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自限权力只是一个童话

秦建中

在知天命之年,王晓桦成了河北省大名县的风头人物。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官员,一个不断尝试着改革而又稍有顾虑的人;他做过党校教师,文章写得头头是道,却不喜欢被称作“学者型官员”;性情温和,却无法容忍下属的错误,曾把人骂得狗血淋头;他有主见,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废话,厌恶应酬,甚至有点“不合群”,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有魅力的改革者,一个执著地改变这个贫困县城官场习气的县委书记。(7月7日《中国青年报》)

公众丝毫不怀疑这位县委书记的初衷,人们从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王晓桦虽然不喜欢被人称为“学者型官员”,但他绝对不是只知在官场上玩弄权力的酒肉之徒。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晓桦在大名官场才充满了人格魅力,才有胆量要执著地改变官场上的陈旧习气。

众所周知,因为体制的原因,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权力很大,可以随意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官,也可以囊中探物般摘去不喜欢官员的乌纱帽。可以说,在县委书记权力可以触及的地盘内,权力大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落马的原河南省卢氏县县委书记杜宝乾就是如此。他可以下令县电视台停播中央台节目,专门播出他自己视察全县各乡镇的镜头,因此而落下了“打开电视不用看,里面全是杜二蛋”的民间谚语。就连他年迈的老母亲也知道,卢氏县是他儿的地盘。

或许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官员的良知,或许是由于他高屋建瓴般的历史使命感,王晓桦不愿与独断专行式的县委书记为伍,他在自己的任内要自限权力,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大名这个贫困县城的官场陋习。

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虽然王晓桦在时下的县委书记中鹤立鸡群、与众不同,但他所展示出的形象却仍然无法与旧有的官场架构告别。充其量,他还是在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绝对权力试图改变千百年来十分雷同的官场模式,说白了,在偌大的一个大名,还是他一个人的权力在表演。

自限权力是因为王晓桦看到了县委书记专权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危害,虽然他醉心于改革,但这种改革还是在权力的独断下进行,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烙印。

他想要以民主选举来任用干部,但由于民主选举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与他的改革理想的冲突,他的改革依然无法走出关系网的传统套路,因此反而留下了“橘生淮南为桔,淮北则为枳”的笑柄。

从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他一年免去了三名正科级干部,与其说这是民主改革的试验品,倒不如说是权力铁腕的产物更恰当。因此说,王晓桦可以有改革的理想,但在一个县域之内却不可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历史上所有改革者的悲剧全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民主与集中脱节了”的现实中,王晓桦的自限权力还是一个童话。没有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者的权力含金量依然成色十足,事实证明,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摆脱权力之下的诱惑力。因为只要有绝对的权力,就会有绝对的腐败,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无一概莫能外。在古老的大名县城,王晓桦可以成为县委书记中的另类,但只要监督县委书记手中权力的权力仍旧衰微,另类的县委书记也走不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羁绊。

2010-7-7

秦建中

在知天命之年,王晓桦成了河北省大名县的风头人物。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官员,一个不断尝试着改革而又稍有顾虑的人;他做过党校教师,文章写得头头是道,却不喜欢被称作“学者型官员”;性情温和,却无法容忍下属的错误,曾把人骂得狗血淋头;他有主见,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废话,厌恶应酬,甚至有点“不合群”,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有魅力的改革者,一个执著地改变这个贫困县城官场习气的县委书记。(7月7日《中国青年报》)

公众丝毫不怀疑这位县委书记的初衷,人们从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王晓桦虽然不喜欢被人称为“学者型官员”,但他绝对不是只知在官场上玩弄权力的酒肉之徒。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晓桦在大名官场才充满了人格魅力,才有胆量要执著地改变官场上的陈旧习气。

众所周知,因为体制的原因,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权力很大,可以随意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官,也可以囊中探物般摘去不喜欢官员的乌纱帽。可以说,在县委书记权力可以触及的地盘内,权力大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落马的原河南省卢氏县县委书记杜宝乾就是如此。他可以下令县电视台停播中央台节目,专门播出他自己视察全县各乡镇的镜头,因此而落下了“打开电视不用看,里面全是杜二蛋”的民间谚语。就连他年迈的老母亲也知道,卢氏县是他儿的地盘。

