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全文)

原标题:海阔天空好扬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

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10年;

这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奋力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10年; 这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变化的10年。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东方地平线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年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0年前,这是一张全新的考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用30多年走完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进入新世纪,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之时,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待破解: 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如何避免传统现代化路径所带来的差距拉大、矛盾积聚、环境污染、资源趋紧等弯路?

„„

一句话,如何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0年后,这是一张优异的答卷——

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变革步伐日益加快;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

10年间,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扬帆远航,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力、财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10年发展,10年跨越。

是什么引领中国航船方向,穿越浓云迷雾,跨过激流险滩?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指路明灯。

湖南株洲,几年前,这里烟囱林立,气味刺鼻,五颜六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今天,这些都不见了。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完成了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向国家卫生城市的蝶变。

变革时代产生创新的思想,思想的创新推动时代变革。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感受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从2003年4月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在广东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到4个月后在江西调研时提出“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半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这张考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用科学发展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年里,从中央全会到地方考察,从把握经济形势到部署各项工作,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活动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

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吴邦国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温家宝要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贾庆林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李长春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习近平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

李克强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关键靠改革开放。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为了全面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贺国强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纪律检查工作各个方面,更加自觉地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不断探索和拓宽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周永康要求,必须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必须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必须在执法工作中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

从坚持以人为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个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力量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走向深入的历史足迹。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一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内涵发生着深刻变化——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重视“总量”到强调“人均”„„表述方式变化的背后,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定意志,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铿锵步伐。

变革带来发展,决策催生繁荣。

10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经济年均增长10.7%,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的3.9%;

——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35美元增加到5432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事业欣欣向荣;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一场深刻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推进。

10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和身边变化,人们可知可感:

——10月16日,合肥至蚌埠高铁开通,由此,合肥至北京最短运行时间缩至3小时50分钟,比以往减少5小时42分钟。京津、武广、京沪„„从无到有,不断延伸的高铁线不仅压缩了时空,方便了群众,更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巨大可能;

——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第二、三产业占比均有所上升; ——更多的产业在规模上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创造”熠熠生辉;从产品出口到企业并购、对外投资,一批批企业走出国门,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人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从城市到乡村,汽车进入更多的普通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提高,冰箱、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拥有率成倍增加;

——越来越多的城乡面貌悄然改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片片社区、一个个村寨更加美丽,城镇化率从不到40%上升到50%以上„„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10年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经济5个“轮子”一起转,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农民工人大代表亮相政治舞台、网上公示法律法规广泛征求意见、持续推进“三公”经费公开„„1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巩固。

场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遍布乡村、出版集团纷纷上市„„10年间,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到扩大公共服务,从完善社会管理到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10年间,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从植树造林到防治荒漠化,从提倡循环经济到厉行资源节约„„10年间,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建设的成绩单同样引人关注。 国防的巩固,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10年来,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强军治军方略,推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谱写出新篇章,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是历史性的进步,这是历史性的跨越——

以时间来丈量,10年只是沧海一粟;

以事件来刻录,10年则可能成为永恒。

从三峡工程竣工到青藏铁路通车,10年里,几代国人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10年里,华夏儿女实现了百年梦想; 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探海,10年里,中华民族千年梦圆。

“中国为什么能?”一个巨大的问号,引发人们不断探究、不断思考。 有人说,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物质力量使然;

有人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力量的集中迸发;

有人说,这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一个政党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

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升——10年来,一种力量始终在凝聚:中国共产党人从容应对难事、急事,成功举办大事、要事,经受住一次次考验和挑战 初冬的阳光里,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蓝白相间的新厂房巍然伫立。

汶川地震前,企业连续多年摘取全球发电设备产量第一的桂冠,地震后又连续4年位居榜首。

4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几乎将这里夷为平地。

“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再大的考验,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十八大代表、东方电气总经理斯泽夫感慨万分。

历史,总是以最严峻的方式,考验一个民族自强拼搏的能力,考验一个执政党处理复杂问题的水平。

从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特大地震、特大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到“3·14”、“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

需求疲弱、增速骤降、失业上升、税收下滑„„几年前,当国际金融危机海啸般席卷全球时,暗礁与漩涡,横亘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面前。

