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孟子]二章 同步训练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初三)

班级 姓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

一、

1、轲 战国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三、解释加点词:

1、围攻 表转折 2、发语词 3、这 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

6、限制 凭借7、震慑 8、少 “畔”同“叛”,意义:背叛。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

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 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回答问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 “天下顺之”

3、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4、(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答案:

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外、

给 、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5、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 7、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

理均可。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初三)

班级 姓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

一、

1、轲 战国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三、解释加点词:

1、围攻 表转折 2、发语词 3、这 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

6、限制 凭借7、震慑 8、少 “畔”同“叛”,意义:背叛。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

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 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回答问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 “天下顺之”

3、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4、(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答案:

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外、

给 、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5、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 7、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

理均可。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下[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2
  •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2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得:表示客观上的可能. 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恶:讨厌,厌恶. 故:所以.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独:只. 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万钟:优厚的俸禄. 奉:侍奉.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本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训练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训练 和沙漠较量的女人 王永钦 当听到记者称荣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的殷玉珍为"和沙漠较量的女人"时,殷玉珍摇着头说:"和沙漠敢较量.斗气,是后来的事了.一开始,我哪敢和它斗气?我是怕得不行呀!" 19 ...

  • 人教版初中单元同步作文
  •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2011-07-06)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所了 ...

  • 小学教育资源库(学生版)
  • 2014-10-22 08:49:48 书到用时方恨少   资源需要不好找!欢迎收藏,不断更新! 小学教育资源库(教师版)       联系QQ:978890980 专题系列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基础知识精讲(附讲义.高清视频) 小学数学小升初总复习 考点归纳与方法总结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方法.技巧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教案
  • 18 <孟子>两章 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 ...

  • [蔓萝课堂] 中小学电子课本大全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高中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一年级语文上一年级语文 ...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同步优化训练卷[人教版]含答案
  • 第五单元训练(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癫狂( ) 步履( ) 销蚀( ) ... 阴霾( ) 余暇( ) 斫痕( ) ... 抵御( ) .沮丧( ) . 答案:diān lǚ xiāo yù mái xiá zhuó jǔ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冻 ...

  •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为了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各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实验教材--<初中语文>.这两版教材不管是在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还是在编写 ...

  •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2
  •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2 1.字词积累 得:表示客观上的可能. 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恶:讨厌,厌恶. 故:所以.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独:只. 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万钟:优厚的俸禄. 奉:侍奉.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本心:天性,天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