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周易》被称作“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自《周易》一书诞生后的几千年间,历代学者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与诠释,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即“易学”。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学同样受到极深的影响,故有“医易相通”之说。
《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
自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易学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大发展时期,这成为易学从庙堂走入民间,在全社会普及的一个契机。在医学领域内,宋代援儒入医的潮流导致大量儒医的出现,使得医生行业内平均的素质与学养大为提高,易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构建医学理论的思想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医易同源”之说。与以往易学对医学只有间接影响不同,明代之后的医家更倾向于直接引用《周易》中的引文与卦象来说明其学术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坎》、《离》的卦象来比喻肾藏与心藏。
以卦象喻五藏最初源自其五行属性归类,《难经集注·荣卫三焦第四》曰:“八卦属五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巽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
而后,《坎》卦与肾藏的关系引起了医家们的注意。自刘完素首倡新“命门”学说以来,命门、相火与肾藏的关系就成了医家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肾中藏先天真阴、真阳的结构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为说明这一理论,《坎》卦的卦象作为最佳的理论模型,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坎》为水,喻肾藏,其卦象为二阳夹一阴及象征二水夹一火,亦即两肾之水夹命门相火之象,代表肾中藏命门真阳。《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曰:“水之生于火也益信。火生乎水。亦还藏于水也。其象在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而命门立焉。盖火也而肾水寄之矣。”于此相对,《离》卦卦象也被用来暗指心火中藏有真阴,《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曰“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即指“真水实生于心”。
“心肾相交”即肾升心降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但此说只是以心肾之间静态感应,来解释《内经》中“心主耳”的说法,而并无明确的动态升降交流。首先明确提出肾升心降理论的,可见于五代时期的道家内丹学经典《钟吕传道集》中“肾气”与“心液”的理论,而在医学界内,则首见朱丹溪“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说。易学认为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以乾坤二卦代表阴阳,若初始状态即是阳上阴下的话,阳气越升越高,阴气越降越低,两者分离,是为《否》卦,是不好的趋势,将会招来灾祸;反之,若初始状态即是阴上阳下的话,阴气自上而下降,阳气自下而上升,阴阳相交而融合,是《泰》卦之象,故称“阴阳交泰”,最为吉利。更进一步说,坎卦为水属阴,但其象为二阴夹一阳,又象征阴中之阳;离卦为火属阳,但其象为二阳夹一阴,象征阳中之阴。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卦,阳升阴降,阴阳相济,代表事情成功与顺利;而离上坎下为火水《未济》卦,阳逾升而阴逾降,不能相交,代表事情尚未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完全是模仿《泰》卦与《既济》卦而设计的,故又有“心肾交泰”或“水火既济”之称。故《医学入门·脏腑》曰:“两肾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则与心系通而为一,所谓坎北离南,水火相感者也。”
由《坎》、《离》两卦卦象进一步分析,即得出肾阳与心阴乃人体之真阴真阳的结论,而此真阴真阳又恰恰正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原动力。《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
阳也。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为“阳中之太阳”,故心以阳(火)为主;肾位下焦,其性主静,为“阴中之阴”,故肾以阴(水)为主。人体在生理上,位于上的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而居于下之肾水,则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不亢。如此,使心肾协调,故称之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在病理上,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于上,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于下,皆可导致心肾的关系失常,而见失眠多梦、心烦惊悸、腰膝酸软,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未济)”。《韩氏医通》中立有交泰丸方,可和调阴阳,能使心肾水火阴阳二气相交,立方之意也是出自《泰》卦的思想。
易学在中医治疗上的应用
易学的太极、八卦、河洛的理论,也应用于中医的治法方药方面,无论正治反治,七方十剂,七情合和,君臣佐使,形色气味,都莫不与易学理论有关。本先天八卦讲对待,而提出了正治和反治的方法。正治法又称逆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宣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坚者削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换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反治又称从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本后天八卦讲流行,而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法,如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及扶土抑木,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运用了五行生克原理。