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开始了艰难的应战——

这是一串遍及大江南北的足迹:从东北重镇到边疆省区,从江浙沿海到广东改革开放前沿,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纷纷奔赴各地调研,及时把脉经济运行情况; 这是一组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仅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33次,研究讨论74项议题,其中,31次会议、51项议题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直接相关; 这是一系列让市场为之振奋的举措: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四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接连出台;

这是一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至2009年底,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 形反转,率先回升向好。

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在初步摆脱经济危机冲击后,共和国决策者们的目光看得更远。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日子里,中央政治局共召开30多次会议,其中有8次研究经济工作,对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

有一种力量可以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10年来,每一个危急时刻,中央领导同志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人民群众中,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灾情。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心系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果断压缩出访行程,从巴西提前回国,经过近25个小时长途飞行回到北京后,又赶赴雪域高原,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从非典疫情到大范围洪涝灾害,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特大地震„„

灾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发布动员令,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调集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有一种情怀可以温暖人心,砥砺斗志——

10年来,每一次生死关头,每一次救援行动,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原则,不放弃、不抛弃。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无论是非典疫情、汶川地震还是泥石流灾害,在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始终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

和死神赛跑,和生命竞速。汶川震后10天内,83988名同胞从废墟中获救,360多万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两周时间里,10048位重伤员安然转送至全国20个省区市的375家医院。

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次救援的背后,都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弘扬。

有一种进步可以鼓舞人心,奋发前行——

10年里,我国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了抗震减灾法等和危机应对相关的法律不下10部。

10年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涉及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的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出台生效,国家危机应对机制进一步完善。

10年里,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

伟大的民族,总能在考验中锻造不屈的精神;先进的政党,总能在挑战中凝聚强大的力量。

这是经受大事、要事磨砺,民族精神不断升华的10年。

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嫦娥”揽月、太空漫步到超级计算机、基因测序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从南水北调到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中华民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让世界惊叹。

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再到奥运精神,10年来,在一次次考验中,民族精神在升华,自信心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加油,汶川”“加油,中国”的呐喊声至今仍然响彻云霄„„

10年里,面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依法处置了拉萨和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举措,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呈现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喜人景象。

以史为鉴,昭示未来。10年来,从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再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人们深刻总结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0年来,一个宗旨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党、政府、全社会都会关爱和帮助你们。”2004年11月30日下午,北京佑安医院。胡锦涛总书记微笑着把手伸向受病魔困扰的艾滋病患者,胸前的红丝带在冬日里闪动春的希望。

历史的长河百转千回,细小浪花折射温暖光亮。

1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每年看望艾滋病患者,还邀请患儿和致孤儿童做客中南海。

“四免一关怀”,中央防治经费从每年1亿增加到22亿,制定艾滋病防治条例„„

一部10年艾滋病防治史,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理念的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指导思想的变化,带来政绩观的变化——

2011年8月,南京首次在全市郊县镇街考核中取消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居民就业和收入成为主要考核内容。

政绩考核指标的调整,是执政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幸福广东”“幸福安徽”“幸福山东”„„越来越多的省区市,将提高民生福祉作为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

民生艰难处,为政发力时。

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增加收入„„10年里,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

——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过千万;

——从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铺开到拨款160亿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餐”,从校舍维修改造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通过,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大兴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范围从低收入困难群众向中等收入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延伸„„

——出台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各地普遍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3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依靠谁?为了谁?发展的成果由谁享?答案,写在一项项政策措施里,蕴含在民生的点滴变化中。

10年来,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倾力投入,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力度前所未有。数字显示,2003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16.47万亿元。

10年来,从新农合补助标准到种粮农民补贴,从企业养老金标准到农民工子女上学,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一步步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城乡大地。 10年来,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步建立到促进就业规划出台,再到义务教育法修订,政策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儿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夙愿,变成一幕幕生动而真切的生活场景。

人民怎能忘记,从洪涝灾区到地震灾区,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到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从圣地延安到巍巍井冈„„每逢元旦、春节,胡锦涛总书记顶风冒雪,进民居,看粮袋,和乡亲们一起剪窗花、包饺子、拉家常。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总书记反复强调。

心系人民,情牵百姓。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要求。

人民不会忘怀,从残疾人到农民工,从留守儿童到被拐妇女,一个个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规划陆续出台,一项项举措相继落实„„

