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中国梦的基础

实体经济是中国梦的基础—— 特别是制造业

11月27日,2015腾讯财经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年会上作了题为“寒冬下的实业坚守”的演讲。宗庆后一上场就强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今天在座大部分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我看来都是虚拟经济,至少不产生物质财富的经济。”宗庆后表示,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

宗庆后表示,国家实力强调社会财富增加,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依附实体经济,本身不产生任何财富。因此实体经济、制造业体现国家实力。制造业强盛、实体经济产生更高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没有实体经济,其他经济再富强,国家也不会强盛。

宗庆后指出,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这个梦离不开实业强国基础。这几年实业都搞虚拟经济,21世纪信息革命,不管互联网+也好,还是+互联网,不应该改变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服务。希望在座搞资本运作的多多投资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增加综合水平、增加实力,让我们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宗庆后称,中央提出三证合一,审批制改革很有成效,工商登记取消前置审批,但是中间的时候也要审批。就像食品饮料企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领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不改,经济还是搞不好。

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宗庆后表示,要从生产环节征税转向从消费环节增税,消费征3-5%消费税,消费者并没有感觉什么,但是用在生产环节减税,很大降低企业负担,国家财政收入也不会降低多少。现在2%企业交90%的税赋,税收太高了。

另外现在对企业收税五花八门,而且很多地方委托第三方收税,建议国家明确收什么税,减轻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初期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财政税不少而是大幅增加就是明显的例证。税收减少加快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哪怕减税政策短期内财政出现赤字也不要紧,肯定会收回来的。

宗庆后建议,提高老百姓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社保费用负担,培育中产阶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后,搞了很多年没有搞出来,现在中产阶级多了以后社会才稳定。现在应该做民富国强的道路,老百姓安居乐业什么问题都解决,现在企业个人保险负担比较大,企业和员工“五险一金”占收入63.6%,实际上我们给员工发八千,最后他拿到五千。最关键80后、90后年轻员工最困难,买不起房不能成家立业,也养不起孩子,现在租个房子都三千块钱。

在座大部分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我看来都是虚拟经济,至少不产生物质财富的经济。我觉得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现在经济碰到问题、需求减少,出口也受阻,而且这些出口企业没有打通市场,人家有订单产品只要加工就可以,一旦没有订单就束手无措。这些年的实体经济成本大大提高,很多地方工业用地上百万一亩,劳动力成本居高、实体经济没有利润空间也产生生存危机,有一些实体经济企业家缺乏信心而关停企业。

前些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大量房产卖不出去,造成资金链断裂,不少中小企业做产品不适应消费者需要,再加上中国企业跟风比较严重,很多企业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下降,也没有能力搞转型升级。

最近这几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比较迅猛,特别是电商对实体经济冲击比较厉害,实体经济企业家看炒股票来钱快,加入股票市场,也没有那个能力,谁也坚持不下来。

国家实力强调社会财富增加,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依附实体经济,本身不

产生任何财富。因此实体经济、制造业体现国家实力。制造业强盛、实体经济产生更高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没有实体经济,其他经济再富强,国家也不会强盛。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有不少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称号,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三十年坚决贯彻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也是实业救国的体现。经过全国人民三十多年奋斗,我们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也是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产品遍布地球每个角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制造业总体水平中低端,距离实业强国目标有很长路走。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还需要大批实体企业付出努力,越是经济发展,越要认清自己奋斗目标,越要创新,我们国家要做大国强国。

晚晴政府腐败,国家和民族受尽屈辱,老百姓民不聊生,人家不认可你、甚至压制你的发展,所以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这个梦离不开实业强国基础。这几年实业都搞虚拟经济,21世纪信息革命,不管互联网+也好,还是+互联网,不应该改变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服务,互联网发展也产生很多的企业家,希望在座搞资本运作多多投资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增加综合水平、增加实力,让我们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而且投资虚拟经济也许赚不到钱,而投资实体经济是巨大的机会,对互联网企业抓住机会,搞实体经济提振信心,搞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加把紧,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付出努力。

