朝最后一战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军历史上惟一一次向坚固阵地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创造了阵地进攻战的经验。此次战役,志愿军火炮和炮火的密度达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水平,整个战役消耗弹药1.9万吨,相当于志愿军前五次战役消耗弹药总和的2.2倍,充分表明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1953年7月13日黄昏,志愿军撼天动地的大炮轰鸣声拉开了战役帷幕。西集团203师穿插分队先头侦察班在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下,化装成南朝鲜军,通过了重重哨卡,摸到了南朝鲜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侦察班立即发起突然袭击,打毁了该团的指挥系统。部署于周围的南朝鲜军失去了指挥,迅速溃乱。这就是后来在国内广泛流传的奇袭白虎团。志愿军的攻势震惊了联合国军。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官克拉克亲自飞临前线督战,并调集了8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全力反攻,企图夺回失地。志愿军遂转入防御,与敌展开了反复的阵地争夺战,共击退敌军反扑1000 余次。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此战,共歼敌5.3万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三、抗美援朝的意义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二)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来对新中国进行侵略的想法得以灰飞烟灭,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更是我们意识到要想独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坚强的现代化军队。这对我国军队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不复存在了。”不仅如此,此战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爱国情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自豪的事情。

(五)建立巩固的国防。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① [1]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24

②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③ [3]毛泽东外交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92

④ [4]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⑤ [5]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光明日报,2000-10-26

论抗美缓朝战争

摘要:抗美缓朝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次重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近代史上壮丽的一页。同时,抗美缓朝战争是世界尊重中国的开始。本文通过分析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以便更加清楚了解抗美缓朝战争。

关键词:抗美援朝背景历史意义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因此,我们不得不战。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决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

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历次的大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其中著名的战役“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此战,歼灭美骑兵第1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15团大部,毙伤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坚定了志愿军的战斗信心。第一次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面告捷结束。

第二次战役

清川江围歼战:最可爱的人美誉神州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教育了几代人的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著名的清川江围歼战中。清川江围歼战给予美第9军以重创,粉碎了联合国军意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在志愿军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联合国军面临全部被歼的危险”,可是一次失利并不能将美国吓倒。 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激战中,112 师335团3连进至松骨峰后,与敌遭遇,该连立即占领路旁高地,在毫无工事依托的阵地上,与蜂拥而至的美军激战5个多小时,始终未让美军前进一步。美军在屡攻不

下的情况下,集中数十门火炮和近20辆坦克对该连阵地猛烈轰击,并以飞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将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随后一拥而上。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严峻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用牙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后来,著名作家魏巍主要依据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

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3连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此,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第三次战役

此战著名战役“高阳追击战”

1950年12月31日黄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向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并很快突破其防线向纵深发展。

此时,已连续遭受志愿军两次战役打击的联合国军已成惊弓之鸟,对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攻势稍作抵抗,就仓惶逃跑,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联合国军被迫于1951年1月2日开始实施全线撤退,只留一部兵力在汉城以北进行掩护,继续阻止志愿军进攻。志愿军乘胜追击,直逼汉城,1月4日下午,志愿军攻占汉城。而此时杜鲁门政府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4月11日,杜鲁门最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

第四次战役

著名战役“横城反击战”:天兵天将敌胆寒

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一次作战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所说的这次战斗,就是志愿军第四次战役中著名的横城反击作战。

联合国军重整旗鼓,于1951年1月 25日开始,集中其所有地面部队23万人,在空军支援配合下,全线发起了反攻。

此时,志愿军已连续打了三次战役,部队减员严重,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刚刚进入休整。鉴于美军的猖狂进攻,志愿军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发起第四次战役,命令各部队停止休整,采取西顶东反的方针,转入防御作战。由于缺空现代化空军编制,使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所谓前线与后勤的区别,整个战线几乎曝露于美军的狂轰滥炸,空袭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战突击。战场上缺乏新鲜果蔬,我们的志愿军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于作战。由于我们的后勤供应落后,志愿军的士兵只能背负五天的粮食,到了第七天弹尽粮绝,不得不停止进攻,联军趁机发动“屠夫作战”和“撕裂作战”,志愿军在联合国军的立体作战的炮火下挨打,损失异常惨重,士兵经常整营的战死。51年3月14日,志愿军放弃汉城。第四次战役以失败告终,但是志愿军仍然将联合国军阻滞在三八线附近,消灭联合国军78000多人。

