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标准精神,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摘 要]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以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四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处理关系;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无论从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与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都有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标准》的理念,实现它所提出的各项目标,教师要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全面把握其精神,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标准》在界定课程的性质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它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实现的“底线”要求. 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实现《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提到面向全体,有人就在想,我应该把教学的难度定位在“优等生”“学困生”还是“中等生”?假如这样思考,面向全体就成了一个“悖论”. 我们认为“面向全体”不只体现在教学难度上,主要是落实在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确定上,落实在探究活动、练习题的设计上. 所以教师应围绕这些方面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做到尽可能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就是我们倡导的面向全体.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不可否认,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 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相当严重. 对于这些差异,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对待,不可搞“一刀切”.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法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他们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期不断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千万不可打击其积极性. 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单独“加餐”,以杜绝“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发展空间,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和思考,从而发展其数学才能.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呢?这是一个永远都不能结题的“课题”. 我们认为,面向全体时重要的不是教学难度的定位,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着眼于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下面的做法就比较成功.   (1)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对学习水平相对高的学生可适当“提高”,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水平相对较弱的“困难学生”可适当“降级”,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可以做到设计的问题有层次和梯度的区别,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从而做到兼顾每一位学生.   (2)在实行分组教学时,不把同质的学生放在一个组,而是采取让异质的学生同组,这样的安排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组内根据不同的倾向扮演不同的角色,确保他们在展示个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同样的课,有不同层次的解决,不必要求千篇一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觉得有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正是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所希望的结果.   (4)在学完一节(章)内容后,可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复习与巩固”“拓展与延伸”“探索与创新”三组不同水平的题目,其中前两组供全体学生解答,后一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这样的安排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获得基本技能,还能促使少数优等生更好地发展. 即使同一道题,也要考虑分层次,不要“一刀切”,否则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心,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 这样做符合《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课程理念.   案例1 “最多能生产多少套衣服”   天泉村有两家服装厂生产同一规格的上衣和裤子. 甲厂每月(按30天计算,以下同)用16天生产上衣,14天做裤子,共生产448套衣服(每套包括上衣、裤子各一件);乙厂每月用12天生产上衣,18天做裤子,共生产720套衣服. 两厂合并后,每月按现有能力最多能生产多少套衣服?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的实际,在学习完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可以安排这道题,主要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对于全体学生,都要求能得到结论:甲厂每天能生产上衣28件或生产裤子32条. 乙厂每天能生产上衣60件或生产裤子40条.?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认真思考,能得到下面的解答(1)和(2).   解答:(1)如果甲厂每月用30天生产上衣,乙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40y=60x+30×28,解得x=3.6,y=26.4,26.4×40=1056(件).?摇   (2)如果甲厂每月用30天生产裤子,乙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60x=40y+32×30,解得x=21.6,y=8.4,21.6×60=1296(件).?摇   第(1)种安排方案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这样安排却没有充分发挥甲厂的优势,所得到的结果不是最优的. 所以应选择第(2)种方案,故两厂合并后,每月按现有能力最多能生产1296套衣服.   对于极少数的同学,可能认为还应该有以下两种情况:   (3)如果乙厂每月用30天生产上衣,甲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28x+30×60=32y,解得x=-14,y=44,不符合实际.   (4)如果乙厂每月用30天生产裤子,甲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28x=32y+30×40,解得x=36,y=-6,不符合实际.   这两种情况显然不符合实际,应该舍去. 但是学生能得到这两种情况,其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与进步,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推理能力是《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且强调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形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但相辅相成.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既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   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我很有幸能够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学习和工作,我在中国学到了演绎推理,我在美国学到了归纳推理.” 可以说,熟练地进行这两种推理是杨振宁先生取得巨大成功的条件之一. 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主张中国学生不仅要学会演绎法,更要掌握归纳法.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使学生的两种推理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呢?   《标准》提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是要“彰显过程”,即引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为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其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案例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证明过程   在数学性质(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 在探求证明的过程时,可采用直观操作和推理论证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可直接给出证明,要设法让学生先发现这个结论,然后再给出证明. 让学生发现的方法有许多,为突出数学的直观性,可选择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剪、拼接硬纸片三角形)的方式来发现,同时把论证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发展,让学生在拼接硬纸片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证明该定理的思路. 具体操作、探索过程为:   (1)如图1,剪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硬纸片ABC,A′B′C′(三边都不相等的);   (2)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如图2),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的特点,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相互交流自己的结论;   (3)证明所得到的猜想,将其归纳成一般结论.   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发现,在图3中,已知AB=CD,且BC=AD,要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连结AC,并证明△ABC与△CDA全等即可. 这个证明思路就是在拼接三角形纸片的过程中发现的,学生一旦发现这个思路,详细的证明过程就容易了. 