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水电站调压井滑模板衬砌方案

重庆****三层岩水电站工程

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调压井衬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1.5《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1.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1.7**三层岩水电站调压井衬砌设计图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三层岩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县境内,引水系统由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及压力钢管等建筑物组成。调压井位于引水隧洞 4#施工支洞下游,最低涌波水位616.4m,死水位627m,正常静水位640m,校核静水位642.47m,最高涌波水位654.1m。

调压井衬砌为井筒全断面浇筑C25W6钢筋混凝土,二级配,厚度0.9m。衬砌为EL656m~EL608m,全高48m。

2.2地理条件

调压井地质为329°∠25°T1j1灰岩,施工由原设计5#支洞外沿靠近山体的山沟施工一条辅助施工斜坡提升轨道至高程H=644m,通过6#支洞至调压井上部水平高程H=656m。通往调压井仅能靠一条人工开凿的便道通行,小型机器具通过辅助施工斜坡提升轨道运输,斜坡轨道提升系统最大坡度34°,斜长约125m。受地理条件限制大型机械无法参与调压井施工。

2.3确定方案

调压井衬砌为竖井施工,高度48m,受外部条件制约,无法采用大型机械吊装模板。若采用普通钢模板配合满堂脚手架施工,占用场地大,施工空间小,提升物料不便,且拆卸安装耗时高,使用效率低。滑模施工能最大限度保持连续性,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和人工,劳动强度低,利于浇筑质量控制。故我部采用滑动模板(I12工字钢架预制模板)自下而上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滑模衬砌提升施工方案

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滑模分块起吊→调压井底部钢筋浇筑→安设滑模→安设链式起重机

3.1顶部井字梁提升选型

滑模整体荷载分析:

滑模自身重力G1:

经计算,钢结构:6.2t;工作盘:滑模上、下工作盘重量及滑模下部辅助盘合计4.5t

G1=6.2+4.5=10.7t

施工荷载G2:

人员:每人重75kg,20人,总共1.5t;材料:2t;机械:1.8t G2=1.5+2+1.8=5.3t

滑模提升阻力G3

G3=k²f²s;式中k为附加影响系数,取k=1.5;f为摩擦阻力,取f=2kn/m2;s 为滑模与砼接触面积,滑升中需拆除2块滑模,即面积只有50%;

G3=1.5³2³3.14³8³1.2÷2÷9.8=4.6t

则竖向荷载W1= G1+ G2 =10.7t+5.3t+4.6t=20.6t

经验算,竖向荷载再乘以9倍安全系数,共计185.4t。链式起

重机实际提吊为8个³30t/个=240t , 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故选取单个提升重量为30t(HSZ-A型30t)的链式起重机。

3.2钢丝绳选型

钢绳机动起重安全系数不低于6.5,验算式为

n≤S³a/W。

n—安全系数;

S—单根承重钢丝绳的额定破断拉力,查φ21.5钢丝绳破断力为27.27t;

a—承重的钢丝绳根数,a=8;

W—包括索具的自重及额定载荷,W为滑模自重、人员重量、钢绳自重(1.64kg/m)、钢绳阻力(系数0.15)及小型工器具等,则W约为(20.6+48³8³1.64/1000)³(1+0.15)=24.42t,即27.27t³8/24.42t=8.9>6.5。

由上式计算n=8.9>6.5;故选用Φ21.5(丝径1.0mm,6³37)钢绳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3.3确定井字梁承重方案

方案一:先在调压井上部平台底板H=656m靠井筒外沿浇筑8个C30混凝土墩,尺寸1m长³1m宽³0.5m高,每个砼墩预埋3对Φ32螺纹钢锚固筋,对后期井字梁进行锚固,单根长度0.6m,间距16cm,并排布置。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用I16工字钢加工制作而成,下部采用两排工字钢梁纵向连接,每排三根,单根长度12.4m,用抱箍连接牢固;上部采用两排工字钢梁横向连接,每排两根,用抱箍(Φ20)连接牢固,间距1.5m。中间空隙与下部滑动模板预留物料提升空间尺寸相同(2m³2m)。强度校核如下:

由于施工现场井壁开挖成形与设计开挖边线存在差异,按该措施

跨度L=10m无法在现场施工,故跨度考虑为L=12m;受力横梁每组为两根I16工字钢,下部纵梁每组为3根I16工字钢,经型钢表及实验报告得单根I16工字钢截面模量Wx=141cm3,惯性矩Ix=1140cm4,腹板厚度tw=6mm,屈服强度σ=205Mpa;由于下部纵梁对上部横梁有支撑作用,故可以先计算该支撑力,受力情况如下图:

通过该图受力分析,及工字钢材料情况计算出该组纵梁的最大弯矩Mmax=Wx³σ=3³340Mpa³141cm3=143.82kn²m,工字钢自重为20.5kg/m,取0.21kn/m,F为集中荷载,工字钢自重为分布荷载,则通过弯矩分布图可得F受力点为最大弯矩处,

则F³4m+ F³4m³4m÷6m+0.21kn/m³3³12m³12m÷8=143.82kn²m,反算出F=19kn,故下部纵梁可以给上部横梁提供两个向上的力F,则上部横梁受力分析图如下: F

