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
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方兵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自问世以来,在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如何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方面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为此,我对十多个村的公共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和了解。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功能定位不准。一方面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只是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当作自己的衙门,只是简单办个公、开个会,而很少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等公益性活动,公共服务中心吸引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还不强。个别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经沦为棋牌室,每天都有四五桌人在那里聚赌。
二是村情差异较大,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多,阵地建设规范,功能比较完善,作用发挥也较好,但少数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则恰恰相反。
三是活动开展较少,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村虽然重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却不善于利用公共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中看不中用。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我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受到市场经济思想和传统小农意 识的影响,不少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的思想,认为只有带领群众搞好经济发展才是真本事,以致于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情况较差。
第二、 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大多数村级组织集体自身没有经济来 源,村级组织的日常办公经费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更新费用都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且办公经费数额有限,村里的各项集体活动基本上都是以乡镇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承办的形式开展。如果没有上级指令,没有经费下拨的话,村级不愿主动开展活动。
第三、 客观条件所限。从村民使用公共服务中心的客观限制上讲,目 前大多数村都是由原来的两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村组合并后,每一个自然
村的规模都相对增大了不少,就造成村里有些村民的家相距村服务中心较远,群众来去花费时间多。部分村民认为,“我家条件也不错,装了有线电视,家里也有一些书籍,环境也好,不如在家看看还自在一些。”
第四、 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发挥的好坏, 缺乏评估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
为此,我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村干部的认识。市、镇领导要利用各种场合,阐明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的重要性并加以考核。
二、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对现有的规模较大的村活动阵地,则加大投入改造升级。配备活动必需的会议桌椅、电教设备、健身器材、娱乐棋牌、图书等设施器具,配齐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包括电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网络、有线电视等),全天免费开放。
三、服务功能突出一个“全”字。 既要适合年轻人的,也要有适合年老和青少年的。各种活动,应当相得益彰。
四、建立第三方社区公共服务评估监督委员会。譬如聘请市民代表、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不定期进行抽查。然后结合该村市民的反映进行评估。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
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方兵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自问世以来,在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如何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方面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为此,我对十多个村的公共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和了解。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功能定位不准。一方面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只是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当作自己的衙门,只是简单办个公、开个会,而很少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等公益性活动,公共服务中心吸引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还不强。个别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经沦为棋牌室,每天都有四五桌人在那里聚赌。
二是村情差异较大,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多,阵地建设规范,功能比较完善,作用发挥也较好,但少数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则恰恰相反。
三是活动开展较少,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村虽然重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却不善于利用公共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中看不中用。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我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受到市场经济思想和传统小农意 识的影响,不少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的思想,认为只有带领群众搞好经济发展才是真本事,以致于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情况较差。
第二、 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大多数村级组织集体自身没有经济来 源,村级组织的日常办公经费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更新费用都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且办公经费数额有限,村里的各项集体活动基本上都是以乡镇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承办的形式开展。如果没有上级指令,没有经费下拨的话,村级不愿主动开展活动。
第三、 客观条件所限。从村民使用公共服务中心的客观限制上讲,目 前大多数村都是由原来的两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村组合并后,每一个自然
村的规模都相对增大了不少,就造成村里有些村民的家相距村服务中心较远,群众来去花费时间多。部分村民认为,“我家条件也不错,装了有线电视,家里也有一些书籍,环境也好,不如在家看看还自在一些。”
第四、 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发挥的好坏, 缺乏评估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
为此,我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村干部的认识。市、镇领导要利用各种场合,阐明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的重要性并加以考核。
二、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对现有的规模较大的村活动阵地,则加大投入改造升级。配备活动必需的会议桌椅、电教设备、健身器材、娱乐棋牌、图书等设施器具,配齐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包括电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网络、有线电视等),全天免费开放。
三、服务功能突出一个“全”字。 既要适合年轻人的,也要有适合年老和青少年的。各种活动,应当相得益彰。
四、建立第三方社区公共服务评估监督委员会。譬如聘请市民代表、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不定期进行抽查。然后结合该村市民的反映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