这样的安排比教师直接添加辅助线AC,然后给出证明要有意义得多,因为直接告诉学生添加辅助线的证明只是解决了证明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连结AC,学生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从上面的引导过程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自己发现“添加辅助线AC”是证明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上面的操作安排除了能让学生完成证明外,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合情推理能力的表现. 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应把既教会学生猜想,又能把握证明,既能合情推理,又能严格论证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结论表示的是该学科的结果,而过程则体现着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结论与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就有什么样的探究结论,结论的获得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 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认识到“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在教学中他们也在试图努力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这样的授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往往要用较长的时间进行备课准备,所以很多教师不能“持之以恒”. 目前的授课仍然是以教师讲“结论”为主,这样的教学掩盖、湮没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真实应用的思维活动,学生学到的只能是“死”的知识,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展现知识形成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通过二次改造,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思路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 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运算法则及定律的归纳过程、数学命题的发现过程、解(证)数学题目时思路的分析过程等,让他们以“再发现”和“再创造”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容易地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好地体验学习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技能的目的,并获得对这些知识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为此,教师应把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运算法则及定律的归纳过程、数学命题的发现过程、解(证)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分析过程等充分地“暴露”给学生. 例如,数学概念是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许多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采取的是“定义+例题”的方式,实质上是在“满堂灌”,最后只能导致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事实上,一个概念的形成往往伴随着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案例3 “零指数幂”的建立过程   “零指数幂”的意义是一种“规定”,但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要求学生记住这个“规定”,并进行相应操练,而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适合探究的问题,尽量充分地展开“过程”,引导学生感悟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   (1)提出猜想:20=1   零指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时一定要把引入的合理性体现出来,为此,可这样引导:   ①让学生计算22÷22. 启发学生分别用除法和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下面的结果:22÷22=1或22÷22=22-2=20.   ②提问学生:怎样解释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题目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答案?   ③学生猜想:为了使被除式的指数等于除式的指数时,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也能使用,应当有20=1.   (2)质疑这个猜想是否合理,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猜想的合理性.   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一个细胞分裂1次变2个,分裂2次变4个,分裂3次变8个……那么一个细胞没有分裂时个数为多少?   如图4,观察数轴上表示2的正整数次幂――16,8,4,2…的点的位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观察下列式子中指数、幂的变化:   24=16,23=8,22=4,21=2,2( )=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能比较充分地感受到“20=1”的合理性,于是做出“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a0=1(a≠0).   (3)验证这个规定与原有“幂的运算性质”是相容、和谐的.   运用幂的运算性质:a5÷a0=a5-0=a5;   根据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a5÷a0=a5÷1=a5.   这样引入“零指数幂”的概念,学生将经历如下的过程:面对挑战→提出猜想(“规定”)→说明猜想的合理性→做出“规定”→验证这种“规定”与原有知识体系的和谐性→数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样设计“零指数幂”的教学过程,能充分体现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是如何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学生经历了上述探索过程,不仅能理解、掌握“零指数幂”的意义,还能借助学习“零指数幂”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科学地探究其他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一点对于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些典型的知识点,努力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中所蕴藏的规律,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预设”是指在深入研究相关材料(主要指《标准》、数学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参考用书)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形设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案. “生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教师要通过启发式的教授,引导学生明确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并捕捉一些出乎意料的信息,充实并补充到课堂教学之中.   预设是非常必要的,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失控,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预设方案不走样地加以实施,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按教案中的设想进行回答,则会排斥学生的个性思考,抹杀学生的创造智慧,这是违背《标准》理念的.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学案,既要积极地按照计划、预设推进,也要及时发现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随着学生思维的拓展、心态的逆转和情绪的波动,敏锐地把握各种教育契机,捕捉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疑难、困惑,适时加以引导、深化,创造性地加以重组,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生长点. 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并存.   案例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教学片段   这是数学中的一个定理,大部分教材都是通过“拼接”图形的方法“直观”得到的. 教师备课时考虑的拼接方法如图5所示,将∠A、∠B剪下拼到点C处,于是得到∠A+∠B+∠C=180°.   上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如图6所示的剪拼方法. (事实上,这种方法与图5是一样的,教师便及时鼓励了这个学生)   还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拼的:如图7,只把∠A移动拼在∠C处,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到∠A+∠B+∠C=180°.   这种拼接方法是教师预设时没有想到的. 教师及时问这个学生“你是怎么知道两直线平行的?”这个学生说由图7的拼法可以发现:把∠A剪下并拼到点C处时,得到∠A=∠A,根据内错角相等,可以得到两直线平行.   教师又问:怎样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过点C作CD∥AB,延长BC到点E(如图8),因为CD∥AB,所以∠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ACB+∠1+∠2=180°(平角意义),所以∠A+∠B+∠C=180°.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过点C作AB的平行线CD的?   学生: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A=∠1,就相当于把∠A剪下并拼到点C处.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8所示的作平行线的方法.   至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已经很好了,出现了“生成”的资源,教师也把这一意外“收获”巧妙地融入课堂中了. 可又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们受到拼图7的启发,如图9,过点C作CD∥AB. 因为CD∥AB,所以∠ACD=∠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B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A+∠B+∠ACB=180°.   当然,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关系还有很多,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活化与知识系统性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在诸多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四种关系. 希望教师们加强研究《标准》的力度,不断探索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更好地落实《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

