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ThinkingMap?
在美国加州小学跟随校长学习的三周内,我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教室,发现几乎每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组同样的图片,那就是Thinking Map(思考图)。什么是思考图呢?这个问题学校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回答。他们会说这就是“学习的工具”。我认为用中文来解释的话,它就是帮助我们思考,理清条理和思路的思想线路图,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说的提纲。但是它形式更多样,用途更广泛。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大量的课堂作业是借助Thinking Map来完成的,这些作业在教室里随处可见。
Thinking Map主要包括八种图,分别是:
1、圆圈图Circle Map
2、气泡图Bubble Map
3、双重气泡图DoubleBubble Map
4、流动图Flow Map
5、多倍流动图Mulit-FlowMap
6、支架图Brace Map
7、树型图Tree Map
8、桥型图Bridge Map
(二)怎样指导学生使用Thinking Map完成课堂作业?
Thinking Map在语言类学科课堂作业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无论是说话、写话,还是阅读、理解,ThinkingMap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借助Thinking Map,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意图,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完成各项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口头表达
案例一:介绍我和朋友的双重气泡图
开学初,学校三年级一个班级的老师请每个学生介绍自己和一个好朋友。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纸上是空白的“双重气泡图”。两个中间圆圈要求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两个圆圈有一些共有的圆圈,这里是写两人共同的特点,左右两侧不共用的圈圈里要求写两人分别有什么的特点。
这个名叫Trinity的孩子指着她的双重气泡图来给大家介绍他和朋友Rodrigo。他们共有的特点是“都喜欢游泳”等五个。他用五彩的笔分别写了自己和朋友个人独有的特征,包括:I Have(我有)….I like(我喜欢)……I hate(我讨厌)……I want to(我想要)…….等句式。有了Thinking Map的帮助,Trinity说得清晰流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分析
案例一:蝙蝠找妈妈的流动图
一年级老指导小朋友阅读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蝙蝠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的发生的故事。读完书以后,老师给小朋友发了一张印有故事中5个情节的练习纸,请学生把它们分别剪下来,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用“流动图”的方式贴好,并画好箭头的流向。学生可以贴正确,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故事的内容。
案例二:《水滴落》的流动图
这是四年级老师Mrs.Widney班上一个孩子画的关于《水滴落》的Flow Map。这个流动图的流向就比较复杂,第一层次的四个空格内写的是该故事的主要发展过程,理清了第一层次的故事内容以后,学生还要考虑每一个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小的发展和变化,并填入第二层次的空格中。学生通过流动图的填写回忆、梳理并概括了整个故事内容,因此这样流动图比较适合学生用于读书卡片的制作。
案例三:泰坦尼克的多倍流动图
阅读除了需要理清故事的内容和发展顺序,还需要分析和思考。Holly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看《泰坦尼克》这本书。阅读以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导致泰坦尼克沉入大海的原因有哪些?2、泰坦尼克的沉没导致了哪些结果?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不是唯一的,所以老师知道学生用“多倍流动图”来整理自己的答案。左边的多个框图内要求写导致沉没的原因,因而箭头指向中间的框图“泰坦尼克的沉没The Titanic sinks”,而中间框图的右侧箭头都指向右边的多个框图,即泰坦尼克沉没导致的结果。多倍流向图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事物之间多重的因果关系,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3、指导学生构思和写作
案例一:女巫气泡图
配合万圣节的系列教学,一年级组设计了“我心中可怕的女巫”写话活动。老师要求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心目中最最可怕的女巫是怎么样的。写作之前,先来填写可爱的气泡图。老师已经别出心裁地把中间的一个气泡变成了女巫的帽子似的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去的多个圆形“气泡”内填写的就是你心目中最可怕的女巫的特点。这个学生写的是:红眼睛red eyes、老牙齿old teeth、丑陋的头发ugly hair等。这是帮助学生写话前构思自己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气泡内罗列出来的特点组织成语言再写下来,有了气泡图这个思考的台阶,学生动笔写就不觉得困难了。
案例二:描写蝙蝠的树型图
小学二年级小朋友要写一写蝙蝠,可是怎么描写蝙蝠呢?有了树形图,小朋友不会觉得无从入手。老师在发给小朋友的树型图上印了“是什么are、有哪些特点have、有什么能力can”三个单词,帮助小朋友找到写作的角度。然后老师知道大家讨论,这三个单词下面可以填写的哪些单词?经过这样的集体思考,互相补充,描写蝙蝠的树形图就完成了。有了这幅树形图,二年级的小朋友轻而易举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篇作文。
案例三:玉米糖果写作过程
在三年级一个教室里,有趣的玉米糖果系列作业吸引了我。仔细一看,我发现老师教学的过程。原来,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步骤是这样的:
1、让学生看、摸、闻、尝玉米糖果,直观感受写作对象。
2、让学生把四个方面的感受用气泡图做一个整理,积累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有关的词语。
3、让学生借助完成的气泡图帮助,填写流程图。流程图根据箭头的流向提示学生写作的顺序。
(1)给文章设计一个开头。
(2)挑选3个感官的体验,案顺序写入流程图,用句子将气泡图中的词语写具体。
(3)最后写上自己的心情,给文章设计结尾。
4、学生借助流程图,完成作文。
教师的教学步骤清晰,结合圆圈图和流动图引导学生一步步构思文章的框架。经常使用Thinking Map指导学生写作,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布局,有条不紊地表达。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学习使用思考图帮助学生井井有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可以像加州小学的老师一样,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出更适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Thinking Map。
(文章摘自网络)
(一)什么是ThinkingMap?
