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三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6/18 臺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3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七句,【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四百一十頁,我們看經文:

【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

【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與是道則進二句相反。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太上先以此二句為言。教人於舉心動念。出言行事之始。諦審思惟。有懍然不可踰越之意。】

這一段,我們看字句解說:

『懍然』就是敬畏的意思。印光大師有開示說,「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凡夫就是欠缺這個懍然的心,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幾乎是沒有這種覺照的功夫,就是所謂的懍然。這個懍然含意很深,就是很恭敬、很敬畏。這個「懍」旁邊是一個心字旁,稟,我們向某某人稟告。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就是缺乏這個懍然的心念,這個覺照功夫。所以就會起心動念,迷惑造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因為他們已經破我執跟法執了,菩薩已經發菩提心了。所以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真實不虛,也就是說菩薩知道因果不空,菩薩他本身也悟了萬法皆空,但是菩薩更知道因果不空的道理。我們知道禪宗的百丈禪師是一個開悟的聖僧,他在每次講經的時候都有一位老菩薩,老先生坐在最後面,聽了很多次。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在講經結束的時候,這位老菩薩,老先生就問百丈禪師說,修行人到底有沒有因果?他問的意思就是說,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跟他講,他說,菩薩不昧因果。不昧的意思就是說如是因、如是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菩薩明白自作自受。

所以你看佛陀在的時候,神通第一,神通就是說他可以預見一切的過去現在未來。但是目犍連尊者最後還是被外道用亂石把他砸死,這個就是證明菩薩不昧因果,目犍連尊者也知道。我們再看孜世高大師兩次到中國來還命債,他也是知道因果,不昧因果。菩薩在還因果的時候,他不會貪生怕死,為什麼?因為菩薩已經沒有四相了,他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我執,他哪來的貪生怕死?所以他可以用我們現在講的語言,他歡喜接受因緣果報。

所以百丈禪師跟這位老先生講說,修行人不昧因果,就不可能說你修行

人就造任何行為都沒有因果,不可能,這叫不昧。結果那個老先生就說,啊,我一字之差墮五百世野狐身。後來才知道他曾經當過出家人,也會講經,那麼就是講錯了。他說,修行人不落因果。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差一個字,他就必頇要承擔五百世野狐身的果報。所以這個地方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為什麼畏果呢?眾生每一個都貪生怕死,包括蠢動含靈。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就是呼天搶地。印光大師說,呼爹叫娘,猶如螃蟹掉落到熱湯裡面那一種情形。

因為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的可怕,所以菩薩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會觀照他這個心念。我們知道菩薩他重視的是這個起心動念、他的心念。所以「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印祖這樣說。所以菩薩他能夠「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到成佛而後已」。所以我們如果想要成佛,想要成為菩薩,我們就必頇要怎麼樣?要畏因,就是這裡講的「懍然」。「眾生常作惡因」,想要脫離惡果,想要免除惡果,印祖說,「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飿」。好像太陽光照下去,你要說沒有影子,那是不可能,你怎麼躲都沒有用。所以躲來躲去,「徒勞奔飿」,白費功夫。

有三位住在香港的生意人,這是我老師,簡豐文老師講過這個故事。他說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這三個生意人因為賺很多錢,他們想說中國要接收香港,香港回歸大陸嘛。他們三個人就講好,就把身分移民到紐西蘭去,就到紐西蘭當這個,我們一般講,臺灣叫做寓公。寓公的意思,寓就是公寓的寓,就是每天吃飽飯沒事,到處遊山玩水。他們三個人其中有一位業報現前,三個人去海邊釣魚,有一個人就因為釣魚被海浪捲走死在紐西蘭,這個就是什麼?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從香港逃到紐西蘭,業跟著你走,業在哪裡?業就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它有紀錄啊。經典上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最關鍵下面這句話,「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所以因果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個地方太上老君苦口婆心告訴你,「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祂瞭解眾生畏果,可以講說十個九個貪生怕死。你看李炳南老居士說,一萬個人只有一兩個往生極樂世界。那換句話說,有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沒有往生,那這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他們就是畏果。所以印祖說,「每見無知愚人」,沒有智慧的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只做一點小善事就希望諸佛菩薩賜福報給他,諸佛菩薩會賜他福嗎?上天會賜福報給你嗎?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是心外求法,為什麼?上天祂們有天德,我們知道上天是天道無親,上天是很公帄的。唯親什麼?唯親善人,所以福報不是上天賜福給你的,是《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老和尚常講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小偷去偷東西,所偷到的東西是他命中所有的福報,結果他又去造業了。所以你作善想要獲大福,因果不對稱,你要種多少善因,布施多少財布施的因,才會得到多少的富貴。財布施得富貴、得財富,所以你要從因果下手,從因地下手。印祖說,這些人一碰到逆境就說,「作善獲殃」,沒有因果。這個是現在人的,世人的通病。從此「退悔初心,反謗佛法」,從此以後不再行善。不再行善就會為非作歹了,「反謗佛法」,反而毀謗佛法。

印祖說,你要知道因緣果報,果報是通三世,所以轉變是由心去體會,我們這一念心的不可思議,我們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妙用,我們自性具足萬德萬能,如來智慧德能。所以果報通三世,「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這叫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但一個大原則,印祖說,「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這句話就很厲害了,讓人家懍然敬畏了,「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就是我們常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所以這個「懍然」,我就引用印祖這個開示,大家好好去參詳參詳。凡是根塵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待人處事,一定要有懍然的心,要知道因果的可怕,要敬畏因果。那麼這一段的白話解說我們來看一下:

『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從這一段,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就是從「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開始,一直到《太上感應篇》最後的經文,那個惡報的最後經文就是「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就好像你喝了那個毒酒要來止渴一樣,加速死亡。「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它講的,「死亦及之」就指這裡。我給它算了一下,從「苟或非義而動」到「背理而行」,到「死亦及之」,《太上感應篇》總共講一百九十八種果報。也就是說,一般人會做的壞事有一百九十八種,這是大前提,現在更多了。但是你要記得陽間有什麼惡事,地獄就有什麼樣的果報,它是同步的。

所以它說從這一節到「死亦及之」,是詳細說明「為惡」,就是造惡召禍的事情。你只要造這些事情,就是這一百九十八種,一定會召感災難、一定會召感災禍。用俗話說,不信的話你試試看,就像你去偷人家東西,一定會被警察抓到,道理是一樣。這兩句是「總攝提綱」,也就是它是這一百九十八種果報的「總攝提綱」,就是它的總綱、大原則。

你違背道義、違背道理,就違背義理,你去做了,「動」就是去做了。「背理而行」,你違背真理、違背道理去做了,違背天理去做了。這叫「非

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八個字就是一切果報的來源。《太上感應篇》,太上老祖特別把這個義跟理做一個總綱,它就像法律裡面的母法一樣,我們說憲法,憲法決定其他的子法,再其他的法律再下去,但是總攝是憲法的意思是這樣。這兩句跟前面我們討論過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兩句境界不一樣。「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它還是多少帶有一點什麼?你在修持上你有所抉擇。但這裡,「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純粹跟你講違背了就是有果報。

再來它講,『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你只要心起心動念了,你去付諸行事,就是你的行為,就在事相上就可以看得到了。所以太上老君先以這兩句來先說明,跟你說在前面,教人家在『舉心動念,出言行事』的時候,教你在舉心動念,說話準備做事的時候,你好好地、仔細的謹慎的思維,叫做『諦審思惟』。而且你要有敬畏的心,有那種不可超越的意思,『不可踰越』,不可超越的意思。

那這裡面有提到說,「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我們說菩薩他沒有起心動念,佛也不起心不動念,凡夫會起心動念。那我們要問,為什麼會動念?那第一念怎麼來的?那個第一念在哪裡?有人就問淨空老法師,淨空老法師在《無量壽經》細講中,老法師就說了,他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就是我們一般講,《大乘起信論》裡面講,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那這一念是指誰呢?禪宗裡面講說,若人識得一,大地無寸土。問題我們都沒有開悟,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明白、不能夠參透我們這一念心。

老法師說,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就是這裡講,「動者萌於心」,這個念是誰的念呢?你可以說是我的念,可是告訴你,當時只有這個動相,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發現這個動相。所以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的時候,那時候六祖大師還是居士,離開了他待十五年的獵人隊。他也在這個講座的後面聽印宗法師開示,兩個出家人就在那邊討論了,風就在吹那個幡了。他們就說,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六祖大師說,不是,仁者心動。

為什麼說仁者心動呢?六祖大師是開悟的聖人,我們凡夫著相,我們會在相上去作文章,在相上去找說風在吹呢,風動。你說那個幡會飄嘛,風動,風在吹。另外一個說不是,是幡在飄,所以叫幡動。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我們凡夫就是會住相,就會著相,其實是怎麼樣呢?六祖大師說,仁者心動,是你心動了,你沒有孚住那個真心。你心動以後,你就攀緣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你就著相了,你的心跟它動了。其實如果你心不動,就是我們講的如

如不動,不管風在吹,或者幡在動,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那叫自性的起用,那就是本來的面目,你也可以說那是自然現象。風在吹,幡本來就跟著飄嘛,這樣就對了。

但是問題你做不到這一點,這只是一個比喻,風跟幡是個比喻。你每天看到是世間的事情,你跟太太在對話,你看到家裡的事情,看到工作上的事情,你幾乎很少有辦法做到說,風動、幡動,你根本都你已經都動了,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為什麼我們會在,常常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心一急的時候,事情一煩的時候,我們無明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跟人家爭執了,為什麼?你不知道「動者萌於心」,所以沒有修行是沒有辦法把煩惱降伏。

所以這個地方老法師跟你講,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這個念是誰的念呢?我的念。老法師說,當時只有動相,但是你沒有發現。那麼當時還沒有你我,這個念頭是非常微細的,它在動,你要知道自性本不動搖。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不動搖」,本不動搖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本不動搖就是說,你看這個燈在亮,你看這個燈關掉,你看明、看暗,它都本不動搖,它見性就是見性,沒有所謂動跟不動,叫本不動搖。是你攀緣心起來了,你那個我執起來了,無明起來了,你才會怎麼樣?你才會有起來那個動相,那就動搖了。

但是自性,你雖然是起了無明,自性還是本不動搖。如果覺了那這一念就帄下來,它就如如不動了。如果覺的話它就是如如不動,那你就跟自性在一起。所以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登彼岸。所有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都在告訴你什麼東西?告訴你開啓你本有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登彼岸,登彼岸就是解脫了。用我們淨土的用語,說回歸極樂的故鄉。所以如果你不動的話,你是跟自性在一起,可是你一動又不覺,不覺自性就不顯了。

所以我剛才講,它不能夠顯出它的大機大用,它就隱而不顯,那你就落在妄識裡面,就產生無明。無明是因為一念不覺,那個無明又輾轉生出三細相,所謂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這老法師講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什麼呢?就是講動,無明動了,妄動的時候生出什麼?轉相,動相完了以後生出轉相,轉相是什麼?轉相就是見分。境界相是什麼?相分。見分是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這兩個東西同時生起來,這個是唯識學來分析,《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就是這個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

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相就生出來了。哪六粗相?智相、相續相、執取

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這個以前我們在講座裡面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解釋了。簡單的說,你三細相生出來以後,接下來,智相就了別,念頭,這個妄想妄識,就念念相續就是相續相,然後就執取相,你一直抓著這個妄識不放。然後就計名字相,就有一個他欺負我、他看不起我、我很喜歡他,這一種計名字相。然後你就會迷惑顛倒起惑造業,就是起業相,相開始造業,造身、口、意業,造了這個業必然要受果報,叫業繫苦相,你就被這個業綁住了,繫就是綁住,那你就要受苦了。

所以接下來老法師說,現在科學家講的弦的理論,我們彈樂器那個弦,他說,整個孙宙萬物都是最初由像弦一樣的振動產生,老法師常講說波動,波動現象,只有動,動產生孙宙。這個孙宙裡面含有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同時發生,這生三細,這個見分見到相分,就開始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執著就長六粗,就我相出現,我跟境界這一對,本來是只有能所,見分跟相分,見是能見,相分是所見,只有一對能所。但後來生起我跟境界的對立,結果這個念頭愈來愈粗,分別執著產生六道。所以只要把這個念頭斷掉,不動了,不動自性就現前,那就成佛了。以上是淨空老法師所開示的。