  [摘 要]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以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四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处理关系;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无论从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与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都有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标准》的理念,实现它所提出的各项目标,教师要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全面把握其精神,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标准》在界定课程的性质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它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实现的“底线”要求. 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实现《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提到面向全体,有人就在想,我应该把教学的难度定位在“优等生”“学困生”还是“中等生”?假如这样思考,面向全体就成了一个“悖论”. 我们认为“面向全体”不只体现在教学难度上,主要是落实在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确定上,落实在探究活动、练习题的设计上. 所以教师应围绕这些方面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做到尽可能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就是我们倡导的面向全体.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不可否认,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 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相当严重. 对于这些差异,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对待,不可搞“一刀切”.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法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他们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期不断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千万不可打击其积极性. 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单独“加餐”,以杜绝“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发展空间,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和思考,从而发展其数学才能.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呢?这是一个永远都不能结题的“课题”. 我们认为,面向全体时重要的不是教学难度的定位,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着眼于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下面的做法就比较成功.   (1)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对学习水平相对高的学生可适当“提高”,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水平相对较弱的“困难学生”可适当“降级”,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可以做到设计的问题有层次和梯度的区别,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从而做到兼顾每一位学生.   (2)在实行分组教学时,不把同质的学生放在一个组,而是采取让异质的学生同组,这样的安排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组内根据不同的倾向扮演不同的角色,确保他们在展示个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同样的课,有不同层次的解决,不必要求千篇一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觉得有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正是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所希望的结果.   (4)在学完一节(章)内容后,可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复习与巩固”“拓展与延伸”“探索与创新”三组不同水平的题目,其中前两组供全体学生解答,后一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这样的安排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获得基本技能,还能促使少数优等生更好地发展. 即使同一道题,也要考虑分层次,不要“一刀切”,否则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心,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 这样做符合《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课程理念.   案例1 “最多能生产多少套衣服”   天泉村有两家服装厂生产同一规格的上衣和裤子. 甲厂每月(按30天计算,以下同)用16天生产上衣,14天做裤子,共生产448套衣服(每套包括上衣、裤子各一件);乙厂每月用12天生产上衣,18天做裤子,共生产720套衣服. 两厂合并后,每月按现有能力最多能生产多少套衣服?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的实际,在学习完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可以安排这道题,主要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对于全体学生,都要求能得到结论:甲厂每天能生产上衣28件或生产裤子32条. 乙厂每天能生产上衣60件或生产裤子40条.?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认真思考,能得到下面的解答(1)和(2).   解答:(1)如果甲厂每月用30天生产上衣,乙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40y=60x+30×28,解得x=3.6,y=26.4,26.4×40=1056(件).?摇   (2)如果甲厂每月用30天生产裤子,乙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60x=40y+32×30,解得x=21.6,y=8.4,21.6×60=1296(件).?摇   第(1)种安排方案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这样安排却没有充分发挥甲厂的优势,所得到的结果不是最优的. 所以应选择第(2)种方案,故两厂合并后,每月按现有能力最多能生产1296套衣服.   对于极少数的同学,可能认为还应该有以下两种情况:   (3)如果乙厂每月用30天生产上衣,甲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28x+30×60=32y,解得x=-14,y=44,不符合实际.   (4)如果乙厂每月用30天生产裤子,甲厂每月用x天生产上衣,y天生产裤子,则x+y=30,28x=32y+30×40,解得x=36,y=-6,不符合实际.   这两种情况显然不符合实际,应该舍去. 但是学生能得到这两种情况,其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与进步,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推理能力是《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且强调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形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但相辅相成.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既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   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我很有幸能够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学习和工作,我在中国学到了演绎推理,我在美国学到了归纳推理.” 可以说,熟练地进行这两种推理是杨振宁先生取得巨大成功的条件之一. 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主张中国学生不仅要学会演绎法,更要掌握归纳法.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使学生的两种推理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呢?   《标准》提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是要“彰显过程”,即引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为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其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案例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证明过程   在数学性质(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 在探求证明的过程时,可采用直观操作和推理论证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可直接给出证明,要设法让学生先发现这个结论,然后再给出证明. 让学生发现的方法有许多,为突出数学的直观性,可选择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剪、拼接硬纸片三角形)的方式来发现,同时把论证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发展,让学生在拼接硬纸片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证明该定理的思路. 具体操作、探索过程为:   (1)如图1,剪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硬纸片ABC,A′B′C′(三边都不相等的);   (2)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如图2),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的特点,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相互交流自己的结论;   (3)证明所得到的猜想,将其归纳成一般结论.   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发现,在图3中,已知AB=CD,且BC=AD,要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连结AC,并证明△ABC与△CDA全等即可. 这个证明思路就是在拼接三角形纸片的过程中发现的,学生一旦发现这个思路,详细的证明过程就容易了. 