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索居的撒旦

  【作者简介】杨禄蓉,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英语助教,主要从事英美电影文学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唯爱永生》剧照吸血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已经渗透到以文学、电影、电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当中,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社会知识和文学谱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与其说吸血鬼来自于中世纪的蒙昧与黑暗,不如说它一个现代的产物,反映的是现代人内在的文化困境。   随着吸血鬼电影和文学作品悄然升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探寻这些拥有人的外表,却更加美貌、富有且强大的异类所承载的现代社会中边缘群体的文化困境。   吸血鬼作为边缘群体的代表,其人类反叛者的形象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戴锦华[1]通过对《暮光之城》的分析,解读了吸血鬼亚文化代表了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贵族的愤怒与无奈;王灵娟[2],麦永雄[3]和苏耕新[4]关于安妮赖斯的研究都阐释了吸血鬼文学与同性恋群体的关系,其中,苏耕新更将吸血鬼文学看作是另类人群对传统宗教、道德的人类社会元叙事的质疑和挑战。   这些研究关注了吸血鬼作为边缘群体的反叛者角色,但常常忽略了吸血鬼与传统反叛者的区别。不同于弥尔顿笔下渴望革命甚至不惜反抗上帝的撒旦,吸血鬼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于人是轻视的,但是对于人血的致命依赖,又使得他们离不开人。这种血的羁绊使得吸血鬼的反叛与撒旦的反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在《唯爱永生》中,导演贾木许通过吸血鬼亚当和夏娃,探讨了离群索居的恶魔背后的矛盾,也同时揭示了边缘人群亚文化的精神困境,为探寻现代边缘人群亚文化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分析的文本。   一、吸血鬼形象的变迁   关于吸血鬼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莉莉丝(Lilith),因不服男性的统治而被贬,成为第一个吸血鬼;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个吸血鬼是该隐,亚当与夏娃的长子。该隐出于嫉妒,杀死了弟弟,被上帝施以的惩罚,唯有吸食活人鲜血才能维持生命,且永世不变。还有一种说法是犹大,由于出卖耶稣而被惩罚。[5]在众多的传说中,吸血鬼都是由人所变,而影像中的吸血鬼,也就成为反抗主流文化的边缘群体的代表。   吸血鬼在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早期有很大的差别。在14到17世纪,吸血鬼的传说与宗教、瘟疫紧密相连。18世纪,研究吸血鬼的严肃著作出现,“吸血鬼”的名称才正式确定。吸血鬼的原型多也是欧洲的贵族。之后,关于吸血鬼的文学作品出现,进一步赋予吸血鬼贵族气息,而吸血鬼的叙述者已经成了时代的文化精英。20世纪70年代,安妮・赖斯在《夜访吸血鬼》中为吸血鬼奠定了吸血鬼高贵优雅的贵族气质,自此,吸血鬼这一异类也就不再仅仅是为害人类的恶魔,而拥有了复杂的性格特征。而电影对于吸血鬼的态度,也从《诺斯费拉图》中的绞杀转向《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情,甚至在《唯爱永生》中被认同。   二、吸血鬼与人   在《唯爱永生》中,两个吸血鬼主角是亚当和夏娃。