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119的配电控制模块设计

基于LPC2119的配电控制模块设计

摘要: 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本文基于LPC2119设计配电控制模块。

关键字: 配电控制模块, , 智能配电箱

火箭炮配电箱在火箭炮作战任务完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对火箭炮的高低和方向调炮及左右千斤顶放列、撤收进行配电控制。目前,火箭炮配电箱使用的控制器件仍是传统的接触器,这类器件触点在切换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触点发热、粘接、卡死,造成配电动作失败,存在故障隐患时难以发现; 同时,配电箱为减小大功率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采用串联启动电阻限流的方法,当电机过载时,极易烧坏启动电阻,造成配电箱无法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箱的可靠使用,直接影响火箭炮作战任务的完成。基于此,亟需改进火箭炮现有配电箱,设计新型智能配电箱来解决现有配电箱存在的问题,使火箭炮配电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本文基于LPC2119设计配电控制模块。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配电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智能配电箱主要由配电控制模块、智能配电模块、CAN 总线通信模块和LIN 总线通信模块等组成。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主要负责管理智能配电模块,监控用电负载的运行状态,同时通过双CAN 冗余通道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火箭炮配电箱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配电控制模块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它以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119为控制核心,主要由CAN 收发器、LIN 收发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电源模块等组成。

图1配电控制模块结构组成图

配电控制模块选用ARM7TDMI 版本的LPC2119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该微处理器将许多外围功能集成到了芯片内部,性价比高; 选用存储器FM24C64存储智能配电模块的配置参数信息; 配电控制模块各种通信接口由专用的接口芯片来负责处理;CAN 总线接口主要负责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LIN 总线接口主要负责

控制和管理智能配电模块; 串口部分主要预留系统升级、信息配置、读取及修改等。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配电控制模块上电后,从存储器中读取配电箱配置信息,根据信息对智能配电模块进行核对和识别,完成信息分配初始化工作; 实时扫描智能配电模块输出电流、电压和温度参数,响应CAN 总线显示控制命令,上传配电箱工作状态信息至上位机。配电控制模块主要性能包括:①通讯协议采用CAN 2.0B,具有两路CAN 通讯接口,实现CAN 总线的冗余备份; ②具有LIN 通讯接口,通讯协议采用LIN 2.0,实现对所有智能配电模块的控制; ③自动识别智能配电模块,进行模块参数自动下载,方便快速更换、维修智能配电模块; ④上位机通过CAN 总线可以访问配电控制模块,实现对智能配电箱的维护和检修; ⑤微处理器通过CAN 总线可以上传配电状态参数和配电箱故障信息等。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微处理器LPC2119选型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配电控制模块的核心部件。本文在综合考虑CAN 总线和LIN 通信要求,以及处理器性价比、功能完善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Philips 公司的LPC2119微处理器作为配电控制模块的核心。LPC2119是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32位ARM7TDMI-S 核,并带有128K 片内FLASH 、16K SRAM、双CAN 总线控制器、片内Boot 装载程序实现ISP 和IAP 、2个UART 通用串口等。LPC2119满足本设计对存储、CAN 总线和LIN 总线的收发以及参数设置等需求,并且双CAN 总线控制器为系统的冗余设计提供了方便,LPC2119将处理器内核与CAN 控制器模块集成在一起,增强了该芯片的功能,不仅使CAN 总线的通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而且在硬件电路设计时不需再考虑选用何种CAN 控制器,只需增加CAN 收发器即可实现CAN 总线通信,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

存储器电路设计

本设计选用存储器FM24C64存储智能配电模块的配置参数信息,FM24C64是采用先进的铁电技术制造的64K 位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具有非易失性,且可以像RAM 一样快速读写,数据在掉电后可以保存十年,相比EEPROM 或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FRAM 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与EEPROM 系列不同的是,FM24C64以总线速度进行写操作,无须延时,数据发到FM24C64后直接写到具体的单元地址,下一个总线操作可以立即开始。FM24C64可以支持1万亿次读写次数,是EEPROM 的1百万倍。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FM24C64非易失性铁电随机存储器的特性包括:①工作电压为5V; ②动态工作电流为150μA; ③总线速度可以达到1MHz; ④可以直接替换EEPROM; ⑤向上兼容100K 和400K 总线速度。这些特性使得FM24C64满足配电控制模块非易失性要求,使存储具有更快的写操作速度和更少的系统开销。FM24C64采用工业标准两线接口,8脚SOP 封装,操作温度范围为-40℃~+85℃。配电控制模块采用铁电存储器FM24C64(8KB),主要是作为数据存储器,FM24C64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图2 FM24C64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图