在城市——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范围内解决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参加医保、老工伤待遇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多部门联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

在农村——2006年元旦,农业税条例废止,终结了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2009年,中国农村养老新政在长久期许中起步。

“农民也有养老金,好比送咱养老儿!”领到第一笔养老金时,74岁的山西老羊倌王立柱刻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发放各种补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连续9年发布“一号文件”,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娃娃上学不缴费,老汉种地不缴税,月月领钱喜滋味。老百姓说,我们赶上了好光景。

1196元,1500元,2300元„„10年间,中国贫困标准不断刷新。

《南华早报》评论:贫困标准每一次提升,意味着更多“穷人”产生。中国宁愿“丢面子”的做法背后,是以民生为重,让更多普通人分享发展成果。 人的全面发展,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到“同票同权”“同命同价”——人民权利得到法律的进一步保障;

从5亿多国民在网络自由冲浪,到“开门立法”“专题询问”——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

从社会服务与管理不断创新,到“村民自治”“基层民主”——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迸发„„

神州大地,大写的“人”字高高挺立。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10年来,一个形象更加鲜明: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世界瞩目的时刻——

2006年11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胡锦涛主席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一一握手。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掀开了合作的崭新篇章。

这是万众期待的聚首——

2008年11月15日,华盛顿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一次聚首,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发出呼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这是全球关注的行动——

2011年2月底至3月初,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紧急展开:35860名同胞或由中国军舰护航,或乘坐一架架包机、一辆辆客车安全撤离„„

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10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愈发鲜明。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宣示——2005年,“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描绘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词汇亮相国际舞台。

这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阐释了中国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数年里,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反复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这是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妥善处理复杂敏感问题的10年——

11月初,中国海监执法编队继续在我钓鱼岛海域进行例行维权巡航。海监编队对非法进入我领海活动的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并实施驱离措施。

自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宣布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以来,中国采取了公布领海基点基线、海监船“常态化”执法管理等一系列维权行动。

从钓鱼岛到黄岩岛,10年来,中国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争议,有效捍卫国家主权。

10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坚决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反华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这是共同应对挑战,话语权不断提升的10年——

2012年6月,中国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30亿美元。此时,欧洲经济被债务重负拽向深谷,国际金融机构急需补血„„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日子里,中国始终和各国并肩而立,携手应对: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亚欧首脑会议、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中国领导人积极参与,倡导各国风雨同舟,共寻危机解决之道。

危机之初,美国《时代》周刊预言中国“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中国迅速出台一揽子计划,使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8%,《时代》不得不感叹中国“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有这样一个细节,被有心人记录下来:2009年4月2日,伦敦。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新闻中心的墙上悬挂3个时钟,分别显示着“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小小的细节,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话语权不断提升,并逐步跻身全球治理核心圈。

10年来,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不断提升,陆续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主要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林毅夫、朱民分别成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首位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中国人。

这是分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断推进的10年——

2007年4月15日,经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从“出口”到“进出口”,一字之增,折射的是一个牵动全球神经的变化:中国正日益成为国外优质商品的巨大市场。

权威部门还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货物总进口规模超过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

10年来,中国外交始终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主线,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切实维护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发展利益。 这个长期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度,近年来还“华丽转身”,对外投资迅猛增加,已成为第五大对外投资国。

自由贸易有助于互利共赢。中国迄今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和实施10个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贸易总额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

这是积极参与,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10年——

黎巴嫩东南部小镇希亚姆,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哨所外不到200米处,被炸弹烧焦过的土地上,一块墓碑上镌刻着中国军人杜照宇的名字,也记载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誓言。

1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向战乱地区派出了2万多人次维和官兵和军事观察员,成为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无论是应对恐怖主义、解决地区冲突,还是参与斡旋朝核、伊核问题,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到印度洋海啸救援,从气候变化谈判到粮食安全会议,10年来,解决国际热点问题都少不了中国的建设性作用。

这是广交朋友,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外交的10年——

从一些细节,可以窥见中国运筹新型大国关系的不懈努力:

中美元首10年会晤26次,两国建立健全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9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

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一个月内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欧领导人每年定期会晤,增强了双方的理解和互信„„

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划定了约2万公里边界线,解决了同12个陆地邻国之间的陆上边界问题。

