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杜甫。

(板书:走近杜甫)

请大家推荐一位热爱杜甫的同学读黑板上的一段文字,其余同学齐读空格处。 (生纷纷推荐,并相互提示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

生: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顿)

齐:现实主义诗人。

生: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顿)

齐:再使风俗淳。

生:他坚信,会当凌绝顶(顿)

齐:一览众山小。

生:但政局的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富对立,民不聊生(顿)

齐:朱门酒肉臭,

生:路有冻死骨。他忧心如焚:穷年忧黎元(顿)

齐:叹息肠内热。

生: 他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顿)

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顿) 齐:诗史!

生:他的诗歌艺术丰富多彩,或雄浑奔放,或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为人性僻耽佳句(顿)

齐:语不惊人死不休。

生:他创作成就辉煌,李杜文章在(顿)

齐:光焰万丈长。

生:他被誉为(顿)

齐:诗圣!

师:同学们对杜甫了解得比较全面、深刻。这一节课我们学习《蜀相》,目标是:一、诵读,感受诗歌意蕴美;二、理解,把握诗人思想感情。

(板书目标)

下面再推荐一位喜欢诵读诗歌的同学背诵《蜀相》,推荐一位爱好书法的同学到黑板来同步默写,其他同学听读,准备评价。

(生纷纷推荐)

(生背诵、默写)

师:他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有节奏感。

师:说具体些。

生:首联第一句、颈联两句是“二二二一”节拍的。首联第二句、颔联尾联是“二二一二”节拍的。

师:他读得好,你分析得也很好,你懂得律诗的一些常识。这首诗对仗工整,声调和谐,念起来很好听。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他读出了杜甫寻找祠堂的急切心情,游赏之后的感伤之情。 (板书:读得有感情)

生:我觉得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很复杂的感情,还有什么,我还拿不准。

(生笑)

生:颔联第二句中的“好”字,我认为读hào,黄鹂有宛转的歌喉,自然喜欢卖弄,所以“好”有喜欢的意思。

(生笑)

生:不对。“好”应该读hǎo,“好音”是“优美的啼叫声”的意思。

生:读hǎo,“好音”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上句“春色”词性相同,形成对仗;而读hào,“好音”是一个动宾短语,与上句不能形成对仗。

(生叫好)

师:分析得对,律诗的颔联、颈联讲究对仗,应该读hǎo。

(板书:读得准确)

生:我觉得他重读了颔联中的“自”“空”两个字,而且尾联两句都在第四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最后三个字读得缓慢、低沉,也有想流泪的感觉。

师:证明你了解了诗歌的大意,理解了诗人的心思。哎,别冷落了默写的同学呀! (生笑)

生:他写得工整,我要写得这么好,上次考试就不会扣5分的卷面分了。

(生笑)

生:他写错了三个字!

(默写的同学的脸红了。好多同学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锦”写成了“绵”,“烦”写成了“繁”,“长”写成了“常”。

(默写的同学赶紧跑上讲台修改)

师:你简直有火眼金睛!颈联、尾联是名句默写经常考查的,希望大家准确书写。 好,大家对着黑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在评价的时候,觉得诗歌包含了复杂的感情,但还有些拿不准。说明对于诗歌的理解还有些欠缺,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

(板书:走进杜甫 理解,把握思想感情)

诗中哪个字眼你认为含义深刻?哪个意象你觉得意蕴丰富?哪一联诗句最能引发你的思索?任选话题,谈一谈感受,或者进行散文化改写。要求形成文字。

(生兴趣十足,纷纷拿出练习本)

(10分钟后)

生:诗人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

(板书:追思、仰慕、钦敬)

生:“柏森森”一词,是说祠外茂密的柏树阴森可怕,与祠内的“碧草”“黄鹂”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不对。“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我见过曲阜“三孔”的大树。 生:柏树不一定只是在祠外,祠内肯定也有。

(生笑)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说法?

