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事指南: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结晶:二十四节气

中视三农讯(CCIVV乡村观察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短短的56个字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文、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关于天文、气象方面的历法,曾被气象学家誉为第五大发明。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测定节气的方法和仪器。人们发现房屋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投下了阴影,同时,这些影子在一年中随着时辰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子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就是最早的圭表。根据长期的观测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短,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长,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于是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连续两次测到的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相隔的天数是365天,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先民就测算出一年等于365天。二十四节气产生于西周早期,在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个节气,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公元前139年,刘安所着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历法《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其中,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是一年中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大暑、大寒的节气中;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作物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是谚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和成语“不违农时”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据指导地位,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智慧农事——七十二物候

物是就生物、非生物而言,候则是气候的意思。物候是生物与非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草木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昆虫和候鸟来去以及霜、雪、雷等现象,统称为物候。物候在我国由来已久,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物候记载,比雅典人的记载早了1000多年。

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夏小正》中提及了动植物的鸟兽鱼虫和非生物等68种物候现象,还按月别记录了7种气候现象、11种农事及畜牧现象。目前所知我国最初的物候记录是《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五月鸣绸”,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当时人们仔细观察物候和积累经验,确定了播种、采集、收获等日期,并用这些经验指导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活动。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以此观测记录了物候的变化。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物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智慧的先民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七十二物候是古代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萌芽,通过对一年中气候、物候现象的观测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物候的功能主要在于预报天气和时节,对古代准备农事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古人说:“不误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为什么物候能指导农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非生物是一个统一体,动植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适应外界一切环境条件的多种变化。变化条件,通过植物出现的现象又立刻直观地反映出来,这种反映就是物候。物候是一个无数的“天然仪器”,随时随地综合地记录着外界所有环境条件的变化。当气候条件变化到某一数值时,植物也随之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开始进入发芽、展叶或开花等。所以从植物生长发育的早迟,可知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季节来临的早迟,可推知农事季节。据《泛胜之书·耕田篇》记载:“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将物候与耕作密切联系起来。在“凡耕之本,在于趣时”的古代,时令对于农业生产尤为重要。除此之外,物候还被统治者用于统治农民的劳动力。如《淮南子·主术训》的记载:“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而至修封疆,虾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晶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反映了统治阶级运用物候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结晶:二十四节气

中视三农讯(CCIVV乡村观察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短短的56个字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文、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关于天文、气象方面的历法,曾被气象学家誉为第五大发明。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测定节气的方法和仪器。人们发现房屋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投下了阴影,同时,这些影子在一年中随着时辰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子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就是最早的圭表。根据长期的观测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短,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长,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于是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连续两次测到的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相隔的天数是365天,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先民就测算出一年等于365天。二十四节气产生于西周早期,在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个节气,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公元前139年,刘安所着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历法《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其中,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是一年中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大暑、大寒的节气中;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作物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是谚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和成语“不违农时”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据指导地位,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智慧农事——七十二物候

物是就生物、非生物而言,候则是气候的意思。物候是生物与非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草木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昆虫和候鸟来去以及霜、雪、雷等现象,统称为物候。物候在我国由来已久,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物候记载,比雅典人的记载早了1000多年。

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夏小正》中提及了动植物的鸟兽鱼虫和非生物等68种物候现象,还按月别记录了7种气候现象、11种农事及畜牧现象。目前所知我国最初的物候记录是《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五月鸣绸”,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当时人们仔细观察物候和积累经验,确定了播种、采集、收获等日期,并用这些经验指导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活动。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以此观测记录了物候的变化。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物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智慧的先民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七十二物候是古代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萌芽,通过对一年中气候、物候现象的观测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物候的功能主要在于预报天气和时节,对古代准备农事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古人说:“不误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为什么物候能指导农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非生物是一个统一体,动植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适应外界一切环境条件的多种变化。变化条件,通过植物出现的现象又立刻直观地反映出来,这种反映就是物候。物候是一个无数的“天然仪器”,随时随地综合地记录着外界所有环境条件的变化。当气候条件变化到某一数值时,植物也随之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开始进入发芽、展叶或开花等。所以从植物生长发育的早迟,可知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季节来临的早迟,可推知农事季节。据《泛胜之书·耕田篇》记载:“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将物候与耕作密切联系起来。在“凡耕之本,在于趣时”的古代,时令对于农业生产尤为重要。除此之外,物候还被统治者用于统治农民的劳动力。如《淮南子·主术训》的记载:“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而至修封疆,虾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晶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反映了统治阶级运用物候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


相关内容

  • "二十四节气"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 一.背景材料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 ...

  • 中国古代桃花的物候意义
  • 作者:渠红岩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1)04-152-06 物候是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对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的影响,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古代,动植物的物候所传递的自然界的信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物候 ...

  •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华传统再入世界视野
  •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史林静 周润健 罗鑫)"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积肥料找肥源: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78岁的河南省平舆县农民张志全并不识字,但总能在最合事宜的时间,安排庄稼的播种.除草.浇水--在他大半辈子的耕作中,古老的二十四 ...

  •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二十四节气暨传统节日系列]之[谷雨]
  • 电视诗歌散文 印象中国<二十四节气暨传统节日系列> <谷雨>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雨生百谷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故此得名.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 ...

  • 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 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春节(包含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之间的节日) 元宵节.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腊八节( ...

  • 清明节黑板报:清明节黑板报资料
  •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q ...

  • 清明板报资料
  • 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放到哪里哪里亮, 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紧紧握住手中枪,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

  • 二十四节气气候习俗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 ...

  • 24节气的来源和命名
  • 24节气的来源和命名 关于二十四节气,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从我们懂事以来,就知道这个古老的划分方法,冬至吃饺子,立春吃春卷,这些民俗同样让我们记忆深刻.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真正来历,以及它的相关科学道理,我们大家都始终是似懂非懂,那么,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下这个流传了千百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