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8 22:18:40)
⊙天国状元游街
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开科取士,东王杨秀清任总主考,试题为“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最后中榜者六百余名,兴国州(今阳新县)一地便中了三百七十六人,状元刘鹏也是兴国人。刘状元的文章如下:“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东王对此文大加赏识,因而得中状元。
新科的录取仪式很庄重,名榜用黄缎子书写,贴于考院门口的照墙上,因上榜人员众多,所以名榜很长,用两匹黄缎子布在内外照墙上绕了三匝才算完。之后又在连马厂搭了一座三、四丈高的高台,全用黄缎子布装饰,然后将六百多名新贵召集在台下,天王洪秀全亲自点名,东王杨秀清随之唱名,北王以下诸王,则皆裹红巾穿黄袍,列台左右,以壮其威。被点到名的,要先拜谢天王之恩,然后再向东王行拜师之礼,由左台上,右台下,秩序井然。
唱名完毕,接下来便举行状元游街仪式。刘状元满头缀金花,身着绣金黄袍,头戴红缎翅子帽,足登二寸厚官靴,坐着八抬八捧的显轿,轿前一马当先,披红挂彩,并竖大红旗一面,上书一行斗大的金字:天王钦点某某科状元。紧跟状元其后的,是今科的榜眼、探花,也是披红挂绿,精神抖擞。围观群众如山如海,全都想一睹天朝状元郎的风采。
游街完毕,六百余人齐聚东王府,一起拜见老师。杨老师摆下红绫饼宴,每人赐给状元饼一份。饼做得极其精致,放在一个大瓷盘里,上面还用红色绫缎盖着。吃完饼,杨老师还要将红绫分赠给诸人,以光宗耀祖。最后是封官,状元授职天官又正丞相,榜眼授职地官又正丞相,探花授职春官又正丞相。其余六百余人也各有所封。
⊙太平天国的歌谣
太平天国时期,流传着许多歌颂洪秀全和太平军的歌谣。如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打败前来围剿的清朝提督向荣,当地便有歌谣唱到:“不怕向荣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进火灶,大大小小一灶熟。”太平军攻下上海南桥后,也有歌谣唱道:“南桥南桥,两下兵交,活捉洋鬼,洋枪当柴烧。”还有:“长毛(太平军)一来,生活好过。撑口(指田)要分,单纸(指田契)丢路;大家平等,没有富户。”
太平天国的歌谣中,有许多是直接歌颂太平军首领的,如歌颂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洪杨到,百姓笑,白发公公放鞭炮,三岁孩童扶马鞍,乡里大哥吹角号。”《跟着洪杨到白头》则唱:“想起天军在这时,红云一朵照双髻;分得钱粮今还在,忆到亲人眼泪滴。”广西瑶族人作歌谣赞美洪秀全,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
广西侗族人的歌谣《翼王派兵到我家》,是歌颂翼王石达开的:“翼王派兵到我家,问声米粮差不差,缺粮给谷并银两,牵来牛烋又有耙。财主佬烋(心)乱似麻,穷佬心里正开花,自耕自耘自得吃,大家齐唱太平歌。”在一些苏南歌谣中,还把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比做“亲爹娘”:“萝藤爬在高墙上,农民要靠李忠王。地主老爷吓破胆,百姓找到了亲爹娘。”
⊙李开芳被擒始末
太平军将领李开芳与林凤翔北伐,被僧格林沁打败。林凤祥被俘后,被押往北京,在菜市口凌迟处死。林凤翔受刑时毫无惧色,一声未吭,并一直看着刽子手行刑。李开芳率领五百骑兵趁夜晚冲出高唐州后,在荏平县的冯官屯被清兵围困,最后只得投降。去见僧格林沁时,李开芳戴了一顶黄绸绣花帽,身穿月白绸短袄,下着灯裤,脚踏红鞋,其身后跟着两名十六、七岁的男童,也都穿着大红绣花衣裤,红鞋子,面色清秀,貌美如女子,一左一右地为李开芳扇扇子,李开芳则背着手,直入僧格林沁大帐。