齐:第二种。

(板书:爱戴)

生:我改写了首联两句。寻寻觅觅,祠堂巍巍,形象凛凛,我心中的武侯身形依然清晰。柏涛阵阵,是蜀相图报的真诚,还是智圣浩然的叹息?你穿越了数百年的声音引领我一路走

来。

师:精彩!把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大家应该鼓掌。 (生鼓掌)

生:刚才诵读的时候重读了“自”“空”两个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两字同义,有“徒然,白白的”之意。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写哀情,反衬了寂寞、凄凉之情。

生:真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生笑,复又肃然)

师:你完成了一个典型的炼字型诗歌鉴赏题,有条有理。谁说说这类题目的答题步骤? 生:一、解释字义。二、解释句子。三、明确表现手法。四、分析表达效果。 师:完全正确。

(板书:乐景写哀情 反衬)

生:如果颔联两句是写景,那么颈联两句是写人、写事,歌颂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我是这样改写的:先主如鱼,得孔明如水;先主如虎,得孔明如翼。先主知人善任,几番屈尊草庐,尽得创业大计;孔明鞠躬尽瘁,两朝辅佐君主,奉献赤诚忠心。

(生鼓掌)

师:用骈文改写,精炼精彩,只是难为你了。大家知道此处用了哪些典故?

生: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板书:用典 歌颂)

生:尾联抒情。我是这样改写的: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陨落,百姓失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蜀相一生的写照。涕泪纵横,青衫尽湿,寄托人们无尽的哀思。问世间谁是英雄?高山仰止,千古的仁人志士;景行行止,当世的良相贤臣。想我杜甫,许身社稷,志在匡国,无奈避趋草堂,有愧彷徨武祠。报国无门呀!

(生面容肃然)

(板书:寄托哀思 报国无门)

师:非感情深厚,多读多练,写不出这样文质兼备的文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正是鉴赏诗歌的诀窍所在。

(板书: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师:让我们怀着对孔明、杜甫的敬意,再读全诗。

(齐读)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杜甫。

(板书:走近杜甫)

请大家推荐一位热爱杜甫的同学读黑板上的一段文字,其余同学齐读空格处。 (生纷纷推荐,并相互提示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

生: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顿)

齐:现实主义诗人。

生: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顿)

齐:再使风俗淳。

生:他坚信,会当凌绝顶(顿)

齐:一览众山小。

生:但政局的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富对立,民不聊生(顿)

齐:朱门酒肉臭,

生:路有冻死骨。他忧心如焚:穷年忧黎元(顿)

齐:叹息肠内热。

生: 他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顿)

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顿) 齐:诗史!

生:他的诗歌艺术丰富多彩,或雄浑奔放,或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为人性僻耽佳句(顿)

齐:语不惊人死不休。

生:他创作成就辉煌,李杜文章在(顿)

齐:光焰万丈长。

生:他被誉为(顿)

齐:诗圣!

师:同学们对杜甫了解得比较全面、深刻。这一节课我们学习《蜀相》,目标是:一、诵读,感受诗歌意蕴美;二、理解,把握诗人思想感情。

(板书目标)

下面再推荐一位喜欢诵读诗歌的同学背诵《蜀相》,推荐一位爱好书法的同学到黑板来同步默写,其他同学听读,准备评价。

(生纷纷推荐)

(生背诵、默写)

师:他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有节奏感。

师:说具体些。

生:首联第一句、颈联两句是“二二二一”节拍的。首联第二句、颔联尾联是“二二一二”节拍的。

师:他读得好,你分析得也很好,你懂得律诗的一些常识。这首诗对仗工整,声调和谐,念起来很好听。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他读出了杜甫寻找祠堂的急切心情,游赏之后的感伤之情。 (板书:读得有感情)

生:我觉得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很复杂的感情,还有什么,我还拿不准。

(生笑)

生:颔联第二句中的“好”字,我认为读hào,黄鹂有宛转的歌喉,自然喜欢卖弄,所以“好”有喜欢的意思。

(生笑)

生:不对。“好”应该读hǎo,“好音”是“优美的啼叫声”的意思。

生:读hǎo,“好音”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上句“春色”词性相同,形成对仗;而读hào,“好音”是一个动宾短语,与上句不能形成对仗。

(生叫好)

师:分析得对,律诗的颔联、颈联讲究对仗,应该读hǎo。

(板书:读得准确)

生:我觉得他重读了颔联中的“自”“空”两个字,而且尾联两句都在第四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最后三个字读得缓慢、低沉,也有想流泪的感觉。

师:证明你了解了诗歌的大意,理解了诗人的心思。哎,别冷落了默写的同学呀! (生笑)

生:他写得工整,我要写得这么好,上次考试就不会扣5分的卷面分了。

(生笑)

生:他写错了三个字!

