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临沭县职业中专

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特色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材的设计、内容、评价、师资配备、实施和管理等方面。为全面建设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进一步规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工作,确保编写质量,不断提升编写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的精神,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不断学习,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本着“全面启动、抓住关键、保证质量、注重反思、扎实推进”的原则,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程多元发展”为目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校本特色教材。

二、目标

通过对汽车运用与汽车维修维护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对重要的、出现频率高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中相近的工作任务进行集合,形成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等11项职业行动领域。对11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等11个专业学习模块,形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

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等11个核心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学习领域对知识的要求,将机械制图设置为汽车零件识图,将汽车保险、旧车评估等课程设置为拓展学习领域,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维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开发对应校本教材。

三、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需要为主导开发和利用课程;

2、基础性原则——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原则——要服务于人的主动性、全面性的发展;

5、人本性原则——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为基本点;

6、可行性原则——特色校本课程应具有可操作性;

7、活动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

8、整合性原则——完善补充、优化现行教材;

9、特色性原则——充分挖掘浓厚的民族特色积淀, 让特色更突出,内涵更丰富,品牌更知名,充分叠显资源与文化的双重教育意义。

10、创造性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创作因素,创造性的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创造性的实施学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四、拟定校本课程教材

根据特色教材开发计划,本专业建设的11个核心课程,分两个年度进行。

2011至2012年度完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四门特色校本教材。

2012至2013年度完成《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驾驶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七门特色校本教材。

五、编写要求

1.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和一些有鲜明编写特色的校本教材,力求体现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2、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新颖、实用、生动、多样化、有案例,利于学生探究,便于自学,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练习及建议,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图表清晰准确。主编应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文字表述、名词术语、单位的使用和体例格式进行统一协调。

4、书稿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书名)、内容简介(包括编

写人员姓名)、目录(编到节)、正文(各章内容)。

六、编写步骤

1、宣传动员,作好准备。( 2011年8月)

2、编写组集中讨论确定教材具体内容和教材标题,并对编写工作进行分工。( 2011年8月至10月)

3、分组拟定分提纲,并整理汇总形成教材目录。( 2011年11月)

4、分组按目录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材初稿,校对审核。( 2011年12月)

5、汇总、编辑、打印、成册。( 2012年3 月 )

6、送学校领导审阅。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初稿,形成试用教材,交付印刷。(2012年5月)

七、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守贵 庞运涛

副组长:张西臣 张天水 荣学文 王玉军 曹竹卿

成 员:李玉成 左士光 杨海滨 尹迎峰 殷洪晨 邵泽信

梁广 庞运钊 郇恒飞 王绪强 王开冬 杨进杰

张华 吴凤波及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协会专家、教

育专家等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尹迎峰

副组长:骆洪山

成 员:周自波 、朱明杰、解志强 、班英杰、徐勇、史月明、杨大彩、王玉迎及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专家、教育专家等

八、表彰奖励办法

1、对于在本次校本课程建设中,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编写组和个人,学校将根据实际工作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2、对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研发、编写的教师,将在学校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中进行进行考评时适当加分

2011年8月11

临沭县职业中专

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特色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材的设计、内容、评价、师资配备、实施和管理等方面。为全面建设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进一步规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工作,确保编写质量,不断提升编写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的精神,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不断学习,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本着“全面启动、抓住关键、保证质量、注重反思、扎实推进”的原则,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程多元发展”为目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校本特色教材。

二、目标

通过对汽车运用与汽车维修维护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对重要的、出现频率高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中相近的工作任务进行集合,形成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等11项职业行动领域。对11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等11个专业学习模块,形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

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等11个核心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学习领域对知识的要求,将机械制图设置为汽车零件识图,将汽车保险、旧车评估等课程设置为拓展学习领域,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维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开发对应校本教材。

三、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需要为主导开发和利用课程;

2、基础性原则——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原则——要服务于人的主动性、全面性的发展;