这样的安排比教师直接添加辅助线AC,然后给出证明要有意义得多,因为直接告诉学生添加辅助线的证明只是解决了证明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连结AC,学生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从上面的引导过程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自己发现“添加辅助线AC”是证明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上面的操作安排除了能让学生完成证明外,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合情推理能力的表现. 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应把既教会学生猜想,又能把握证明,既能合情推理,又能严格论证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结论表示的是该学科的结果,而过程则体现着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结论与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就有什么样的探究结论,结论的获得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 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认识到“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在教学中他们也在试图努力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这样的授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往往要用较长的时间进行备课准备,所以很多教师不能“持之以恒”. 目前的授课仍然是以教师讲“结论”为主,这样的教学掩盖、湮没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真实应用的思维活动,学生学到的只能是“死”的知识,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展现知识形成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通过二次改造,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思路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 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运算法则及定律的归纳过程、数学命题的发现过程、解(证)数学题目时思路的分析过程等,让他们以“再发现”和“再创造”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容易地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好地体验学习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技能的目的,并获得对这些知识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为此,教师应把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运算法则及定律的归纳过程、数学命题的发现过程、解(证)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分析过程等充分地“暴露”给学生. 例如,数学概念是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许多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采取的是“定义+例题”的方式,实质上是在“满堂灌”,最后只能导致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事实上,一个概念的形成往往伴随着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案例3 “零指数幂”的建立过程   “零指数幂”的意义是一种“规定”,但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要求学生记住这个“规定”,并进行相应操练,而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适合探究的问题,尽量充分地展开“过程”,引导学生感悟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   (1)提出猜想:20=1   零指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时一定要把引入的合理性体现出来,为此,可这样引导:   ①让学生计算22÷22. 启发学生分别用除法和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下面的结果:22÷22=1或22÷22=22-2=20.   ②提问学生:怎样解释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题目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答案?   ③学生猜想:为了使被除式的指数等于除式的指数时,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也能使用,应当有20=1.   (2)质疑这个猜想是否合理,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猜想的合理性.   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一个细胞分裂1次变2个,分裂2次变4个,分裂3次变8个……那么一个细胞没有分裂时个数为多少?   如图4,观察数轴上表示2的正整数次幂――16,8,4,2…的点的位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观察下列式子中指数、幂的变化:   24=16,23=8,22=4,21=2,2( )=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能比较充分地感受到“20=1”的合理性,于是做出“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a0=1(a≠0).   (3)验证这个规定与原有“幂的运算性质”是相容、和谐的.   运用幂的运算性质:a5÷a0=a5-0=a5;   根据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a5÷a0=a5÷1=a5.   这样引入“零指数幂”的概念,学生将经历如下的过程:面对挑战→提出猜想(“规定”)→说明猜想的合理性→做出“规定”→验证这种“规定”与原有知识体系的和谐性→数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样设计“零指数幂”的教学过程,能充分体现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是如何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学生经历了上述探索过程,不仅能理解、掌握“零指数幂”的意义,还能借助学习“零指数幂”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科学地探究其他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一点对于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些典型的知识点,努力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中所蕴藏的规律,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预设”是指在深入研究相关材料(主要指《标准》、数学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参考用书)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形设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案. “生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教师要通过启发式的教授,引导学生明确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并捕捉一些出乎意料的信息,充实并补充到课堂教学之中.   预设是非常必要的,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失控,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预设方案不走样地加以实施,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按教案中的设想进行回答,则会排斥学生的个性思考,抹杀学生的创造智慧,这是违背《标准》理念的.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学案,既要积极地按照计划、预设推进,也要及时发现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随着学生思维的拓展、心态的逆转和情绪的波动,敏锐地把握各种教育契机,捕捉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疑难、困惑,适时加以引导、深化,创造性地加以重组,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生长点. 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并存.   案例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教学片段   这是数学中的一个定理,大部分教材都是通过“拼接”图形的方法“直观”得到的. 教师备课时考虑的拼接方法如图5所示,将∠A、∠B剪下拼到点C处,于是得到∠A+∠B+∠C=180°.   上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如图6所示的剪拼方法. (事实上,这种方法与图5是一样的,教师便及时鼓励了这个学生)   还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拼的:如图7,只把∠A移动拼在∠C处,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到∠A+∠B+∠C=180°.   这种拼接方法是教师预设时没有想到的. 教师及时问这个学生“你是怎么知道两直线平行的?”这个学生说由图7的拼法可以发现:把∠A剪下并拼到点C处时,得到∠A=∠A,根据内错角相等,可以得到两直线平行.   教师又问:怎样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过点C作CD∥AB,延长BC到点E(如图8),因为CD∥AB,所以∠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ACB+∠1+∠2=180°(平角意义),所以∠A+∠B+∠C=180°.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过点C作AB的平行线CD的?   学生: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A=∠1,就相当于把∠A剪下并拼到点C处.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8所示的作平行线的方法.   至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已经很好了,出现了“生成”的资源,教师也把这一意外“收获”巧妙地融入课堂中了. 可又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们受到拼图7的启发,如图9,过点C作CD∥AB. 因为CD∥AB,所以∠ACD=∠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B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A+∠B+∠ACB=180°.   当然,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关系还有很多,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活化与知识系统性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在诸多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四种关系. 希望教师们加强研究《标准》的力度,不断探索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更好地落实《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