在美国加州小学跟随校长学习的三周内,我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教室,发现几乎每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组同样的图片,那就是Thinking Map(思考图)。什么是思考图呢?这个问题学校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回答。他们会说这就是“学习的工具”。我认为用中文来解释的话,它就是帮助我们思考,理清条理和思路的思想线路图,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说的提纲。但是它形式更多样,用途更广泛。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大量的课堂作业是借助Thinking Map来完成的,这些作业在教室里随处可见。
Thinking Map主要包括八种图,分别是:
1、圆圈图Circle Map
2、气泡图Bubble Map
3、双重气泡图DoubleBubble Map
4、流动图Flow Map
5、多倍流动图Mulit-FlowMap
6、支架图Brace Map
7、树型图Tree Map
8、桥型图Bridge Map
(二)怎样指导学生使用Thinking Map完成课堂作业?
Thinking Map在语言类学科课堂作业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无论是说话、写话,还是阅读、理解,ThinkingMap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借助Thinking Map,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意图,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完成各项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口头表达
案例一:介绍我和朋友的双重气泡图
开学初,学校三年级一个班级的老师请每个学生介绍自己和一个好朋友。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纸上是空白的“双重气泡图”。两个中间圆圈要求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两个圆圈有一些共有的圆圈,这里是写两人共同的特点,左右两侧不共用的圈圈里要求写两人分别有什么的特点。
这个名叫Trinity的孩子指着她的双重气泡图来给大家介绍他和朋友Rodrigo。他们共有的特点是“都喜欢游泳”等五个。他用五彩的笔分别写了自己和朋友个人独有的特征,包括:I Have(我有)….I like(我喜欢)……I hate(我讨厌)……I want to(我想要)…….等句式。有了Thinking Map的帮助,Trinity说得清晰流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分析
案例一:蝙蝠找妈妈的流动图
一年级老指导小朋友阅读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蝙蝠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的发生的故事。读完书以后,老师给小朋友发了一张印有故事中5个情节的练习纸,请学生把它们分别剪下来,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用“流动图”的方式贴好,并画好箭头的流向。学生可以贴正确,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故事的内容。
案例二:《水滴落》的流动图
这是四年级老师Mrs.Widney班上一个孩子画的关于《水滴落》的Flow Map。这个流动图的流向就比较复杂,第一层次的四个空格内写的是该故事的主要发展过程,理清了第一层次的故事内容以后,学生还要考虑每一个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小的发展和变化,并填入第二层次的空格中。学生通过流动图的填写回忆、梳理并概括了整个故事内容,因此这样流动图比较适合学生用于读书卡片的制作。
案例三:泰坦尼克的多倍流动图
阅读除了需要理清故事的内容和发展顺序,还需要分析和思考。Holly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看《泰坦尼克》这本书。阅读以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导致泰坦尼克沉入大海的原因有哪些?2、泰坦尼克的沉没导致了哪些结果?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不是唯一的,所以老师知道学生用“多倍流动图”来整理自己的答案。左边的多个框图内要求写导致沉没的原因,因而箭头指向中间的框图“泰坦尼克的沉没The Titanic sinks”,而中间框图的右侧箭头都指向右边的多个框图,即泰坦尼克沉没导致的结果。多倍流向图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事物之间多重的因果关系,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3、指导学生构思和写作
案例一:女巫气泡图
配合万圣节的系列教学,一年级组设计了“我心中可怕的女巫”写话活动。老师要求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心目中最最可怕的女巫是怎么样的。写作之前,先来填写可爱的气泡图。老师已经别出心裁地把中间的一个气泡变成了女巫的帽子似的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去的多个圆形“气泡”内填写的就是你心目中最可怕的女巫的特点。这个学生写的是:红眼睛red eyes、老牙齿old teeth、丑陋的头发ugly hair等。这是帮助学生写话前构思自己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气泡内罗列出来的特点组织成语言再写下来,有了气泡图这个思考的台阶,学生动笔写就不觉得困难了。
案例二:描写蝙蝠的树型图
小学二年级小朋友要写一写蝙蝠,可是怎么描写蝙蝠呢?有了树形图,小朋友不会觉得无从入手。老师在发给小朋友的树型图上印了“是什么are、有哪些特点have、有什么能力can”三个单词,帮助小朋友找到写作的角度。然后老师知道大家讨论,这三个单词下面可以填写的哪些单词?经过这样的集体思考,互相补充,描写蝙蝠的树形图就完成了。有了这幅树形图,二年级的小朋友轻而易举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篇作文。
案例三:玉米糖果写作过程
在三年级一个教室里,有趣的玉米糖果系列作业吸引了我。仔细一看,我发现老师教学的过程。原来,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步骤是这样的:
1、让学生看、摸、闻、尝玉米糖果,直观感受写作对象。
2、让学生把四个方面的感受用气泡图做一个整理,积累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有关的词语。
3、让学生借助完成的气泡图帮助,填写流程图。流程图根据箭头的流向提示学生写作的顺序。
(1)给文章设计一个开头。
(2)挑选3个感官的体验,案顺序写入流程图,用句子将气泡图中的词语写具体。
(3)最后写上自己的心情,给文章设计结尾。
4、学生借助流程图,完成作文。
教师的教学步骤清晰,结合圆圈图和流动图引导学生一步步构思文章的框架。经常使用Thinking Map指导学生写作,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布局,有条不紊地表达。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学习使用思考图帮助学生井井有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可以像加州小学的老师一样,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出更适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Thinking Map。
(文章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