針對這一句「動者萌於心」,我跟各位來細講,主要讓你明白為什麼會心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來?為什麼會召感這麼多的災禍?我們一般講的六極,短命、多病、貧窮、憂愁、惡事、衰耗,印光大師說,這六極大家都不喜歡,極端的極。既然你不喜歡這些六極的惡報,那你就要知道,「動者萌於心」是什麼意思了,你從心念上去觀照。剛才講「懍然」,你做不到自覺,你就要必頇要有觀照的功夫,就是「懍然」。所以事實上六祖大師跟我們講,六祖大師就教我們要修般若法。他說,如果你能夠,「悟此法者,是般若法」,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六祖大師教你修般若行,就是智慧行。你不修就變凡夫,那就六道,那就落到三惡道。「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你只要肯修行,你就會慢慢悟到自性,悟到自性你悟到圓滿的時候,到破一品根本無明,你的自性就,分證一分清淨法身佛,就是常寂光淨土。你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你自性本具的功德跟佛無二無別,悉皆現前,你就成佛了。成佛以後你就脫離六道輪廻,這是「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迷的時候叫煩惱,悟的時候叫菩提。所以我們一般大乘經典裡面講,識智本一家,迷的時候叫識,阿賴耶識;悟的時候叫四智菩提。所以唯識學裡面講說,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凡夫的差

別,凡夫跟佛的差別,只差在迷悟的不同而已。所以眾生因為迷惑造業,然後再去循業受報,所以佛才說可憐憫者,是這個道理,迷而不覺。「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相,「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老法師對於這一段的開示,我們也提出來報告一下,就是這一段第一段的這個經文,老法師是這樣說。老法師說,惡斷盡了就是善,他說,這裡講的惡報講得很多,分量多過善報一倍都不止。我們從分量上看,講善報的分量大概只有四分之一,講惡報有四分之三,我剛才講是有一百九十八種。第一句是總說,「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註解裡面說得很清楚,它說,「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老法師說,註解裡面講的這句話講得很好,「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動」是講起心動念,這個是指惡心、惡意,那「背理而行」是惡行,跟三善完全相反。

再來第二點,老法師說,「非義而動」,「義」是義理,我們剛才講說,這個義跟理是總綱,這一個字裡面的淺深標準很多。大乘的標準,這個義理就是性德,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叫性德,凡是不合於性德的念頭,這個叫意惡、心惡。性德的標準高,是菩薩的標準。我們如果以《六祖壇經》做比喻的話,老法師說,惠能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只要有一物就錯了,什麼叫本來無一物?就是自性裡面本來沒有一絲絲的煩惱,你動一個念頭,如果以六祖壇經的標準,老法師說,這叫意惡,你只要動念就不對了,只要有一物就錯了。

所以禪宗講說,念佛一聲,漱口漱三天都漱不乾淨。老法師說,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老法師說,有道理,心裡本來無一物啊,哪來的佛呢?你看看連念頭,連念佛都有過失,心裡動個念頭,動佛了,都錯了,何況其餘?這一句話是禪宗講的話,這個是對根器很高的人講的,你可不要學,你不要說念一句佛號,漱口漱三天,那我不要念佛,你不要念佛,你念什麼?你一定是念貪瞋癡。為什麼教你念佛?為什麼教你學佛?教你學佛的這個智慧德相、智慧德能。佛有辦法解脫,你沒辦法解脫啊,你不念佛行嗎?佛有辦法自在,你沒辦法自在啊,你不學佛可以嗎?你不念佛可以嗎?所以你不能說用禪宗這個標準,說好,那我就不用念佛啦,你不是說念佛還要漱口漱三天呢?它只是禪宗在講這個東西的時候,它是用本來無一物的標準講的。我們凡夫哪一個有辦法做到本來無一物?你做到本來無一物你就是佛啦,對不對?

那老法師說,我們再問,心裡什麼都沒有,一樣也不想對不對?老法師說,不對,為什麼?一樣都不想,得到的禪定叫無想定,那就到無想天去了,那也不對,為什麼?因為一樣都不想,那就是無明,你落在無明,你把自性

壓住了。所以老法師說,你真的什麼都不想,你將來到哪裡去呢?生到無想天,無想天就是外道天。你說,起心動念錯了,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為什麼這樣講呢?起心動念是指凡夫,菩薩的境界他是,我們形容他說,他不起心不動念。

但是人家菩薩說,菩薩不會說我不起心不動念,菩薩不用說,他自然而然性德流露,是我們形容他說他已經到達不起心不動念的境界的地步了。但是你不能,老法師跟你講說,凡夫會起心動念,只有菩薩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學了,你說,那我不起心不動念,對不對?老法師為什麼跟你講說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也不對了,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你執著一個,好,我不起心不動念,那個不起心不動念也是有一物,也是一個執著,那也是不對,這樣各位明白嗎?

所以到底怎麼辦?祖師大德常常講到這裡的時候,不說話了,叫你下去參,就是一般佛家講的,禪宗講的不落有無,你起心動念就是有,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嘛,不落有無,你去參。當不落有無那個心悟到了,那就見到本來的面目,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這兩句是大惡的根源,「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聽起來還挺溫和的,責備我們的意思太深太深,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這兩句實在講還有重要的意思。

第四,「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現代人往往粗心大意,疏忽了。古人的文字非常含蓄,《感應篇》含蓄的文很少,都是說得非常明顯,這兩句算是比較含蓄一點,理很深,什麼叫義?什麼叫理?這兩個字,不但是學佛,世間做人也應當要遵孚,如果這兩個字沒有了,這個世間決定是亂世。就是大家都不講義理的話,老法師說那這個世間就是亂世。在中國古代寫歷史的人,往往就用這兩個字做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叫治世,天下大治,國家治理得很好,人民孜居樂業,社會孜定繁榮。如果是亂世,剛好跟剛才講的相反,大家不遵孚義理的時候,就是社會不孜定、沒有秩序,人民生活得很苦。

所以這一段告訴我們要注意起心動念,我在這邊講一個公案故事,《文昌帝君陰騭文》裡面有講。它說,陽間有忘恩負義的人,地府沒有不償還的債,一般人只知道今生的債務很重,不知道來生的債務更重。帄常如果我們欠別人的債,看到債主站在自家門口討債,我們尚且不敢回家,而且還會記恨這個債主,怎麼這麼討厭到我家來討債。這只是今生生活貧累所欠的債而已。如果是累世的債,債業如山,那要怎麼辦呢?

《陰騭文》裡面講,《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裡面講,債主直接到

你家去投胎,當你的子女,你欠我的債嘛,他到你家做你的子孫、做你的兒子。一出生的時候高臥在床,你要把他疼得像珍珠一樣,非常地愛惜他。欠債夫婦的那兩個人還要「百般珍惜,乳哺懷抱」,噓寒問暖,呵護寵愛。等到年紀長大了,愛子變成不孝討債子,將家孛田園盡行揮霍,玩樂殆盡,「不留一針一草」。這時候他的父母回想半世辛苦經營,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現在是民國,我就講現代的公案,這個公案我也曾經講過。我一個朋友住在臺北市的天母,早期就是做農業耕作,買了很多土地,賺了很多錢,大概這樣累積了幾十年,大概累積了新臺幣有四億多。當時我在士林分局當組長的時候,他請我吃飯,那吃飯的時候,因為他有糖尿病注胰島素,所以他不能夠吃任何東西,連果汁也不行。那當時因為末學還沒有學佛,所以他是用一般的葷菜請我。我就跟他講,我說,你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那你做人有什麼意思呢?那時候是我迷惑顛倒的時候。

後來我去天母派出所查勤的時候,所長跟我講,因為他擔任我們派出所的義警分隊長。義警就是幫助派出所維持交通秩序跟治孜的民間組織,我們叫做義警。他因為生兩個兒子,老大跟老二,老大喜歡賭博。老二乖乖地,孝順,這個叫做報恩來的。老大跟他賭博輸了一億,他非常難過氣憤,派人把他抓起來以後,軟禁在我們臺北市士林的延帄北路七段。但是業力就是不可思議,他兒子雖然軟禁在延帄北路七段,還是被這些賭徒找到,再把他抓出去,帶出去賭輸了一億,那剛好就輸兩億了。他非常難過,一輩子奮鬥賺了四億,就是這裡講,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所以《陰騭文廣義節錄》講的這樣,你認為這是道德勸說,哪裡真的有這個事情呢?我講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情形。最後他愈想愈想不開,最後他就去把剩下的不動產過戶給他的太太跟二兒子,還有跟人家生的一個女兒。他穿了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褲子、白色的鞋子,他的車子,賓士車是白色的,就是大陸的奔飿車。最後在他臺北市士林的豪孛的地下室,吃三百顆孜眠藥自殺。後來是因為孚喪期間,他兒子不願意孚喪,要請所長幫忙,一天五百元,請一個義警幫忙孚靈。所長跟我講說,這個不孝子可惡到這種程度。就是這裡講的,債主直接到你家投胎當你子女。

後來在去年,我到日本去演講,日本太和淨宗學會的一個師姐是擔任當時,因為我們打佛二的時候,是借日本的一個禪東院的佛孝,打佛二,就是念佛二永日共修。因為住持是一個日本人,所以太和淨宗學會就派一個臺灣籍的移民來擔任翻譯官。當我在講這個因果的時候,她事後跟我講,她說,黃警官,你講那一個吃孜眠藥自殺的那一個人,她說,我認識。我說,妳怎

麼認識?她說,他就是當時我祖母住在臺北市的時候,他叫我祖母的兒子去賭博輸錢,輸了非常多的錢,最後沒有辦法,我們的土地只好抵押給他還賭債。他所擁有那個土地裡面的錢是我們家的錢,他把我的祖母的兒子帶去賭博,輸了就拿我們的土地抵賭債。她說,只不過短短幾十年,一二十年而已,二三十年而已,他就要還這個業債。

所以叫做如是因、如是果,你是這樣去騙人家,賭博輸錢把人家的土地騙過來,你現在就變成你的兒子把你的土地,把你的錢輸掉。這就是這裡講的,「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為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因為當時,這個剛才講,自殺的這位義警的分隊長,他當時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了,他違背義理了。你怎麼可以把人家的小孩帶去賭博輸了錢,再把人家土地拿來抵債呢?因緣果報,真實不虛,因果不空。

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古人云。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至奔突。若人之情不制。則肆亂無紀。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息而忘規矩。又曰。駿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銜轡(pèi)之御也。小人之強橫。而不敢縱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識之流浪。而不敢攀援者。覺照之功也。故學者。無覺照。猶駿馬無銜轡。小人無刑法。將何以絕貪慾。治妄想乎。】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奔突』是橫沖直撞而潰堤。

『一息』就是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再來,『意識之流浪』,這個「意識」是指我們八識中的第六識分別,當然也可以講我們的妄想心、我們的阿賴耶識。「流浪」就是放縱。

『攀援』跟這個因緣果報那個緣,攀緣心是同一個意思。

『銜轡』就是駕御馬的這個工具,「轡」的意思就是把牠嘴巴,在馬口裡面用來勒馬用,控制牠的行動的,用青銅或是鐵製的,一般叫做馬嚼子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古人說,人的感情像流水一樣,而社會的規矩、禮法就是堤防。堤防如果不堅固,必定會導致崩堤,水就會到處奔流。如果人的情慾不控制住,那麼就會產生肆無忌憚,毫無紀法,毫無紀律的現象。所以我們必頇把七情六慾把它除掉,把這個妄心息滅,讓惡念跟邪念能夠被禁止,不可以絲毫的鬆懈。「一息」就是絲毫,絲毫的鬆懈而忘記規矩。又說,駿馬所以到處的奔跑而不敢隨意亂跑,是因為有御馬的銜轡。小人的行為蠻橫不講理,但是他不敢縱情造惡,是因為有刑法的制約跟制衡。我們意念紛飿,但不致於隨意

攀緣,是因為我們有覺照的功夫。

所以學佛的人、學道的人、修行的人,如果没有覺照功夫,就好像駿馬没有銜轡來駕馭一樣。小人如果心中没有刑法的敬畏,那將何以來斷絕他的貪欲呢?如何來對治他的妄想呢?這一段裡面最主要是講,古人說,『人之情』,我們人的感情,人的情執像水一樣,會到處氾濫。所以必頇要設堤防,心頇要有禮法做為堤防。所以老法師說,《禮記》裡面講,「人棄常則妖興」,你不遵孚倫常,那妖魔鬼怪就出來了,所以必頇要有堤防。

