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语法:虚拟语气在写作中的应用

托福语法:虚拟语气在写作中的应用

在托福作文的一些特殊场合中,需要用到虚拟语气,同学们要注意。托福作文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考古类,历史类,天文类等可能涉及比较多“过去”的东西。我们一般会在文中涉及到过去事件描述的时候使用一般过去时或者过去完成时等表示“过去”的时态,但是其实加入适当的虚拟语态,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为准确和合理。托福作文虚拟语态应用方法,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根据英语的语法,虚拟语气的结构分成了好多种,可是在综合写作中,我们只需要熟悉2-3种即可,即便是英语语法知识掌握的不怎么好的考生也可以准确使用。常用于综合类写作的虚拟语气结构为:

1. …would/should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2. …may/might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3. …could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当我们需要对讲座中教授的某些观点表达“猜测”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这几个虚拟语气的结构。从意思上来说,2和3都表示“很有可能”的意思,而第一个则有“本应该,也许将要”的意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注意这些细微差异即可。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它们的用法:

As a final point both the reading and lecture mention that Neanderthals had developed muscles in their stomach. To argue against the reading’s assertion that these muscles helped Neanderthals to speak, the lecturer argues that these muscles could have been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Instead, she states that perhaps the muscles helped them to travel farther or climb mountains easier. 在讲座中,教授对于尼安德特人是否会说话这一争论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阅读中的观点是讲他们腹肌非常发达,所以可以帮助他们说话; 而教授却指出他们

的这些肌肉可能是用来生存,而非帮助他们讲话的,因为当时他们生存的环境比较严酷,因此需要这些发达的腹部肌肉来爬山或远足。但是听力中教授在谈到这个观点时的语气也是一种猜测的口吻,所以我们在写这个段落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虚拟语气。上面划线的这个句子里由于主语在后面的意思中是一个“被动”的意义,所以作者在虚拟语气后采用了被动语态。也许这样说有些考生还是无法完全体会虚拟语气的“强大”之处,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个地方改成常规的句子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these muscles had been used for…”, 改了之后的过去完成时表示的是他们“肯定已经用了腹肌”,这样一来意思完全和教授在讲座中的意思不一样了,所以表达就不够准确。想要获得高分的考生在这个细节上一定要特别注意。

The next point brought up is that deforestation by the Dutch destroyed the dodos’ natural habitats. However, the professor first claims that deforestation did not cover the entire island nor did it kill many other bird species. He next declares that dodos did not nest in trees, so their disappearance should not have bothered the dodo.

Finally, in contrast to the reading’s argument that a disease brought by the Dutch may have killed the dodos, the professor says the dodo population may already have been decliningbefore the Dutch arrived.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渡渡鸟是否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灭亡的。其中阅读提到了荷兰人将岛上的森林全部砍伐,从而使得渡渡鸟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而教授则指出荷兰人只是砍掉了部分森林用做耕地,岛上大部分森林还是保存完好的。此外,由于渡渡鸟不会飞,因此它们将自己的巢穴建在地上,而非树上,所以即使森林全部消失了,对于它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在第一段中,作者在描述了上述原因后,用虚拟语态来表示“与事实不符”的假定,即“森林的砍伐应该不会对渡渡鸟产生影响”或者“森林的砍伐本不应该对渡渡鸟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描述在语言上显然非常精确。同样,假如我们用一般过去时来写这句话,那我们所表达的

含义是“肯定”的,这样可能会与讲座的意思不完全符合。最后再来看第2段,由于讲座里教授也给出了荷兰人到达岛之前渡渡鸟的数量有可能已经开始下降的这一猜测,所以作者仍旧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这一论断,通过对比语气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更准确。