5、人本性原则——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为基本点;

6、可行性原则——特色校本课程应具有可操作性;

7、活动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

8、整合性原则——完善补充、优化现行教材;

9、特色性原则——充分挖掘浓厚的民族特色积淀, 让特色更突出,内涵更丰富,品牌更知名,充分叠显资源与文化的双重教育意义。

10、创造性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创作因素,创造性的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创造性的实施学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四、拟定校本课程教材

根据特色教材开发计划,本专业建设的11个核心课程,分两个年度进行。

2011至2012年度完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四门特色校本教材。

2012至2013年度完成《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驾驶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七门特色校本教材。

五、编写要求

1.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和一些有鲜明编写特色的校本教材,力求体现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2、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新颖、实用、生动、多样化、有案例,利于学生探究,便于自学,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练习及建议,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图表清晰准确。主编应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文字表述、名词术语、单位的使用和体例格式进行统一协调。

4、书稿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书名)、内容简介(包括编

写人员姓名)、目录(编到节)、正文(各章内容)。

六、编写步骤

1、宣传动员,作好准备。( 2011年8月)

2、编写组集中讨论确定教材具体内容和教材标题,并对编写工作进行分工。( 2011年8月至10月)

3、分组拟定分提纲,并整理汇总形成教材目录。( 2011年11月)

4、分组按目录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材初稿,校对审核。( 2011年12月)

5、汇总、编辑、打印、成册。( 2012年3 月 )

6、送学校领导审阅。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初稿,形成试用教材,交付印刷。(2012年5月)

七、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守贵 庞运涛

副组长:张西臣 张天水 荣学文 王玉军 曹竹卿

成 员:李玉成 左士光 杨海滨 尹迎峰 殷洪晨 邵泽信

梁广 庞运钊 郇恒飞 王绪强 王开冬 杨进杰

张华 吴凤波及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协会专家、教

育专家等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尹迎峰

副组长:骆洪山

成 员:周自波 、朱明杰、解志强 、班英杰、徐勇、史月明、杨大彩、王玉迎及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专家、教育专家等

八、表彰奖励办法

1、对于在本次校本课程建设中,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编写组和个人,学校将根据实际工作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2、对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研发、编写的教师,将在学校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中进行进行考评时适当加分

2011年8月11


相关内容

  • 汽车维修接待课程标准
  • <汽车维修接待>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汽车维修接待 适用专业 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美容与装潢 1.概述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将汽车服务接待工作分解为三个项目:服务意识的确立.提供服务产品.优化服务过程,维修 ...

  • 汽车维护保养课程标准
  •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1. 前言 1.1课程定位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的能力,能胜任汽车维修企业的机修工.快速保养等一线工作岗位. 本课程应与&l ...

  •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标准
  •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 ...

  • 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 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提高我校办学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强化办学的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把汽车 ...

  • 高职[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技术]任务驱动式教材研究
  • 高职<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技术>任务驱动式教材的研究 [摘 要] 2009年笔者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了<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技术>教材,本教材以项目教学法作为指导,以培养汽车维修技能为宗旨,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教材,引入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业务流程.真实的 ...

  •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性能检测 课程类别:考试课 课程学分:3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技术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课程代码: 050521015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学时: 48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在 ...

  • 汽车修理工教学计划
  • 汽车修理工(中级)教学计划 (汽修教师:刘生恒) <车修理工(中级)>是由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此教材是汽车专业课程的一个综合体现,作为学生知识总结加强巩固的一个载体,涵盖了汽车专业所有主要知识结构. 此教材具有以下 ...

  • [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标准(修改)
  • <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搜集一线实践与维修杂志上的典型案例,设置汽车各系统的典型案例,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对故障现象.原因及诊断.排除思路进行引导教学. 2.同一故障现象设置不同车 ...

  • 2012级汽车专业英语 课程标准
  • <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070045 课程学时: 26 先修课程: 英语 汽车概论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 课程的性质.地位 <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