为充满异教徒意味的恶魔赋予了人类先祖的名字,也在暗示两位反叛的主人公与人类的关系:以人开始,又以人血为食,蔑视人的渺小与无常,却不得不生活在人群中,无论怎样都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因此,吸血鬼与人类的对立并非是你死我活,既有相互的需要,也彼此有张力。   不同于被驱逐的撒旦,吸血鬼与人类之间的张力是通过亚当的自我放逐体现的。亚当是一个在废弃的底特律城深居简出的神秘音乐家,有着高超的音乐造诣,并曾与作古的拜伦等诸家相交甚深,他们的生活与大众之间有清晰的界限,他用着过时的电器,抗拒着现代科技,却在抵制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着对科学的向往。   作为吸血鬼,亚当是一个猎食者,但同时也是被觊觎的一方,是伊安和那些亚当的乐迷目光跟随的“他者”,神秘而特立独行。他对人类的抗拒与其说是对于人类的厌倦,不如说是一种姿态。因为,在对自我的放逐中,他占据着叙事的核心,所有的叙事都在围绕着他,试图到达、识别和触摸他。   在这部电影中,透过亚当自恋的封闭,展示出的并非“吸血鬼”与“僵尸”的不共戴天的仇恨,而是一种吸血鬼作为一个异类强烈的不安全感。   ・外国电影评论杨禄蓉:离群索居的撒旦三、无力的超我   年轻而富有,散发着贵族的气息,并具有超能力,后期的吸血鬼形象都沿袭了安妮赖斯在《夜访吸血鬼》中所塑造的形象。《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一家都是俊男美女,甚至父亲都优雅得无可挑剔;《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家族每一个都修长俊美;根据安妮赖斯作品改编的《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从一个贫民窟的肮脏孩子变得美丽可人如公主一般的女孩便发生在转变为吸血鬼的一刹那。在《唯爱永生》中,除了马洛,出现的三个青年吸血鬼都苍白美丽的毫无瑕疵。但是,拥有所有这些优势并不代表强大。吸血鬼的永生,使他们蔑视人生的短暂,而由于他们初始为人,又无法摆脱人的烙印。以人血为食,他们对于人是轻视的,但是对于人血的致命依赖,又使得他们离不开人。他们既高傲,又脆弱。这两者的相互交织出吸血鬼对于人类的复杂情感。   结语   作为异类,吸血鬼所代表可能正是主流文化所排斥的边缘亚文化群体。不同研究者就不同的文本给予了不同的解释。然而,不论是将吸血鬼文化与同性恋群体相联系,还是认为与新兴贵族相类比,这些研究都强调了“吸血鬼”的异质性以及其反叛的特质,而忽视了他们与人类的复杂关系。亚当对于人类的复杂情感映射了人类自身的矛盾:渴望永生,恐惧死亡,却也同时由于死亡所带来的解脱而感到幸运;厌倦肉身,却深深感受到肉体的吸引力。人类作为“吸血鬼眼中的他者”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厌倦。   因此,尽管他们是异类,是主流文化的离经叛道者,但同时,他们脱胎于主流文化,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方面以叛逆的方式生活,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认同主流社会,以谋取主流社会的保护。因此,他们必须很好的隐藏在人群中,同时与社会秩序和规范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吸血鬼这现代社会中的“撒旦”,不是弥尔顿笔下那个暴力的失败者,而是转化成为隐匿在人群当中的异类,离群索居的孤魂。这正是存在又不融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亚文化群体的缩影。   参考文献:   [1]戴锦华,高秀芹. 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J]. 文艺争鸣,2010(10):38-41.   [2]王灵娟.试论《吸血鬼编年史》中的吸血鬼形象[D]. 湘潭:湘潭大学,2007.   [3]麦永雄,付飞亮.《夜访吸血鬼》中的男同性恋[J].电影评介,2007(3):39-40.   [4]苏耕欣. 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 外国文学评论,2003(2):67-72.   [5]姜雪,颜晓川.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0-94.