The reading says that Marco Polo’s name was never recorded by any

contemporary Chinese; however, the professor counters by arguing that he might have used a different name or was not considered very important by the Chinese and was therefore omitted from their book.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其中阅读提到了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中国历史文献中; 而讲授则认为马可波罗当时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名字或者是因为他在中国历史上根本不算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所以他的名字才未出现在史料中。我们看到这个段落中作者在写教授观点时使用了连续的并列句,而第一处虚拟语态的使用表达的是教授猜测的语气,但后面的一层意思由于教授在讲话时的语气比较肯定,所以又切换成了过去时。可见作者在写这个段落时已经将英语的时态运用到了很熟练的境界。同时,我们学习了这种表达方式后也可以使得我们的综合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以上就是托福作文语法中虚拟语态应用的介绍,同学们在托福作文中特定的一些场景时候需要利用虚拟语态,可以写出更加理想和地道的句子。多多进行训练,争取取得理想的托福写作高分。

外朗教育免费直播课:http://toeflke.ylongedu.com/html/tuofukecheng/zhiboke/

托福语法:虚拟语气在写作中的应用

在托福作文的一些特殊场合中,需要用到虚拟语气,同学们要注意。托福作文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考古类,历史类,天文类等可能涉及比较多“过去”的东西。我们一般会在文中涉及到过去事件描述的时候使用一般过去时或者过去完成时等表示“过去”的时态,但是其实加入适当的虚拟语态,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为准确和合理。托福作文虚拟语态应用方法,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根据英语的语法,虚拟语气的结构分成了好多种,可是在综合写作中,我们只需要熟悉2-3种即可,即便是英语语法知识掌握的不怎么好的考生也可以准确使用。常用于综合类写作的虚拟语气结构为:

1. …would/should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2. …may/might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3. …could have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if…

当我们需要对讲座中教授的某些观点表达“猜测”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这几个虚拟语气的结构。从意思上来说,2和3都表示“很有可能”的意思,而第一个则有“本应该,也许将要”的意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注意这些细微差异即可。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它们的用法:

As a final point both the reading and lecture mention that Neanderthals had developed muscles in their stomach. To argue against the reading’s assertion that these muscles helped Neanderthals to speak, the lecturer argues that these muscles could have been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Instead, she states that perhaps the muscles helped them to travel farther or climb mountains easier. 在讲座中,教授对于尼安德特人是否会说话这一争论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阅读中的观点是讲他们腹肌非常发达,所以可以帮助他们说话; 而教授却指出他们

的这些肌肉可能是用来生存,而非帮助他们讲话的,因为当时他们生存的环境比较严酷,因此需要这些发达的腹部肌肉来爬山或远足。但是听力中教授在谈到这个观点时的语气也是一种猜测的口吻,所以我们在写这个段落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虚拟语气。上面划线的这个句子里由于主语在后面的意思中是一个“被动”的意义,所以作者在虚拟语气后采用了被动语态。也许这样说有些考生还是无法完全体会虚拟语气的“强大”之处,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个地方改成常规的句子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these muscles had been used for…”, 改了之后的过去完成时表示的是他们“肯定已经用了腹肌”,这样一来意思完全和教授在讲座中的意思不一样了,所以表达就不够准确。想要获得高分的考生在这个细节上一定要特别注意。

The next point brought up is that deforestation by the Dutch destroyed the dodos’ natural habitats. However, the professor first claims that deforestation did not cover the entire island nor did it kill many other bird species. He next declares that dodos did not nest in trees, so their disappearance should not have bothered the dodo.

Finally, in contrast to the reading’s argument that a disease brought by the Dutch may have killed the dodos, the professor says the dodo population may already have been decliningbefore the Dutch arrived.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渡渡鸟是否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灭亡的。其中阅读提到了荷兰人将岛上的森林全部砍伐,从而使得渡渡鸟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而教授则指出荷兰人只是砍掉了部分森林用做耕地,岛上大部分森林还是保存完好的。此外,由于渡渡鸟不会飞,因此它们将自己的巢穴建在地上,而非树上,所以即使森林全部消失了,对于它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在第一段中,作者在描述了上述原因后,用虚拟语态来表示“与事实不符”的假定,即“森林的砍伐应该不会对渡渡鸟产生影响”或者“森林的砍伐本不应该对渡渡鸟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描述在语言上显然非常精确。同样,假如我们用一般过去时来写这句话,那我们所表达的

含义是“肯定”的,这样可能会与讲座的意思不完全符合。最后再来看第2段,由于讲座里教授也给出了荷兰人到达岛之前渡渡鸟的数量有可能已经开始下降的这一猜测,所以作者仍旧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这一论断,通过对比语气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更准确。