娃哈哈一如既往坚定发展实体经济,28年稳健高速发展,目前也是国内、国际比较知名的大企业,而且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比较扎实,但是这次经济危机当中也遇到一个问题和困难,消费观念改变,他们消费需求档次越来越高,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过去越便宜越好卖的状态一去不返,也产生产能过剩的情况,特别是网络产品对我们伤害比较大,使这两年销售有所下降,毕竟我们品牌雄厚只是碰到一些问题。

我坚信我们永远是朝阳企业,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是要吃要喝。我们仔细了解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调整我们策略,随着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档次提高,消费主体主要是90后年轻人,他们消费心理是喜欢就好。因此我们产品包装、研发主要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同时发现中国人老年人健康为好,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富贵病增多,因此我们研发保健饮料,迎合消费者保健需要。

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取得优势,这几年引领世界潮流。我们既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仅稳固市场优势,还会实现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成为浙江省工信部两化融合的试点单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近被工信部列为42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我们把生产线改造智能化生产线,更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拥有世界一流的机械装备,也生产机器人,也为国家工业制造2025出点力、做点贡献。

对当前经济复苏相当疲软,短期不可能解决危机,世界复苏靠中国经济拉动,因此不可能等待世界经济复苏拉动我们国家发展。要靠改革和老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三中全会提出三百多项改革方向,最近召开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建议,另外习主席出访东亚期间提出“一带一路”,如何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有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阻力很大,进展很缓慢,加快深化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尽快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政策上高度集中、经济全面开放搞活力,全社会团结习主席为中心周围,经济全面放开搞活,鼓励全民勤劳致富主要有以下建议:

地方经济放活。政策要给老百姓放权。目前审批制改革逐步放大,这个改革也不复杂,也不用怕一放就乱,既要制定各行各业标准,符合标准就干,不符合标准就查证。对于企业来讲投资都是精打细算,对于政府部门更知道该不该投。对于分管的片区谁出问题负连带责任,真的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既开放,也不乱。中央提出三证合一,审批制改革很有成效,

工商登记取消前置审批,但是中间的时候也要审批。就像食品饮料企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领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不改,经济还是搞不好。

审批制改革企业投资就要备案制,备案不是审批而是我投什么东西,政府按照投资需求建立数据库,方便投资者参考,避免盲目投资。很多企业信息不对称。

建立优惠政策,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传统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让2.9亿沿海地区劳动力回家乡打工,引进新的技术发展高新企业。以前什么都不管,现在要管子女的教育,所以沿海都要把人赶走了,2.9亿农民工在沿海打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让他回家乡打工才真正解决城市化问题。现在农民在沿海打工再回家乡造房子,现在到县城买房子,上面对下面国情不太了解,城镇化实际农民工回县城就可以实现。

促进鼓励实体经济,希望国家制定鼓励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财税体制改革从生产环节征税转向从消费环节增税,消费征3-5%消费税,消费者并没有感觉什么,但是用在生产环节减税,很大降低企业负担,不断提高消费,经济也就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也不会降低多少。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各地方政府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以后,各个区域根据自己产业定位(纳税)。现在2%企业交90%的税赋,税收太高了。

有一次到国家税务局,他不是你有问题就查你,2%企业交90%税,他有指标拿出多少税。现在给小微企业降税,另外对企业收税五花八门,而且很多委托第三方收税,建议国家明确收什么税,减轻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初期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财政税不少而是大幅增加就是明显的例证。税收减少加快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哪怕减税政策短期内财政出现赤字,不要紧肯定收回来的。GDP增长比例下来很正常,基数大了比例肯定下来。

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收入问题,地方该用多少就留下多少,不要行政后退,也不要过多财政收入让中央各部门分配,以免腐败。很多财政钱都是处长分配,全国这么大怎么管得了,同时减少转移支付,考核各级行政领导时,综合考虑该省经济发展状况,欠发达地区不能过分依赖发达地区,现在贫困县帽子都不愿意摘,争取贫困县帽子开心不得了。

