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表格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哪些环节是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是属于外力作用?

1 结合课本案例一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的爆发分别属于内力作用中的什么作用?作用速度有何差异?

2 完成课本P70活动题

3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

4解释夏威夷群岛、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长江三峡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5 新月形沙丘是怎样形成的?多出现在我国哪个地区?迎风坡和被风坡的坡度有何不同?

三 当堂检测 (4分钟) 必做题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在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848.43米。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848.43米的主要原因是( )

A.搬运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

3.依据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平均为16亿吨,渤海水深变化不大现象,可以判断( )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 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 C.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 D.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 4.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5.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是

因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风,是由风力的

______和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___岩,C属于____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

可能形成______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选做题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1-3题。 1.图中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 东北 B西北C 东南 D 西南

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 )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哪些环节是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是属于外力作用?

1 结合课本案例一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的爆发分别属于内力作用中的什么作用?作用速度有何差异?

2 完成课本P70活动题

3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

4解释夏威夷群岛、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长江三峡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5 新月形沙丘是怎样形成的?多出现在我国哪个地区?迎风坡和被风坡的坡度有何不同?

三 当堂检测 (4分钟) 必做题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在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848.43米。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848.43米的主要原因是( )

A.搬运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

3.依据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平均为16亿吨,渤海水深变化不大现象,可以判断( )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 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 C.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 D.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 4.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5.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是

因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风,是由风力的

______和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___岩,C属于____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

可能形成______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选做题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1-3题。 1.图中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 东北 B西北C 东南 D 西南

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 )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相关内容

  • 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
  •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2011级地理科学学院师范一班 鲁林润 [**************] 一.课程题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73页--76页) 二.课标解读 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 ...

  • 地表形态的塑造1-4-1
  • 导学案 学科:地理 编号:一轮1-4-1-1 编写人:黄海峰 审核人: 使用时间:10-18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3. 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 ...

  •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
  • 2014高考地理复习疑难问题专项突破:外力作用 疑难点:1. 结合情景和材料判断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 2. 分析外力作用塑造地貌的思路方法 3.外力作用的形式和方法 规律方法: 1.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它们每时每刻都在雕塑着地表.其相互关系如图示: 外力作用 ...

  • 07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0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考纲要求: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和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应用: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二.预习导学: (一).单项 ...

  •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word教案
  •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②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③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④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⑤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地表形态的塑造 核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 ...

  • 地理:2[1].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1)
  •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 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据地质学家 ...

  • 2.1.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 2.1.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考考点]1.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2.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自主学习]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板块构造学说 (1)创建时间:20世纪 后期. (2)核心内容: ①地球的 被海岭. 等 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 ...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高一地理 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