进账后,李开芳向僧格林沁单腿屈膝行了一礼,随后便盘腿坐在了地上。僧格林沁的手下持刀环立,怒目圆睁,李开芳和两童仰面视之,毫无惧色。接着李开芳表示,如果太平军能得到宽待,他愿意说服天京的同仁一同来降,说着便要求僧格林沁赐饭。饭到后,李开芳开口大嚼,谈笑风生。最后,李开芳和林凤翔一样,也被押送到北京凌迟处死,那两名男童则被当众剖腹割心,惨不忍睹。
⊙四海之内有东王
清人罗惇曧在《太平天国战记》里说,杨秀清在图谋篡位之前,野心早已开始外露,有一年天国举行科举考试,杨秀清出的题目居然叫“四海之内有东王”,寓意十分明显。
⊙洪秀全的外交
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在天京。一天,江面上忽然来了一艘汽船,太平军以为是清军来袭,刚要用大炮轰,汽船却竖起了白旗。太平军士兵于是划小船过去,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们是英国在上海的商人,和江宁一直有生意往来,现在江宁被你们控制了,特过来向你们寻求保护。”士兵将情况汇报给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又上报给洪秀全。洪秀全于是派人将汽船上的商人请到岸上,对他们说:“两国之间彼此通商,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将来我们打下了江山,一样要和你们通商。除了鸦片烟,其他贸易一律不禁止。”英国商人回上海时,洪秀全派弟弟洪仁玕一起随行,并将此意见知会英、法、美等各国领事。美国领事听后大加赞赏,对洪仁玕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经历以解放黑奴为使命的南北战争。而天王进行的革命,也是为了人民获取自由的革命。天王应该派遣使者到我国,双方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并给洪秀全写了封书信。
洪仁玕回天京后,将美国领事的书信交给洪秀全,洪秀全立即决定派洪仁玕出使美国。恰好那个美国领事也有事要回国,于是洪仁玕便带着洪秀全的国书和他一同前往。洪秀全的国书中说:“太平天国天王告美国大民主:前日贵国在上海的领事以民主之意上书天国,书到天京后,经东王阅过,呈朕御览。贵国远居海外,音讯不通,却能主动前来,很合朕的意思,特派遣朕的弟弟仁玕远使贵国。朕听说贵国重视人民,事皆平等,主张自由,男女交际,没有高低贵贱,与我朝立国的宗旨甚为吻合,朕很欣赏。一切交涉事件,可与朕弟仁玕交涉。凡贵国人民来我国的,都是上帝的子孙,我们一定以兄弟相待。以后两国永久和好,朕对此抱有很大期望。”洪仁玕使美两年后才回国,著有《使美日记》一书。
⊙太平军洗劫南京
清人沈隽曦在《金陵癸甲摭谈补》里说,太平军攻下南京城后,“满大街都是死人,他们三、五人为一群,一连几天挨家挨户地搜括财物,把刀架在老百姓的脖子上,让他们拿出金银财宝。”“他们最喜欢的是金银首饰,以及上等绸缎的衣服,其他像粗布衣服或者旧衣服,则根本不稀罕,全都扔在地上。至于古典书籍和名人字画,这些人不识货,全都撕掉或烧毁了。家里有照片或画像的,他们便视之为妖孽,扔得满大街都是。各户供奉的祖宗牌位也被砸毁,可恶至极。”“女官都是大脚蛮婆,专门进入各户掳掠妇女,并将她们带回馆内,每二十五名编为一组,派一名牌长监视。搜出的衣饰手扣和金银玉镯等,全都戴在手臂上。她们身穿上色花绣衣,或者大红衫、天青外褂,全都光着脚,脚上全是泥。来回挑抬物品时,汗水湿透弄脏了她们的衣衫,她们既不珍惜,也不怕丑。”
节选自《大开眼界:1644—1912清朝现场》(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01-28 22:18:40)