1F2F3F4FF

由于每组横梁有4个受力点,竖向荷载按206kn计算,每个受力点为25.75kn,即F1= F2= F3= F4=25.75kn,根据受力分析图及弯矩分

布叠加原则,得出F2与F3处的弯矩最大,则此处弯矩、剪力计算得

Mmax=F1³1.12m÷8.88m³7.88m+F2³2.12m+ F3³2.12m÷7.88m

³2.12m+ F4³1.12m÷8.88m³2.12m+0.21kn³2³102m÷8-F³

2.12m-F³4m÷6m³2.12m=39.87kn²m;

则σmax= Mmax/ 2Wx=39.87kn²m÷2÷141cm3=141Mpa<205Mpa,强度验算合格。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4³25.75-2³19) kn

³103m÷48÷210 ³103n/mm÷1410 cm4÷2=229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229mm,则fmax/L=229/12000=1/52>1/250,不满足刚度要求,则该方案失败。

方案二:由方案一分析得出,影响最大正应力σmax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最大弯矩Mmax,一个是工字钢截面模量Wx。本方案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调压井顶部增加锚筋,通过锚筋的抗拔力来抵消上部横梁承受的拉力。校核如下:

如截面模量不便,则必须减小最大弯矩Mmax,最大弯矩计算中变量只有工字钢自重和下部纵梁支撑力,因工字钢一定,则必须增大支撑力F,增大F在下组纵梁支撑不变的情况下,在调压井顶部增加φ32锚筋,L=5m;根据实际施工情况,φ25的锚杆,L=2.5m的抗拉拔力大于100kn,而考虑到下部受拉的安全,选用φ32锚筋,按单根30kn计算,及F=30kn。

则I16工字钢Mmax=F1³1.12m÷8.88m³7.88m+F2³2.12m+ F3³

2.12m÷7.88m³2.12m+ F4³1.12m÷8.88m³2.12m+0.21kn³2³102m

÷8-F³2.12m-F³4m÷6m³2.12m=1kn²m;

σmax= Mmax/ 2Wx=1kn²m÷2÷141cm3=4Mpa<205Mpa,满足强度要求。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4³25.75-2³49) kn

³103m÷48÷210 ³103n/mm÷1410 cm4÷2=18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18mm,则fmax/L=15/12000=1/667<1/250,满足刚度要求。

方案三:增大截面模量Wx,选取更大截面的工字钢

经反算Wx= Mmax/σ=39.87kn²m÷205Mpa÷2=195 cm3,查型钢表I28a工字钢Wx=508 cm3,Ix=7115cm4,工字钢自重(均布荷载)变为0.44 kn/m,其他集中荷载未发生变化。重新计算Mmax=45.62kn²m,则σmax= Mmax/ 2Wx=45.62kn²m÷2÷508cm3=45 Mpa<205Mpa,强度验算符合要求。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65 kn³123m÷48÷210 ³

103n/mm÷7117 cm4÷2=45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45mm,则fmax/L=45/12000=1/266<1/250,满足刚度要求。故选用I28a能满足提升要求。

经过对上面三种方案对比,方案三需额外购买材料,且与第二种方案相比较刚度要低于方案二,在便于施工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方案二。由方案二中可知横梁在垂直方向最大位移只有18mm,由此产生的水平力远小于垂直压力,故无需验算砼墩的抗倾覆强度。

由于现场材料I16工字钢长度只有9m,无法满足跨度要求,必须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对接帮条(32螺纹钢)连接,需验证帮条强度是否符合受力要求:φ32螺纹钢抗拉强度为335Mpa,查得钢筋抗剪强度按抗拉强度0.6~0.8取值,实际按0.6取值,则经折算φ32螺纹钢抗剪强度为16t(335 Mpa³106³3.14³0.0162m÷104³

0.6=16t),而安全荷载为320t,分8个提吊点,每个截面按80t计算,而一个截面内有2个焊接点,则每个焊接点需布置4根φ32螺纹钢(每个点64t),满足焊接点抗剪强度要求,φ32螺纹钢单根长度为65cm,与工字钢焊接牢固。

3.4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施工

按照方案二先对上部平台进行C30混凝土墩及纵、横向钢梁施工,纵、横向钢梁均延伸至调压井井壁混凝土墩上,横向工字钢梁采用增加枕木与混凝土墩高度保持一致;纵、横梁安装完成后形成2m³2m的物料提升孔,在下部纵梁至物料提升孔之间用Φ16铺设人行通道,钢筋间距10cm,人行通道安装1.5m高护栏,为保证顶部锚筋施工,需在物料孔上级周边50cm内铺设临时施工平台,该平台用Φ16@100mm,并安装护栏,锚筋施作完成后拆除。按方案二所确定的,在距井壁支撑砼墩5m位置即物料提升孔四周,垂直向上在调压井顶部安装Φ32锚筋,锚筋末端弯钩必须焊接,用钢丝绳与下部纵梁连接,连接点与顶部锚筋必须处于同一竖线。并在上部平台上安设一个11.4KW调度绞车,用于提升物料,单次提升重量不超过0.5t。

