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思想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197页)鲁迅先生也说过:“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流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寿裳》)当今社会,道家道教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以道家道教思想研究和发掘蕴涵在传统经典名著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成为流行的学术思潮之一。而《聊斋志异》向来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绪余,“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中国小说史略》第271页),正如魏晋玄学对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聊斋志异》同样打上了道家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家道教思想解读《聊斋志异》,或许可以更好地揭示这部传世经典独特的思想内涵。   一、苦乐中转投山林——道家思想的影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今山东淄博市人。出生于没落的儒商家庭,少年时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第一,称为神童,名震一时。以后却屡试不第,困于场闱,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毫无意义的岁贡生。终其一生蒲松龄始终徘徊在失意与苦闷之中,满腹才华并且声名在外,却总是仕途失意名落孙山,儒家思想的学而优则仕,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渐渐地随着似水流年而消逝。正如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一样,仕途失意便转归山林,希图在清幽静谧的山山水水之中,目送归鸿听风吟,借道家思想的逍遥无为、与世无争平衡失落孤寂之心,并从中寻找安宁心灵的精神依托。落寞失意的蒲松龄没有条件远离人世隐居深山,转而用自己臻于化境的笔墨、丰富的想象,细腻地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绝伦的浮世图画,营造了一个个神奇魔幻的瑰丽世界。在这里,人生的现实与理想、烦恼与痛苦、得意与失意不再困苦,他的精神得到了解脱和升华。   《贾奉雉》中因官场黑暗,官员们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一心求仕的贾奉雉终于看透了官场,毅然去求仙访道;《续黄粱》中热衷荣华富贵的曾孝廉,在一梦当中享尽富贵荣耀,也饱尝由此带来的烦恼恶果,最终认识到繁华为一瞬,浮生似一梦,而大彻大悟;《司文郎》中宋生在世时不得志于场屋,死后欲借良朋一快未酬之愿而不得,悲叹:“仆为造物所忌,困顿至于终身,今又累及良友。其命也夫!其命也夫!”只得去做上帝任命的粹潼府司文郎,司理文运,欲使圣教昌明。类似的作品都反映了蒲松龄因科举坎坷,对仕途渐生厌恶之情,从而钦慕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但这实为借道家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在自我倾诉和自我宽慰而已。   蒲松龄自幼就喜读《庄子》《列子》,深爱庄列之文的恢诡谲怪文风,对庄列之文有极高的评价,“千古之奇文,至庄列止矣……余素嗜其书,书成,轩轩自喜曰:‘以庄列奇才,今并驱七十子之列,宁非快事哉!”’(《(庄列选略)小引》)所喜的不只是庄列汪洋肆恣的文风,其中深刻的道家思想更是对蒲松龄产生重要影响,“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聊斋自志》)致使他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这些深刻的哲理借为其小说的创作题材。   《庄子·大宗师》中写到:“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撄宁”指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而蒲松龄将“撄宁”化用在小说《婴宁》中。王子服在上元节偶遇“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聊斋志异·婴宁》)的婴宁,爱慕难舍,相思成疾。后在吴生的哄骗下,独自去西南山中,寻访佳人。机缘巧合却找到了身处世外的婴宁,将其带回,并与之结为夫妇。来到王家婴宁虽屡屡被姑母诃斥,却不改其“笑辄不辍”(《聊斋志异·婴宁》)的天真本性。后在一次偶然上墙摘花时,被西邻轻薄挑逗,而略施小计将其致死,却差点使王家惹上牢狱之灾。被姑母责备“人罔不笑,但须有时”之后,“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聊斋志异·婴宁》)。一个“笑”字体现了婴宁性格中的自然之美,可在世俗礼教的压制和干扰下,“竟不复笑”,这种天性之美最终被无情摧残和扼杀。婴宁的悲剧正是蒲松龄对道家“撄宁其心”的深刻解读。如何在纷乱的尘世中,撄宁其心?蒲松龄在小说的最后发出感慨,“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聊斋志异·婴宁》),“解语花”比喻迎合人意的美女,就是说迎合人意的美女,矫饰而有失自然,自然之美是无可取代的,从而呼唤人的自然本性回归。   