⊙天国状元游街
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开科取士,东王杨秀清任总主考,试题为“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最后中榜者六百余名,兴国州(今阳新县)一地便中了三百七十六人,状元刘鹏也是兴国人。刘状元的文章如下:“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东王对此文大加赏识,因而得中状元。
新科的录取仪式很庄重,名榜用黄缎子书写,贴于考院门口的照墙上,因上榜人员众多,所以名榜很长,用两匹黄缎子布在内外照墙上绕了三匝才算完。之后又在连马厂搭了一座三、四丈高的高台,全用黄缎子布装饰,然后将六百多名新贵召集在台下,天王洪秀全亲自点名,东王杨秀清随之唱名,北王以下诸王,则皆裹红巾穿黄袍,列台左右,以壮其威。被点到名的,要先拜谢天王之恩,然后再向东王行拜师之礼,由左台上,右台下,秩序井然。
唱名完毕,接下来便举行状元游街仪式。刘状元满头缀金花,身着绣金黄袍,头戴红缎翅子帽,足登二寸厚官靴,坐着八抬八捧的显轿,轿前一马当先,披红挂彩,并竖大红旗一面,上书一行斗大的金字:天王钦点某某科状元。紧跟状元其后的,是今科的榜眼、探花,也是披红挂绿,精神抖擞。围观群众如山如海,全都想一睹天朝状元郎的风采。
游街完毕,六百余人齐聚东王府,一起拜见老师。杨老师摆下红绫饼宴,每人赐给状元饼一份。饼做得极其精致,放在一个大瓷盘里,上面还用红色绫缎盖着。吃完饼,杨老师还要将红绫分赠给诸人,以光宗耀祖。最后是封官,状元授职天官又正丞相,榜眼授职地官又正丞相,探花授职春官又正丞相。其余六百余人也各有所封。
⊙太平天国的歌谣
太平天国时期,流传着许多歌颂洪秀全和太平军的歌谣。如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打败前来围剿的清朝提督向荣,当地便有歌谣唱到:“不怕向荣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进火灶,大大小小一灶熟。”太平军攻下上海南桥后,也有歌谣唱道:“南桥南桥,两下兵交,活捉洋鬼,洋枪当柴烧。”还有:“长毛(太平军)一来,生活好过。撑口(指田)要分,单纸(指田契)丢路;大家平等,没有富户。”
太平天国的歌谣中,有许多是直接歌颂太平军首领的,如歌颂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洪杨到,百姓笑,白发公公放鞭炮,三岁孩童扶马鞍,乡里大哥吹角号。”《跟着洪杨到白头》则唱:“想起天军在这时,红云一朵照双髻;分得钱粮今还在,忆到亲人眼泪滴。”广西瑶族人作歌谣赞美洪秀全,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
广西侗族人的歌谣《翼王派兵到我家》,是歌颂翼王石达开的:“翼王派兵到我家,问声米粮差不差,缺粮给谷并银两,牵来牛烋又有耙。财主佬烋(心)乱似麻,穷佬心里正开花,自耕自耘自得吃,大家齐唱太平歌。”在一些苏南歌谣中,还把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比做“亲爹娘”:“萝藤爬在高墙上,农民要靠李忠王。地主老爷吓破胆,百姓找到了亲爹娘。”
⊙李开芳被擒始末
太平军将领李开芳与林凤翔北伐,被僧格林沁打败。林凤祥被俘后,被押往北京,在菜市口凌迟处死。林凤翔受刑时毫无惧色,一声未吭,并一直看着刽子手行刑。李开芳率领五百骑兵趁夜晚冲出高唐州后,在荏平县的冯官屯被清兵围困,最后只得投降。去见僧格林沁时,李开芳戴了一顶黄绸绣花帽,身穿月白绸短袄,下着灯裤,脚踏红鞋,其身后跟着两名十六、七岁的男童,也都穿着大红绣花衣裤,红鞋子,面色清秀,貌美如女子,一左一右地为李开芳扇扇子,李开芳则背着手,直入僧格林沁大帐。