3.5滑模吊装及调压井底板钢筋砼浇筑

顶部井字梁安装完成后,按方案要求临时悬挂提升主绳和链式起重机,将滑模运至调压井底部,分块起吊悬挂在空中;每块滑模连接两个提升主绳和稳定附绳;滑模吊起固定后对调压井底板进行浇筑,砼强度达到50%后放下滑模进行组装。

3.6安设滑模

滑模由我部自行加工制作,由圈梁、中部纵横连接构件、模板壁、提升横梁、工作盘及辅助盘组成,整个模板按圆心角每90°一块,共四块,待运至施工现场再行组装。滑模圈梁及连接构件均采用I12

工字钢制作,整体高度为1.5m,模板壁厚3mm,与圈梁焊接牢固,上下围圈之间用50³5mm角钢支撑模板壁,防止模板壁变形,角钢间距30cm,沿模板壁周圈布置;模板上口超出圈梁200mm,下口与圈梁齐平;滑模分块围圈与中部连接构件用螺杆连接,在砼达到30%强度后,通过调节螺杆脱模。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在圈梁与横向连接构建之间增设50³5mm角钢支撑。滑模设置工作盘,中部连接构件中间预留2.2m³2.2m的物料提升孔,其余满铺Φ16钢筋加工制作的网格片,间距10cm,为方便滑模脱模,网格片用铁丝与滑模并在物料提升孔周围设置1.5m高的护栏(Φ25),护栏挂安全网封闭,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滑模下部连接构件与上部结构相同,均焊接形成‘井’字构件,由提料孔以外满铺钢筋网缩小为沿圈梁80cm范围设计安全施工平台。

3.7安设链式起重机

起吊采用8台链式起重机(手动葫芦),每台安全起吊重量20t;链式起重机通过主绳连接于顶部井字梁和滑模之间,主绳固定在滑模底部增加的I16工字钢横梁上,由于该横梁跨度小,所受弯矩小,其强度满足要求;副绳上端固定在调压井上平台预埋锚桩上,预埋锚桩采用Φ32锚杆,L=5m,为防止钢丝绳与井壁摩擦,在井口分别按照8个定向滑轮,副绳下端分别固定在上部圈梁主梁上。在施工时,由8人在工作盘上部同时进行操作提升。在上部圈梁操作平台处预留一个人行通道,人员可由此通行至下部平台作业。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修补混凝土缺陷、养护和后期灌浆施工,在工作盘下方2.8m处悬挂一辅助盘,用50³5mm角钢组成,宽0.8m,上用δ50mm木板铺密实,用Φ16钢丝绳悬挂于滑模下,滑模与辅助盘之间挂设人行爬梯。

四、衬砌施工

4.1施工工艺

岩面处理、验收→测量放线→钢筋制安→涂脱模剂→模板安装→模板校核→模板固定就位→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混凝土→脱模养护。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4.2混凝土施工方法

4.2.1岩面和施工缝处理:由人工清理浮渣和松动岩石,并进行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缝人工凿毛,最后用高压水冲洗。

4.2.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模板边线,并做好标记。

4.2.3绑扎钢筋:由自卸汽车将在钢筋加工厂已加工好的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工作面,并且按钢筋编号有规律的堆放,绞车垂直提升

至滑模施工平台,人工水平运输至仓内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入仓前需进行除锈处理,预留好下一仓连接长度,预留连接钢筋在外露长度上必须错开,保证在1m范围同一平面内焊接点不超过50%。

4.2.4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后,按测量放线标记吊装模板,模板吊装到位后再次进行测量校核,并对模板进行对称加固处理,防止砼不均匀入仓导致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提交测量资料进行仓位验收。

4.2.5混凝土入仓、浇筑:混凝土由3m³砼罐车运输至4#支洞与引水隧洞交叉处,入仓采用泵送入仓,人工平仓。混凝土应对称均匀入仓,水平上升,仓内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砼浇筑至距滑模最高处20cm停止浇筑。

4.2.6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后方可脱模,脱模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对本仓砼顶部进行凿毛处理。

4.3衬砌混凝土缺陷处理

混凝土表面外露钢筋头、管件头,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密集区,错台、挂帘,表面缺损,非受力钢筋露筋,小孔洞、施工冷缝、表面裂缝等,均属砼缺陷,需进行修补和处理,以满足平整度要求。

4.3.1表面蜂窝、麻面处理:混凝土拆模后,发现表面蜂窝、麻面,要及时处理,以利于修补处混凝土颜色与混凝土原色相同。使用与原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白水泥掺胶水拌制成稠浆,用抹子将水泥浆刮入蜂窝、麻面、水汽泡内,待水泥浆终凝后,用细砂纸打磨。

调色水泥浆在使用前应进行现场配合比试验。取几组水泥、白水泥不同比例的配比进行试验,取浆液终凝后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最相近的一组配比修补。