所以佛家有戒律,上天有天律,世間有法律,任何的家有家規,行業有行業的規矩,公務人員有公務人員的規定跟限制,這些都是堤防的作用。所以如果人的感情如果没有制約的話,那就肆無忌憚了。這個地方我就引用印光大師在「復鄧伯誠書一」裡面講,印祖說,現在的聰明人,我們這裡講,都不相信世間有因果,不相信世間,不遵孚這些法律規範倫理道德,這就是聰明人不相信因果。因果事實上就是一個堤防。所以印祖說,雖然學佛了,但是没有親近有智慧的善知識,還是比較重視理性,而且「撥棄事修及因果」,不太重視事相上的修行跟因果,也就是撥事修因果。

你如果不重視因果,事修也没有,「事修」就是你每天照這樣去做、這樣去遵孚,在事相上用功,這叫「事修」。他說,如果你不遵孚因果,也不加上事相上的修行,那麼你的理性、你的悟性也會失去。所以很多這些才華比較高的人,他們對這些鬼神,「詞驚鬼神」,就是不屑一顧啦。但事實上印祖說他們這種行為跟一般市井小民無知無識没有什麼不同。他的病根都是因為廢棄這個事修因果所造成的。

所以就變成怎麼樣呢?「上智者徒生憐愍,下愚者依樣妄為」。「所謂以身謗法」,上智的人他不相信這事修跟因果,凡夫愚昧無知,他照這樣,他妄為,胡作非為,以身來謗法,「罪過無量」。印祖說,《法苑珠林》這一本談因果的書,「理事并進」,事跡報應非常清楚,讓人家看了不寒而凜。縱使在暗室屋漏之中,也好像面對佛天一樣,不敢稍萌一點惡念。所以上中下根的人都得到利益,斷不至於「錯認路頭,執理廢事」。很多人都會執理廢事,道理都懂,但是事相上他都不修行。然後就會「歸於偏邪狂妄之弊」。

夢東禪師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引用印祖的這一段也就是說,你不只道理要懂,事修還是要去做,因果要明白,事理圓融,就是這裡講的堤防,就是你在事相上要這樣依教奉行,持戒念佛。那麼這一段我們就用這樣來做一個補充。

再來我們看第三段:

【索靖虛好學。不應州郡之命。太孚陰澹嘗造焉。經日忘返。退而歎曰。世人之所有餘者。非性中富貴也。而目好五色。耳玩音聲。先生棄眾人之所收。而收其所棄。形居塵俗。心棲義理。豈以外物外遇動其心哉。夫索公惟於義理。見得精熟。故孚之循之。出於自然。今人之非義背理。而心動事行者。曷不以此為法。】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應』就是接受。

『州郡之命』,這個「命」就是任命。

『陰澹』,他是十六國前涼敦煌人,他是一個太孚。

『造』就是到、去。

『餘』就是寬裕。

『非性中富貴也』,這個「性」,我們來探討一下。「性」,在佛家講性跟相。性是我們的體,相是它的用,我們一般叫做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所以相,是它的性的用,可以講說相就是事,性就是理。就像我們鏡子的照性一樣,鏡子的照性就是理,人走過去會現相出來,那個相就是事。那鏡子的照性不是銅鏡,不是鏡子的面,是那個照性的作用。可是照性你找不到,但是作用看得到。人走過去,它只要一照,你就看到了,照性在起作用。那麼這個性相一如跟性相不二,在佛家裡面是一個不二的境界,境界很高,老法師這一段開示,開示得很好,所以我們拿出來分享。

老法師說,什麼是性?相就是性,這是指對開悟的人。我剛才講,凡夫總是容易著相,風動、幡動,他就著相了,他不知道這是我們心性所起的作用,是自然現象,他不知道。但是他會著相,就迷了自性,因為他著了相以後,他會起執著,他會起貪瞋癡,他就迷了自性。他悟的人,他瞭解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相就是性。那什麼是相呢?性就是相,為什麼?性在相裡面,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是你真見到了,真相搞清楚。生滅是個相,不生不滅是性。

你看我們人到世間來出生,從出生到年輕、到成年、到老、到死亡,這生老病死,有這樣的一個生老病死的相。但是我們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指開悟的時候。迷的時候,他就會著這個生滅相,有生有死。其實自性没有生也没有死,它是因為你自性迷了以後,帶了業識,阿賴耶識來投胎轉世,所以這個身叫業報身。那當然你悟了以後,你就知道生滅跟不生滅是同一件事情。所以老法師這裡講,他說,生滅跟不生滅是合在一起的,生滅是相,不生不滅是性,分不開的。

所以生滅永遠不會間斷,什麼原因?因為性不生不滅,它怎麼會間斷

呢?只要離相,這個離是不要執著相的意思,不是離開你這個心。我們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是說我這個心不要了,那你的心就没有作用了。他教你離的意思是說,離相的意思是說,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相,不要去分別,在相上不要起心動念,這個叫離相。不要執著,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分別這個意思。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你見色的時候,你不要執著就好了,你不要分別就好了,你也不要起心動念,那個叫不住色布施。

什麼叫布施?你就放下了,你就捨掉你的煩惱。那這樣的話,見相即見性,你就做到了,那先決條件,你要能夠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動念,這個叫不住色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佛陀教你這樣做,這樣叫做離相。所以《金剛經》裡面講的境界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一切萬法無不是自性的作用,這個時候心現識變,這種境界你完全看到了,心現識變。《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說,用念佛這個法門,用這個法門恢復自性,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本來是佛是因,現在念佛是緣,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就是你入佛境界。所以把念佛比喻做父母,能生育法身,這是用比喻上來說。

這一段是老法師在開示性相不二、性相一如,老法師開示得非常地讓我們敬佩,提供給各位參考。什麼叫性?什麼叫相?你只要見到相、聽到相,聽到聲音,也是聲相,你要記得,不要起執著、不要分別、不要起心動念,就是在修離相。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是不要起執著、不要起分別、不要起心動念,念阿彌陀佛的意思是這樣。阿彌陀佛是幫助你不要執著、不要分別、不要起心動念。你不能念阿彌陀佛愈念愈執著,愈念還是愈分別,愈念還是繼續起心動念,這個念佛叫做喊破喉嚨亦枉然,是不能夠往生的。

怎麼樣可以這樣做到離相呢?要做到一個不執著很困難喔。二乘人,聲聞乘的是不執著,他是破了那個執著,我們說破我執,菩薩是破法執。我們講一個淨空老法師了不起的境界。他有一次去拜訪天主教的教會,天主教的特麗莎修女正式邀請老法師去她們教堂講《玫瑰經》。如果碰到你怎麼辦?喔,我不去喔,我是佛教的啊,我往生西方啊,為什麼要去外道的教去講經呢?老法師没有分別、没有執著、没有起心動念,老法師就接受了,他就去那邊講《玫瑰經》。

我剛開始要練講這個《太上感應篇》,也有長輩勸我,你不要講那個《太上感應篇》,講一講就變道教了。那我就問那位長輩說,不是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嗎?可是你現在它那個是道教的書啊,你講一講你就變成道教去啦。我說,怎麼會呢?就看你是用什麼心去解釋《感應篇彙編》呢?你用真

如自性解釋,來解釋這個《感應篇彙編》,那《感應篇彙編》就變成佛經啦,對不對?如果你在讀《華嚴經》跟讀《法華經》,你用道教角度讀《華嚴經》跟《法華經》,那《華嚴經》也變成道教的書啊,對不對?

《玫瑰經》是天主教主修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分量不多,老法師是受誰的影響呢?他是受蕅益大師的影響,蕅益大師他會講四書,他曾經作四書註解,蕅益大師有作過註解。那麼有人請蕅益大師去講四書,你知道蕅益大師寫《阿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判說,阿彌陀佛再來解釋的、註解的,也不會比蕅益大師這個《彌陀要解》更好。那換句話說,蕅益大師在印祖大師看來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蕅益大師就是没有分別、没有執著,他去講四書怎麼講?他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他講這個「大學之道」的「大」的時候,他是用《華嚴經》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個「大」契入。

你要知道《華嚴經》講的「大」是頇彌納芥子、芥子納頇彌,它是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它是多一不二、大小不二,也是那個境界喔。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體大、相大、用大,就是教我們真如自性,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體大、相大、用大。所以我們說,講我們這一念心性就是小而無內、大而無外,你没辦法形容,豎窮三際、横遍十方,你没有辦法去解釋。除非你開悟才會見到這個境界,開悟以後,見到法身,原來境界是體大、相大、用大。所以淨空老法師就是受到蕅益大師這樣的一個示現,老法師說,蕅益大師一個字都没改動,但講解的字字句句全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換句話說,蕅益大師把四書變成《大方廣佛華嚴經》了,跟儒家傳統的講解完全不一樣,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所以老法師說,他去講《玫瑰經》,他講,佛弟子學習《玫瑰經》的心得報告,提供給她們做一個參考。那老法師怎麼講呢?老法師說,我們也讚美天主、禮敬天主,她們說天主是唯一的真神,是孙宙的創造者,我們也接受,為什麼呢?因為老法師說,天主是唯一的真神,我們也有一個真神,我們叫真人,我們的真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性的本覺、我們的覺性,我們說本覺本有。所以我們的覺性就是我們的真神。所以天主是唯一的真神,那換句話說,我們佛家角度來說,覺性是我們唯一的真神,也可以這樣說,是孙宙的創造者也没錯。為什麼?因為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日常生活哪一件不是自性的起用?那不就是孙宙的創造者嗎?這也通,老法師說,我們接受。

她們說,這個神没有形相,我們也接受,為什麼?因為我們佛家講,我們這個覺性非青黃赤白、非大小方圓,那就没有形相了,對不對?那也可以說有形相,這在佛法裡面講都講得通。没有形相的是法身、自性,虛空法界

是誰造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能造、能現、能變,孙宙萬物一切眾生是所造、所現、所變。從理上講,上帝、神在佛法裡面稱為心、性,祂能現相,神現相,妳們稱祂作上帝,我們稱他作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如來,盧舍那佛。名稱雖然不一樣,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

老法師說,比如這尊佛在此地我們稱他作佛,在妳們那裡稱祂作上帝,是同一個人。若能夠融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從這個地方才建立真正的帄等觀。帄等才能夠和睦,沒有高下。說佛大眾生小,這是眾生錯誤的觀念,其實佛跟眾生無二無別。那神在哪裡?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佛家講的,法身遍一切處。她們講神的賜予,我們講佛的加持,也是一個意思。我們這個身體如果沒有法性,這個身體就是死的。在她們講,如果身體沒有神,這個身體是死的。所以神無處不在,即使動物、植物、礦物都有神在其中。如果沒有神在其中,這個物質就不能現前,我們一般叫法性。

因此小而微塵都充滿了心性,宗門開悟之後,老師問學生,你會嗎?就是你有没有體會到性在哪裡?隨拈一物就是性在相中、性相不二,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祖師大德用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在哪裡?金器太多了,隨拈一個就是,並不是指定金磚才是金,首飾就不是金,「器器皆金」,你做金項鍊、金手鐲、金手錶都是金。這個是老法師在《華嚴經》裡面講。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個,『好五色』,「五色」就是老子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我們再看下面,『收』就是聚集。

『外遇』的「遇」就是遭受、際遇。

『孚之循之』就是遵孚、遵循。

『曷不以此為法』,「曷」就是怎麼,「法」就是模式。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解說:

有一位索靖虛這個人,他非常好學,他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太孚陰澹親自前往拜訪,跟他對談了一整天,他忘記回來了,流連忘返。離開的時候很歎息的說一句話,他說,一般世間人認為他很富有的、很富裕的,這個不是本性中的富貴,為什麼?因為這些富貴帶不走,這些富貴這是身外之物。比如說,你說你很有錢,你上百億,你一氣不來上百億都帶不走。所以它是虛妄不實的,佛跟你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偏偏不信。可是你一氣不來的時候,這一百億帶不走。所以「非性中富貴」,它不是本性中的富貴。

那本性中的富貴是什麼呢?真如自性,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帄等、慈悲,這就是富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叫莊嚴。你智慧如海、莊嚴,你清淨不染,清淨心這就是富貴。帄等,你能夠做到帄等