进账后,李开芳向僧格林沁单腿屈膝行了一礼,随后便盘腿坐在了地上。僧格林沁的手下持刀环立,怒目圆睁,李开芳和两童仰面视之,毫无惧色。接着李开芳表示,如果太平军能得到宽待,他愿意说服天京的同仁一同来降,说着便要求僧格林沁赐饭。饭到后,李开芳开口大嚼,谈笑风生。最后,李开芳和林凤翔一样,也被押送到北京凌迟处死,那两名男童则被当众剖腹割心,惨不忍睹。
⊙四海之内有东王
清人罗惇曧在《太平天国战记》里说,杨秀清在图谋篡位之前,野心早已开始外露,有一年天国举行科举考试,杨秀清出的题目居然叫“四海之内有东王”,寓意十分明显。
⊙洪秀全的外交
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在天京。一天,江面上忽然来了一艘汽船,太平军以为是清军来袭,刚要用大炮轰,汽船却竖起了白旗。太平军士兵于是划小船过去,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们是英国在上海的商人,和江宁一直有生意往来,现在江宁被你们控制了,特过来向你们寻求保护。”士兵将情况汇报给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又上报给洪秀全。洪秀全于是派人将汽船上的商人请到岸上,对他们说:“两国之间彼此通商,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将来我们打下了江山,一样要和你们通商。除了鸦片烟,其他贸易一律不禁止。”英国商人回上海时,洪秀全派弟弟洪仁玕一起随行,并将此意见知会英、法、美等各国领事。美国领事听后大加赞赏,对洪仁玕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经历以解放黑奴为使命的南北战争。而天王进行的革命,也是为了人民获取自由的革命。天王应该派遣使者到我国,双方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并给洪秀全写了封书信。
洪仁玕回天京后,将美国领事的书信交给洪秀全,洪秀全立即决定派洪仁玕出使美国。恰好那个美国领事也有事要回国,于是洪仁玕便带着洪秀全的国书和他一同前往。洪秀全的国书中说:“太平天国天王告美国大民主:前日贵国在上海的领事以民主之意上书天国,书到天京后,经东王阅过,呈朕御览。贵国远居海外,音讯不通,却能主动前来,很合朕的意思,特派遣朕的弟弟仁玕远使贵国。朕听说贵国重视人民,事皆平等,主张自由,男女交际,没有高低贵贱,与我朝立国的宗旨甚为吻合,朕很欣赏。一切交涉事件,可与朕弟仁玕交涉。凡贵国人民来我国的,都是上帝的子孙,我们一定以兄弟相待。以后两国永久和好,朕对此抱有很大期望。”洪仁玕使美两年后才回国,著有《使美日记》一书。
⊙太平军洗劫南京
清人沈隽曦在《金陵癸甲摭谈补》里说,太平军攻下南京城后,“满大街都是死人,他们三、五人为一群,一连几天挨家挨户地搜括财物,把刀架在老百姓的脖子上,让他们拿出金银财宝。”“他们最喜欢的是金银首饰,以及上等绸缎的衣服,其他像粗布衣服或者旧衣服,则根本不稀罕,全都扔在地上。至于古典书籍和名人字画,这些人不识货,全都撕掉或烧毁了。家里有照片或画像的,他们便视之为妖孽,扔得满大街都是。各户供奉的祖宗牌位也被砸毁,可恶至极。”“女官都是大脚蛮婆,专门进入各户掳掠妇女,并将她们带回馆内,每二十五名编为一组,派一名牌长监视。搜出的衣饰手扣和金银玉镯等,全都戴在手臂上。她们身穿上色花绣衣,或者大红衫、天青外褂,全都光着脚,脚上全是泥。来回挑抬物品时,汗水湿透弄脏了她们的衣衫,她们既不珍惜,也不怕丑。”
节选自《大开眼界:1644—1912清朝现场》(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