《庄子·齐物论》中写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由此而来的“庄周梦蝶”在《聊斋志异》中便变身为“向杲化虎”。《向杲》中讲到,秀才向呆的庶兄向晟素善妓女波斯,欲赎为妾,不料庄公子怒夺所好,而与庄公子结怨,被庄公子指使仆从杀害。向杲欲诉讼,而庄广行贿赂,理不得伸。向杲为报杀兄之仇,想到只能路上刺杀庄,而被庄知道,戒备甚严。日日苦等,正无计可施,却出乎意料在道士的帮助下“毛革顿生,身化为虎”,将庄咬死。报仇成功之后,恍惚错楚之中又复转为人,乃自言“虎即我也”(《聊斋志异·向杲》)。“向杲化虎”在为兄复仇的故事外衣下,探讨了现实与理想的转化,现实不能如人所愿时,人可以化为虎在理想之中进行复仇,复仇后虎又可以复身为人,人与虎,现实与理想,主观与客观,彼此的界限模糊了,在相互转化中不分彼此。   二、幻化的鬼狐花妖——道教思想的影响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经过隋唐时期的政治大繁荣,宋元时期的道派大发展之后,在清代转入了萧条,“清统治者在宗教上信仰萨满教,入关后又接受了佛教,缺乏对道教的信仰。”(唐大潮《道教史》第332页)所以道教转而从民间寻求发展,由此民间的道教信仰十分盛行,而山东又有着悠久的道教传承历史和丰厚的民间发展土壤,道教信仰尤为盛行。一生在乡村生活的蒲松龄从少年时代起,就处在这样历史文化氛围下,当然也就很容易受到民间道教信仰的影响,他本人对道教思想中的神仙高道、鬼狐花妖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一生以“雅爱搜神”相标榜。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癖。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邹《三借庐笔谈》)   此说虽无确证,但仍可看出蒲松龄雅爱搜神的浓厚兴趣。此外在毕际友家中数十年漫长的坐馆生涯中,单调无聊,以及寄人篱下的孤独之感,时时萦绕在他心头,所以少年时代的兴趣在这里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以至引起友人的讥评,“司空博物本风流,涪水神刀不可求。”(张笃庆《和留仙韵》)他还是抱着“一字褒疑华衮赐,千秋业付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蒲松龄《偶感》)的义无反顾,这种执着精神正如诗人王士祯在《题聊斋志异》一诗所写的那样:“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2篇。据有关学者统计,这些作品中直接与道家道教有关的就达157篇之多。首先,道教的教义、传说、神祗、仪式和道士们特立独行的生活,为《聊斋志异》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崂山道士》中邑人王生慕道求仙,闻崂山多仙人,负笈往游,从而描写出深山中道士的清规戒律和修行的清苦难耐,从而点出了神道难求。《寒月芙蕖》中载济南道人佯狂,大显神乎其技的幻术,在凌冬之际,于榻几未设的宴所宴请宾客,在墙壁上绘双扉,以手挝之,振管而启,立刻别出洞天,里面陈设满亭,穷极奢丽,并有荷花十顷,一望无际。《吴门画工》中描写了神仙吕洞宾的神迹,画工某“素喜绘吕祖。每想象而神会之,希幸一遇。虔结在念,靡刻不存。”(《聊斋志异·吴门画工》)终于感动神仙吕洞宾,使其梦中见到董娘娘,并肖像而藏之,后数年他偶游于都,恰会董妃卒,“上念其贤,将为肖像”,画工就以所藏的图画呈进,“宫中传览,俱谓神肖。”(《聊斋志异·吴门画工》)最终皇帝赐给万金,而名声大噪。《罗刹海市》中描写了道教神奇魔幻充满奇趣的神话世界,客商马骥通过一次偶遇,来到海外,游历了以丑为美的罗刹国和汇集各种各样珍宝的海市,并最终在龙官得到龙王的赏识,和龙女结为夫妇。在这些根植于道教神秘文化又充满奇趣的故事中,蒲松龄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道教神秘文化散发的一缕缕清香,漂浮在对此着迷的蒲松龄心头,使他心驰神往,精神飘渺,欲罢不能,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落寞聊赖的心境。   其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受到道教惩恶扬善、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等等宗教思想的重要影响,描写了大量反映这类思想的作品。如:《席方平》中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席方平魂入城隍庙为父亲伸冤。然而仇人羊某,内外贿通,下至城隍,上至冥王,无不被收买。他们相互勾结,彼此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然而席方平面对淫威和严刑拷打,毫不示弱,所幸最终得到了二郎神的助佑,得以伸张正义。《刘海石》中学道有成的刘海石不避危险为好友刘沧客除掉吸人神气以为灵,最利人死的狐狸怪,使刘家免受灭门之祸,表现了道士们济世活人而奋不顾身的慈悲心灵。《二班》中善针灸之术的殷元礼偶然为二班兄弟之母医疾,日后偶然在野外遇群狼攻击时,幸遇到化为老虎的二班兄弟搭救,脱离危险。表现了善恶循环、报应不爽的因果思想。蒲松龄通过此类作品的描写,反映了道教的宗教信仰特征,揭示了道教批判丑恶的现实和引人向善、善恶有报的思想内容,这既是研究道教思想文化的丰富资料,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价值之一。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包涵着多种多样深刻的思想文化内容,道家道教思想或许只反映了《聊斋志异》丰富内涵的一小部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对全面把握《聊斋志异》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710069)