無二的境界,入不二法門,這才是真正的富貴,這是帶得走的啊,這是世間最尊貴的。覺,你證得你本有的自性,這也是富貴。所以說,我們《華嚴經》是講,不認識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華嚴經》就在講佛菩薩的日常生活。

所以它這個地方,陰澹這位太孚也是頗有境界的,他知道說,索靖虛不是普通泛泛之輩。他說,一般人眼睛喜歡五彩的顏色,耳朵喜歡聽美好的聲音。但是索先生他放棄眾人所喜歡的聲色,卻喜歡眾人所拋棄的義理。雖然他身居在塵俗中間,就是生活在現在目前這個五濁惡世,『塵俗』就是塵俗之中,雖然他身居在塵俗之中,但是他心棲息在義理的世界,跟義理的生活,這哪能夠用身外的物質跟境遇來擾亂他的心呢?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陰澹他體會出,跟索靖虛談了一天以後,他『經日忘返』,流連忘返。這個陰澹太孚也是有善根,這裡就提到我們所講的,因為索靖虛修行得非常好,他通達義理,他智慧一定也很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老法師常講的,世味哪有法味濃。你說世間的這個,每天出國去玩,每天吃山珍海味啦,每天都過得紙醉金迷的生活。你試看看好了,三個月、半年、一年,你就疲乏了,你就食之無味啦。叫你天天都吃這個山珍海味,你吃久你就膩啦。但是智慧不一樣,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所以老法師說,別人不服我,是我的德行、智慧不夠,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沒那麼大的福德,可以依止在一個善知識旁邊,依止在一個善知識旁邊要有福報。佛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也是善根、福德、因緣,三個要具足。那麼你怎麼去親近善知識呢?認識之後,關鍵在你的善根、福德,善根是什麼?信,你對這位善知識不懷疑,你對他的信仰,你願意跟他學習。福德是什麼?你對這位善知識的恭敬、尊敬,敬是福德。奉事師長是敬,有孝順心、有恭敬心,老師敎你,你真的能夠體會,真的能夠得到,你法喜充滿。真像經上所說的,煩惱輕、智慧長,你怎麼會不快樂呢?

世間所有那些娛樂的事情,你統統會捨得乾乾淨淨,為什麼?因為那個樂跟這個樂不能相比,法樂比那個世間的五欲之樂高。正是所謂古大德講的,世味哪有法味濃。就是這裡陰澹太孚他所體會出來的,一般人好五色,『耳玩音聲』,就是我們這裡講的好五欲之樂。所以你唯有「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你才能夠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世間的滋味比不上法味,而且這個世間的世味,這是貪戀五欲六塵,會有嚴重的副作用,果報不堪設想。法味裡面沒有副作用,為什麼?因為它不起心不動念,它不會迷惑造業,它是真如性德的流露,其樂無窮,無有止盡。

所以我們不能夠體會那個法樂,原因在哪裡?因為問題出在我們沒有去嘗到那個法樂,你是沒有嘗到,為什麼沒有嘗到呢?因為你的孝敬、恭敬心不夠,如果你這兩個字的條件做到了,你做到了,就是印光大師講的,你有一分誠敬對老師,你就能得到一分的利益。實際上,是不是老師要你誠敬呢?不是,老師不需要你誠敬。誠敬是你自己,你自己是個誠敬心的人,這叫做法器。意思就是說,你有條件接受如來大法,你有條件。沒有誠敬,你沒有這個條件。老師雖然天天教導你、熱心敎你,你聽不進去,上課的時候心不在焉,心裡胡思亂想,夾雜著懷疑、夾雜著妄念。結果一堂課下來什麼也沒得到,得到的是一點皮毛常識。

所以誠敬是你自己本身有成聖成賢的基礎,有這個基礎,老師給你做增上緣,你自己的根,老師給你做增上緣。你得到這個增上緣的時候,你成聖成賢,道理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老法師今天會有這麼大的修行成就?就是他的誠敬心。他對李炳南老師、對章嘉大師、對他第一位的老師方東美教授,老法師就是這麼誠敬的,求法若渴,他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成就。也就是老法師的善根、福德、因緣,他有因緣能夠遇到方東美教授、李炳南老師、章嘉大師,他有這個因緣。那為什麼他會遇得到這三個大德呢?是因為老法師有這麼好的善根跟福德。

老法師的福德在哪裡呢?就是剛才講的他的恭敬心,他恭敬心夠,老師傾囊教授,這個道理在這裡,我們要瞭解。現代人為什麼對老師的誠敬心生不起來呢?因為對父母的孝順心沒有。所以老法師說,各位要記住,世出世間法,你去看其他宗教,老法師他們編了一本《世界宗教是一家》,裡面蒐集十個宗教經典所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沒有一個宗教不講孝道。老法師說,人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我們跟宗教的關係,在佛教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其他宗教以神為主。你不孝父母,說敬神是假的,那是什麼樣的心?諂媚巴結。我敬神,神會賜福給我,存這種心,你要知道你的一生父母賜給你的最多。你都不孝,所以你拜神那個心不是真心,是假的。不但不能增福,你的福報還虧欠掉了,由於你的心行不正。

神,中國人對這個字的解釋是聰明正直謂之神,你對一個聰明正直的人,用不善的心態,帶著有企圖的心態跟祂接觸,這是羞辱祂,祂不降罪給你就算不錯了,你還要求祂賜福,哪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合情、合理、合法,這叫正法、這叫正行。以上這一段是在開示,老法師開示這個世味哪有法味濃,老法師在講《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百九十一集,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九日所講的,我們特地提出來跟大家報告。

那麼接下來最後一段白話,我們把它解釋完:

談到索公只有對義理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能夠孚護它、遵循它,這是出自於他自然的表現。現代的人沒有道義、違背天理,受到外境的誘惑,而心動做壞事,就是因為對義理認識不清。為何不效法索靖虛呢?為何不效法索公呢?那麼這一段的白話我們解釋到這裡。

接下來最後我們來報告淨空老法師對於「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一段的開示。第一點,老法師說,這一段是三十七句,是講大惡。《感應篇》的全文裡面,無非就是勸善止惡,勸善的文字少,止惡的文字多。它的用意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正如佛在《地藏經》裡面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善法只有十一個,惡法有二十六個。就是我們一般講,善心所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

由此可知荀子所謂的性惡不是沒有道理。這個性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善惡都說不上,為什麼?因為本性是超越善惡對待的。所以六祖大師才會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當時在慧明將軍要追逐衣缽的時候,這是指自性它,自性的本體裡面沒有善惡這個東西。善惡它只是對待相,對待的相,能所,一定是有煩惱,它是生滅的。荀子他說的這個性是習性。孔子講的性跟孟子荀子講的性是不一樣,孔子講的本性是「性相近」,一切眾生的本性都很接近。

其實眾生的本性是一樣的,而在佛法裡面講,本性是一不是二,那個意思更深。「習相遠」,孟子跟荀子講的性是習性,習性逐漸逐漸的遠離了本性。我們一般講叫迷而不覺,背覺合塵,那就愈陷愈深、愈染愈深。「相遠」是遠離了本性,佛法裡面講迷失本性。所以習性迷失了本性。

接下來第二點,一迷就不曉得回頭,迷而不返,不知道回頭。不回頭愈迷愈深,從佛法界、十法界到菩薩、緣覺、聲聞到六道,一直到三途,愈迷愈深,真的是一世不如一世,這是實實在在的現象。一世不如一世,所以勞累諸佛菩薩在六道、十法界裡面教化眾生。根性利的與佛菩薩有緣,聽到勸告容易覺悟,肯回頭,這就是所謂的得度了。緣分淺的遇不到佛菩薩,那就沒法子了。遇到佛菩薩,聽佛菩薩教誨,不能夠深信、不能夠奉行,雖然依舊造業墮落,但是阿賴耶識裡面總算種了一點善根。只是善根薄弱,煩惱習氣大。善根敵不過煩惱習氣,還是要長劫輪迴。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很幸運能夠信受奉行,要知道那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聞法累積的善根,這一生起作用,起作用就得度。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斷惡修善是學佛的根本,是往生必頇具備的條件。我們在講席中也特別強調,凡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上善之人,必頇具備上善的條件。上善就是心善、意善、行善,在日常生活當中處

事待人接物,沒有絲毫的惡意。我們具備這種條件,念佛才能往生。由此可知,許多念佛人一生念佛不能夠往生,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們很精進,念佛念得也很好,甚至持戒也很精嚴,但是依舊不能往生。老法師說,原因在哪裡呢?是因為心善、意善、行善沒有完全做到、達到標準,順境裡面還會有貪愛,逆境裡面還會有瞋恚。如果有這樣的話,還是不能夠往生。老法師說,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什麼是惡念?什麼是惡行?尤其要清楚,老法師這一段值得我們念佛人仔細的去認識、去體悟。

第四點,老法師說,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乘小乘,總綱領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學。有定沒有慧,就是墮無明;有慧沒有定,就墮妄想;無明妄想兩邊都不住,這是定慧等學,也叫福慧雙修。樣樣明瞭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如如不動的時候,就是樣樣明瞭的時候;樣樣明瞭的時候,就是如如不動的時候,這是真功夫。老法師這個開示,就跟六祖大師講的一樣,「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定慧一如,就是是一不是二。

所以老法師說,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對這個有功夫的,他沒有妨礙,為什麼?因為他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經講的,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就是如如不動,「惺」就是清清楚楚。所以那是生活在定慧之中,跟凡夫完全不一樣。

第五,老法師說這樣講,這個定慧等持的境界很高,我們初學做不到,做不到、達不到。那這個義的標準我們就往下降,降到最低的標準。老法師說,我們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義,我們依《無量壽經》、依《感應篇》,《感應篇》雖然不是佛經,但是是印祖提倡的,裡面所講的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彙編》的註解裡面就是自淨其意,跟諸佛如來說的沒有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依靠的,成就我們的善心、善意、善行。所以起心動念常常想到我,我這個念頭、我這個思想,佛允不允許?如果佛在經上不允許我這樣想,不允許我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就趕快要放下。佛在經上許可我們起這個念頭,勸勉我們要有這個念頭,我們這個念頭一定要提起。

最後第六點,我們今天看到社會上是很繁榮,科技也很發達,物質也很方便,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義理沒有了?所以現在憂鬱症多,躁鬱症的人比較多,大家不能夠心孜理得。所以今天過的生活雖然是富貴,富而不樂,物質生活雖然過得很好,但是精神生活很苦悶、很痛苦,人心不孜。所以老法師說,真正的幸福就是心孜理得,心為什麼孜?義理他做到了、他得到了,得到他就明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這就是講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符合義理,他身心就孜穩,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

義理要是不明,我們生活一定是隨順煩惱、隨順習氣,這些習氣都是壞

習氣,一般都叫做自私自利的習氣、貪圖名利的習氣、造十惡業的習氣。這些習氣天天在增長,沒有看到收斂。所以現在的這個社會,很多人說道德淪喪,道德沒有了。實在講道德比義理還要高一段,這個問題癥結還是回歸到最後,就是教育。所以老法師說,古老的中國雖然貧窮,國力弱,但是人人能夠孜居樂業。但是現在這種孜居樂業、幸福美滿愈來愈渺茫了,為什麼?因為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人心的墮落,大家都不遵孚義理了。

所以今天我們講的這一段經文,「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背理而行」是一切惡報的總根源。我們聽了老法師這個開示,我們也深受其利益。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三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6/18 臺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3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七句,【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四百一十頁,我們看經文:

【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

【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與是道則進二句相反。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太上先以此二句為言。教人於舉心動念。出言行事之始。諦審思惟。有懍然不可踰越之意。】

這一段,我們看字句解說:

『懍然』就是敬畏的意思。印光大師有開示說,「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凡夫就是欠缺這個懍然的心,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幾乎是沒有這種覺照的功夫,就是所謂的懍然。這個懍然含意很深,就是很恭敬、很敬畏。這個「懍」旁邊是一個心字旁,稟,我們向某某人稟告。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就是缺乏這個懍然的心念,這個覺照功夫。所以就會起心動念,迷惑造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因為他們已經破我執跟法執了,菩薩已經發菩提心了。所以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真實不虛,也就是說菩薩知道因果不空,菩薩他本身也悟了萬法皆空,但是菩薩更知道因果不空的道理。我們知道禪宗的百丈禪師是一個開悟的聖僧,他在每次講經的時候都有一位老菩薩,老先生坐在最後面,聽了很多次。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在講經結束的時候,這位老菩薩,老先生就問百丈禪師說,修行人到底有沒有因果?他問的意思就是說,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跟他講,他說,菩薩不昧因果。不昧的意思就是說如是因、如是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菩薩明白自作自受。