  【作者简介】杨禄蓉,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英语助教,主要从事英美电影文学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唯爱永生》剧照吸血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已经渗透到以文学、电影、电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当中,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社会知识和文学谱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与其说吸血鬼来自于中世纪的蒙昧与黑暗,不如说它一个现代的产物,反映的是现代人内在的文化困境。   随着吸血鬼电影和文学作品悄然升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探寻这些拥有人的外表,却更加美貌、富有且强大的异类所承载的现代社会中边缘群体的文化困境。   吸血鬼作为边缘群体的代表,其人类反叛者的形象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戴锦华[1]通过对《暮光之城》的分析,解读了吸血鬼亚文化代表了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贵族的愤怒与无奈;王灵娟[2],麦永雄[3]和苏耕新[4]关于安妮赖斯的研究都阐释了吸血鬼文学与同性恋群体的关系,其中,苏耕新更将吸血鬼文学看作是另类人群对传统宗教、道德的人类社会元叙事的质疑和挑战。   这些研究关注了吸血鬼作为边缘群体的反叛者角色,但常常忽略了吸血鬼与传统反叛者的区别。不同于弥尔顿笔下渴望革命甚至不惜反抗上帝的撒旦,吸血鬼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于人是轻视的,但是对于人血的致命依赖,又使得他们离不开人。这种血的羁绊使得吸血鬼的反叛与撒旦的反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在《唯爱永生》中,导演贾木许通过吸血鬼亚当和夏娃,探讨了离群索居的恶魔背后的矛盾,也同时揭示了边缘人群亚文化的精神困境,为探寻现代边缘人群亚文化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分析的文本。   一、吸血鬼形象的变迁   关于吸血鬼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莉莉丝(Lilith),因不服男性的统治而被贬,成为第一个吸血鬼;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个吸血鬼是该隐,亚当与夏娃的长子。该隐出于嫉妒,杀死了弟弟,被上帝施以的惩罚,唯有吸食活人鲜血才能维持生命,且永世不变。还有一种说法是犹大,由于出卖耶稣而被惩罚。[5]在众多的传说中,吸血鬼都是由人所变,而影像中的吸血鬼,也就成为反抗主流文化的边缘群体的代表。   吸血鬼在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早期有很大的差别。在14到17世纪,吸血鬼的传说与宗教、瘟疫紧密相连。18世纪,研究吸血鬼的严肃著作出现,“吸血鬼”的名称才正式确定。吸血鬼的原型多也是欧洲的贵族。之后,关于吸血鬼的文学作品出现,进一步赋予吸血鬼贵族气息,而吸血鬼的叙述者已经成了时代的文化精英。20世纪70年代,安妮・赖斯在《夜访吸血鬼》中为吸血鬼奠定了吸血鬼高贵优雅的贵族气质,自此,吸血鬼这一异类也就不再仅仅是为害人类的恶魔,而拥有了复杂的性格特征。而电影对于吸血鬼的态度,也从《诺斯费拉图》中的绞杀转向《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情,甚至在《唯爱永生》中被认同。   二、吸血鬼与人   在《唯爱永生》中,两个吸血鬼主角是亚当和夏娃。为充满异教徒意味的恶魔赋予了人类先祖的名字,也在暗示两位反叛的主人公与人类的关系:以人开始,又以人血为食,蔑视人的渺小与无常,却不得不生活在人群中,无论怎样都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因此,吸血鬼与人类的对立并非是你死我活,既有相互的需要,也彼此有张力。   不同于被驱逐的撒旦,吸血鬼与人类之间的张力是通过亚当的自我放逐体现的。亚当是一个在废弃的底特律城深居简出的神秘音乐家,有着高超的音乐造诣,并曾与作古的拜伦等诸家相交甚深,他们的生活与大众之间有清晰的界限,他用着过时的电器,抗拒着现代科技,却在抵制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着对科学的向往。   作为吸血鬼,亚当是一个猎食者,但同时也是被觊觎的一方,是伊安和那些亚当的乐迷目光跟随的“他者”,神秘而特立独行。他对人类的抗拒与其说是对于人类的厌倦,不如说是一种姿态。因为,在对自我的放逐中,他占据着叙事的核心,所有的叙事都在围绕着他,试图到达、识别和触摸他。   在这部电影中,透过亚当自恋的封闭,展示出的并非“吸血鬼”与“僵尸”的不共戴天的仇恨,而是一种吸血鬼作为一个异类强烈的不安全感。   ・外国电影评论杨禄蓉:离群索居的撒旦三、无力的超我   年轻而富有,散发着贵族的气息,并具有超能力,后期的吸血鬼形象都沿袭了安妮赖斯在《夜访吸血鬼》中所塑造的形象。《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一家都是俊男美女,甚至父亲都优雅得无可挑剔;《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家族每一个都修长俊美;根据安妮赖斯作品改编的《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从一个贫民窟的肮脏孩子变得美丽可人如公主一般的女孩便发生在转变为吸血鬼的一刹那。在《唯爱永生》中,除了马洛,出现的三个青年吸血鬼都苍白美丽的毫无瑕疵。但是,拥有所有这些优势并不代表强大。吸血鬼的永生,使他们蔑视人生的短暂,而由于他们初始为人,又无法摆脱人的烙印。以人血为食,他们对于人是轻视的,但是对于人血的致命依赖,又使得他们离不开人。他们既高傲,又脆弱。这两者的相互交织出吸血鬼对于人类的复杂情感。   结语   作为异类,吸血鬼所代表可能正是主流文化所排斥的边缘亚文化群体。不同研究者就不同的文本给予了不同的解释。然而,不论是将吸血鬼文化与同性恋群体相联系,还是认为与新兴贵族相类比,这些研究都强调了“吸血鬼”的异质性以及其反叛的特质,而忽视了他们与人类的复杂关系。亚当对于人类的复杂情感映射了人类自身的矛盾:渴望永生,恐惧死亡,却也同时由于死亡所带来的解脱而感到幸运;厌倦肉身,却深深感受到肉体的吸引力。人类作为“吸血鬼眼中的他者”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厌倦。   因此,尽管他们是异类,是主流文化的离经叛道者,但同时,他们脱胎于主流文化,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方面以叛逆的方式生活,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认同主流社会,以谋取主流社会的保护。因此,他们必须很好的隐藏在人群中,同时与社会秩序和规范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吸血鬼这现代社会中的“撒旦”,不是弥尔顿笔下那个暴力的失败者,而是转化成为隐匿在人群当中的异类,离群索居的孤魂。这正是存在又不融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亚文化群体的缩影。   参考文献:   [1]戴锦华,高秀芹. 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J]. 文艺争鸣,2010(10):38-41.   [2]王灵娟.试论《吸血鬼编年史》中的吸血鬼形象[D]. 湘潭:湘潭大学,2007.   [3]麦永雄,付飞亮.《夜访吸血鬼》中的男同性恋[J].电影评介,2007(3):39-40.   [4]苏耕欣. 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 外国文学评论,2003(2):67-72.   [5]姜雪,颜晓川.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0-94.