《易·乾卦》曰:“上九亢龙”,“亢龙有悔”。《易·文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皆提示元进之阳必须潜藏。《易·乾卦·用九》曰:“群龙无首”,为育阴之始,中医学阴虚阳亢证即以育阳潜阳为治法,以六味丸之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易·坤卦》曰:“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隐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说明凝霜坚冰乃系阴盛阳凝所致。《易·坤卦·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中医通阳散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璐”,正是针对此类病机而设的治法。《周易》极为重视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如水火相济卦为奎,离坎未交卦为奎。中医学将《周易》阴阳交感相济原理应用于药物配伍,肾为水火之脏,故左配命门,右配肾水,左归饮(丸)治真阴肾水不足,在熟地、山英、山药、拘祀滋阴补血中,加人鹿角胶益补肾阳;右归饮(丸)主治命门火衰,用肉桂、附子辛热助阳,并伍以熟地、山药、山萸、枸杞滋养肝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认为:“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外,中医还发展了“阴阳相引”交通心肾的原则,针对心火炎于上,肾水寒于下的病理,用黄连清心火与内桂温补肾阳并用,以使心肾交济,如交泰丸之属。《周易》极为强调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如《易·说卦》:“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反映于中医治法上就是注意调节脏腑之间的功能。如肝火犯肺之证,以吴英味辛,为肺金之味,肺金之令得行于左,则肝木自平,黄连泻心火而助肺金之气旺。通过五脏生克关系的调节,恢复脏腑的和谐,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大特色。
《周易》强调根据阴阳刚柔的变化以“彰往察来”、“变通趣时”,中医学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明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及“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并将此理论运用于针刺法中,创造了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对慢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有显著的疗效。子午流注针法以十二经脉膝以下66个脸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荣、注输、行经、人合的气血流注,配合阴阳、五行、干支等,进行按日按时取穴。而灵龟八法则取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配合八卦九宫、天干地支、五运六气等进行按日时干支选穴,是《周易》理论在针灸时间治疗学中的应用实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中大量吸取了《周易》的论辞及命题,医理源于易理,《周易》以其精湛深邃的思维方式与独特的结构框架,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今
后宜采用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的新成就,将《周易》的多种象数模型与易理进行模型化综合,使传统思路提高到现代水平,以冀为揭示人体客观存在的疗效机制和规律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把人作为一个超巨系统进行的科学调节和控制,形成现代水平的中医治疗学。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周易》被称作“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自《周易》一书诞生后的几千年间,历代学者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与诠释,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即“易学”。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学同样受到极深的影响,故有“医易相通”之说。
《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
自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易学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大发展时期,这成为易学从庙堂走入民间,在全社会普及的一个契机。在医学领域内,宋代援儒入医的潮流导致大量儒医的出现,使得医生行业内平均的素质与学养大为提高,易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构建医学理论的思想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医易同源”之说。与以往易学对医学只有间接影响不同,明代之后的医家更倾向于直接引用《周易》中的引文与卦象来说明其学术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坎》、《离》的卦象来比喻肾藏与心藏。
以卦象喻五藏最初源自其五行属性归类,《难经集注·荣卫三焦第四》曰:“八卦属五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巽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
而后,《坎》卦与肾藏的关系引起了医家们的注意。自刘完素首倡新“命门”学说以来,命门、相火与肾藏的关系就成了医家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肾中藏先天真阴、真阳的结构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为说明这一理论,《坎》卦的卦象作为最佳的理论模型,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坎》为水,喻肾藏,其卦象为二阳夹一阴及象征二水夹一火,亦即两肾之水夹命门相火之象,代表肾中藏命门真阳。《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曰:“水之生于火也益信。火生乎水。亦还藏于水也。其象在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而命门立焉。盖火也而肾水寄之矣。”于此相对,《离》卦卦象也被用来暗指心火中藏有真阴,《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曰“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即指“真水实生于心”。