  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197页)鲁迅先生也说过:“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流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寿裳》)当今社会,道家道教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以道家道教思想研究和发掘蕴涵在传统经典名著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成为流行的学术思潮之一。而《聊斋志异》向来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绪余,“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中国小说史略》第271页),正如魏晋玄学对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聊斋志异》同样打上了道家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家道教思想解读《聊斋志异》,或许可以更好地揭示这部传世经典独特的思想内涵。   一、苦乐中转投山林——道家思想的影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今山东淄博市人。出生于没落的儒商家庭,少年时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第一,称为神童,名震一时。以后却屡试不第,困于场闱,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毫无意义的岁贡生。终其一生蒲松龄始终徘徊在失意与苦闷之中,满腹才华并且声名在外,却总是仕途失意名落孙山,儒家思想的学而优则仕,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渐渐地随着似水流年而消逝。正如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一样,仕途失意便转归山林,希图在清幽静谧的山山水水之中,目送归鸿听风吟,借道家思想的逍遥无为、与世无争平衡失落孤寂之心,并从中寻找安宁心灵的精神依托。落寞失意的蒲松龄没有条件远离人世隐居深山,转而用自己臻于化境的笔墨、丰富的想象,细腻地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绝伦的浮世图画,营造了一个个神奇魔幻的瑰丽世界。在这里,人生的现实与理想、烦恼与痛苦、得意与失意不再困苦,他的精神得到了解脱和升华。   《贾奉雉》中因官场黑暗,官员们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一心求仕的贾奉雉终于看透了官场,毅然去求仙访道;《续黄粱》中热衷荣华富贵的曾孝廉,在一梦当中享尽富贵荣耀,也饱尝由此带来的烦恼恶果,最终认识到繁华为一瞬,浮生似一梦,而大彻大悟;《司文郎》中宋生在世时不得志于场屋,死后欲借良朋一快未酬之愿而不得,悲叹:“仆为造物所忌,困顿至于终身,今又累及良友。其命也夫!其命也夫!”只得去做上帝任命的粹潼府司文郎,司理文运,欲使圣教昌明。类似的作品都反映了蒲松龄因科举坎坷,对仕途渐生厌恶之情,从而钦慕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但这实为借道家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在自我倾诉和自我宽慰而已。   蒲松龄自幼就喜读《庄子》《列子》,深爱庄列之文的恢诡谲怪文风,对庄列之文有极高的评价,“千古之奇文,至庄列止矣……余素嗜其书,书成,轩轩自喜曰:‘以庄列奇才,今并驱七十子之列,宁非快事哉!”’(《(庄列选略)小引》)所喜的不只是庄列汪洋肆恣的文风,其中深刻的道家思想更是对蒲松龄产生重要影响,“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聊斋自志》)致使他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这些深刻的哲理借为其小说的创作题材。   《庄子·大宗师》中写到:“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撄宁”指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而蒲松龄将“撄宁”化用在小说《婴宁》中。王子服在上元节偶遇“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聊斋志异·婴宁》)的婴宁,爱慕难舍,相思成疾。后在吴生的哄骗下,独自去西南山中,寻访佳人。机缘巧合却找到了身处世外的婴宁,将其带回,并与之结为夫妇。来到王家婴宁虽屡屡被姑母诃斥,却不改其“笑辄不辍”(《聊斋志异·婴宁》)的天真本性。后在一次偶然上墙摘花时,被西邻轻薄挑逗,而略施小计将其致死,却差点使王家惹上牢狱之灾。被姑母责备“人罔不笑,但须有时”之后,“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聊斋志异·婴宁》)。一个“笑”字体现了婴宁性格中的自然之美,可在世俗礼教的压制和干扰下,“竟不复笑”,这种天性之美最终被无情摧残和扼杀。婴宁的悲剧正是蒲松龄对道家“撄宁其心”的深刻解读。如何在纷乱的尘世中,撄宁其心?蒲松龄在小说的最后发出感慨,“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聊斋志异·婴宁》),“解语花”比喻迎合人意的美女,就是说迎合人意的美女,矫饰而有失自然,自然之美是无可取代的,从而呼唤人的自然本性回归。   《庄子·齐物论》中写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由此而来的“庄周梦蝶”在《聊斋志异》中便变身为“向杲化虎”。