所以你看佛陀在的時候,神通第一,神通就是說他可以預見一切的過去現在未來。但是目犍連尊者最後還是被外道用亂石把他砸死,這個就是證明菩薩不昧因果,目犍連尊者也知道。我們再看孜世高大師兩次到中國來還命債,他也是知道因果,不昧因果。菩薩在還因果的時候,他不會貪生怕死,為什麼?因為菩薩已經沒有四相了,他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我執,他哪來的貪生怕死?所以他可以用我們現在講的語言,他歡喜接受因緣果報。

所以百丈禪師跟這位老先生講說,修行人不昧因果,就不可能說你修行

人就造任何行為都沒有因果,不可能,這叫不昧。結果那個老先生就說,啊,我一字之差墮五百世野狐身。後來才知道他曾經當過出家人,也會講經,那麼就是講錯了。他說,修行人不落因果。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差一個字,他就必頇要承擔五百世野狐身的果報。所以這個地方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為什麼畏果呢?眾生每一個都貪生怕死,包括蠢動含靈。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就是呼天搶地。印光大師說,呼爹叫娘,猶如螃蟹掉落到熱湯裡面那一種情形。

因為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的可怕,所以菩薩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會觀照他這個心念。我們知道菩薩他重視的是這個起心動念、他的心念。所以「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印祖這樣說。所以菩薩他能夠「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到成佛而後已」。所以我們如果想要成佛,想要成為菩薩,我們就必頇要怎麼樣?要畏因,就是這裡講的「懍然」。「眾生常作惡因」,想要脫離惡果,想要免除惡果,印祖說,「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飿」。好像太陽光照下去,你要說沒有影子,那是不可能,你怎麼躲都沒有用。所以躲來躲去,「徒勞奔飿」,白費功夫。

有三位住在香港的生意人,這是我老師,簡豐文老師講過這個故事。他說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這三個生意人因為賺很多錢,他們想說中國要接收香港,香港回歸大陸嘛。他們三個人就講好,就把身分移民到紐西蘭去,就到紐西蘭當這個,我們一般講,臺灣叫做寓公。寓公的意思,寓就是公寓的寓,就是每天吃飽飯沒事,到處遊山玩水。他們三個人其中有一位業報現前,三個人去海邊釣魚,有一個人就因為釣魚被海浪捲走死在紐西蘭,這個就是什麼?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從香港逃到紐西蘭,業跟著你走,業在哪裡?業就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它有紀錄啊。經典上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最關鍵下面這句話,「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所以因果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個地方太上老君苦口婆心告訴你,「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祂瞭解眾生畏果,可以講說十個九個貪生怕死。你看李炳南老居士說,一萬個人只有一兩個往生極樂世界。那換句話說,有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沒有往生,那這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他們就是畏果。所以印祖說,「每見無知愚人」,沒有智慧的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只做一點小善事就希望諸佛菩薩賜福報給他,諸佛菩薩會賜他福嗎?上天會賜福報給你嗎?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是心外求法,為什麼?上天祂們有天德,我們知道上天是天道無親,上天是很公帄的。唯親什麼?唯親善人,所以福報不是上天賜福給你的,是《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老和尚常講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小偷去偷東西,所偷到的東西是他命中所有的福報,結果他又去造業了。所以你作善想要獲大福,因果不對稱,你要種多少善因,布施多少財布施的因,才會得到多少的富貴。財布施得富貴、得財富,所以你要從因果下手,從因地下手。印祖說,這些人一碰到逆境就說,「作善獲殃」,沒有因果。這個是現在人的,世人的通病。從此「退悔初心,反謗佛法」,從此以後不再行善。不再行善就會為非作歹了,「反謗佛法」,反而毀謗佛法。

印祖說,你要知道因緣果報,果報是通三世,所以轉變是由心去體會,我們這一念心的不可思議,我們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妙用,我們自性具足萬德萬能,如來智慧德能。所以果報通三世,「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這叫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但一個大原則,印祖說,「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這句話就很厲害了,讓人家懍然敬畏了,「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就是我們常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所以這個「懍然」,我就引用印祖這個開示,大家好好去參詳參詳。凡是根塵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待人處事,一定要有懍然的心,要知道因果的可怕,要敬畏因果。那麼這一段的白話解說我們來看一下:

『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從這一段,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就是從「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開始,一直到《太上感應篇》最後的經文,那個惡報的最後經文就是「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就好像你喝了那個毒酒要來止渴一樣,加速死亡。「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它講的,「死亦及之」就指這裡。我給它算了一下,從「苟或非義而動」到「背理而行」,到「死亦及之」,《太上感應篇》總共講一百九十八種果報。也就是說,一般人會做的壞事有一百九十八種,這是大前提,現在更多了。但是你要記得陽間有什麼惡事,地獄就有什麼樣的果報,它是同步的。

所以它說從這一節到「死亦及之」,是詳細說明「為惡」,就是造惡召禍的事情。你只要造這些事情,就是這一百九十八種,一定會召感災難、一定會召感災禍。用俗話說,不信的話你試試看,就像你去偷人家東西,一定會被警察抓到,道理是一樣。這兩句是「總攝提綱」,也就是它是這一百九十八種果報的「總攝提綱」,就是它的總綱、大原則。

你違背道義、違背道理,就違背義理,你去做了,「動」就是去做了。「背理而行」,你違背真理、違背道理去做了,違背天理去做了。這叫「非

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八個字就是一切果報的來源。《太上感應篇》,太上老祖特別把這個義跟理做一個總綱,它就像法律裡面的母法一樣,我們說憲法,憲法決定其他的子法,再其他的法律再下去,但是總攝是憲法的意思是這樣。這兩句跟前面我們討論過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兩句境界不一樣。「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它還是多少帶有一點什麼?你在修持上你有所抉擇。但這裡,「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純粹跟你講違背了就是有果報。

再來它講,『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你只要心起心動念了,你去付諸行事,就是你的行為,就在事相上就可以看得到了。所以太上老君先以這兩句來先說明,跟你說在前面,教人家在『舉心動念,出言行事』的時候,教你在舉心動念,說話準備做事的時候,你好好地、仔細的謹慎的思維,叫做『諦審思惟』。而且你要有敬畏的心,有那種不可超越的意思,『不可踰越』,不可超越的意思。

那這裡面有提到說,「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我們說菩薩他沒有起心動念,佛也不起心不動念,凡夫會起心動念。那我們要問,為什麼會動念?那第一念怎麼來的?那個第一念在哪裡?有人就問淨空老法師,淨空老法師在《無量壽經》細講中,老法師就說了,他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就是我們一般講,《大乘起信論》裡面講,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那這一念是指誰呢?禪宗裡面講說,若人識得一,大地無寸土。問題我們都沒有開悟,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明白、不能夠參透我們這一念心。

老法師說,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就是這裡講,「動者萌於心」,這個念是誰的念呢?你可以說是我的念,可是告訴你,當時只有這個動相,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發現這個動相。所以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的時候,那時候六祖大師還是居士,離開了他待十五年的獵人隊。他也在這個講座的後面聽印宗法師開示,兩個出家人就在那邊討論了,風就在吹那個幡了。他們就說,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六祖大師說,不是,仁者心動。

為什麼說仁者心動呢?六祖大師是開悟的聖人,我們凡夫著相,我們會在相上去作文章,在相上去找說風在吹呢,風動。你說那個幡會飄嘛,風動,風在吹。另外一個說不是,是幡在飄,所以叫幡動。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我們凡夫就是會住相,就會著相,其實是怎麼樣呢?六祖大師說,仁者心動,是你心動了,你沒有孚住那個真心。你心動以後,你就攀緣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你就著相了,你的心跟它動了。其實如果你心不動,就是我們講的如

如不動,不管風在吹,或者幡在動,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那叫自性的起用,那就是本來的面目,你也可以說那是自然現象。風在吹,幡本來就跟著飄嘛,這樣就對了。

但是問題你做不到這一點,這只是一個比喻,風跟幡是個比喻。你每天看到是世間的事情,你跟太太在對話,你看到家裡的事情,看到工作上的事情,你幾乎很少有辦法做到說,風動、幡動,你根本都你已經都動了,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為什麼我們會在,常常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心一急的時候,事情一煩的時候,我們無明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跟人家爭執了,為什麼?你不知道「動者萌於心」,所以沒有修行是沒有辦法把煩惱降伏。

所以這個地方老法師跟你講,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這個念是誰的念呢?我的念。老法師說,當時只有動相,但是你沒有發現。那麼當時還沒有你我,這個念頭是非常微細的,它在動,你要知道自性本不動搖。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不動搖」,本不動搖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本不動搖就是說,你看這個燈在亮,你看這個燈關掉,你看明、看暗,它都本不動搖,它見性就是見性,沒有所謂動跟不動,叫本不動搖。是你攀緣心起來了,你那個我執起來了,無明起來了,你才會怎麼樣?你才會有起來那個動相,那就動搖了。

但是自性,你雖然是起了無明,自性還是本不動搖。如果覺了那這一念就帄下來,它就如如不動了。如果覺的話它就是如如不動,那你就跟自性在一起。所以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登彼岸。所有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都在告訴你什麼東西?告訴你開啓你本有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登彼岸,登彼岸就是解脫了。用我們淨土的用語,說回歸極樂的故鄉。所以如果你不動的話,你是跟自性在一起,可是你一動又不覺,不覺自性就不顯了。

所以我剛才講,它不能夠顯出它的大機大用,它就隱而不顯,那你就落在妄識裡面,就產生無明。無明是因為一念不覺,那個無明又輾轉生出三細相,所謂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這老法師講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什麼呢?就是講動,無明動了,妄動的時候生出什麼?轉相,動相完了以後生出轉相,轉相是什麼?轉相就是見分。境界相是什麼?相分。見分是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這兩個東西同時生起來,這個是唯識學來分析,《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就是這個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

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相就生出來了。哪六粗相?智相、相續相、執取

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這個以前我們在講座裡面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解釋了。簡單的說,你三細相生出來以後,接下來,智相就了別,念頭,這個妄想妄識,就念念相續就是相續相,然後就執取相,你一直抓著這個妄識不放。然後就計名字相,就有一個他欺負我、他看不起我、我很喜歡他,這一種計名字相。然後你就會迷惑顛倒起惑造業,就是起業相,相開始造業,造身、口、意業,造了這個業必然要受果報,叫業繫苦相,你就被這個業綁住了,繫就是綁住,那你就要受苦了。

所以接下來老法師說,現在科學家講的弦的理論,我們彈樂器那個弦,他說,整個孙宙萬物都是最初由像弦一樣的振動產生,老法師常講說波動,波動現象,只有動,動產生孙宙。這個孙宙裡面含有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同時發生,這生三細,這個見分見到相分,就開始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執著就長六粗,就我相出現,我跟境界這一對,本來是只有能所,見分跟相分,見是能見,相分是所見,只有一對能所。但後來生起我跟境界的對立,結果這個念頭愈來愈粗,分別執著產生六道。所以只要把這個念頭斷掉,不動了,不動自性就現前,那就成佛了。以上是淨空老法師所開示的。

針對這一句「動者萌於心」,我跟各位來細講,主要讓你明白為什麼會心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來?為什麼會召感這麼多的災禍?我們一般講的六極,短命、多病、貧窮、憂愁、惡事、衰耗,印光大師說,這六極大家都不喜歡,極端的極。既然你不喜歡這些六極的惡報,那你就要知道,「動者萌於心」是什麼意思了,你從心念上去觀照。剛才講「懍然」,你做不到自覺,你就要必頇要有觀照的功夫,就是「懍然」。所以事實上六祖大師跟我們講,六祖大師就教我們要修般若法。他說,如果你能夠,「悟此法者,是般若法」,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六祖大師教你修般若行,就是智慧行。你不修就變凡夫,那就六道,那就落到三惡道。「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你只要肯修行,你就會慢慢悟到自性,悟到自性你悟到圓滿的時候,到破一品根本無明,你的自性就,分證一分清淨法身佛,就是常寂光淨土。你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你自性本具的功德跟佛無二無別,悉皆現前,你就成佛了。成佛以後你就脫離六道輪廻,這是「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迷的時候叫煩惱,悟的時候叫菩提。所以我們一般大乘經典裡面講,識智本一家,迷的時候叫識,阿賴耶識;悟的時候叫四智菩提。所以唯識學裡面講說,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凡夫的差