从不断创新的上海合作组织到日臻成熟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从备受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到倡议中的中国-拉丁美洲合作论坛„„10年来,一系列对话机制成为增强互信、促进合作的新平台。

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交往格局实现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党际联系;全国人大与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议会定期交流;中国军队与30多个国家的军队举行近60次联合演习;350多所孔子学院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公民出境人次从1000多万增加到7000多万„„

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10年来,一个核心更加巩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

10月10日,老舍茶馆内,一场由北京大栅栏街道工委主办的党建沙龙,吸引同仁堂、全聚德等36家老字号负责人齐聚一堂:大栅栏文商旅科技平台建设启动,互联网快车将搭载着大栅栏800年传奇历史和老字号故事,驶向全国乃至世界„„

“大栅栏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用商圈党建推进科学发展。”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田静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战斗力不强„„

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10年来,党中央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统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站在执政兴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次次学习和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

2005年1月起,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一次党性锻炼的大实践。

2008年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370多万个党组织得到锤炼,7500多万名党员经受洗礼。

2010年4月以来,创先争优活动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磨砺,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活动中,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项项举措,真正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沉下身子接地气,排忧解难聚民气。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780多万件。

各级党组织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一次次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

10年77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确立为一项重要制度,长期坚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研讨马列经典,寻访革命足迹,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专题教育„„10年来,史上罕见的干部培训在全国大规模展开。一批批省部级领导干部陆续走进党校,县委书记、县长一次次端坐在课桌前„„

“不加快发展不行,不科学发展更不行。”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0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兆顺的先进事迹在会场回响。

拳拳深情,讲述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有多亲。”10多年来,在杨兆顺带领下,一个昔日的治安“重灾区”变成了文明社区。

杨善洲、沈浩、郭明义„„10年来,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牢记宗旨,爱岗敬业,树起时代的精神标杆。

小小电话号码,架起“爱心热线”;微博、博客、QQ 群,搭起“连心桥”„„伴随科技进步,网络信息平台成为党和政府为民谋利、解民之忧的重要渠道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重中之重。

“今后每次召开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都要向全会报告工作,以接受大家的监督。” 2003年2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次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会议报告工作时郑重宣布。

这是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带头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10年来,党中央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党员党性分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监督制度„„10年来,一项项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增强了党的活力,提高了执政能力。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的变化,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制度的革新,让广大基层党组织活起来、强起来。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联络部、中央党校等单位的大门向外国记者、驻华外交官打开;党中央13个部门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新闻发言人全部“就位”„„10年间,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更加开放。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成立预防腐败机构,大力加强巡视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10年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保持了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了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万多件,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万多人。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强化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党性修养„„今年以来,党在纯洁性建设上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成效不断提高。

10年来,在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党旗更加鲜艳,党徽更加闪亮„„ “中国和中共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的中共能直面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解决。”长期观察中国共产党的欧洲左翼党主席比斯基认为。

蓝图鼓舞人心,明天更加美好——10年来,一种启示更加明晰:面对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彩球飞舞,旗帜飞扬。10月26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一张张图片、一幅幅图表、一段段视频,记录着10年间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2002年至2012年——10年发展不寻常,10年道路耐思量。

综观1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月23日上午,京西宾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这是10年实践得出的科学总结——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这是10年发展得到的最大启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党的十八大前夕的中国世界瞩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何去何从?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我们要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使命依然光荣,任务更加艰巨。

这是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政治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决心: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四个“必须”,再次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和坚定。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基本国情——

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各国中处于百位左右,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以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来工作进一步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于11月8日召开。这次大会将在总结10年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原标题:海阔天空好扬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

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10年;

这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奋力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10年; 这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变化的10年。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东方地平线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年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0年前,这是一张全新的考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用30多年走完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进入新世纪,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之时,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待破解: 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如何避免传统现代化路径所带来的差距拉大、矛盾积聚、环境污染、资源趋紧等弯路?

