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故事
二(3)班 钱喆恺 17号
中秋节简介: 起源: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别称: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观潮、燃灯、猜谜、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中秋节的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
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
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
“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
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
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
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
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
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
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的故事二: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
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
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
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
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
“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
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故事三: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节的故事
二(3)班 钱喆恺 17号
中秋节简介: 起源: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别称: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观潮、燃灯、猜谜、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中秋节的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
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
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
“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
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
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
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
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
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
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的故事二: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
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
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
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
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
“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
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故事三: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