相关内容

  • [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 作者:谭力铭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11期 内容摘要:在西方传统文化当中,撒旦是作为上帝的"敌对者"而出现的,是一切"罪"与"恶 ...

  • 有关万圣节
  • 但是对于万圣节很多同胞是不理解的, 就由少华来跟大家普及一下小 知识吧~ 万圣夜(Halloween)(又叫鬼节,万圣节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语世界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北美.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 ...

  •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On Image-building of Satan in Paradise Lost 一.论题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现状 1.背景知识:约翰•弥尔顿是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也是激进的思想家,真正的 革命者.弥尔顿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接受了代表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人文主义教育,成长为 ...

  • 读书笔记之一--[失乐园]
  • 读书笔记之一-------------<失乐园> 我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来欣赏这本<失乐园>,对里面的思想感触颇深.虽然,我并不是一名基督的小羊.但是我曾经在我的班主任的影响下仔细读过<圣经>,特别是对新约那一部分印象较深.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上帝都怀有十分崇高的敬 ...

  • 失乐园(读书笔记)
  • <失乐园>(英)弥尔顿,金发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部分:感受随想 疑问: 1.为后代留下点什么,让他们不会轻易地自暴自弃. ①为什么他们要自暴自弃?②留下的是什么? 从魔鬼的角度:争取统治的努力失败了,但是它的精神却如此坚强,希望人类后代面对失败也能如此. 从人类始 ...

  • 制度的重要性
  • 制度的重要性 现在和大家一块来讨论, 制度化管理不等于规范化管理这样一个议题.在目前的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之中,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理解, 认为规范化管理就是制度化管理或者说把制度化管理等同于规范化管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制度化管理不等于规范化管理, 当然规范化管理与制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规范化 ...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桥梁
  • 摘要:英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约翰・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映,本文重点分析该作品中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亚当和夏娃如何触怒上帝,被逐出伊旬园的过程.另一条是撒旦对上帝的反抗,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失乐园>即强调了人文主义精神,又反映出理性对人类 ...

  • 佛学跟哲学有何关联?
  • 撒旦归来  5:46:10 佛学跟哲学有何关联?能解释下吗 沸腾的无知(605306407)  5:46:51 佛学有它自己的内容 沸腾的无知(605306407)  5:47:09 这个内容包括相当于哲学层面的东西 沸腾的无知(605306407)  5:47:18 也有相当于宗教层面的东西 沸腾 ...

  • 请问传说中堕落天使的名字是什么?
  • novkoo 采纳率:59% 10级 2013.03.02 「路西法」原本是有著六對羽翼的「黎明之星」,熾天使之長.后来堕落为地狱魔鬼撒旦(satan),来历是这样的: 在希伯來文撒旦的意思是(敵對者) 其實撒旦不只一個,大家都以為只有一個! 主要人物有兩個 1.原本是炙火天使長 後來反抗上帝 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