提高老百姓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社保费用负担,培育中产阶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后,搞了很多年没有搞出来,现在中产阶级多了以后社会才稳定。现在应该做民富国强的道路,老百姓安居乐业什么问题都解决,现在企业个人保险负担比较大,企业和员工“五险一金”占收入63.6%,实际上我们给员工发八千,最后他拿到五千,现在收入还可以。最关键80后、90后年轻员工最困难,买不起房不能成家立业,也养不起孩子,现在租个房子都三千块钱,国家是不是对社会各阶层状态调查一下,现在该解决哪个阶层的问题。

政府不要老是眼睛盯着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交通堵塞问题、空气污染问题,买不起牌照问题,既解决不了空气污染问题、也没有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就是多收一笔钱而已。想办法想法子往老百姓口袋里装钱,老百姓收入增加,内需起来,经济就起来。有钱人消费拉不起来,该拉的都拉起来,不需要提高他们收入。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解决老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也解决,国家也繁荣富强。

我们经常讨论信公信私的问题,虽然财产属于个人,但是使用工具之类都是属于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实际生产关系发展解放生产力。农民土地承包,以前农村吃大锅饭,这么多农民还养不起城市居民,土地一承包什么都有了还卖不出去,这就是生产关系改革激发生产力。没有哪个老百姓认为这个企业他是有份,不会真正关心企业发展,而改革开放允许老百姓拥有财富就发生改变,因为这些财富到最后都是国家,但是这个改变调动老百姓积极性,民营企业保持健康发展也就是全员持股,调动员工积极性把企业搞好。毕竟我们企业搞好必须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如果把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会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引进国外企业家、继续国外投资,也实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企业,都是中华民族的企业,而且民营企业更听政府的话,

为什么要把它们区别开来要有贵贱之分?过剩产业结构调整走到国外,既解决过剩产业结构问题,又帮助欠发达中国家,我认为是大好事,企业要走出去,加快产业调整。

实体经济是中国梦的基础—— 特别是制造业

11月27日,2015腾讯财经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年会上作了题为“寒冬下的实业坚守”的演讲。宗庆后一上场就强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今天在座大部分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我看来都是虚拟经济,至少不产生物质财富的经济。”宗庆后表示,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

宗庆后表示,国家实力强调社会财富增加,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依附实体经济,本身不产生任何财富。因此实体经济、制造业体现国家实力。制造业强盛、实体经济产生更高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没有实体经济,其他经济再富强,国家也不会强盛。

宗庆后指出,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这个梦离不开实业强国基础。这几年实业都搞虚拟经济,21世纪信息革命,不管互联网+也好,还是+互联网,不应该改变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服务。希望在座搞资本运作的多多投资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增加综合水平、增加实力,让我们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宗庆后称,中央提出三证合一,审批制改革很有成效,工商登记取消前置审批,但是中间的时候也要审批。就像食品饮料企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领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不改,经济还是搞不好。

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宗庆后表示,要从生产环节征税转向从消费环节增税,消费征3-5%消费税,消费者并没有感觉什么,但是用在生产环节减税,很大降低企业负担,国家财政收入也不会降低多少。现在2%企业交90%的税赋,税收太高了。

另外现在对企业收税五花八门,而且很多地方委托第三方收税,建议国家明确收什么税,减轻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初期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财政税不少而是大幅增加就是明显的例证。税收减少加快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哪怕减税政策短期内财政出现赤字也不要紧,肯定会收回来的。

宗庆后建议,提高老百姓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社保费用负担,培育中产阶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后,搞了很多年没有搞出来,现在中产阶级多了以后社会才稳定。现在应该做民富国强的道路,老百姓安居乐业什么问题都解决,现在企业个人保险负担比较大,企业和员工“五险一金”占收入63.6%,实际上我们给员工发八千,最后他拿到五千。最关键80后、90后年轻员工最困难,买不起房不能成家立业,也养不起孩子,现在租个房子都三千块钱。