4.3.2因模板走样造成的表面凸、凹面处理:凸面变形在处理前先用小型锯石机在变形区外,沿模板缝切割5mm深缝隙,然后用凿子

打掉凸出部分,用预缩砂浆修补。凹面将表面水泥浆凿除后,用预缩砂浆修补。等砂浆终凝后,用801胶拌制水泥浆调色打光。

4.3.3错台、挂帘处理:错台、挂帘处使用角磨机将错台、挂帘磨除,需表面调色处理时,按上述方法进行调色处理。

4.3.4过流面的修补及施工冷缝采用环氧砂浆处理;外露钢筋头、钢管头,用凿子凿除,使钢筋或钢管距混凝土面2cm以上,然后用砂浆或预缩砂浆修补。

对砼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较大质量缺陷,如混凝土表面裂缝等。

五、衬砌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5.1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制度教育,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做好各道工序的衔接工作,上道工序未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2材料均要有出厂合格证,按要求进行抽检,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5.3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放样、定位,控制钢筋制安和模板就位偏差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5.4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各种原材料称量,偏差不超过规定值:水和速凝剂为±2%,砂石为±3%。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mm)。

5.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掺加外加剂时,适当延长拌和时间。

5.6为保证砼外观质量,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对分块结合处及焊缝进行处理;多次使用后应进行复查,保证牢固可靠,变形偏差在允许范围,模板就位前应在表面涂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

5.7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加工、绑扎和焊接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应与初期支护系统锚杆外露端头牢固焊接,防止变形、错位。

5.8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钢筋焊接采用双面焊接,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5d);焊缝饱满,无焊渣;同一平面受力钢筋搭接必须错开,同一截面处(1m范围内)接头数量不超过50%,弯钩长度不小于6.25d。

5.9砼入仓前应先铺同等级砂浆,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岩面和老混凝土接触良好。

5.10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应根据拌合能力、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为30~50cm。

5.11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并应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

5.12混凝土浇筑时专人做好模板维护,防止模板位移、变形。

5.13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允许间歇时间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不得应自身原因耽误砼浇筑,从而造成施工冷缝。

5.14混凝土浇筑时,若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或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应停止浇筑。

5.15混凝土入仓前应现场检查其和易性、塌落度等设计指标,仓内不得出现不合格熟料(错用配料单不能满足质量要求、配料时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拌合不均匀或夹带生料、混凝土坍落

度超过最大允许值);不得用低等级混凝土料浇筑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不能出现长时间不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严格执行三级安全交底制度,保证层层交底,落实到位。

6.2衬砌混凝土时,敷设的电缆电线应配置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器,线路不得出现破损;潮湿环境采用安全电压,洞内照明采用低压(36V)。

6.3工器具应堆码整齐,调压井上部井口周围禁止存放任何器具及杂物,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6.4滑模上圈梁周围布置预留安全护栏插孔,在滑模提升前安装临时护栏,防止滑坡提升过程中、提升不均衡、提升过度发生人员坠落导致人员伤亡。

6.5对吊运、运输设备加强管理,备足设备配件,经常性地检查、检测机况、车况,定期维护、保养与检修,消除事故隐患。

6.6专人定期检查作业平台、安全、爬梯、跳板、人行道的牢固性。同一施工断面禁止上下层同时作业。

6.6滑模提升必须统一指挥,随时观察提升过程的各个位置的变化,有变化时及时协调各个人员的操作;调压井顶部及底部必须有安全人员值班,防止非施工人员出现在施工现场;无特殊情况,调压井底板不得出现有人员在内。

6.7砼泵管必须固定在井壁,在井身砼浇筑时预埋插筋,作为砼泵管稳固、安装及砼泵送过程中堵管人员检修的临时爬梯,如人员需爬行检修,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绳上端固定在辅助盘上。

6.8调压井井壁布置的人行爬梯是施工人员的重要通道,必须经常检修;人员上下时,爬行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绳由顶部安全

绳保护人员收放;顶部必须有人看守,爬行人员和上部看守人员必须保证视野畅通,看守人员应及时通知安全绳保护人员对安全绳进行收放,不得因顶部人员玩忽职守、爬行人员未系安全绳、安全绳未及时收放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七、附图

7.1《调压井上平台井字架布置图》

7.2《滑模工作盘布置图》

7.3《滑模平、剖面图》

7.4《调压井衬砌剖面图》

**

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2013年4月20日

重庆****三层岩水电站工程

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调压井衬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1.5《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1.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1.7**三层岩水电站调压井衬砌设计图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三层岩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县境内,引水系统由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及压力钢管等建筑物组成。调压井位于引水隧洞 4#施工支洞下游,最低涌波水位616.4m,死水位627m,正常静水位640m,校核静水位642.47m,最高涌波水位654.1m。

调压井衬砌为井筒全断面浇筑C25W6钢筋混凝土,二级配,厚度0.9m。衬砌为EL656m~EL608m,全高48m。

2.2地理条件

调压井地质为329°∠25°T1j1灰岩,施工由原设计5#支洞外沿靠近山体的山沟施工一条辅助施工斜坡提升轨道至高程H=644m,通过6#支洞至调压井上部水平高程H=656m。通往调压井仅能靠一条人工开凿的便道通行,小型机器具通过辅助施工斜坡提升轨道运输,斜坡轨道提升系统最大坡度34°,斜长约125m。受地理条件限制大型机械无法参与调压井施工。