《向杲》中讲到,秀才向呆的庶兄向晟素善妓女波斯,欲赎为妾,不料庄公子怒夺所好,而与庄公子结怨,被庄公子指使仆从杀害。向杲欲诉讼,而庄广行贿赂,理不得伸。向杲为报杀兄之仇,想到只能路上刺杀庄,而被庄知道,戒备甚严。日日苦等,正无计可施,却出乎意料在道士的帮助下“毛革顿生,身化为虎”,将庄咬死。报仇成功之后,恍惚错楚之中又复转为人,乃自言“虎即我也”(《聊斋志异·向杲》)。“向杲化虎”在为兄复仇的故事外衣下,探讨了现实与理想的转化,现实不能如人所愿时,人可以化为虎在理想之中进行复仇,复仇后虎又可以复身为人,人与虎,现实与理想,主观与客观,彼此的界限模糊了,在相互转化中不分彼此。   二、幻化的鬼狐花妖——道教思想的影响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经过隋唐时期的政治大繁荣,宋元时期的道派大发展之后,在清代转入了萧条,“清统治者在宗教上信仰萨满教,入关后又接受了佛教,缺乏对道教的信仰。”(唐大潮《道教史》第332页)所以道教转而从民间寻求发展,由此民间的道教信仰十分盛行,而山东又有着悠久的道教传承历史和丰厚的民间发展土壤,道教信仰尤为盛行。一生在乡村生活的蒲松龄从少年时代起,就处在这样历史文化氛围下,当然也就很容易受到民间道教信仰的影响,他本人对道教思想中的神仙高道、鬼狐花妖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一生以“雅爱搜神”相标榜。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癖。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邹《三借庐笔谈》)   此说虽无确证,但仍可看出蒲松龄雅爱搜神的浓厚兴趣。此外在毕际友家中数十年漫长的坐馆生涯中,单调无聊,以及寄人篱下的孤独之感,时时萦绕在他心头,所以少年时代的兴趣在这里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以至引起友人的讥评,“司空博物本风流,涪水神刀不可求。”(张笃庆《和留仙韵》)他还是抱着“一字褒疑华衮赐,千秋业付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蒲松龄《偶感》)的义无反顾,这种执着精神正如诗人王士祯在《题聊斋志异》一诗所写的那样:“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2篇。据有关学者统计,这些作品中直接与道家道教有关的就达157篇之多。首先,道教的教义、传说、神祗、仪式和道士们特立独行的生活,为《聊斋志异》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崂山道士》中邑人王生慕道求仙,闻崂山多仙人,负笈往游,从而描写出深山中道士的清规戒律和修行的清苦难耐,从而点出了神道难求。《寒月芙蕖》中载济南道人佯狂,大显神乎其技的幻术,在凌冬之际,于榻几未设的宴所宴请宾客,在墙壁上绘双扉,以手挝之,振管而启,立刻别出洞天,里面陈设满亭,穷极奢丽,并有荷花十顷,一望无际。《吴门画工》中描写了神仙吕洞宾的神迹,画工某“素喜绘吕祖。每想象而神会之,希幸一遇。虔结在念,靡刻不存。”(《聊斋志异·吴门画工》)终于感动神仙吕洞宾,使其梦中见到董娘娘,并肖像而藏之,后数年他偶游于都,恰会董妃卒,“上念其贤,将为肖像”,画工就以所藏的图画呈进,“宫中传览,俱谓神肖。”(《聊斋志异·吴门画工》)最终皇帝赐给万金,而名声大噪。《罗刹海市》中描写了道教神奇魔幻充满奇趣的神话世界,客商马骥通过一次偶遇,来到海外,游历了以丑为美的罗刹国和汇集各种各样珍宝的海市,并最终在龙官得到龙王的赏识,和龙女结为夫妇。在这些根植于道教神秘文化又充满奇趣的故事中,蒲松龄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道教神秘文化散发的一缕缕清香,漂浮在对此着迷的蒲松龄心头,使他心驰神往,精神飘渺,欲罢不能,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落寞聊赖的心境。   其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受到道教惩恶扬善、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等等宗教思想的重要影响,描写了大量反映这类思想的作品。如:《席方平》中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席方平魂入城隍庙为父亲伸冤。然而仇人羊某,内外贿通,下至城隍,上至冥王,无不被收买。他们相互勾结,彼此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然而席方平面对淫威和严刑拷打,毫不示弱,所幸最终得到了二郎神的助佑,得以伸张正义。《刘海石》中学道有成的刘海石不避危险为好友刘沧客除掉吸人神气以为灵,最利人死的狐狸怪,使刘家免受灭门之祸,表现了道士们济世活人而奋不顾身的慈悲心灵。《二班》中善针灸之术的殷元礼偶然为二班兄弟之母医疾,日后偶然在野外遇群狼攻击时,幸遇到化为老虎的二班兄弟搭救,脱离危险。表现了善恶循环、报应不爽的因果思想。蒲松龄通过此类作品的描写,反映了道教的宗教信仰特征,揭示了道教批判丑恶的现实和引人向善、善恶有报的思想内容,这既是研究道教思想文化的丰富资料,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价值之一。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包涵着多种多样深刻的思想文化内容,道家道教思想或许只反映了《聊斋志异》丰富内涵的一小部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对全面把握《聊斋志异》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710069)