图3 MAX3232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图

RS232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RS232标准是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终端或外设之间的近端连接。实际工作时,为了能够与TTL 器件连接,必须在RS232与TTL 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转换; 输出、输入信号都要分别经过电平转换器,进行电平转换后才能送到连接器或从连接器上接收。本配电控制模块选用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进行电平转换,MAX3232芯片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LPC2119内部集成2个的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单元,提供了两个独立的异步串行I/O口。MAX232内部有电压倍增电路和转换电路,只需3.3V 电源便可实现TTL 电平与RS232电平的转换,设计简单、可靠性高。

CAN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CAN 控制器是CAN 通信的核心,CAN 的通信底层协议的转换主要由CAN 控制器和CAN 收发器实现。对于不同型号的CAN 总线通信控制器,实现底层协议部分的电路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而与微处理器接口部分的结构和方式存有不同。

在本配电控制模块的CAN 总线通信接口中采用CTM1050T 总线接口模块。CTM1050T 为隔离型CAN 收发器模块,内部包含隔离电路、CAN 收发器、总线保护和电源电路,CTM1050T 主要是将CAN 控制器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 总线的差分电平,且具有隔离功能、ESD 保护功能以及TVS 管防总线过压功能。CTM1050T 是CAN 协议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CAN 总线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LPC2119与CTM1050T 模块构成的CAN 节点具有设计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实现CAN 总线上各节点在电气、电源上完全隔离和独立。由图4可知,在设计过程中CTM1050T 与CAN 总线的接口部分采用了一定的安全和抗干扰措施。为了保护CTM1050T 免受过流的冲击,CTM1050T 的CANL 和CANH 引脚各自通过一个5Ω的电阻和滤波电感与CAN 总线相连,电阻可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 为了滤除总线上的高频干扰和预防电磁辐射,CANL 和CANH 与地之间并联了两个30P 的小电容。当CAN 总线有较高的电压时,通过二极管的瞬态击穿可起到一定的过压保护作用,因此,在两根CAN 总线接入端与地之间分别反接了一个保护二极管。CTM1050T 模块的TXD 、RXD 引脚兼容+3.3V、+5V的CAN 控制器,不需外接其他元器件,直接将+3.3V或+5V的CAN 控制器发送、接收引脚与CTM1050T 模块的发送、接收引脚相连接。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图4 CAN总线接口电路图

LIN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在配电控制模块的LIN 总线通信接口中采用TJA1020作为总线数据收发器件,TJA1020收发器是LIN 传输媒体之间的接口协议控制器和LIN 主机/从机协议控制器,配电控制模块充当LIN 网络的主节点,通过UART1串口连接到LIN 收发器TJA1020,然后再由TJA1020连接到LIN 物理总线上。TJA1020输入引脚TXD 的发送数据流被LIN 收发器转换成总线信号并且电平翻转速率和波形都受到限制,以减少电磁辐射。TJA1020的接收器检测到LIN 总线上的数据流并通过RXD 引脚将它传送到协议控制器。LIN 收发器TJA1020的主要特性是:①波特率最高达20kbps; ②高抗电磁干扰性,极低的电磁发射; ③未通电状态下的无源特性; ④在睡眠模式下电流消耗极低,可实现本地或远程唤醒; ⑤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等。

本设计采用LPC2119处理器的UART1作为LIN 总线通讯接口,选用TLP113高速光耦进行信号隔离传输,LIN 总线接口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LIN总线接口电路图

图6 +15V控制电源电路图

控制电源电路设计

根据配电控制模块的工作要求,模块需要电源提供+15V、+3.3V以及+1.8V的电压。在进行配电控制模块所需的+15V电源电路设计时,为提高电源稳定性,选用COSEL 的电气隔离型SFS152415 DC/DC电源模块,+15V控制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3.3V和+1.8V电源电路如图7示,分别选用3.3V 和1.8V 的SPX1117系列线性稳压芯片得到模块需要的+3.3V和+1.8V电源,选用COSEL 的SUS32405型号DC/DC电源模块控制电源电气隔离,以提高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图7 +3.3V和+1.8V控制电源电路图