2.3确定方案

调压井衬砌为竖井施工,高度48m,受外部条件制约,无法采用大型机械吊装模板。若采用普通钢模板配合满堂脚手架施工,占用场地大,施工空间小,提升物料不便,且拆卸安装耗时高,使用效率低。滑模施工能最大限度保持连续性,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和人工,劳动强度低,利于浇筑质量控制。故我部采用滑动模板(I12工字钢架预制模板)自下而上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滑模衬砌提升施工方案

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滑模分块起吊→调压井底部钢筋浇筑→安设滑模→安设链式起重机

3.1顶部井字梁提升选型

滑模整体荷载分析:

滑模自身重力G1:

经计算,钢结构:6.2t;工作盘:滑模上、下工作盘重量及滑模下部辅助盘合计4.5t

G1=6.2+4.5=10.7t

施工荷载G2:

人员:每人重75kg,20人,总共1.5t;材料:2t;机械:1.8t G2=1.5+2+1.8=5.3t

滑模提升阻力G3

G3=k²f²s;式中k为附加影响系数,取k=1.5;f为摩擦阻力,取f=2kn/m2;s 为滑模与砼接触面积,滑升中需拆除2块滑模,即面积只有50%;

G3=1.5³2³3.14³8³1.2÷2÷9.8=4.6t

则竖向荷载W1= G1+ G2 =10.7t+5.3t+4.6t=20.6t

经验算,竖向荷载再乘以9倍安全系数,共计185.4t。链式起

重机实际提吊为8个³30t/个=240t , 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故选取单个提升重量为30t(HSZ-A型30t)的链式起重机。

3.2钢丝绳选型

钢绳机动起重安全系数不低于6.5,验算式为

n≤S³a/W。

n—安全系数;

S—单根承重钢丝绳的额定破断拉力,查φ21.5钢丝绳破断力为27.27t;

a—承重的钢丝绳根数,a=8;

W—包括索具的自重及额定载荷,W为滑模自重、人员重量、钢绳自重(1.64kg/m)、钢绳阻力(系数0.15)及小型工器具等,则W约为(20.6+48³8³1.64/1000)³(1+0.15)=24.42t,即27.27t³8/24.42t=8.9>6.5。

由上式计算n=8.9>6.5;故选用Φ21.5(丝径1.0mm,6³37)钢绳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3.3确定井字梁承重方案

方案一:先在调压井上部平台底板H=656m靠井筒外沿浇筑8个C30混凝土墩,尺寸1m长³1m宽³0.5m高,每个砼墩预埋3对Φ32螺纹钢锚固筋,对后期井字梁进行锚固,单根长度0.6m,间距16cm,并排布置。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用I16工字钢加工制作而成,下部采用两排工字钢梁纵向连接,每排三根,单根长度12.4m,用抱箍连接牢固;上部采用两排工字钢梁横向连接,每排两根,用抱箍(Φ20)连接牢固,间距1.5m。中间空隙与下部滑动模板预留物料提升空间尺寸相同(2m³2m)。强度校核如下:

由于施工现场井壁开挖成形与设计开挖边线存在差异,按该措施

跨度L=10m无法在现场施工,故跨度考虑为L=12m;受力横梁每组为两根I16工字钢,下部纵梁每组为3根I16工字钢,经型钢表及实验报告得单根I16工字钢截面模量Wx=141cm3,惯性矩Ix=1140cm4,腹板厚度tw=6mm,屈服强度σ=205Mpa;由于下部纵梁对上部横梁有支撑作用,故可以先计算该支撑力,受力情况如下图:

通过该图受力分析,及工字钢材料情况计算出该组纵梁的最大弯矩Mmax=Wx³σ=3³340Mpa³141cm3=143.82kn²m,工字钢自重为20.5kg/m,取0.21kn/m,F为集中荷载,工字钢自重为分布荷载,则通过弯矩分布图可得F受力点为最大弯矩处,

则F³4m+ F³4m³4m÷6m+0.21kn/m³3³12m³12m÷8=143.82kn²m,反算出F=19kn,故下部纵梁可以给上部横梁提供两个向上的力F,则上部横梁受力分析图如下: F

1F2F3F4FF

由于每组横梁有4个受力点,竖向荷载按206kn计算,每个受力点为25.75kn,即F1= F2= F3= F4=25.75kn,根据受力分析图及弯矩分

布叠加原则,得出F2与F3处的弯矩最大,则此处弯矩、剪力计算得

Mmax=F1³1.12m÷8.88m³7.88m+F2³2.12m+ F3³2.12m÷7.88m

³2.12m+ F4³1.12m÷8.88m³2.12m+0.21kn³2³102m÷8-F³

2.12m-F³4m÷6m³2.12m=39.87kn²m;

则σmax= Mmax/ 2Wx=39.87kn²m÷2÷141cm3=141Mpa<205Mpa,强度验算合格。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4³25.75-2³19) kn

³103m÷48÷210 ³103n/mm÷1410 cm4÷2=229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229mm,则fmax/L=229/12000=1/52>1/250,不满足刚度要求,则该方案失败。

方案二:由方案一分析得出,影响最大正应力σmax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最大弯矩Mmax,一个是工字钢截面模量Wx。本方案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调压井顶部增加锚筋,通过锚筋的抗拔力来抵消上部横梁承受的拉力。校核如下:

如截面模量不便,则必须减小最大弯矩Mmax,最大弯矩计算中变量只有工字钢自重和下部纵梁支撑力,因工字钢一定,则必须增大支撑力F,增大F在下组纵梁支撑不变的情况下,在调压井顶部增加φ32锚筋,L=5m;根据实际施工情况,φ25的锚杆,L=2.5m的抗拉拔力大于100kn,而考虑到下部受拉的安全,选用φ32锚筋,按单根30kn计算,及F=30kn。

则I16工字钢Mmax=F1³1.12m÷8.88m³7.88m+F2³2.12m+ F3³

2.12m÷7.88m³2.12m+ F4³1.12m÷8.88m³2.12m+0.21kn³2³102m

÷8-F³2.12m-F³4m÷6m³2.12m=1kn²m;

σmax= Mmax/ 2Wx=1kn²m÷2÷141cm3=4Mpa<205Mpa,满足强度要求。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4³25.75-2³49) kn

³103m÷48÷210 ³103n/mm÷1410 cm4÷2=18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18mm,则fmax/L=15/12000=1/667<1/250,满足刚度要求。

方案三:增大截面模量Wx,选取更大截面的工字钢

经反算Wx= Mmax/σ=39.87kn²m÷205Mpa÷2=195 cm3,查型钢表I28a工字钢Wx=508 cm3,Ix=7115cm4,工字钢自重(均布荷载)变为0.44 kn/m,其他集中荷载未发生变化。重新计算Mmax=45.62kn²m,则σmax= Mmax/ 2Wx=45.62kn²m÷2÷508cm3=45 Mpa<205Mpa,强度验算符合要求。

扰度计算:

最大扰度fmax=F和²L3/48²E²Ix²2=65 kn³123m÷48÷210 ³

103n/mm÷7117 cm4÷2=45mm,即该组横梁垂直方向向下弯曲45mm,则fmax/L=45/12000=1/266<1/250,满足刚度要求。故选用I28a能满足提升要求。

经过对上面三种方案对比,方案三需额外购买材料,且与第二种方案相比较刚度要低于方案二,在便于施工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方案二。由方案二中可知横梁在垂直方向最大位移只有18mm,由此产生的水平力远小于垂直压力,故无需验算砼墩的抗倾覆强度。

由于现场材料I16工字钢长度只有9m,无法满足跨度要求,必须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对接帮条(32螺纹钢)连接,需验证帮条强度是否符合受力要求:φ32螺纹钢抗拉强度为335Mpa,查得钢筋抗剪强度按抗拉强度0.6~0.8取值,实际按0.6取值,则经折算φ32螺纹钢抗剪强度为16t(335 Mpa³106³3.14³0.0162m÷104³

0.6=16t),而安全荷载为320t,分8个提吊点,每个截面按80t计算,而一个截面内有2个焊接点,则每个焊接点需布置4根φ32螺纹钢(每个点64t),满足焊接点抗剪强度要求,φ32螺纹钢单根长度为65cm,与工字钢焊接牢固。

3.4上部平台预制井字架施工

按照方案二先对上部平台进行C30混凝土墩及纵、横向钢梁施工,纵、横向钢梁均延伸至调压井井壁混凝土墩上,横向工字钢梁采用增加枕木与混凝土墩高度保持一致;纵、横梁安装完成后形成2m³2m的物料提升孔,在下部纵梁至物料提升孔之间用Φ16铺设人行通道,钢筋间距10cm,人行通道安装1.5m高护栏,为保证顶部锚筋施工,需在物料孔上级周边50cm内铺设临时施工平台,该平台用Φ16@100mm,并安装护栏,锚筋施作完成后拆除。按方案二所确定的,在距井壁支撑砼墩5m位置即物料提升孔四周,垂直向上在调压井顶部安装Φ32锚筋,锚筋末端弯钩必须焊接,用钢丝绳与下部纵梁连接,连接点与顶部锚筋必须处于同一竖线。并在上部平台上安设一个11.4KW调度绞车,用于提升物料,单次提升重量不超过0.5t。

3.5滑模吊装及调压井底板钢筋砼浇筑

顶部井字梁安装完成后,按方案要求临时悬挂提升主绳和链式起重机,将滑模运至调压井底部,分块起吊悬挂在空中;每块滑模连接两个提升主绳和稳定附绳;滑模吊起固定后对调压井底板进行浇筑,砼强度达到50%后放下滑模进行组装。

3.6安设滑模

滑模由我部自行加工制作,由圈梁、中部纵横连接构件、模板壁、提升横梁、工作盘及辅助盘组成,整个模板按圆心角每90°一块,共四块,待运至施工现场再行组装。滑模圈梁及连接构件均采用I12

工字钢制作,整体高度为1.5m,模板壁厚3mm,与圈梁焊接牢固,上下围圈之间用50³5mm角钢支撑模板壁,防止模板壁变形,角钢间距30cm,沿模板壁周圈布置;模板上口超出圈梁200mm,下口与圈梁齐平;滑模分块围圈与中部连接构件用螺杆连接,在砼达到30%强度后,通过调节螺杆脱模。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在圈梁与横向连接构建之间增设50³5mm角钢支撑。滑模设置工作盘,中部连接构件中间预留2.2m³2.2m的物料提升孔,其余满铺Φ16钢筋加工制作的网格片,间距10cm,为方便滑模脱模,网格片用铁丝与滑模并在物料提升孔周围设置1.5m高的护栏(Φ25),护栏挂安全网封闭,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滑模下部连接构件与上部结构相同,均焊接形成‘井’字构件,由提料孔以外满铺钢筋网缩小为沿圈梁80cm范围设计安全施工平台。

