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

!!塑型旦:垫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r’ovetlonHerald

学术论坛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①

刘立红

(河北衡水学院分院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目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将齐家与治国相联,以修身为根本。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影响。反对溺爱。这都

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借薹的。当然.中日古代家庭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擞育的内容存在看明王的等衄差别,由此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过分强调长辈的权威而忽视作为子女的自主性.从而堆扩君主专朝统治。关键词:古代家庭教育齐家治国修身孝遗君主专制

78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9)09(b)一0192--0l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下,学校教育的范围及规模都很小,家庭教育的地位犹显突出。又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的

第三,勤奋好学教育。古人认为学习不

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可以使人明白事理,

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精神气质。然而学习必须从点滴学起,逐渐积累而成,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到质,由感性到理性的

鉴:

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导致家庭

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依赖性、密切性,

首先,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以及对子女所实行的志向教育,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使命感,为

将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做了准备。

同时我国古代社会还很重视血缘宗法关系,这就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

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便是古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生动写照。因此家庭教育受到古人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成了人们道德生活及社会

艰难过程。为了早日成才,学习必须强调一

个勤字。勤奋好学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因此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颜之

其次,在家庭伦理等级方面,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如果抛开其封建宗法等级制

的局限性,有不少规范是呵以肯定的。如这

种家庭伦理教育要求做到父母子女关系融

洽,父母尽养育之职,子女尽赡养之责。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这与当前我们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异曲同工之效。

另外,中国占代家庭从教育方法上重

推在其Ⅸ颜氏家训》中就列举了许多古人勤

学的例子,以教育后人勤学、惜时,不虚度时光,以求有所成就。著名的“头悬梁锥刺

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综合来看,中国

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

(1)将齐家与治国相关联,形成了一整

套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他们将家庭教育与治国相联系,将家庭教

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故

事也是对后人进行勤奋好学教育的写照。

第四,勤俭教育。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后代进行勤俭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后代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

视早教、反对溺爱、偏爱,注重言传身教等都是我国占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一直以来,

为教育工作者所津津乐道。

育的目的提高到了治国的高度。古人将卉家看做是治国的基础,将家与国统一起来,

认为在家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与在国

当然,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由此造成权利与

的能力,以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司马光曾

专门写有《训俭示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在教育的方法上,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维护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是一致的;强调

人生在世,要以。立德”为本,而“立德”就是

在家为“孝”,在国为“忠”,认为在家如果能

尽孝,在国则必能尽忠。将孝悌与忠顺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促等级秩序,以“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

(2)以修身为根本,将培养完美人格作

义务的不平等。权利集中在父、夫、兄、君一方,而义务集中在子、妻、弟、臣一方。在一

个家庭中父家长重子轻女,形成家族内部

(1)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强调“训子须从胎教始”,认为如果子女在幼小

的时候忽略了教诲,一旦“习惯成自然”,便悔之晚矣。古人提出的早教有益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古人还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认识,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特别注重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2)反对溺爱和偏爱。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他们提出要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认为爱子重在严教,重在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同

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关系。另外男子中长子

或长兄的地位又高于其他人。成员在家族

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所得财产的多少。

其次,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过分强调长

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

视子女人格的完善,故而注重教育子女如

辈的权威而忽视作为子女的自主性。中国

古代传统家庭教育中所倡导、所褒奖的就

何做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求,

但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应该说这是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为了

培养后代完美的人格。伦理道德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

是“孝道”,古代的孝道,主要有三个层次:最低的是。养”-高一层的是“敬”-最高层次

是“无违”,就是要求子女言行举止、起居日用,都要惟父母之命是从,不得有丝毫独立自主性。极力宣扬长辈对子女的管教要具有绝对权威,不给个人和个性留下丝毫地

第一,志向教育。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是古代家庭教育中

教子立大志,教子与治国相联系的一个典

型例证。重民族气节,个人与民族一体,这

一优良传统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家庭伦理等级教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有一套家族宗法等级道德规范,在此等级规范的要求下,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要求父母。慈。,子女“孝”,在“慈”与。孝”的关系上,更强调的是“孝”,在夫妻关系上,要求“夫义妻顺”,更强调的是。妻顺”。在兄弟姊妹关系上,要求“兄友弟恭”:即兄要对弟友善,弟要对兄悌恭。但由于中

时,还特别强调家长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

反对偏爱子女。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

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人们重秩序和谐而轻进取精神,平等自主的观念几乎没有,从小就培养了奴性心理,主体性、个性被泯

灭,丧失了自我。古代家庭的这种教育就是为了确保子女成年和社会化后,能遵守纲常礼法,具备封建国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修养,从而自觉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3)注重言传身教。甚至认为“身教重于

言教”。父母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

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子女幼时,多从父母的言行影响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及道德观念,所以作为教育者的父母长辈,首先必须修身正己,为子女后代作出楷模。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不管从内容上还是

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所以在。兄友弟恭”上权利向兄长倾斜。

方法上都有其合理性,值得后人肯定和借

①作者简介:刘立红(1967一),女,河北衡水市人、衡水学院分院公共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通史、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

192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

InnovationHerald

万方数据 

!!塑型旦:垫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r’ovetlonHerald

学术论坛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①

刘立红

(河北衡水学院分院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目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将齐家与治国相联,以修身为根本。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影响。反对溺爱。这都

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借薹的。当然.中日古代家庭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擞育的内容存在看明王的等衄差别,由此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过分强调长辈的权威而忽视作为子女的自主性.从而堆扩君主专朝统治。关键词:古代家庭教育齐家治国修身孝遗君主专制

78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9)09(b)一0192--0l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下,学校教育的范围及规模都很小,家庭教育的地位犹显突出。又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的