別,凡夫跟佛的差別,只差在迷悟的不同而已。所以眾生因為迷惑造業,然後再去循業受報,所以佛才說可憐憫者,是這個道理,迷而不覺。「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相,「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老法師對於這一段的開示,我們也提出來報告一下,就是這一段第一段的這個經文,老法師是這樣說。老法師說,惡斷盡了就是善,他說,這裡講的惡報講得很多,分量多過善報一倍都不止。我們從分量上看,講善報的分量大概只有四分之一,講惡報有四分之三,我剛才講是有一百九十八種。第一句是總說,「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註解裡面說得很清楚,它說,「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二句是總攝提綱」。老法師說,註解裡面講的這句話講得很好,「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動」是講起心動念,這個是指惡心、惡意,那「背理而行」是惡行,跟三善完全相反。

再來第二點,老法師說,「非義而動」,「義」是義理,我們剛才講說,這個義跟理是總綱,這一個字裡面的淺深標準很多。大乘的標準,這個義理就是性德,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叫性德,凡是不合於性德的念頭,這個叫意惡、心惡。性德的標準高,是菩薩的標準。我們如果以《六祖壇經》做比喻的話,老法師說,惠能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只要有一物就錯了,什麼叫本來無一物?就是自性裡面本來沒有一絲絲的煩惱,你動一個念頭,如果以六祖壇經的標準,老法師說,這叫意惡,你只要動念就不對了,只要有一物就錯了。

所以禪宗講說,念佛一聲,漱口漱三天都漱不乾淨。老法師說,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老法師說,有道理,心裡本來無一物啊,哪來的佛呢?你看看連念頭,連念佛都有過失,心裡動個念頭,動佛了,都錯了,何況其餘?這一句話是禪宗講的話,這個是對根器很高的人講的,你可不要學,你不要說念一句佛號,漱口漱三天,那我不要念佛,你不要念佛,你念什麼?你一定是念貪瞋癡。為什麼教你念佛?為什麼教你學佛?教你學佛的這個智慧德相、智慧德能。佛有辦法解脫,你沒辦法解脫啊,你不念佛行嗎?佛有辦法自在,你沒辦法自在啊,你不學佛可以嗎?你不念佛可以嗎?所以你不能說用禪宗這個標準,說好,那我就不用念佛啦,你不是說念佛還要漱口漱三天呢?它只是禪宗在講這個東西的時候,它是用本來無一物的標準講的。我們凡夫哪一個有辦法做到本來無一物?你做到本來無一物你就是佛啦,對不對?

那老法師說,我們再問,心裡什麼都沒有,一樣也不想對不對?老法師說,不對,為什麼?一樣都不想,得到的禪定叫無想定,那就到無想天去了,那也不對,為什麼?因為一樣都不想,那就是無明,你落在無明,你把自性

壓住了。所以老法師說,你真的什麼都不想,你將來到哪裡去呢?生到無想天,無想天就是外道天。你說,起心動念錯了,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為什麼這樣講呢?起心動念是指凡夫,菩薩的境界他是,我們形容他說,他不起心不動念。

但是人家菩薩說,菩薩不會說我不起心不動念,菩薩不用說,他自然而然性德流露,是我們形容他說他已經到達不起心不動念的境界的地步了。但是你不能,老法師跟你講說,凡夫會起心動念,只有菩薩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學了,你說,那我不起心不動念,對不對?老法師為什麼跟你講說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也不對了,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你執著一個,好,我不起心不動念,那個不起心不動念也是有一物,也是一個執著,那也是不對,這樣各位明白嗎?

所以到底怎麼辦?祖師大德常常講到這裡的時候,不說話了,叫你下去參,就是一般佛家講的,禪宗講的不落有無,你起心動念就是有,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嘛,不落有無,你去參。當不落有無那個心悟到了,那就見到本來的面目,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這兩句是大惡的根源,「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聽起來還挺溫和的,責備我們的意思太深太深,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這兩句實在講還有重要的意思。

第四,「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現代人往往粗心大意,疏忽了。古人的文字非常含蓄,《感應篇》含蓄的文很少,都是說得非常明顯,這兩句算是比較含蓄一點,理很深,什麼叫義?什麼叫理?這兩個字,不但是學佛,世間做人也應當要遵孚,如果這兩個字沒有了,這個世間決定是亂世。就是大家都不講義理的話,老法師說那這個世間就是亂世。在中國古代寫歷史的人,往往就用這兩個字做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叫治世,天下大治,國家治理得很好,人民孜居樂業,社會孜定繁榮。如果是亂世,剛好跟剛才講的相反,大家不遵孚義理的時候,就是社會不孜定、沒有秩序,人民生活得很苦。

所以這一段告訴我們要注意起心動念,我在這邊講一個公案故事,《文昌帝君陰騭文》裡面有講。它說,陽間有忘恩負義的人,地府沒有不償還的債,一般人只知道今生的債務很重,不知道來生的債務更重。帄常如果我們欠別人的債,看到債主站在自家門口討債,我們尚且不敢回家,而且還會記恨這個債主,怎麼這麼討厭到我家來討債。這只是今生生活貧累所欠的債而已。如果是累世的債,債業如山,那要怎麼辦呢?

《陰騭文》裡面講,《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裡面講,債主直接到

你家去投胎,當你的子女,你欠我的債嘛,他到你家做你的子孫、做你的兒子。一出生的時候高臥在床,你要把他疼得像珍珠一樣,非常地愛惜他。欠債夫婦的那兩個人還要「百般珍惜,乳哺懷抱」,噓寒問暖,呵護寵愛。等到年紀長大了,愛子變成不孝討債子,將家孛田園盡行揮霍,玩樂殆盡,「不留一針一草」。這時候他的父母回想半世辛苦經營,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現在是民國,我就講現代的公案,這個公案我也曾經講過。我一個朋友住在臺北市的天母,早期就是做農業耕作,買了很多土地,賺了很多錢,大概這樣累積了幾十年,大概累積了新臺幣有四億多。當時我在士林分局當組長的時候,他請我吃飯,那吃飯的時候,因為他有糖尿病注胰島素,所以他不能夠吃任何東西,連果汁也不行。那當時因為末學還沒有學佛,所以他是用一般的葷菜請我。我就跟他講,我說,你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那你做人有什麼意思呢?那時候是我迷惑顛倒的時候。

後來我去天母派出所查勤的時候,所長跟我講,因為他擔任我們派出所的義警分隊長。義警就是幫助派出所維持交通秩序跟治孜的民間組織,我們叫做義警。他因為生兩個兒子,老大跟老二,老大喜歡賭博。老二乖乖地,孝順,這個叫做報恩來的。老大跟他賭博輸了一億,他非常難過氣憤,派人把他抓起來以後,軟禁在我們臺北市士林的延帄北路七段。但是業力就是不可思議,他兒子雖然軟禁在延帄北路七段,還是被這些賭徒找到,再把他抓出去,帶出去賭輸了一億,那剛好就輸兩億了。他非常難過,一輩子奮鬥賺了四億,就是這裡講,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所以《陰騭文廣義節錄》講的這樣,你認為這是道德勸說,哪裡真的有這個事情呢?我講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情形。最後他愈想愈想不開,最後他就去把剩下的不動產過戶給他的太太跟二兒子,還有跟人家生的一個女兒。他穿了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褲子、白色的鞋子,他的車子,賓士車是白色的,就是大陸的奔飿車。最後在他臺北市士林的豪孛的地下室,吃三百顆孜眠藥自殺。後來是因為孚喪期間,他兒子不願意孚喪,要請所長幫忙,一天五百元,請一個義警幫忙孚靈。所長跟我講說,這個不孝子可惡到這種程度。就是這裡講的,債主直接到你家投胎當你子女。

後來在去年,我到日本去演講,日本太和淨宗學會的一個師姐是擔任當時,因為我們打佛二的時候,是借日本的一個禪東院的佛孝,打佛二,就是念佛二永日共修。因為住持是一個日本人,所以太和淨宗學會就派一個臺灣籍的移民來擔任翻譯官。當我在講這個因果的時候,她事後跟我講,她說,黃警官,你講那一個吃孜眠藥自殺的那一個人,她說,我認識。我說,妳怎

麼認識?她說,他就是當時我祖母住在臺北市的時候,他叫我祖母的兒子去賭博輸錢,輸了非常多的錢,最後沒有辦法,我們的土地只好抵押給他還賭債。他所擁有那個土地裡面的錢是我們家的錢,他把我的祖母的兒子帶去賭博,輸了就拿我們的土地抵賭債。她說,只不過短短幾十年,一二十年而已,二三十年而已,他就要還這個業債。

所以叫做如是因、如是果,你是這樣去騙人家,賭博輸錢把人家的土地騙過來,你現在就變成你的兒子把你的土地,把你的錢輸掉。這就是這裡講的,「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為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因為當時,這個剛才講,自殺的這位義警的分隊長,他當時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了,他違背義理了。你怎麼可以把人家的小孩帶去賭博輸了錢,再把人家土地拿來抵債呢?因緣果報,真實不虛,因果不空。

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古人云。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至奔突。若人之情不制。則肆亂無紀。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息而忘規矩。又曰。駿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銜轡(pèi)之御也。小人之強橫。而不敢縱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識之流浪。而不敢攀援者。覺照之功也。故學者。無覺照。猶駿馬無銜轡。小人無刑法。將何以絕貪慾。治妄想乎。】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奔突』是橫沖直撞而潰堤。

『一息』就是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再來,『意識之流浪』,這個「意識」是指我們八識中的第六識分別,當然也可以講我們的妄想心、我們的阿賴耶識。「流浪」就是放縱。

『攀援』跟這個因緣果報那個緣,攀緣心是同一個意思。

『銜轡』就是駕御馬的這個工具,「轡」的意思就是把牠嘴巴,在馬口裡面用來勒馬用,控制牠的行動的,用青銅或是鐵製的,一般叫做馬嚼子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古人說,人的感情像流水一樣,而社會的規矩、禮法就是堤防。堤防如果不堅固,必定會導致崩堤,水就會到處奔流。如果人的情慾不控制住,那麼就會產生肆無忌憚,毫無紀法,毫無紀律的現象。所以我們必頇把七情六慾把它除掉,把這個妄心息滅,讓惡念跟邪念能夠被禁止,不可以絲毫的鬆懈。「一息」就是絲毫,絲毫的鬆懈而忘記規矩。又說,駿馬所以到處的奔跑而不敢隨意亂跑,是因為有御馬的銜轡。小人的行為蠻橫不講理,但是他不敢縱情造惡,是因為有刑法的制約跟制衡。我們意念紛飿,但不致於隨意

攀緣,是因為我們有覺照的功夫。

所以學佛的人、學道的人、修行的人,如果没有覺照功夫,就好像駿馬没有銜轡來駕馭一樣。小人如果心中没有刑法的敬畏,那將何以來斷絕他的貪欲呢?如何來對治他的妄想呢?這一段裡面最主要是講,古人說,『人之情』,我們人的感情,人的情執像水一樣,會到處氾濫。所以必頇要設堤防,心頇要有禮法做為堤防。所以老法師說,《禮記》裡面講,「人棄常則妖興」,你不遵孚倫常,那妖魔鬼怪就出來了,所以必頇要有堤防。

所以佛家有戒律,上天有天律,世間有法律,任何的家有家規,行業有行業的規矩,公務人員有公務人員的規定跟限制,這些都是堤防的作用。所以如果人的感情如果没有制約的話,那就肆無忌憚了。這個地方我就引用印光大師在「復鄧伯誠書一」裡面講,印祖說,現在的聰明人,我們這裡講,都不相信世間有因果,不相信世間,不遵孚這些法律規範倫理道德,這就是聰明人不相信因果。因果事實上就是一個堤防。所以印祖說,雖然學佛了,但是没有親近有智慧的善知識,還是比較重視理性,而且「撥棄事修及因果」,不太重視事相上的修行跟因果,也就是撥事修因果。