上甘岭战役:迫使美军最后认输

黄继光,一个值得中国军人骄傲的英雄。这位用胸膛堵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就产生于上甘岭战役。为了挽救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提高谈判桌上的要价,同时给参加联合国军的其它国家一点胜利刺激,以便让他们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生命,联合国军决定发动金化攻势。为粉碎金化攻势,志愿军进行了著名的上甘岭坚守防御作战。

在上甘岭这块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了3个多师6 万余人、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山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然而,志愿军的阵地屹然未动。这次战役,共毙伤敌2.5

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4架。参与策划这次进攻的美国军事专家哀叹: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上甘岭的志愿军部队全部消灭。

金城战役:抗美

援朝最后一战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军历史上惟一一次向坚固阵地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创造了阵地进攻战的经验。此次战役,志愿军火炮和炮火的密度达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水平,整个战役消耗弹药1.9万吨,相当于志愿军前五次战役消耗弹药总和的2.2倍,充分表明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1953年7月13日黄昏,志愿军撼天动地的大炮轰鸣声拉开了战役帷幕。西集团203师穿插分队先头侦察班在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下,化装成南朝鲜军,通过了重重哨卡,摸到了南朝鲜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侦察班立即发起突然袭击,打毁了该团的指挥系统。部署于周围的南朝鲜军失去了指挥,迅速溃乱。这就是后来在国内广泛流传的奇袭白虎团。志愿军的攻势震惊了联合国军。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官克拉克亲自飞临前线督战,并调集了8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全力反攻,企图夺回失地。志愿军遂转入防御,与敌展开了反复的阵地争夺战,共击退敌军反扑1000 余次。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此战,共歼敌5.3万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三、抗美援朝的意义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二)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来对新中国进行侵略的想法得以灰飞烟灭,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更是我们意识到要想独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坚强的现代化军队。这对我国军队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不复存在了。”不仅如此,此战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爱国情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自豪的事情。

(五)建立巩固的国防。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① [1]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24

②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③ [3]毛泽东外交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92

④ [4]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⑤ [5]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光明日报,2000-10-26


相关内容

  •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溧阳市第二中学 李黔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学生正确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 八年级历史最可爱的人1
  • <最可爱的人>说课教案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注:同时投影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知识,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第二部分 是: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

  • 抗美援朝战争在当下的意义
  • 抗美援朝战争在当下的意义 距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已经六十多年了.当年,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威胁,和朝鲜人民一道,保家卫国,以弱抗强,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如今我们重温抗美援朝战争,不仅要回顾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更要思考这场战争对于我们现在的国防外交以 ...

  • 抗美援朝之历史意义
  • 抗美援朝之历史意义 第一,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困难重重,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请求中国出动军队进行支援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毅然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举动本身就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尤其中国 ...

  •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浅析
  • [摘要]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以无可争议的胜利宣布了中国的战无不胜,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为共和国的建设发展争取到了长期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显示了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 ...

  •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不容否定
  • 徐焰 2010年11月08日13:50   来源:<学习时报>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不容否定--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回顾历史总是为现实服务.纪念以往的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战争,是为了激励人们努力维护现在的国家利 ...

  • 最可爱的人说课稿
  • 最可爱的人说课稿/r/n 大家好,我叫龙丽,来自建华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 课<最可爱的人>./r/n 对于本课,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下面我先进行第一项--说教材:/r/n 一.说教材/r/n 1.教学内 ...

  • 从另一个角度看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
  • 1964年,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行动的不断升级,为了做好充分准备,以防万一,中央军委确定6个陆军军又1个师.1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为预定援越作战部队.一旦美军地面部队越过17线,把战火直接烧到越南北方,便分为两批入越参战.各军.师长以及机关人员已经到越南北方和老挝勘察了地形. 1965年4月,昆明军 ...

  • 中考历史必胜复习材料中国历史
  •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