结束语

本文基于LPC2119微处理器设计了配电控制模块,首先给出了配电控制模块的总体设计,然后介绍了微处理器LPC2119的选型,最后阐述了模块的电路设计,包括存储器电路、RS232通信接口电路、CAN 总线接口电路、LIN 总线接口电路以及控制电源电路。该配电控制模块为火箭炮武器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础,在武器装备配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LPC2119的配电控制模块设计

摘要: 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本文基于LPC2119设计配电控制模块。

关键字: 配电控制模块, , 智能配电箱

火箭炮配电箱在火箭炮作战任务完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对火箭炮的高低和方向调炮及左右千斤顶放列、撤收进行配电控制。目前,火箭炮配电箱使用的控制器件仍是传统的接触器,这类器件触点在切换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触点发热、粘接、卡死,造成配电动作失败,存在故障隐患时难以发现; 同时,配电箱为减小大功率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采用串联启动电阻限流的方法,当电机过载时,极易烧坏启动电阻,造成配电箱无法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箱的可靠使用,直接影响火箭炮作战任务的完成。基于此,亟需改进火箭炮现有配电箱,设计新型智能配电箱来解决现有配电箱存在的问题,使火箭炮配电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本文基于LPC2119设计配电控制模块。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配电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智能配电箱主要由配电控制模块、智能配电模块、CAN 总线通信模块和LIN 总线通信模块等组成。配电控制模块是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单元,主要负责管理智能配电模块,监控用电负载的运行状态,同时通过双CAN 冗余通道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火箭炮配电箱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配电控制模块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它以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119为控制核心,主要由CAN 收发器、LIN 收发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电源模块等组成。

图1配电控制模块结构组成图

配电控制模块选用ARM7TDMI 版本的LPC2119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该微处理器将许多外围功能集成到了芯片内部,性价比高; 选用存储器FM24C64存储智能配电模块的配置参数信息; 配电控制模块各种通信接口由专用的接口芯片来负责处理;CAN 总线接口主要负责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LIN 总线接口主要负责

控制和管理智能配电模块; 串口部分主要预留系统升级、信息配置、读取及修改等。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配电控制模块上电后,从存储器中读取配电箱配置信息,根据信息对智能配电模块进行核对和识别,完成信息分配初始化工作; 实时扫描智能配电模块输出电流、电压和温度参数,响应CAN 总线显示控制命令,上传配电箱工作状态信息至上位机。配电控制模块主要性能包括:①通讯协议采用CAN 2.0B,具有两路CAN 通讯接口,实现CAN 总线的冗余备份; ②具有LIN 通讯接口,通讯协议采用LIN 2.0,实现对所有智能配电模块的控制; ③自动识别智能配电模块,进行模块参数自动下载,方便快速更换、维修智能配电模块; ④上位机通过CAN 总线可以访问配电控制模块,实现对智能配电箱的维护和检修; ⑤微处理器通过CAN 总线可以上传配电状态参数和配电箱故障信息等。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微处理器LPC2119选型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配电控制模块的核心部件。本文在综合考虑CAN 总线和LIN 通信要求,以及处理器性价比、功能完善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Philips 公司的LPC2119微处理器作为配电控制模块的核心。LPC2119是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32位ARM7TDMI-S 核,并带有128K 片内FLASH 、16K SRAM、双CAN 总线控制器、片内Boot 装载程序实现ISP 和IAP 、2个UART 通用串口等。LPC2119满足本设计对存储、CAN 总线和LIN 总线的收发以及参数设置等需求,并且双CAN 总线控制器为系统的冗余设计提供了方便,LPC2119将处理器内核与CAN 控制器模块集成在一起,增强了该芯片的功能,不仅使CAN 总线的通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而且在硬件电路设计时不需再考虑选用何种CAN 控制器,只需增加CAN 收发器即可实现CAN 总线通信,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