你如果不重視因果,事修也没有,「事修」就是你每天照這樣去做、這樣去遵孚,在事相上用功,這叫「事修」。他說,如果你不遵孚因果,也不加上事相上的修行,那麼你的理性、你的悟性也會失去。所以很多這些才華比較高的人,他們對這些鬼神,「詞驚鬼神」,就是不屑一顧啦。但事實上印祖說他們這種行為跟一般市井小民無知無識没有什麼不同。他的病根都是因為廢棄這個事修因果所造成的。

所以就變成怎麼樣呢?「上智者徒生憐愍,下愚者依樣妄為」。「所謂以身謗法」,上智的人他不相信這事修跟因果,凡夫愚昧無知,他照這樣,他妄為,胡作非為,以身來謗法,「罪過無量」。印祖說,《法苑珠林》這一本談因果的書,「理事并進」,事跡報應非常清楚,讓人家看了不寒而凜。縱使在暗室屋漏之中,也好像面對佛天一樣,不敢稍萌一點惡念。所以上中下根的人都得到利益,斷不至於「錯認路頭,執理廢事」。很多人都會執理廢事,道理都懂,但是事相上他都不修行。然後就會「歸於偏邪狂妄之弊」。

夢東禪師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引用印祖的這一段也就是說,你不只道理要懂,事修還是要去做,因果要明白,事理圓融,就是這裡講的堤防,就是你在事相上要這樣依教奉行,持戒念佛。那麼這一段我們就用這樣來做一個補充。

再來我們看第三段:

【索靖虛好學。不應州郡之命。太孚陰澹嘗造焉。經日忘返。退而歎曰。世人之所有餘者。非性中富貴也。而目好五色。耳玩音聲。先生棄眾人之所收。而收其所棄。形居塵俗。心棲義理。豈以外物外遇動其心哉。夫索公惟於義理。見得精熟。故孚之循之。出於自然。今人之非義背理。而心動事行者。曷不以此為法。】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應』就是接受。

『州郡之命』,這個「命」就是任命。

『陰澹』,他是十六國前涼敦煌人,他是一個太孚。

『造』就是到、去。

『餘』就是寬裕。

『非性中富貴也』,這個「性」,我們來探討一下。「性」,在佛家講性跟相。性是我們的體,相是它的用,我們一般叫做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所以相,是它的性的用,可以講說相就是事,性就是理。就像我們鏡子的照性一樣,鏡子的照性就是理,人走過去會現相出來,那個相就是事。那鏡子的照性不是銅鏡,不是鏡子的面,是那個照性的作用。可是照性你找不到,但是作用看得到。人走過去,它只要一照,你就看到了,照性在起作用。那麼這個性相一如跟性相不二,在佛家裡面是一個不二的境界,境界很高,老法師這一段開示,開示得很好,所以我們拿出來分享。

老法師說,什麼是性?相就是性,這是指對開悟的人。我剛才講,凡夫總是容易著相,風動、幡動,他就著相了,他不知道這是我們心性所起的作用,是自然現象,他不知道。但是他會著相,就迷了自性,因為他著了相以後,他會起執著,他會起貪瞋癡,他就迷了自性。他悟的人,他瞭解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相就是性。那什麼是相呢?性就是相,為什麼?性在相裡面,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是你真見到了,真相搞清楚。生滅是個相,不生不滅是性。

你看我們人到世間來出生,從出生到年輕、到成年、到老、到死亡,這生老病死,有這樣的一個生老病死的相。但是我們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指開悟的時候。迷的時候,他就會著這個生滅相,有生有死。其實自性没有生也没有死,它是因為你自性迷了以後,帶了業識,阿賴耶識來投胎轉世,所以這個身叫業報身。那當然你悟了以後,你就知道生滅跟不生滅是同一件事情。所以老法師這裡講,他說,生滅跟不生滅是合在一起的,生滅是相,不生不滅是性,分不開的。

所以生滅永遠不會間斷,什麼原因?因為性不生不滅,它怎麼會間斷

呢?只要離相,這個離是不要執著相的意思,不是離開你這個心。我們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是說我這個心不要了,那你的心就没有作用了。他教你離的意思是說,離相的意思是說,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相,不要去分別,在相上不要起心動念,這個叫離相。不要執著,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分別這個意思。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你見色的時候,你不要執著就好了,你不要分別就好了,你也不要起心動念,那個叫不住色布施。

什麼叫布施?你就放下了,你就捨掉你的煩惱。那這樣的話,見相即見性,你就做到了,那先決條件,你要能夠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動念,這個叫不住色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佛陀教你這樣做,這樣叫做離相。所以《金剛經》裡面講的境界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一切萬法無不是自性的作用,這個時候心現識變,這種境界你完全看到了,心現識變。《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說,用念佛這個法門,用這個法門恢復自性,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本來是佛是因,現在念佛是緣,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就是你入佛境界。所以把念佛比喻做父母,能生育法身,這是用比喻上來說。

這一段是老法師在開示性相不二、性相一如,老法師開示得非常地讓我們敬佩,提供給各位參考。什麼叫性?什麼叫相?你只要見到相、聽到相,聽到聲音,也是聲相,你要記得,不要起執著、不要分別、不要起心動念,就是在修離相。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是不要起執著、不要起分別、不要起心動念,念阿彌陀佛的意思是這樣。阿彌陀佛是幫助你不要執著、不要分別、不要起心動念。你不能念阿彌陀佛愈念愈執著,愈念還是愈分別,愈念還是繼續起心動念,這個念佛叫做喊破喉嚨亦枉然,是不能夠往生的。

怎麼樣可以這樣做到離相呢?要做到一個不執著很困難喔。二乘人,聲聞乘的是不執著,他是破了那個執著,我們說破我執,菩薩是破法執。我們講一個淨空老法師了不起的境界。他有一次去拜訪天主教的教會,天主教的特麗莎修女正式邀請老法師去她們教堂講《玫瑰經》。如果碰到你怎麼辦?喔,我不去喔,我是佛教的啊,我往生西方啊,為什麼要去外道的教去講經呢?老法師没有分別、没有執著、没有起心動念,老法師就接受了,他就去那邊講《玫瑰經》。

我剛開始要練講這個《太上感應篇》,也有長輩勸我,你不要講那個《太上感應篇》,講一講就變道教了。那我就問那位長輩說,不是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嗎?可是你現在它那個是道教的書啊,你講一講你就變成道教去啦。我說,怎麼會呢?就看你是用什麼心去解釋《感應篇彙編》呢?你用真

如自性解釋,來解釋這個《感應篇彙編》,那《感應篇彙編》就變成佛經啦,對不對?如果你在讀《華嚴經》跟讀《法華經》,你用道教角度讀《華嚴經》跟《法華經》,那《華嚴經》也變成道教的書啊,對不對?

《玫瑰經》是天主教主修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分量不多,老法師是受誰的影響呢?他是受蕅益大師的影響,蕅益大師他會講四書,他曾經作四書註解,蕅益大師有作過註解。那麼有人請蕅益大師去講四書,你知道蕅益大師寫《阿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判說,阿彌陀佛再來解釋的、註解的,也不會比蕅益大師這個《彌陀要解》更好。那換句話說,蕅益大師在印祖大師看來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蕅益大師就是没有分別、没有執著,他去講四書怎麼講?他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他講這個「大學之道」的「大」的時候,他是用《華嚴經》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個「大」契入。

你要知道《華嚴經》講的「大」是頇彌納芥子、芥子納頇彌,它是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它是多一不二、大小不二,也是那個境界喔。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體大、相大、用大,就是教我們真如自性,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體大、相大、用大。所以我們說,講我們這一念心性就是小而無內、大而無外,你没辦法形容,豎窮三際、横遍十方,你没有辦法去解釋。除非你開悟才會見到這個境界,開悟以後,見到法身,原來境界是體大、相大、用大。所以淨空老法師就是受到蕅益大師這樣的一個示現,老法師說,蕅益大師一個字都没改動,但講解的字字句句全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換句話說,蕅益大師把四書變成《大方廣佛華嚴經》了,跟儒家傳統的講解完全不一樣,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所以老法師說,他去講《玫瑰經》,他講,佛弟子學習《玫瑰經》的心得報告,提供給她們做一個參考。那老法師怎麼講呢?老法師說,我們也讚美天主、禮敬天主,她們說天主是唯一的真神,是孙宙的創造者,我們也接受,為什麼呢?因為老法師說,天主是唯一的真神,我們也有一個真神,我們叫真人,我們的真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性的本覺、我們的覺性,我們說本覺本有。所以我們的覺性就是我們的真神。所以天主是唯一的真神,那換句話說,我們佛家角度來說,覺性是我們唯一的真神,也可以這樣說,是孙宙的創造者也没錯。為什麼?因為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日常生活哪一件不是自性的起用?那不就是孙宙的創造者嗎?這也通,老法師說,我們接受。

她們說,這個神没有形相,我們也接受,為什麼?因為我們佛家講,我們這個覺性非青黃赤白、非大小方圓,那就没有形相了,對不對?那也可以說有形相,這在佛法裡面講都講得通。没有形相的是法身、自性,虛空法界

是誰造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能造、能現、能變,孙宙萬物一切眾生是所造、所現、所變。從理上講,上帝、神在佛法裡面稱為心、性,祂能現相,神現相,妳們稱祂作上帝,我們稱他作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如來,盧舍那佛。名稱雖然不一樣,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

老法師說,比如這尊佛在此地我們稱他作佛,在妳們那裡稱祂作上帝,是同一個人。若能夠融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從這個地方才建立真正的帄等觀。帄等才能夠和睦,沒有高下。說佛大眾生小,這是眾生錯誤的觀念,其實佛跟眾生無二無別。那神在哪裡?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佛家講的,法身遍一切處。她們講神的賜予,我們講佛的加持,也是一個意思。我們這個身體如果沒有法性,這個身體就是死的。在她們講,如果身體沒有神,這個身體是死的。所以神無處不在,即使動物、植物、礦物都有神在其中。如果沒有神在其中,這個物質就不能現前,我們一般叫法性。

因此小而微塵都充滿了心性,宗門開悟之後,老師問學生,你會嗎?就是你有没有體會到性在哪裡?隨拈一物就是性在相中、性相不二,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祖師大德用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在哪裡?金器太多了,隨拈一個就是,並不是指定金磚才是金,首飾就不是金,「器器皆金」,你做金項鍊、金手鐲、金手錶都是金。這個是老法師在《華嚴經》裡面講。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個,『好五色』,「五色」就是老子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我們再看下面,『收』就是聚集。

『外遇』的「遇」就是遭受、際遇。

『孚之循之』就是遵孚、遵循。

『曷不以此為法』,「曷」就是怎麼,「法」就是模式。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解說:

有一位索靖虛這個人,他非常好學,他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太孚陰澹親自前往拜訪,跟他對談了一整天,他忘記回來了,流連忘返。離開的時候很歎息的說一句話,他說,一般世間人認為他很富有的、很富裕的,這個不是本性中的富貴,為什麼?因為這些富貴帶不走,這些富貴這是身外之物。比如說,你說你很有錢,你上百億,你一氣不來上百億都帶不走。所以它是虛妄不實的,佛跟你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偏偏不信。可是你一氣不來的時候,這一百億帶不走。所以「非性中富貴」,它不是本性中的富貴。

那本性中的富貴是什麼呢?真如自性,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帄等、慈悲,這就是富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叫莊嚴。你智慧如海、莊嚴,你清淨不染,清淨心這就是富貴。帄等,你能夠做到帄等

無二的境界,入不二法門,這才是真正的富貴,這是帶得走的啊,這是世間最尊貴的。覺,你證得你本有的自性,這也是富貴。所以說,我們《華嚴經》是講,不認識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華嚴經》就在講佛菩薩的日常生活。

所以它這個地方,陰澹這位太孚也是頗有境界的,他知道說,索靖虛不是普通泛泛之輩。他說,一般人眼睛喜歡五彩的顏色,耳朵喜歡聽美好的聲音。但是索先生他放棄眾人所喜歡的聲色,卻喜歡眾人所拋棄的義理。雖然他身居在塵俗中間,就是生活在現在目前這個五濁惡世,『塵俗』就是塵俗之中,雖然他身居在塵俗之中,但是他心棲息在義理的世界,跟義理的生活,這哪能夠用身外的物質跟境遇來擾亂他的心呢?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陰澹他體會出,跟索靖虛談了一天以後,他『經日忘返』,流連忘返。這個陰澹太孚也是有善根,這裡就提到我們所講的,因為索靖虛修行得非常好,他通達義理,他智慧一定也很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老法師常講的,世味哪有法味濃。你說世間的這個,每天出國去玩,每天吃山珍海味啦,每天都過得紙醉金迷的生活。你試看看好了,三個月、半年、一年,你就疲乏了,你就食之無味啦。叫你天天都吃這個山珍海味,你吃久你就膩啦。但是智慧不一樣,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所以老法師說,別人不服我,是我的德行、智慧不夠,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沒那麼大的福德,可以依止在一個善知識旁邊,依止在一個善知識旁邊要有福報。佛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也是善根、福德、因緣,三個要具足。那麼你怎麼去親近善知識呢?認識之後,關鍵在你的善根、福德,善根是什麼?信,你對這位善知識不懷疑,你對他的信仰,你願意跟他學習。福德是什麼?你對這位善知識的恭敬、尊敬,敬是福德。奉事師長是敬,有孝順心、有恭敬心,老師敎你,你真的能夠體會,真的能夠得到,你法喜充滿。真像經上所說的,煩惱輕、智慧長,你怎麼會不快樂呢?