„„

一句话,如何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0年后,这是一张优异的答卷——

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变革步伐日益加快;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

10年间,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扬帆远航,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力、财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10年发展,10年跨越。

是什么引领中国航船方向,穿越浓云迷雾,跨过激流险滩?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指路明灯。

湖南株洲,几年前,这里烟囱林立,气味刺鼻,五颜六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今天,这些都不见了。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完成了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向国家卫生城市的蝶变。

变革时代产生创新的思想,思想的创新推动时代变革。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感受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从2003年4月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在广东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到4个月后在江西调研时提出“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半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这张考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用科学发展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年里,从中央全会到地方考察,从把握经济形势到部署各项工作,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活动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

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吴邦国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温家宝要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贾庆林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李长春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习近平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

李克强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关键靠改革开放。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为了全面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贺国强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纪律检查工作各个方面,更加自觉地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不断探索和拓宽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周永康要求,必须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必须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必须在执法工作中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

从坚持以人为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个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力量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走向深入的历史足迹。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一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内涵发生着深刻变化——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重视“总量”到强调“人均”„„表述方式变化的背后,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定意志,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铿锵步伐。

变革带来发展,决策催生繁荣。

10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经济年均增长10.7%,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的3.9%;

——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35美元增加到5432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事业欣欣向荣;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一场深刻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推进。

10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和身边变化,人们可知可感:

——10月16日,合肥至蚌埠高铁开通,由此,合肥至北京最短运行时间缩至3小时50分钟,比以往减少5小时42分钟。京津、武广、京沪„„从无到有,不断延伸的高铁线不仅压缩了时空,方便了群众,更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巨大可能;

——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第二、三产业占比均有所上升; ——更多的产业在规模上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创造”熠熠生辉;从产品出口到企业并购、对外投资,一批批企业走出国门,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人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从城市到乡村,汽车进入更多的普通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提高,冰箱、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拥有率成倍增加;

——越来越多的城乡面貌悄然改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片片社区、一个个村寨更加美丽,城镇化率从不到40%上升到50%以上„„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10年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经济5个“轮子”一起转,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农民工人大代表亮相政治舞台、网上公示法律法规广泛征求意见、持续推进“三公”经费公开„„1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巩固。

场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遍布乡村、出版集团纷纷上市„„10年间,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到扩大公共服务,从完善社会管理到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10年间,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从植树造林到防治荒漠化,从提倡循环经济到厉行资源节约„„10年间,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建设的成绩单同样引人关注。 国防的巩固,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10年来,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强军治军方略,推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谱写出新篇章,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是历史性的进步,这是历史性的跨越——

以时间来丈量,10年只是沧海一粟;

以事件来刻录,10年则可能成为永恒。

从三峡工程竣工到青藏铁路通车,10年里,几代国人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10年里,华夏儿女实现了百年梦想; 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探海,10年里,中华民族千年梦圆。

“中国为什么能?”一个巨大的问号,引发人们不断探究、不断思考。 有人说,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物质力量使然;

有人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力量的集中迸发;

有人说,这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一个政党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

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升——10年来,一种力量始终在凝聚:中国共产党人从容应对难事、急事,成功举办大事、要事,经受住一次次考验和挑战 初冬的阳光里,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蓝白相间的新厂房巍然伫立。

汶川地震前,企业连续多年摘取全球发电设备产量第一的桂冠,地震后又连续4年位居榜首。

4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几乎将这里夷为平地。

“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再大的考验,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十八大代表、东方电气总经理斯泽夫感慨万分。

历史,总是以最严峻的方式,考验一个民族自强拼搏的能力,考验一个执政党处理复杂问题的水平。

从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特大地震、特大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到“3·14”、“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

需求疲弱、增速骤降、失业上升、税收下滑„„几年前,当国际金融危机海啸般席卷全球时,暗礁与漩涡,横亘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面前。

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开始了艰难的应战——

这是一串遍及大江南北的足迹:从东北重镇到边疆省区,从江浙沿海到广东改革开放前沿,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纷纷奔赴各地调研,及时把脉经济运行情况; 这是一组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仅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33次,研究讨论74项议题,其中,31次会议、51项议题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直接相关; 这是一系列让市场为之振奋的举措: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四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接连出台;

这是一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至2009年底,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 形反转,率先回升向好。

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在初步摆脱经济危机冲击后,共和国决策者们的目光看得更远。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日子里,中央政治局共召开30多次会议,其中有8次研究经济工作,对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

有一种力量可以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10年来,每一个危急时刻,中央领导同志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人民群众中,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灾情。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心系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果断压缩出访行程,从巴西提前回国,经过近25个小时长途飞行回到北京后,又赶赴雪域高原,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从非典疫情到大范围洪涝灾害,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特大地震„„