或许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官员的良知,或许是由于他高屋建瓴般的历史使命感,王晓桦不愿与独断专行式的县委书记为伍,他在自己的任内要自限权力,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大名这个贫困县城的官场陋习。

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虽然王晓桦在时下的县委书记中鹤立鸡群、与众不同,但他所展示出的形象却仍然无法与旧有的官场架构告别。充其量,他还是在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绝对权力试图改变千百年来十分雷同的官场模式,说白了,在偌大的一个大名,还是他一个人的权力在表演。

自限权力是因为王晓桦看到了县委书记专权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危害,虽然他醉心于改革,但这种改革还是在权力的独断下进行,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烙印。

他想要以民主选举来任用干部,但由于民主选举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与他的改革理想的冲突,他的改革依然无法走出关系网的传统套路,因此反而留下了“橘生淮南为桔,淮北则为枳”的笑柄。

从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他一年免去了三名正科级干部,与其说这是民主改革的试验品,倒不如说是权力铁腕的产物更恰当。因此说,王晓桦可以有改革的理想,但在一个县域之内却不可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历史上所有改革者的悲剧全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民主与集中脱节了”的现实中,王晓桦的自限权力还是一个童话。没有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者的权力含金量依然成色十足,事实证明,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摆脱权力之下的诱惑力。因为只要有绝对的权力,就会有绝对的腐败,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无一概莫能外。在古老的大名县城,王晓桦可以成为县委书记中的另类,但只要监督县委书记手中权力的权力仍旧衰微,另类的县委书记也走不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羁绊。

2010-7-7


相关内容

  • 中国官场职位
  • 中国官场职位 最近步行街有一些这样的提问,:"县委书记是最大的处级干部?"."市委书记和副省长哪个权力大?" 欢乐的大元首来给你们上一堂中国官场职位排位课吧~ 对于太高层的东西,不敢妄加揣测,即便说了也会被和谐,只是淡淡的给大家科普一下.所以以地级市为例说道说 ...

  • 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做官风险高 国土局长最险(图)-搜狐新闻
  • 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做官风险高 国土局长最险(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29日13:14 人民论坛2010011期封面:当官也高危 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风险高"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当官也高危 "官场十大高危岗位"调查及背后原因分析 近年 ...

  • 微博流行背后的利弊分析
  • 微博流行背后的利弊分析 前一段时间郑渊洁发了一条寻人微博,缘起是15年前他收到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章懿哲的来信,作为童话大王的他总共收到了十余万封这样的读者来信,然后他随机地抽出了这封信,只是做一个测试:微博是否真的无所不能. 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在半小时左右,这个人就被找到了.郑渊洁原来猜 ...

  • 县委书记监督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 作者:薛瑞汉 中州学刊 2010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2-0031-0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按照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选准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 ...

  •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上) 云南日报记者 程三娟 杨善洲老人(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 ...

  • 县委书记"四有标准"的价值内涵与时代要求
  • 2015-03-18  四川日报 裴泽庆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来自全国的200多名"一线总指挥"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新标准新要求.透过"四有标准",我 ...

  • 政声可否人在时
  • 虽然无论哪一种政治形态下,都会有"政声人去后",但政声构成的差别,显示现代政治的政声,实在非传统政治的政声可比.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一个相当优雅的表达,既像是敦劝行为的官箴,又像是揭示规律的玄言,或者又是官箴和玄言的合一,很有诗文德教的意蕴. 我最近 ...

  • 落马副市长写11页忏悔书引陈毅元帅名言表悔意
  • 落马副市长写11页忏悔书 引陈毅元帅名言表悔意 王伟,捕前系六安市副市长.2006年11月17日,池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王伟涉嫌受贿一案.检察机关指控称,1999年至2006年,王伟利用担任舒城县县长.县委书记.县城区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政委.六安市副市长等职务的便利,先后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52万余 ...

  • 学习杨善洲 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
  • 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 --领悟杨善洲的事业观 本报记者 姜 洁 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了就该好好休息了.可杨善洲却在退休后继续为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林场的一草一木,惦记着林场群众的林权证.是怎样的一种事业观,支撑着杨善洲六十年如一日地勤恳工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