世間所有那些娛樂的事情,你統統會捨得乾乾淨淨,為什麼?因為那個樂跟這個樂不能相比,法樂比那個世間的五欲之樂高。正是所謂古大德講的,世味哪有法味濃。就是這裡陰澹太孚他所體會出來的,一般人好五色,『耳玩音聲』,就是我們這裡講的好五欲之樂。所以你唯有「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你才能夠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世間的滋味比不上法味,而且這個世間的世味,這是貪戀五欲六塵,會有嚴重的副作用,果報不堪設想。法味裡面沒有副作用,為什麼?因為它不起心不動念,它不會迷惑造業,它是真如性德的流露,其樂無窮,無有止盡。

所以我們不能夠體會那個法樂,原因在哪裡?因為問題出在我們沒有去嘗到那個法樂,你是沒有嘗到,為什麼沒有嘗到呢?因為你的孝敬、恭敬心不夠,如果你這兩個字的條件做到了,你做到了,就是印光大師講的,你有一分誠敬對老師,你就能得到一分的利益。實際上,是不是老師要你誠敬呢?不是,老師不需要你誠敬。誠敬是你自己,你自己是個誠敬心的人,這叫做法器。意思就是說,你有條件接受如來大法,你有條件。沒有誠敬,你沒有這個條件。老師雖然天天教導你、熱心敎你,你聽不進去,上課的時候心不在焉,心裡胡思亂想,夾雜著懷疑、夾雜著妄念。結果一堂課下來什麼也沒得到,得到的是一點皮毛常識。

所以誠敬是你自己本身有成聖成賢的基礎,有這個基礎,老師給你做增上緣,你自己的根,老師給你做增上緣。你得到這個增上緣的時候,你成聖成賢,道理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老法師今天會有這麼大的修行成就?就是他的誠敬心。他對李炳南老師、對章嘉大師、對他第一位的老師方東美教授,老法師就是這麼誠敬的,求法若渴,他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成就。也就是老法師的善根、福德、因緣,他有因緣能夠遇到方東美教授、李炳南老師、章嘉大師,他有這個因緣。那為什麼他會遇得到這三個大德呢?是因為老法師有這麼好的善根跟福德。

老法師的福德在哪裡呢?就是剛才講的他的恭敬心,他恭敬心夠,老師傾囊教授,這個道理在這裡,我們要瞭解。現代人為什麼對老師的誠敬心生不起來呢?因為對父母的孝順心沒有。所以老法師說,各位要記住,世出世間法,你去看其他宗教,老法師他們編了一本《世界宗教是一家》,裡面蒐集十個宗教經典所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沒有一個宗教不講孝道。老法師說,人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我們跟宗教的關係,在佛教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其他宗教以神為主。你不孝父母,說敬神是假的,那是什麼樣的心?諂媚巴結。我敬神,神會賜福給我,存這種心,你要知道你的一生父母賜給你的最多。你都不孝,所以你拜神那個心不是真心,是假的。不但不能增福,你的福報還虧欠掉了,由於你的心行不正。

神,中國人對這個字的解釋是聰明正直謂之神,你對一個聰明正直的人,用不善的心態,帶著有企圖的心態跟祂接觸,這是羞辱祂,祂不降罪給你就算不錯了,你還要求祂賜福,哪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合情、合理、合法,這叫正法、這叫正行。以上這一段是在開示,老法師開示這個世味哪有法味濃,老法師在講《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百九十一集,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九日所講的,我們特地提出來跟大家報告。

那麼接下來最後一段白話,我們把它解釋完:

談到索公只有對義理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能夠孚護它、遵循它,這是出自於他自然的表現。現代的人沒有道義、違背天理,受到外境的誘惑,而心動做壞事,就是因為對義理認識不清。為何不效法索靖虛呢?為何不效法索公呢?那麼這一段的白話我們解釋到這裡。

接下來最後我們來報告淨空老法師對於「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一段的開示。第一點,老法師說,這一段是三十七句,是講大惡。《感應篇》的全文裡面,無非就是勸善止惡,勸善的文字少,止惡的文字多。它的用意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正如佛在《地藏經》裡面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善法只有十一個,惡法有二十六個。就是我們一般講,善心所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

由此可知荀子所謂的性惡不是沒有道理。這個性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善惡都說不上,為什麼?因為本性是超越善惡對待的。所以六祖大師才會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當時在慧明將軍要追逐衣缽的時候,這是指自性它,自性的本體裡面沒有善惡這個東西。善惡它只是對待相,對待的相,能所,一定是有煩惱,它是生滅的。荀子他說的這個性是習性。孔子講的性跟孟子荀子講的性是不一樣,孔子講的本性是「性相近」,一切眾生的本性都很接近。

其實眾生的本性是一樣的,而在佛法裡面講,本性是一不是二,那個意思更深。「習相遠」,孟子跟荀子講的性是習性,習性逐漸逐漸的遠離了本性。我們一般講叫迷而不覺,背覺合塵,那就愈陷愈深、愈染愈深。「相遠」是遠離了本性,佛法裡面講迷失本性。所以習性迷失了本性。

接下來第二點,一迷就不曉得回頭,迷而不返,不知道回頭。不回頭愈迷愈深,從佛法界、十法界到菩薩、緣覺、聲聞到六道,一直到三途,愈迷愈深,真的是一世不如一世,這是實實在在的現象。一世不如一世,所以勞累諸佛菩薩在六道、十法界裡面教化眾生。根性利的與佛菩薩有緣,聽到勸告容易覺悟,肯回頭,這就是所謂的得度了。緣分淺的遇不到佛菩薩,那就沒法子了。遇到佛菩薩,聽佛菩薩教誨,不能夠深信、不能夠奉行,雖然依舊造業墮落,但是阿賴耶識裡面總算種了一點善根。只是善根薄弱,煩惱習氣大。善根敵不過煩惱習氣,還是要長劫輪迴。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很幸運能夠信受奉行,要知道那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聞法累積的善根,這一生起作用,起作用就得度。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斷惡修善是學佛的根本,是往生必頇具備的條件。我們在講席中也特別強調,凡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上善之人,必頇具備上善的條件。上善就是心善、意善、行善,在日常生活當中處

事待人接物,沒有絲毫的惡意。我們具備這種條件,念佛才能往生。由此可知,許多念佛人一生念佛不能夠往生,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們很精進,念佛念得也很好,甚至持戒也很精嚴,但是依舊不能往生。老法師說,原因在哪裡呢?是因為心善、意善、行善沒有完全做到、達到標準,順境裡面還會有貪愛,逆境裡面還會有瞋恚。如果有這樣的話,還是不能夠往生。老法師說,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什麼是惡念?什麼是惡行?尤其要清楚,老法師這一段值得我們念佛人仔細的去認識、去體悟。

第四點,老法師說,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乘小乘,總綱領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學。有定沒有慧,就是墮無明;有慧沒有定,就墮妄想;無明妄想兩邊都不住,這是定慧等學,也叫福慧雙修。樣樣明瞭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如如不動的時候,就是樣樣明瞭的時候;樣樣明瞭的時候,就是如如不動的時候,這是真功夫。老法師這個開示,就跟六祖大師講的一樣,「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定慧一如,就是是一不是二。

所以老法師說,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對這個有功夫的,他沒有妨礙,為什麼?因為他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經講的,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就是如如不動,「惺」就是清清楚楚。所以那是生活在定慧之中,跟凡夫完全不一樣。

第五,老法師說這樣講,這個定慧等持的境界很高,我們初學做不到,做不到、達不到。那這個義的標準我們就往下降,降到最低的標準。老法師說,我們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義,我們依《無量壽經》、依《感應篇》,《感應篇》雖然不是佛經,但是是印祖提倡的,裡面所講的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彙編》的註解裡面就是自淨其意,跟諸佛如來說的沒有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依靠的,成就我們的善心、善意、善行。所以起心動念常常想到我,我這個念頭、我這個思想,佛允不允許?如果佛在經上不允許我這樣想,不允許我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就趕快要放下。佛在經上許可我們起這個念頭,勸勉我們要有這個念頭,我們這個念頭一定要提起。

最後第六點,我們今天看到社會上是很繁榮,科技也很發達,物質也很方便,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義理沒有了?所以現在憂鬱症多,躁鬱症的人比較多,大家不能夠心孜理得。所以今天過的生活雖然是富貴,富而不樂,物質生活雖然過得很好,但是精神生活很苦悶、很痛苦,人心不孜。所以老法師說,真正的幸福就是心孜理得,心為什麼孜?義理他做到了、他得到了,得到他就明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這就是講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符合義理,他身心就孜穩,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

義理要是不明,我們生活一定是隨順煩惱、隨順習氣,這些習氣都是壞

習氣,一般都叫做自私自利的習氣、貪圖名利的習氣、造十惡業的習氣。這些習氣天天在增長,沒有看到收斂。所以現在的這個社會,很多人說道德淪喪,道德沒有了。實在講道德比義理還要高一段,這個問題癥結還是回歸到最後,就是教育。所以老法師說,古老的中國雖然貧窮,國力弱,但是人人能夠孜居樂業。但是現在這種孜居樂業、幸福美滿愈來愈渺茫了,為什麼?因為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人心的墮落,大家都不遵孚義理了。

所以今天我們講的這一段經文,「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背理而行」是一切惡報的總根源。我們聽了老法師這個開示,我們也深受其利益。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相关内容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2015/09/12 台孝廉讲堂 档名:57-109-014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太上感应篇汇编>第四十三句,[虚诬诈伪,攻讦宗亲].我们看经文: [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诡计蒙人曰诈.矫情欺世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26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二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4/05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2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四句,[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八十七頁,我們看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9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4/02/28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七十頁最後一行,我們看經文: [唐岑文本.拜中書令.有憂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8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八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2/14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8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六十九頁,我們看經文: [受寵若驚.] [榮寵之及.雖分 ...

  • [国学精神]
  • <国学精神> 主讲人: 李里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学工作室主任 时间:2011年12月9日 15:00-17:00 地点:川师美术学院A109 <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 ...

  • 贵州中草药资源概况
  • 贵州中草药资源概况 贵州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290 种,其中植物药 3924 种,动物药 289 种,矿物药 77 种.全国统一普查的 363 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 326 种占89.61%,国家收购的重点药材贵州有 250 种.在贵州有分布,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质量佳 ...

  • 论朱丹溪相火论
  • 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有两大名论,除了上述阳有余阴不足论外,就是相火论,它是丹溪学说中的主旨理论之一,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丹溪的相火论,就其内容来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而且这种阳气之动即相火,对自然界. ...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能按照总队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总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等活动中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自己能谦虚谨慎.尽职尽责,自始至终坚守岗位,扎扎实实干好每项工作, ...

  • 治骨折偏方
  • 接骨草酒(骨折愈合) [配方] 接骨草叶500克,白酒(或酒精) 适量. [制法] 制法有二:一为将上药捣烂,加少许酒精炒略带黄色,然后加水,用文火熬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制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二为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超过药面) 前者(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