相关内容

  • 唐人小说面面观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唐人小说面面观> 课程主讲人: 李南晖 课程开设单位: 文学系 论文题目: ____________ 系 别: 公共管理学系 专 业: 公共关系学 姓 名: 梁均霆 学 号 091052059 指导老师: 二〇一一年 十二月 唐人小 ...

  • 女性在神话中
  • 造神史话论文 女性在神话中--以中国神话为例 商学院 工商管理类 谈姝彤 0912087 女性在神话中--以中国神话为例 谈姝彤 0912087 商学院 工商管理类 [1**********] [文摘]: 本文以中国神话为例,从始祖女神和女神崇拜.道教中的女性哲学及父系社会中女神地位的下降三个方面, ...

  • [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
  • 作者:叶旦捷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年11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4)04-0047-0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审美为内质特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中不但含有大量兼具使人异化与使人人化双重功能的美学思想,而且,各种哲学 ...

  • 电大齐鲁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 汶河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 2.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沂源 猿人. 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 周公旦 . 4.鲁国的首都是 曲阜 . 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 ...

  •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 论中国哲学中的"名家"与"名教" [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哲学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影响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主要有两大"家"三大"教",即:儒家和道家:佛教.儒教和道教.而 ...

  •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 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彻底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形态.政治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曾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中国文化能不断发展和繁荣,佛教功不可没. ...

  •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教的联系非常密切,道教既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末期,在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它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来源的一部分.此外,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

  • 佛教与[搜神后记]
  • 内容摘要:佛教对南朝志怪小说<搜神后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的神秘灵验传说及有关观念如业报轮回观.世界观.时空观.净土观分别促进了小说中灵异型.因果报应型.离魂型.复活型.仙乡型等几类故事的形成.从中既可见佛教"惩恶扬善"的劝诫意味,又可见魏晋六朝之际佛.道思想的斗 ...

  • 道家文化的精髓
  • 道家文化的精髓 每当说起中华文化,有人总喜欢抬出儒家思想,仿佛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是中华文化的典范.经常有人说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确.孔子是如何如何伟大„„却不知,道家哲学才是在中华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道家哲学是一门最朴素的社会和自然科学. 道家的许多经典著作都精辟地道出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