灾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发布动员令,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调集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有一种情怀可以温暖人心,砥砺斗志——

10年来,每一次生死关头,每一次救援行动,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原则,不放弃、不抛弃。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无论是非典疫情、汶川地震还是泥石流灾害,在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始终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

和死神赛跑,和生命竞速。汶川震后10天内,83988名同胞从废墟中获救,360多万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两周时间里,10048位重伤员安然转送至全国20个省区市的375家医院。

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次救援的背后,都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弘扬。

有一种进步可以鼓舞人心,奋发前行——

10年里,我国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了抗震减灾法等和危机应对相关的法律不下10部。

10年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涉及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的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出台生效,国家危机应对机制进一步完善。

10年里,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

伟大的民族,总能在考验中锻造不屈的精神;先进的政党,总能在挑战中凝聚强大的力量。

这是经受大事、要事磨砺,民族精神不断升华的10年。

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嫦娥”揽月、太空漫步到超级计算机、基因测序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从南水北调到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中华民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让世界惊叹。

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再到奥运精神,10年来,在一次次考验中,民族精神在升华,自信心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加油,汶川”“加油,中国”的呐喊声至今仍然响彻云霄„„

10年里,面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依法处置了拉萨和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举措,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呈现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喜人景象。

以史为鉴,昭示未来。10年来,从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再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人们深刻总结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0年来,一个宗旨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党、政府、全社会都会关爱和帮助你们。”2004年11月30日下午,北京佑安医院。胡锦涛总书记微笑着把手伸向受病魔困扰的艾滋病患者,胸前的红丝带在冬日里闪动春的希望。

历史的长河百转千回,细小浪花折射温暖光亮。

1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每年看望艾滋病患者,还邀请患儿和致孤儿童做客中南海。

“四免一关怀”,中央防治经费从每年1亿增加到22亿,制定艾滋病防治条例„„

一部10年艾滋病防治史,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理念的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指导思想的变化,带来政绩观的变化——

2011年8月,南京首次在全市郊县镇街考核中取消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居民就业和收入成为主要考核内容。

政绩考核指标的调整,是执政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幸福广东”“幸福安徽”“幸福山东”„„越来越多的省区市,将提高民生福祉作为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

民生艰难处,为政发力时。

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增加收入„„10年里,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

——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过千万;

——从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铺开到拨款160亿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餐”,从校舍维修改造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通过,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大兴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范围从低收入困难群众向中等收入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延伸„„

——出台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各地普遍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3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依靠谁?为了谁?发展的成果由谁享?答案,写在一项项政策措施里,蕴含在民生的点滴变化中。

10年来,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倾力投入,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力度前所未有。数字显示,2003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16.47万亿元。

10年来,从新农合补助标准到种粮农民补贴,从企业养老金标准到农民工子女上学,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一步步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城乡大地。 10年来,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步建立到促进就业规划出台,再到义务教育法修订,政策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儿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夙愿,变成一幕幕生动而真切的生活场景。

人民怎能忘记,从洪涝灾区到地震灾区,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到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从圣地延安到巍巍井冈„„每逢元旦、春节,胡锦涛总书记顶风冒雪,进民居,看粮袋,和乡亲们一起剪窗花、包饺子、拉家常。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总书记反复强调。

心系人民,情牵百姓。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要求。

人民不会忘怀,从残疾人到农民工,从留守儿童到被拐妇女,一个个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规划陆续出台,一项项举措相继落实„„

在城市——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范围内解决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参加医保、老工伤待遇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多部门联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

在农村——2006年元旦,农业税条例废止,终结了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2009年,中国农村养老新政在长久期许中起步。

“农民也有养老金,好比送咱养老儿!”领到第一笔养老金时,74岁的山西老羊倌王立柱刻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发放各种补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连续9年发布“一号文件”,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娃娃上学不缴费,老汉种地不缴税,月月领钱喜滋味。老百姓说,我们赶上了好光景。

1196元,1500元,2300元„„10年间,中国贫困标准不断刷新。

《南华早报》评论:贫困标准每一次提升,意味着更多“穷人”产生。中国宁愿“丢面子”的做法背后,是以民生为重,让更多普通人分享发展成果。 人的全面发展,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到“同票同权”“同命同价”——人民权利得到法律的进一步保障;