存储器电路设计

本设计选用存储器FM24C64存储智能配电模块的配置参数信息,FM24C64是采用先进的铁电技术制造的64K 位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具有非易失性,且可以像RAM 一样快速读写,数据在掉电后可以保存十年,相比EEPROM 或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FRAM 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与EEPROM 系列不同的是,FM24C64以总线速度进行写操作,无须延时,数据发到FM24C64后直接写到具体的单元地址,下一个总线操作可以立即开始。FM24C64可以支持1万亿次读写次数,是EEPROM 的1百万倍。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FM24C64非易失性铁电随机存储器的特性包括:①工作电压为5V; ②动态工作电流为150μA; ③总线速度可以达到1MHz; ④可以直接替换EEPROM; ⑤向上兼容100K 和400K 总线速度。这些特性使得FM24C64满足配电控制模块非易失性要求,使存储具有更快的写操作速度和更少的系统开销。FM24C64采用工业标准两线接口,8脚SOP 封装,操作温度范围为-40℃~+85℃。配电控制模块采用铁电存储器FM24C64(8KB),主要是作为数据存储器,FM24C64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图2 FM24C64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图

图3 MAX3232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图

RS232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RS232标准是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终端或外设之间的近端连接。实际工作时,为了能够与TTL 器件连接,必须在RS232与TTL 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转换; 输出、输入信号都要分别经过电平转换器,进行电平转换后才能送到连接器或从连接器上接收。本配电控制模块选用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进行电平转换,MAX3232芯片与LPC2119的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LPC2119内部集成2个的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单元,提供了两个独立的异步串行I/O口。MAX232内部有电压倍增电路和转换电路,只需3.3V 电源便可实现TTL 电平与RS232电平的转换,设计简单、可靠性高。

CAN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CAN 控制器是CAN 通信的核心,CAN 的通信底层协议的转换主要由CAN 控制器和CAN 收发器实现。对于不同型号的CAN 总线通信控制器,实现底层协议部分的电路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而与微处理器接口部分的结构和方式存有不同。

在本配电控制模块的CAN 总线通信接口中采用CTM1050T 总线接口模块。CTM1050T 为隔离型CAN 收发器模块,内部包含隔离电路、CAN 收发器、总线保护和电源电路,CTM1050T 主要是将CAN 控制器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 总线的差分电平,且具有隔离功能、ESD 保护功能以及TVS 管防总线过压功能。CTM1050T 是CAN 协议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CAN 总线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LPC2119与CTM1050T 模块构成的CAN 节点具有设计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实现CAN 总线上各节点在电气、电源上完全隔离和独立。由图4可知,在设计过程中CTM1050T 与CAN 总线的接口部分采用了一定的安全和抗干扰措施。为了保护CTM1050T 免受过流的冲击,CTM1050T 的CANL 和CANH 引脚各自通过一个5Ω的电阻和滤波电感与CAN 总线相连,电阻可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 为了滤除总线上的高频干扰和预防电磁辐射,CANL 和CANH 与地之间并联了两个30P 的小电容。当CAN 总线有较高的电压时,通过二极管的瞬态击穿可起到一定的过压保护作用,因此,在两根CAN 总线接入端与地之间分别反接了一个保护二极管。CTM1050T 模块的TXD 、RXD 引脚兼容+3.3V、+5V的CAN 控制器,不需外接其他元器件,直接将+3.3V或+5V的CAN 控制器发送、接收引脚与CTM1050T 模块的发送、接收引脚相连接。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图4 CAN总线接口电路图

LIN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在配电控制模块的LIN 总线通信接口中采用TJA1020作为总线数据收发器件,TJA1020收发器是LIN 传输媒体之间的接口协议控制器和LIN 主机/从机协议控制器,配电控制模块充当LIN 网络的主节点,通过UART1串口连接到LIN 收发器TJA1020,然后再由TJA1020连接到LIN 物理总线上。TJA1020输入引脚TXD 的发送数据流被LIN 收发器转换成总线信号并且电平翻转速率和波形都受到限制,以减少电磁辐射。TJA1020的接收器检测到LIN 总线上的数据流并通过RXD 引脚将它传送到协议控制器。LIN 收发器TJA1020的主要特性是:①波特率最高达20kbps; ②高抗电磁干扰性,极低的电磁发射; ③未通电状态下的无源特性; ④在睡眠模式下电流消耗极低,可实现本地或远程唤醒; ⑤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等。

