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
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23、24、 28、29四篇一般古文。
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句子要会准确顺畅的翻译;会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
重点古文:《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一般古文:《核舟记》(魏学伊)《大道之行也》《观潮》(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结合文段分析句子的含义。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重点课文:《新闻两篇》、《芦花荡》、《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和特征,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材料)。
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
(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学情分析:
八(1)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一个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许多同学不会四声、前后鼻音的区别。
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课外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家庭作业。
四、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按照单元内容依次复习,并渗透相关复习内容。
2、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1、22、23、24、26、27、28、29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3、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期末复习资料和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审题的方法与技巧,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4、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5、适时进行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期末复习资料的练习进行。
7、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五、复习时间的安排:
每天一篇重点古文、一篇一般古文、三首古诗的默写、两篇现代文、一个综合性学习。
1、前四个单元各2课时,后两个单元各4课时。
2、名著导读、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古诗、名句的默写、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等知识渗透在练习中进行。
3、利用自习课时间进行练习讲解和模拟训练。
六、具体安排
12月16日---12月22日(7课时,2晚自习)
《桃花源记》(陶渊明)、《核舟记》(魏学伊)、《新闻两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12月23日---12月29日(7课时,2晚自习)
《陋室铭》(刘禹锡)、《大道之行也》、《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
12月30日---1月5日(7课时,2晚自习)
《爱莲说》(周敦颐)、《观潮》(周密)、《老王》、《中国石拱桥》、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1月6日----1月12日(7课时,2晚自习)
《三峡》(郦道元)、《湖心亭看雪》(张岱)、《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走上辩论台 (了解辩论的方式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12月 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12月 日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材料)
说明:
1、此计划为预设计划,复习内容可以根据学校活动和复习情况灵活处理。
2、利用自习课时间做练习题。也可以进行模拟测验。
3、各单元复习教案见教案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
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23、24、 28、29四篇一般古文。
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句子要会准确顺畅的翻译;会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
重点古文:《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一般古文:《核舟记》(魏学伊)《大道之行也》《观潮》(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结合文段分析句子的含义。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重点课文:《新闻两篇》、《芦花荡》、《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和特征,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材料)。
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
(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学情分析:
八(1)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一个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许多同学不会四声、前后鼻音的区别。
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课外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家庭作业。
四、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按照单元内容依次复习,并渗透相关复习内容。
2、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1、22、23、24、26、27、28、29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3、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期末复习资料和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审题的方法与技巧,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4、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5、适时进行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期末复习资料的练习进行。
7、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五、复习时间的安排:
每天一篇重点古文、一篇一般古文、三首古诗的默写、两篇现代文、一个综合性学习。
1、前四个单元各2课时,后两个单元各4课时。
2、名著导读、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古诗、名句的默写、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等知识渗透在练习中进行。
3、利用自习课时间进行练习讲解和模拟训练。
六、具体安排
12月16日---12月22日(7课时,2晚自习)
《桃花源记》(陶渊明)、《核舟记》(魏学伊)、《新闻两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12月23日---12月29日(7课时,2晚自习)
《陋室铭》(刘禹锡)、《大道之行也》、《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
12月30日---1月5日(7课时,2晚自习)
《爱莲说》(周敦颐)、《观潮》(周密)、《老王》、《中国石拱桥》、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1月6日----1月12日(7课时,2晚自习)
《三峡》(郦道元)、《湖心亭看雪》(张岱)、《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走上辩论台 (了解辩论的方式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12月 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12月 日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材料)
说明:
1、此计划为预设计划,复习内容可以根据学校活动和复习情况灵活处理。
2、利用自习课时间做练习题。也可以进行模拟测验。
3、各单元复习教案见教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