从5亿多国民在网络自由冲浪,到“开门立法”“专题询问”——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

从社会服务与管理不断创新,到“村民自治”“基层民主”——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迸发„„

神州大地,大写的“人”字高高挺立。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10年来,一个形象更加鲜明: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世界瞩目的时刻——

2006年11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胡锦涛主席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一一握手。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掀开了合作的崭新篇章。

这是万众期待的聚首——

2008年11月15日,华盛顿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一次聚首,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发出呼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这是全球关注的行动——

2011年2月底至3月初,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紧急展开:35860名同胞或由中国军舰护航,或乘坐一架架包机、一辆辆客车安全撤离„„

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10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愈发鲜明。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宣示——2005年,“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描绘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词汇亮相国际舞台。

这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阐释了中国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数年里,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反复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这是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妥善处理复杂敏感问题的10年——

11月初,中国海监执法编队继续在我钓鱼岛海域进行例行维权巡航。海监编队对非法进入我领海活动的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并实施驱离措施。

自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宣布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以来,中国采取了公布领海基点基线、海监船“常态化”执法管理等一系列维权行动。

从钓鱼岛到黄岩岛,10年来,中国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争议,有效捍卫国家主权。

10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坚决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反华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这是共同应对挑战,话语权不断提升的10年——

2012年6月,中国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30亿美元。此时,欧洲经济被债务重负拽向深谷,国际金融机构急需补血„„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日子里,中国始终和各国并肩而立,携手应对: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亚欧首脑会议、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中国领导人积极参与,倡导各国风雨同舟,共寻危机解决之道。

危机之初,美国《时代》周刊预言中国“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中国迅速出台一揽子计划,使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8%,《时代》不得不感叹中国“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有这样一个细节,被有心人记录下来:2009年4月2日,伦敦。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新闻中心的墙上悬挂3个时钟,分别显示着“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小小的细节,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话语权不断提升,并逐步跻身全球治理核心圈。

10年来,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不断提升,陆续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主要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林毅夫、朱民分别成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首位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中国人。

这是分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断推进的10年——

2007年4月15日,经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从“出口”到“进出口”,一字之增,折射的是一个牵动全球神经的变化:中国正日益成为国外优质商品的巨大市场。

权威部门还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货物总进口规模超过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

10年来,中国外交始终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主线,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切实维护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发展利益。 这个长期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度,近年来还“华丽转身”,对外投资迅猛增加,已成为第五大对外投资国。

自由贸易有助于互利共赢。中国迄今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和实施10个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贸易总额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

这是积极参与,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10年——

黎巴嫩东南部小镇希亚姆,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哨所外不到200米处,被炸弹烧焦过的土地上,一块墓碑上镌刻着中国军人杜照宇的名字,也记载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誓言。

1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向战乱地区派出了2万多人次维和官兵和军事观察员,成为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无论是应对恐怖主义、解决地区冲突,还是参与斡旋朝核、伊核问题,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到印度洋海啸救援,从气候变化谈判到粮食安全会议,10年来,解决国际热点问题都少不了中国的建设性作用。

这是广交朋友,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外交的10年——

从一些细节,可以窥见中国运筹新型大国关系的不懈努力:

中美元首10年会晤26次,两国建立健全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9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

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一个月内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欧领导人每年定期会晤,增强了双方的理解和互信„„

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划定了约2万公里边界线,解决了同12个陆地邻国之间的陆上边界问题。

从不断创新的上海合作组织到日臻成熟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从备受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到倡议中的中国-拉丁美洲合作论坛„„10年来,一系列对话机制成为增强互信、促进合作的新平台。

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交往格局实现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党际联系;全国人大与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议会定期交流;中国军队与30多个国家的军队举行近60次联合演习;350多所孔子学院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公民出境人次从1000多万增加到7000多万„„

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10年来,一个核心更加巩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

10月10日,老舍茶馆内,一场由北京大栅栏街道工委主办的党建沙龙,吸引同仁堂、全聚德等36家老字号负责人齐聚一堂:大栅栏文商旅科技平台建设启动,互联网快车将搭载着大栅栏800年传奇历史和老字号故事,驶向全国乃至世界„„

