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练习

目的:准确了解本学期八首古诗意思、作者情感

要求:填写正确、完整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栖: 湿: 尽 秋思:

十五夜:

3、渲染诗人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的诗句

是: , 。 此诗借助庭院、树、乌鸦、 等景物,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换成“到”好不好?为什么?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这是一首诗。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寓理

3、从“烈火焚烧”与“”的对照,“”与

“全不怕”的对比,可以看出石灰的不怕牺牲的精神。

4、这首诗中,一语双关的诗句是:,

5、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品质。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题目的意思是:

3、这首诗中,正面写“思”的诗句是: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通过细节突出“思”的诗句是:

4、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的小片断——的表达了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情感。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出来,很有特色。如,用“ ”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 ,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读书的感受。

2.全诗分明是写池塘之景,为什么题目却是“观书有感”?

3.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末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1.《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朝的,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词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对故地和友人的思念。

3.这首诗后两句展现了扬州特有的美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东兰陵做客时所作,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盛唐时期繁荣的景象。

3.书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书写的却是诗人的另一种感受。请你认真体会,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念: ①想念 ②想起 ③念头

⑴一念之差( ) ⑵惦念( ) ⑶念天地之悠悠( )

2.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

3.这首诗中“独”字的意思是表现了作者。

4.“古人”指:古代能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后世的贤明之人,这首诗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终南山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诗中“终南”是陕西省西安市南面的终南山。“阴”的意思是山的面。“表”的意思是 。“霁”的意思是 。

3、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它扣住了一个“”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钟南山北面山岭的美丽景色。

4.“林表明霁色”这句话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

5. 想想“积雪浮云端”的景象,你觉得诗人用了一个“浮”字妙在哪里? 不仅写出了远远望去山与天、与云相接的样子,更巧妙地点明所见之雪是雪后晴日里山顶仅余的积雪。

6.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描绘出的美景。

目的:准确了解本学期八首古诗意思、作者情感

要求:填写正确、完整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栖: 湿: 尽 秋思:

十五夜:

3、渲染诗人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的诗句

是: , 。 此诗借助庭院、树、乌鸦、 等景物,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换成“到”好不好?为什么?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这是一首诗。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寓理

3、从“烈火焚烧”与“”的对照,“”与

“全不怕”的对比,可以看出石灰的不怕牺牲的精神。

4、这首诗中,一语双关的诗句是:,

5、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品质。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题目的意思是:

3、这首诗中,正面写“思”的诗句是: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通过细节突出“思”的诗句是:

4、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的小片断——的表达了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情感。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出来,很有特色。如,用“ ”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 ,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读书的感受。

2.全诗分明是写池塘之景,为什么题目却是“观书有感”?

3.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末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1.《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朝的,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词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对故地和友人的思念。

3.这首诗后两句展现了扬州特有的美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东兰陵做客时所作,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盛唐时期繁荣的景象。

3.书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书写的却是诗人的另一种感受。请你认真体会,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念: ①想念 ②想起 ③念头

⑴一念之差( ) ⑵惦念( ) ⑶念天地之悠悠( )

2.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

3.这首诗中“独”字的意思是表现了作者。

4.“古人”指:古代能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后世的贤明之人,这首诗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终南山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诗中“终南”是陕西省西安市南面的终南山。“阴”的意思是山的面。“表”的意思是 。“霁”的意思是 。

3、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它扣住了一个“”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钟南山北面山岭的美丽景色。

4.“林表明霁色”这句话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

5. 想想“积雪浮云端”的景象,你觉得诗人用了一个“浮”字妙在哪里? 不仅写出了远远望去山与天、与云相接的样子,更巧妙地点明所见之雪是雪后晴日里山顶仅余的积雪。

6.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描绘出的美景。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 苏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一年级上册(第一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汉语拼音 1 a o e 2 i u ǖ ◎认一认 1: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3 b p m f 4 d t n l 5 g k h 6 j q x ◎认一认 2·虫贝鱼鸟- 7 z c s ...

  •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 (2012-09-11 16:16:23) 转载▼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语文学习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语文课本      二年级上册 ★<新语文主题阅读>二年级上册 ★<日积月累>2本   第三册 ★<小学阅读>二年级上册 教 ...

  •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1
  •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 ...

  • 人教新课标二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施教 ...

  •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 篇一: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 ...

  • 一年级语文幸福阅读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阅读计划 指导思想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一年级孩子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阅读内容 国学经典:<疯狂背古 ...

  •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 2/4 55┃66 5┃02 56┃6.2 ┃5-┃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 ...

  • 小升初古诗文阅读讲义练习含答案
  • 古诗文课前小测: 一.古诗词填空.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 ...

  • 古诗练习填空答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 一.古诗应用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 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 ...

  •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 师宗县大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大同中学 向 丽 一.基本情况 师宗县大同中学九年级总体情况: (2).抽样统计(65人): (3).各小题得分抽样统计(65人):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26小题.课内占20%,课外占80%.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