“心肾相交”即肾升心降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但此说只是以心肾之间静态感应,来解释《内经》中“心主耳”的说法,而并无明确的动态升降交流。首先明确提出肾升心降理论的,可见于五代时期的道家内丹学经典《钟吕传道集》中“肾气”与“心液”的理论,而在医学界内,则首见朱丹溪“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说。易学认为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以乾坤二卦代表阴阳,若初始状态即是阳上阴下的话,阳气越升越高,阴气越降越低,两者分离,是为《否》卦,是不好的趋势,将会招来灾祸;反之,若初始状态即是阴上阳下的话,阴气自上而下降,阳气自下而上升,阴阳相交而融合,是《泰》卦之象,故称“阴阳交泰”,最为吉利。更进一步说,坎卦为水属阴,但其象为二阴夹一阳,又象征阴中之阳;离卦为火属阳,但其象为二阳夹一阴,象征阳中之阴。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卦,阳升阴降,阴阳相济,代表事情成功与顺利;而离上坎下为火水《未济》卦,阳逾升而阴逾降,不能相交,代表事情尚未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完全是模仿《泰》卦与《既济》卦而设计的,故又有“心肾交泰”或“水火既济”之称。故《医学入门·脏腑》曰:“两肾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则与心系通而为一,所谓坎北离南,水火相感者也。”
由《坎》、《离》两卦卦象进一步分析,即得出肾阳与心阴乃人体之真阴真阳的结论,而此真阴真阳又恰恰正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原动力。《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
阳也。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为“阳中之太阳”,故心以阳(火)为主;肾位下焦,其性主静,为“阴中之阴”,故肾以阴(水)为主。人体在生理上,位于上的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而居于下之肾水,则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不亢。如此,使心肾协调,故称之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在病理上,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于上,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于下,皆可导致心肾的关系失常,而见失眠多梦、心烦惊悸、腰膝酸软,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未济)”。《韩氏医通》中立有交泰丸方,可和调阴阳,能使心肾水火阴阳二气相交,立方之意也是出自《泰》卦的思想。
易学在中医治疗上的应用
易学的太极、八卦、河洛的理论,也应用于中医的治法方药方面,无论正治反治,七方十剂,七情合和,君臣佐使,形色气味,都莫不与易学理论有关。本先天八卦讲对待,而提出了正治和反治的方法。正治法又称逆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宣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坚者削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换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反治又称从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本后天八卦讲流行,而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法,如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及扶土抑木,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运用了五行生克原理。
《易·乾卦》曰:“上九亢龙”,“亢龙有悔”。《易·文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皆提示元进之阳必须潜藏。《易·乾卦·用九》曰:“群龙无首”,为育阴之始,中医学阴虚阳亢证即以育阳潜阳为治法,以六味丸之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易·坤卦》曰:“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隐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说明凝霜坚冰乃系阴盛阳凝所致。《易·坤卦·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中医通阳散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璐”,正是针对此类病机而设的治法。《周易》极为重视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如水火相济卦为奎,离坎未交卦为奎。中医学将《周易》阴阳交感相济原理应用于药物配伍,肾为水火之脏,故左配命门,右配肾水,左归饮(丸)治真阴肾水不足,在熟地、山英、山药、拘祀滋阴补血中,加人鹿角胶益补肾阳;右归饮(丸)主治命门火衰,用肉桂、附子辛热助阳,并伍以熟地、山药、山萸、枸杞滋养肝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认为:“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外,中医还发展了“阴阳相引”交通心肾的原则,针对心火炎于上,肾水寒于下的病理,用黄连清心火与内桂温补肾阳并用,以使心肾交济,如交泰丸之属。《周易》极为强调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如《易·说卦》:“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反映于中医治法上就是注意调节脏腑之间的功能。如肝火犯肺之证,以吴英味辛,为肺金之味,肺金之令得行于左,则肝木自平,黄连泻心火而助肺金之气旺。通过五脏生克关系的调节,恢复脏腑的和谐,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大特色。
《周易》强调根据阴阳刚柔的变化以“彰往察来”、“变通趣时”,中医学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明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及“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并将此理论运用于针刺法中,创造了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对慢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有显著的疗效。子午流注针法以十二经脉膝以下66个脸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荣、注输、行经、人合的气血流注,配合阴阳、五行、干支等,进行按日按时取穴。而灵龟八法则取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配合八卦九宫、天干地支、五运六气等进行按日时干支选穴,是《周易》理论在针灸时间治疗学中的应用实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中大量吸取了《周易》的论辞及命题,医理源于易理,《周易》以其精湛深邃的思维方式与独特的结构框架,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今
后宜采用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的新成就,将《周易》的多种象数模型与易理进行模型化综合,使传统思路提高到现代水平,以冀为揭示人体客观存在的疗效机制和规律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把人作为一个超巨系统进行的科学调节和控制,形成现代水平的中医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