“大栅栏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用商圈党建推进科学发展。”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田静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战斗力不强„„

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10年来,党中央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统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站在执政兴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次次学习和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

2005年1月起,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一次党性锻炼的大实践。

2008年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370多万个党组织得到锤炼,7500多万名党员经受洗礼。

2010年4月以来,创先争优活动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磨砺,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活动中,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项项举措,真正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沉下身子接地气,排忧解难聚民气。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780多万件。

各级党组织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一次次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

10年77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确立为一项重要制度,长期坚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研讨马列经典,寻访革命足迹,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专题教育„„10年来,史上罕见的干部培训在全国大规模展开。一批批省部级领导干部陆续走进党校,县委书记、县长一次次端坐在课桌前„„

“不加快发展不行,不科学发展更不行。”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0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兆顺的先进事迹在会场回响。

拳拳深情,讲述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有多亲。”10多年来,在杨兆顺带领下,一个昔日的治安“重灾区”变成了文明社区。

杨善洲、沈浩、郭明义„„10年来,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牢记宗旨,爱岗敬业,树起时代的精神标杆。

小小电话号码,架起“爱心热线”;微博、博客、QQ 群,搭起“连心桥”„„伴随科技进步,网络信息平台成为党和政府为民谋利、解民之忧的重要渠道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重中之重。

“今后每次召开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都要向全会报告工作,以接受大家的监督。” 2003年2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次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会议报告工作时郑重宣布。

这是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带头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10年来,党中央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党员党性分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监督制度„„10年来,一项项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增强了党的活力,提高了执政能力。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的变化,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制度的革新,让广大基层党组织活起来、强起来。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联络部、中央党校等单位的大门向外国记者、驻华外交官打开;党中央13个部门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新闻发言人全部“就位”„„10年间,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更加开放。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成立预防腐败机构,大力加强巡视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10年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保持了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了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万多件,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万多人。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强化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党性修养„„今年以来,党在纯洁性建设上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成效不断提高。

10年来,在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党旗更加鲜艳,党徽更加闪亮„„ “中国和中共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的中共能直面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解决。”长期观察中国共产党的欧洲左翼党主席比斯基认为。

蓝图鼓舞人心,明天更加美好——10年来,一种启示更加明晰:面对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彩球飞舞,旗帜飞扬。10月26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一张张图片、一幅幅图表、一段段视频,记录着10年间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2002年至2012年——10年发展不寻常,10年道路耐思量。

综观1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月23日上午,京西宾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这是10年实践得出的科学总结——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这是10年发展得到的最大启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党的十八大前夕的中国世界瞩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何去何从?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我们要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使命依然光荣,任务更加艰巨。

这是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政治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决心: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四个“必须”,再次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和坚定。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基本国情——

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各国中处于百位左右,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以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来工作进一步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于11月8日召开。这次大会将在总结10年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关内容

  • 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如何产生?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博文链接1 : 中华历史四字谣(转载) 笑不死你乐死你的搞笑语录 二十五史简介 [转载]終結中華民族的悲歌 动不动就说敌对势力,怎么在世界立足- [转载]世界顶级的讽刺照片-罪犯接见法官- 多人自杀300人入狱数百亿坏 ...

  • 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纪实-搜狐新闻
  • 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纪实-搜狐新闻其他帐号登录:腾讯QQ新浪人人网loading... 请选择您的用户帐号类型 注册我的搜狐消息你暂时没有新消息,查看消息登录并查看 邮件相册+1 未登录只能保存14天查看更多>>说两句粉丝评论@你私信消息 进入微博请选择您的用户帐号类型 用户名 密 ...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1]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 ...

  • 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纪实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素质
  • 近日,中共中央修订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了改进完善,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也再次向全党昭示:这项工作时刻不能放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注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领导干部 ...

  •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解读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23日闭幕,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下是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要点]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

  • 总书记6.25讲话全文及心得体会
  • 学习总书记6.25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讲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和探索.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两个主题,就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 ...

  •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
  •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 ...

  • 2015新廉政准则全文解读(1)
  • 2015新廉政准则全文解读 2015-11-25来源:CN人才网 www.cnrencai.com 浏览: 26手机版 名称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改为<中国 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用对象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内容从3600余字精简至281字,这 ...

  •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
  •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