相关内容

  • 四个全面具体指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把握四个全面及其关系 四个全面具体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版
  •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1.认识世界2.改造世界 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 ...

  • 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 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

  • 正职领导的基本职能及必备的能力
  • 作者:李宣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03)06-0062-03 正职是领导班子中的关键角色,对领导班子和工作全局具有主导作用,在领导班子中担负着总揽全局.统一指挥的全面责任.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好 ...

  • 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 科学发展观,是以的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指导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 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

  • 公文小标题提炼方法
  • 公文小标题提炼方法 公文的小标题,以工整对称.结构统一.言简意赅.概括准确.中心突出.特色鲜明.易读好记.琅琅上口为佳,是一篇文章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是点睛之笔,是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判断标志. 小标题和工作实践紧密相关,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和结构安排紧密相关,和正文内容紧密相关,和修辞手法紧密相关 ...

  • 2012湖北新课改高考备考语文教学建议
  • 2012湖北新课改高考备考语文教学建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州语文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指导 ...

  • 党员自我评价不足
  • 篇一:党员自我评价 自我 评价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 我一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力求在工作.学 习上有进步,在党性修养上有提高,在党员模范作用上有发挥,争取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对照党章,我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是良好的,工作作风应 ...

  • 民政局干部职工大会上的局长讲话稿
  • 首先,我代表局领导班子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一年之计在于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春节长假后,大家是否按时到岗,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对全年各项民政工作能否开好头.起好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春节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