本设计采用LPC2119处理器的UART1作为LIN 总线通讯接口,选用TLP113高速光耦进行信号隔离传输,LIN 总线接口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LIN总线接口电路图

图6 +15V控制电源电路图

控制电源电路设计

根据配电控制模块的工作要求,模块需要电源提供+15V、+3.3V以及+1.8V的电压。在进行配电控制模块所需的+15V电源电路设计时,为提高电源稳定性,选用COSEL 的电气隔离型SFS152415 DC/DC电源模块,+15V控制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3.3V和+1.8V电源电路如图7示,分别选用3.3V 和1.8V 的SPX1117系列线性稳压芯片得到模块需要的+3.3V和+1.8V电源,选用COSEL 的SUS32405型号DC/DC电源模块控制电源电气隔离,以提高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图7 +3.3V和+1.8V控制电源电路图

结束语

本文基于LPC2119微处理器设计了配电控制模块,首先给出了配电控制模块的总体设计,然后介绍了微处理器LPC2119的选型,最后阐述了模块的电路设计,包括存储器电路、RS232通信接口电路、CAN 总线接口电路、LIN 总线接口电路以及控制电源电路。该配电控制模块为火箭炮武器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础,在武器装备配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内容

  • 基于AMBE_2000的电话语音信号数字化模块设计_张夺赟
  • 基于AMBE-2000的电话语音信号数字化模块设计 张夺赟,陈 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浙江嘉兴314033) 摘要:通过介绍实现电话语音信号数字化模块的设计方法,详细说明了AMBE-2000的编码后的数据包格式,同时也阐 述了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对SI3210的工作原理及 ...

  • 基于ARM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
  • 2009年第28卷第4期 传感器与微系统(T ransducer and M i crosyste m T echnolog i es) 79 基于AR M 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 李卫峰, 李 超, 曾庆军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江苏镇江212003) * 摘 要:针对中风病人和上肢 ...

  • 基于ARM7的防盗报警器设计
  • 宁波理工学院 嵌入式设计(论文) 专业班级: 组 员: 裘伟 3060431072 指导教师: 张德荣 1.任务描述 本次任务主要是一种基于ARM7 的防盗报警器.整个系统以PHILIPSLPC2290为核心, 通过μC/OS-Ⅱ来实现实时多任务管理.整个硬件电路分为三部分:LPC2290,PWM ...

  •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选题要求及题目
  •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选题要求及课题 1.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时长两星期,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每组学生人数为2-3人(可在不超过3人的范围内由指导教师具体规定),报告雷同超过60%者,成绩都记不及格! 2.学生需要在附后的设计题目总表中进行选题,原则上需要在6月17号前完成选题,并开始课程设计工作 ...

  • 从有损到无损的音频编解码框架
  • igital Si g nal Processing 文章编号:1002-8684(2010)12-0060-05 数字信号处理 AVS 无损音频编解码技术 从有损到无损的音频编解码框架 杨新辉1,舒海燕2,曲天书3,张 涛4,窦维蓓 5 论文·· (1. 中科开元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 ...

  • 智能脱扣器
  • 一种智能脱扣器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时间:2011-01-20 14:09:02 来源: 作者:不详 摘要: 随着现代电气智能化的发展,智能电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分配控制方面,在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时,高速.高精地采集信号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对微控制器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 ...

  • 嵌入式复习知识点
  • 一.基本概念 1.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 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SOC ). 3.对基于芯片的开发来说,应 ...

  • 基于ARM和MiniGUI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研究
  •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 17(8) C omputer Measurement &Control 1667 文章编号:1671 4598(2009) 08 1667 04 中图分类号:T P216 文献标识码:A 基于ARM 和MiniGUI 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研究 ...

  • 嵌入式课程设计
  • 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串口数字时钟设计 学 院 专 业 : 班 级 : 2014级1班 姓 名 : 黄海雷 宋涌 周礼佟 学 号 : [1**********] 指导教师 : 居锦武 2017年 6月20日 教师评语: 总分: 教师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