(默写的同学的脸红了。好多同学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锦”写成了“绵”,“烦”写成了“繁”,“长”写成了“常”。

(默写的同学赶紧跑上讲台修改)

师:你简直有火眼金睛!颈联、尾联是名句默写经常考查的,希望大家准确书写。 好,大家对着黑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在评价的时候,觉得诗歌包含了复杂的感情,但还有些拿不准。说明对于诗歌的理解还有些欠缺,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

(板书:走进杜甫 理解,把握思想感情)

诗中哪个字眼你认为含义深刻?哪个意象你觉得意蕴丰富?哪一联诗句最能引发你的思索?任选话题,谈一谈感受,或者进行散文化改写。要求形成文字。

(生兴趣十足,纷纷拿出练习本)

(10分钟后)

生:诗人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

(板书:追思、仰慕、钦敬)

生:“柏森森”一词,是说祠外茂密的柏树阴森可怕,与祠内的“碧草”“黄鹂”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不对。“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我见过曲阜“三孔”的大树。 生:柏树不一定只是在祠外,祠内肯定也有。

(生笑)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说法?

齐:第二种。

(板书:爱戴)

生:我改写了首联两句。寻寻觅觅,祠堂巍巍,形象凛凛,我心中的武侯身形依然清晰。柏涛阵阵,是蜀相图报的真诚,还是智圣浩然的叹息?你穿越了数百年的声音引领我一路走

来。

师:精彩!把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大家应该鼓掌。 (生鼓掌)

生:刚才诵读的时候重读了“自”“空”两个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两字同义,有“徒然,白白的”之意。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写哀情,反衬了寂寞、凄凉之情。

生:真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生笑,复又肃然)

师:你完成了一个典型的炼字型诗歌鉴赏题,有条有理。谁说说这类题目的答题步骤? 生:一、解释字义。二、解释句子。三、明确表现手法。四、分析表达效果。 师:完全正确。

(板书:乐景写哀情 反衬)

生:如果颔联两句是写景,那么颈联两句是写人、写事,歌颂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我是这样改写的:先主如鱼,得孔明如水;先主如虎,得孔明如翼。先主知人善任,几番屈尊草庐,尽得创业大计;孔明鞠躬尽瘁,两朝辅佐君主,奉献赤诚忠心。

(生鼓掌)

师:用骈文改写,精炼精彩,只是难为你了。大家知道此处用了哪些典故?

生: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板书:用典 歌颂)

生:尾联抒情。我是这样改写的: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陨落,百姓失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蜀相一生的写照。涕泪纵横,青衫尽湿,寄托人们无尽的哀思。问世间谁是英雄?高山仰止,千古的仁人志士;景行行止,当世的良相贤臣。想我杜甫,许身社稷,志在匡国,无奈避趋草堂,有愧彷徨武祠。报国无门呀!

(生面容肃然)

(板书:寄托哀思 报国无门)

师:非感情深厚,多读多练,写不出这样文质兼备的文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正是鉴赏诗歌的诀窍所在。

(板书: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师:让我们怀着对孔明、杜甫的敬意,再读全诗。

(齐读)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荷花]教学实录
  • [<荷花>教学实录] <荷花>教学实录 <荷花>教学实录 三年级语文组莫言 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荷花>教学实录.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 ...

  • 浅入或能深出_浅读则难深入_评_将进酒_课堂实录_郭惠宇
  •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3月 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 ...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集教学实录
  •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集 13. <说勤 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 ...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陶有杏)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 龙街中学 陶有杏 在仔细研读了钱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之后,我深受启发.以前我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主要侧重的是字.词.句和文意的基本把握,只要上文言文,课堂气氛就一片沉寂,学生都感觉非常的枯燥乏味.而钱先生所上的这篇 ...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的封面赫然油印着华老师的几张课堂实录照片,看起来并不魁梧还有点消瘦的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那双明亮而深邃的小眼睛仿佛对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老师说:"跟我来吧,我传你课堂真经!"这本将近30 ...

  • [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激励主体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人教版第四册<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这两位学读得很好,<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我再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问题不懂,用笔画下来,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 ...

  • "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孙朝仁 茅雅琳 来源:<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5年第04期 近读人教社中数室主任章建跃博士的文章<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收获颇丰,甚有同感,特别是他提 ...

  • 听课报告怎么写
  • 听课报告怎么写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