3.7安设链式起重机

起吊采用8台链式起重机(手动葫芦),每台安全起吊重量20t;链式起重机通过主绳连接于顶部井字梁和滑模之间,主绳固定在滑模底部增加的I16工字钢横梁上,由于该横梁跨度小,所受弯矩小,其强度满足要求;副绳上端固定在调压井上平台预埋锚桩上,预埋锚桩采用Φ32锚杆,L=5m,为防止钢丝绳与井壁摩擦,在井口分别按照8个定向滑轮,副绳下端分别固定在上部圈梁主梁上。在施工时,由8人在工作盘上部同时进行操作提升。在上部圈梁操作平台处预留一个人行通道,人员可由此通行至下部平台作业。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修补混凝土缺陷、养护和后期灌浆施工,在工作盘下方2.8m处悬挂一辅助盘,用50³5mm角钢组成,宽0.8m,上用δ50mm木板铺密实,用Φ16钢丝绳悬挂于滑模下,滑模与辅助盘之间挂设人行爬梯。

四、衬砌施工

4.1施工工艺

岩面处理、验收→测量放线→钢筋制安→涂脱模剂→模板安装→模板校核→模板固定就位→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混凝土→脱模养护。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4.2混凝土施工方法

4.2.1岩面和施工缝处理:由人工清理浮渣和松动岩石,并进行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缝人工凿毛,最后用高压水冲洗。

4.2.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模板边线,并做好标记。

4.2.3绑扎钢筋:由自卸汽车将在钢筋加工厂已加工好的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工作面,并且按钢筋编号有规律的堆放,绞车垂直提升

至滑模施工平台,人工水平运输至仓内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入仓前需进行除锈处理,预留好下一仓连接长度,预留连接钢筋在外露长度上必须错开,保证在1m范围同一平面内焊接点不超过50%。

4.2.4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后,按测量放线标记吊装模板,模板吊装到位后再次进行测量校核,并对模板进行对称加固处理,防止砼不均匀入仓导致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提交测量资料进行仓位验收。

4.2.5混凝土入仓、浇筑:混凝土由3m³砼罐车运输至4#支洞与引水隧洞交叉处,入仓采用泵送入仓,人工平仓。混凝土应对称均匀入仓,水平上升,仓内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砼浇筑至距滑模最高处20cm停止浇筑。

4.2.6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后方可脱模,脱模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对本仓砼顶部进行凿毛处理。

4.3衬砌混凝土缺陷处理

混凝土表面外露钢筋头、管件头,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密集区,错台、挂帘,表面缺损,非受力钢筋露筋,小孔洞、施工冷缝、表面裂缝等,均属砼缺陷,需进行修补和处理,以满足平整度要求。

4.3.1表面蜂窝、麻面处理:混凝土拆模后,发现表面蜂窝、麻面,要及时处理,以利于修补处混凝土颜色与混凝土原色相同。使用与原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白水泥掺胶水拌制成稠浆,用抹子将水泥浆刮入蜂窝、麻面、水汽泡内,待水泥浆终凝后,用细砂纸打磨。

调色水泥浆在使用前应进行现场配合比试验。取几组水泥、白水泥不同比例的配比进行试验,取浆液终凝后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最相近的一组配比修补。

4.3.2因模板走样造成的表面凸、凹面处理:凸面变形在处理前先用小型锯石机在变形区外,沿模板缝切割5mm深缝隙,然后用凿子

打掉凸出部分,用预缩砂浆修补。凹面将表面水泥浆凿除后,用预缩砂浆修补。等砂浆终凝后,用801胶拌制水泥浆调色打光。

4.3.3错台、挂帘处理:错台、挂帘处使用角磨机将错台、挂帘磨除,需表面调色处理时,按上述方法进行调色处理。

4.3.4过流面的修补及施工冷缝采用环氧砂浆处理;外露钢筋头、钢管头,用凿子凿除,使钢筋或钢管距混凝土面2cm以上,然后用砂浆或预缩砂浆修补。

对砼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较大质量缺陷,如混凝土表面裂缝等。

五、衬砌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5.1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制度教育,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做好各道工序的衔接工作,上道工序未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2材料均要有出厂合格证,按要求进行抽检,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5.3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放样、定位,控制钢筋制安和模板就位偏差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5.4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各种原材料称量,偏差不超过规定值:水和速凝剂为±2%,砂石为±3%。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mm)。

5.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掺加外加剂时,适当延长拌和时间。

5.6为保证砼外观质量,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对分块结合处及焊缝进行处理;多次使用后应进行复查,保证牢固可靠,变形偏差在允许范围,模板就位前应在表面涂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

5.7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加工、绑扎和焊接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应与初期支护系统锚杆外露端头牢固焊接,防止变形、错位。