The reading says that Marco Polo’s name was never recorded by any

contemporary Chinese; however, the professor counters by arguing that he might have used a different name or was not considered very important by the Chinese and was therefore omitted from their book.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其中阅读提到了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中国历史文献中; 而讲授则认为马可波罗当时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名字或者是因为他在中国历史上根本不算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所以他的名字才未出现在史料中。我们看到这个段落中作者在写教授观点时使用了连续的并列句,而第一处虚拟语态的使用表达的是教授猜测的语气,但后面的一层意思由于教授在讲话时的语气比较肯定,所以又切换成了过去时。可见作者在写这个段落时已经将英语的时态运用到了很熟练的境界。同时,我们学习了这种表达方式后也可以使得我们的综合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以上就是托福作文语法中虚拟语态应用的介绍,同学们在托福作文中特定的一些场景时候需要利用虚拟语态,可以写出更加理想和地道的句子。多多进行训练,争取取得理想的托福写作高分。

外朗教育免费直播课:http://toeflke.ylongedu.com/html/tuofukecheng/zhiboke/


相关内容

  •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2
  • 托福写作高分语法之高大上句型2 关键字:托福写作 高分语法 高大上句型 表示"一致"与"不一致"的句型 1. be in accordance with(与-一致) 相关结构:accord with(与--一致) 2. be in agreement with ...

  • 语法教学法
  • 英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模式.方法及原则 一.语法教学模式 语法教学方式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也经历几次变革,从听说教学法的句型操练到交际教学模式到现在的任务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丰富了许多. 1. 行为主义语法教学模式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是在结构主义和行为心理学的影响下,随着 ...

  • 课堂观察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阐述
  • [摘 要] 课堂观察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而根据这些表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的一种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就是一种评估工具,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评估自身教学活动的成败,也可以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课堂观察是高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当可以起到 ...

  • 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教学设计
  • 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教学:The subjunctive mood 厦门第十中学 吕瑞珠 一.概述 本节课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课,授课内容为虚拟语气,授课对象是高三年学生.从呈现.加深记忆.巩固到实践并将语言项目运用于写作中并做适当的点评,大概需要两课时.但我这里着重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 ...

  • 中学课程辅导窑教学研究
  • 何冬梅 摘要院在历年高考写作中袁学生语法错误导致严重失分遥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问题袁因而笔者一直在探索直观的语法教学步骤袁即院展示要要要讨论要要要操练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袁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曰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听尧说尧读尧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曰而语法又是从语言实 ...

  • 百度文库--雅思托福资料
  • ***以下内容仅适用于学术类考试*** [考试报名]雅思考试有效期2年. 2016年每个月有4场考试.报名官网: 考试报名流程: ①官网注册→②预存考试费→③预约考位→④报名付费→⑤打印准考证→⑥成功报名 目前,雅思学术类(A 类)考试根据用途分为2种类型.两种考试的考试内容完全一致,但可申请的签证 ...

  • [托福]新托福写作--别让你的文章拖拖拉拉
  • [托福]新托福写作--别让你的文章拖拖拉拉 托福写作中我们该尽量让文章言简意赅,用词精准.根据国外学者的调查统计,一个以句号结尾的英语句子,单词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20个,否则的话,句子偏长,听话人的注意力有可能不集中,漏听一.两个单词,从而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那么我们该怎么让文章更简洁呢? 为了避 ...

  • 为您介绍托福口语表达去中国式的方法
  • 智课网TOEFL 备考资料 为您介绍托福口语表达去中国式的方法 摘要: 为您介绍托福口语表达去中国式的方法!大家在学习口语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更符合美国人的习惯,一口流利的口语不仅能够考高分,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与人交流.那么该如何去除中国式表达呢?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为您介绍 托福 口语表达去中 ...

  •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历年考博真题-育明考博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博参考书推荐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 年份公开 招考硕博连读初审1.专业知识考查复试内容2.综合能力面试030301社会学专业知识:社会考察学生的科研素养.专 2013年11人2人申请-考核制学理论100分.社会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