第三,勤奋好学教育。古人认为学习不

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可以使人明白事理,

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精神气质。然而学习必须从点滴学起,逐渐积累而成,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到质,由感性到理性的

鉴:

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导致家庭

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依赖性、密切性,

首先,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以及对子女所实行的志向教育,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使命感,为

将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做了准备。

同时我国古代社会还很重视血缘宗法关系,这就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

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便是古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生动写照。因此家庭教育受到古人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成了人们道德生活及社会

艰难过程。为了早日成才,学习必须强调一

个勤字。勤奋好学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因此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颜之

其次,在家庭伦理等级方面,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如果抛开其封建宗法等级制

的局限性,有不少规范是呵以肯定的。如这

种家庭伦理教育要求做到父母子女关系融

洽,父母尽养育之职,子女尽赡养之责。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这与当前我们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异曲同工之效。

另外,中国占代家庭从教育方法上重

推在其Ⅸ颜氏家训》中就列举了许多古人勤

学的例子,以教育后人勤学、惜时,不虚度时光,以求有所成就。著名的“头悬梁锥刺

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综合来看,中国

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

(1)将齐家与治国相关联,形成了一整

套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他们将家庭教育与治国相联系,将家庭教

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故

事也是对后人进行勤奋好学教育的写照。

第四,勤俭教育。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后代进行勤俭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后代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

视早教、反对溺爱、偏爱,注重言传身教等都是我国占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一直以来,

为教育工作者所津津乐道。

育的目的提高到了治国的高度。古人将卉家看做是治国的基础,将家与国统一起来,

认为在家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与在国

当然,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由此造成权利与

的能力,以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司马光曾

专门写有《训俭示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在教育的方法上,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维护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是一致的;强调

人生在世,要以。立德”为本,而“立德”就是

在家为“孝”,在国为“忠”,认为在家如果能

尽孝,在国则必能尽忠。将孝悌与忠顺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促等级秩序,以“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

(2)以修身为根本,将培养完美人格作

义务的不平等。权利集中在父、夫、兄、君一方,而义务集中在子、妻、弟、臣一方。在一

个家庭中父家长重子轻女,形成家族内部

(1)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强调“训子须从胎教始”,认为如果子女在幼小

的时候忽略了教诲,一旦“习惯成自然”,便悔之晚矣。古人提出的早教有益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古人还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认识,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特别注重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2)反对溺爱和偏爱。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他们提出要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认为爱子重在严教,重在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同

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关系。另外男子中长子

或长兄的地位又高于其他人。成员在家族

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所得财产的多少。

其次,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过分强调长

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

视子女人格的完善,故而注重教育子女如

辈的权威而忽视作为子女的自主性。中国

古代传统家庭教育中所倡导、所褒奖的就

何做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求,

但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应该说这是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为了

培养后代完美的人格。伦理道德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

是“孝道”,古代的孝道,主要有三个层次:最低的是。养”-高一层的是“敬”-最高层次

是“无违”,就是要求子女言行举止、起居日用,都要惟父母之命是从,不得有丝毫独立自主性。极力宣扬长辈对子女的管教要具有绝对权威,不给个人和个性留下丝毫地

第一,志向教育。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是古代家庭教育中

教子立大志,教子与治国相联系的一个典

型例证。重民族气节,个人与民族一体,这

一优良传统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家庭伦理等级教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有一套家族宗法等级道德规范,在此等级规范的要求下,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要求父母。慈。,子女“孝”,在“慈”与。孝”的关系上,更强调的是“孝”,在夫妻关系上,要求“夫义妻顺”,更强调的是。妻顺”。在兄弟姊妹关系上,要求“兄友弟恭”:即兄要对弟友善,弟要对兄悌恭。但由于中

时,还特别强调家长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

反对偏爱子女。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

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人们重秩序和谐而轻进取精神,平等自主的观念几乎没有,从小就培养了奴性心理,主体性、个性被泯

灭,丧失了自我。古代家庭的这种教育就是为了确保子女成年和社会化后,能遵守纲常礼法,具备封建国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修养,从而自觉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3)注重言传身教。甚至认为“身教重于

言教”。父母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

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子女幼时,多从父母的言行影响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及道德观念,所以作为教育者的父母长辈,首先必须修身正己,为子女后代作出楷模。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不管从内容上还是

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所以在。兄友弟恭”上权利向兄长倾斜。

方法上都有其合理性,值得后人肯定和借

①作者简介:刘立红(1967一),女,河北衡水市人、衡水学院分院公共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通史、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

192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

InnovationHerald

万方数据 


相关内容

  • 2013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 2013年度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本人今年继续参加了河北省中小不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这次本人共学习了十个课程,包括<解读> .<初中世界近代史"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开端"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初中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的建立与 ...

  • [为政以德]
  • <论 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书籍,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 ...

  • 3课[论语八则]
  • 3课 <论语八则> 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 ...

  • [论语]子罕篇第九
  •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 乎?吾执御矣.」 『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畏於匡.曰:「文 ...

  • 论语学而篇第一
  •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q ...

  • _形而上者谓之道_形而下者谓之器_评析
  • 2010年7月 古代文明 July,2010 第4卷 第3期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Vol.4 No.3 [中国传统学术]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评析 史宁中 提 要:本文首先在<系辞>文本语境中分析了& ...

  • 6.爱国诗篇
  • 爱国篇 大风歌并序 汉 刘邦 高祖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应劭汉书注曰:助行酒也.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酒酣,应劭汉书注曰:酣,洽也.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大风歌: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途径 ...

  •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 『1』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子曰:「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 夏. 『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 『5』子曰:「孝哉闵子骞, ...

  • 2017山西太原一模历史
  • 太原市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24.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A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 B .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D .宗法制度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