5.8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钢筋焊接采用双面焊接,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5d);焊缝饱满,无焊渣;同一平面受力钢筋搭接必须错开,同一截面处(1m范围内)接头数量不超过50%,弯钩长度不小于6.25d。

5.9砼入仓前应先铺同等级砂浆,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岩面和老混凝土接触良好。

5.10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应根据拌合能力、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为30~50cm。

5.11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并应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

5.12混凝土浇筑时专人做好模板维护,防止模板位移、变形。

5.13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允许间歇时间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不得应自身原因耽误砼浇筑,从而造成施工冷缝。

5.14混凝土浇筑时,若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或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应停止浇筑。

5.15混凝土入仓前应现场检查其和易性、塌落度等设计指标,仓内不得出现不合格熟料(错用配料单不能满足质量要求、配料时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拌合不均匀或夹带生料、混凝土坍落

度超过最大允许值);不得用低等级混凝土料浇筑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不能出现长时间不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严格执行三级安全交底制度,保证层层交底,落实到位。

6.2衬砌混凝土时,敷设的电缆电线应配置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器,线路不得出现破损;潮湿环境采用安全电压,洞内照明采用低压(36V)。

6.3工器具应堆码整齐,调压井上部井口周围禁止存放任何器具及杂物,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6.4滑模上圈梁周围布置预留安全护栏插孔,在滑模提升前安装临时护栏,防止滑坡提升过程中、提升不均衡、提升过度发生人员坠落导致人员伤亡。

6.5对吊运、运输设备加强管理,备足设备配件,经常性地检查、检测机况、车况,定期维护、保养与检修,消除事故隐患。

6.6专人定期检查作业平台、安全、爬梯、跳板、人行道的牢固性。同一施工断面禁止上下层同时作业。

6.6滑模提升必须统一指挥,随时观察提升过程的各个位置的变化,有变化时及时协调各个人员的操作;调压井顶部及底部必须有安全人员值班,防止非施工人员出现在施工现场;无特殊情况,调压井底板不得出现有人员在内。

6.7砼泵管必须固定在井壁,在井身砼浇筑时预埋插筋,作为砼泵管稳固、安装及砼泵送过程中堵管人员检修的临时爬梯,如人员需爬行检修,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绳上端固定在辅助盘上。

6.8调压井井壁布置的人行爬梯是施工人员的重要通道,必须经常检修;人员上下时,爬行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绳由顶部安全

绳保护人员收放;顶部必须有人看守,爬行人员和上部看守人员必须保证视野畅通,看守人员应及时通知安全绳保护人员对安全绳进行收放,不得因顶部人员玩忽职守、爬行人员未系安全绳、安全绳未及时收放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七、附图

7.1《调压井上平台井字架布置图》

7.2《滑模工作盘布置图》

7.3《滑模平、剖面图》

7.4《调压井衬砌剖面图》

**

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2013年4月20日


相关内容

  • 调压井衬砌方案
  • 一.工程概况 安宁渡水电站位于镇平县境内南江河干流上,电站装机1.8万KW,年平均发电量6433万千瓦时,引水长度4074.932米.调压井为圆筒式,井高64.1米,调压井位于引水隧洞桩号3+980.753处,为阻抗式砼衬砌直径9.6米深度40.8米,阻抗孔D=3.5米深度23.3米,如图:1.砼衬 ...

  • 水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工作报告
  •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水库工程位于灵江流域永安溪干流上,本标段为III标段,是**水库引水发电系统的一部分,桩号为1+800-3+010.由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中标承建,主要工程内容有引水隧洞(桩号为1+800-3+010).2#施工支洞及调压井的土建工程,以及相关 ...

  • 关于土木工程中用模板的专题报告
  • 关于土木工程中用模板的专题报告 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 ...

  • 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施工选择
  •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forwork)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 ...

  • SL32-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条文说 明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SL 32-92 条 文 说 明 编制说明 l 总则 2 滑模施工对工程设计的要求 3 施工准备 4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装置设计 5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施工 6 质量检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编 ...

  • 电大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___ __双磨房水电站工程概预算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 周_ __ 彤___________ 学 号_____ [1**********]951 _________ 专 业______ 工 程 造 价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 ...

  • 金龙潭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 1 编制依据1.<四川黄龙电力有限公司金龙潭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招标文件>,合 同编号:JLT/CⅡ-2: Ⅱ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及有关施工规范: 3.现场踏勘了解的有关情况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信息: 4.我单位综合施工能力.现有机械设备. 技 ...

  • 某二级水电站拦河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洪溪二级水电站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洪口溪支流洪溪上,坝址距泰顺县城20km,距下洪乡5km,大坝位于大坟坑交汇口下游50m,厂房位于仙居溪与洪溪交汇处上游300m处.坝址集雨面积77.5km2.枢纽主要由拦河坝,发电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斜洞,发电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 ...

  • 水工建筑物及水电站重点整理
  • •1.一个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引水.航运.养殖.旅游等功能,称为综合水 利枢纽. 2.挡水建筑物是指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如各种坝和水闸:以及为抗御洪水或挡潮,沿江河海岸修建的堤防.海塘等. 3.水利技术工作的有以下六项任务:①勘测 ②规划 ③工程设计 ④工程施工 ⑤工程管理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