在座大部分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我看来都是虚拟经济,至少不产生物质财富的经济。我觉得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现在经济碰到问题、需求减少,出口也受阻,而且这些出口企业没有打通市场,人家有订单产品只要加工就可以,一旦没有订单就束手无措。这些年的实体经济成本大大提高,很多地方工业用地上百万一亩,劳动力成本居高、实体经济没有利润空间也产生生存危机,有一些实体经济企业家缺乏信心而关停企业。

前些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大量房产卖不出去,造成资金链断裂,不少中小企业做产品不适应消费者需要,再加上中国企业跟风比较严重,很多企业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下降,也没有能力搞转型升级。

最近这几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比较迅猛,特别是电商对实体经济冲击比较厉害,实体经济企业家看炒股票来钱快,加入股票市场,也没有那个能力,谁也坚持不下来。

国家实力强调社会财富增加,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依附实体经济,本身不

产生任何财富。因此实体经济、制造业体现国家实力。制造业强盛、实体经济产生更高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没有实体经济,其他经济再富强,国家也不会强盛。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有不少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称号,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三十年坚决贯彻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也是实业救国的体现。经过全国人民三十多年奋斗,我们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也是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产品遍布地球每个角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制造业总体水平中低端,距离实业强国目标有很长路走。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还需要大批实体企业付出努力,越是经济发展,越要认清自己奋斗目标,越要创新,我们国家要做大国强国。

晚晴政府腐败,国家和民族受尽屈辱,老百姓民不聊生,人家不认可你、甚至压制你的发展,所以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这个梦离不开实业强国基础。这几年实业都搞虚拟经济,21世纪信息革命,不管互联网+也好,还是+互联网,不应该改变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服务,互联网发展也产生很多的企业家,希望在座搞资本运作多多投资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增加综合水平、增加实力,让我们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而且投资虚拟经济也许赚不到钱,而投资实体经济是巨大的机会,对互联网企业抓住机会,搞实体经济提振信心,搞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加把紧,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付出努力。

娃哈哈一如既往坚定发展实体经济,28年稳健高速发展,目前也是国内、国际比较知名的大企业,而且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比较扎实,但是这次经济危机当中也遇到一个问题和困难,消费观念改变,他们消费需求档次越来越高,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过去越便宜越好卖的状态一去不返,也产生产能过剩的情况,特别是网络产品对我们伤害比较大,使这两年销售有所下降,毕竟我们品牌雄厚只是碰到一些问题。

我坚信我们永远是朝阳企业,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是要吃要喝。我们仔细了解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调整我们策略,随着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档次提高,消费主体主要是90后年轻人,他们消费心理是喜欢就好。因此我们产品包装、研发主要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同时发现中国人老年人健康为好,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富贵病增多,因此我们研发保健饮料,迎合消费者保健需要。

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取得优势,这几年引领世界潮流。我们既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仅稳固市场优势,还会实现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成为浙江省工信部两化融合的试点单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近被工信部列为42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我们把生产线改造智能化生产线,更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拥有世界一流的机械装备,也生产机器人,也为国家工业制造2025出点力、做点贡献。

对当前经济复苏相当疲软,短期不可能解决危机,世界复苏靠中国经济拉动,因此不可能等待世界经济复苏拉动我们国家发展。要靠改革和老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三中全会提出三百多项改革方向,最近召开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建议,另外习主席出访东亚期间提出“一带一路”,如何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有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阻力很大,进展很缓慢,加快深化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尽快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政策上高度集中、经济全面开放搞活力,全社会团结习主席为中心周围,经济全面放开搞活,鼓励全民勤劳致富主要有以下建议:

地方经济放活。政策要给老百姓放权。目前审批制改革逐步放大,这个改革也不复杂,也不用怕一放就乱,既要制定各行各业标准,符合标准就干,不符合标准就查证。对于企业来讲投资都是精打细算,对于政府部门更知道该不该投。对于分管的片区谁出问题负连带责任,真的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既开放,也不乱。中央提出三证合一,审批制改革很有成效,

工商登记取消前置审批,但是中间的时候也要审批。就像食品饮料企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领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不改,经济还是搞不好。

审批制改革企业投资就要备案制,备案不是审批而是我投什么东西,政府按照投资需求建立数据库,方便投资者参考,避免盲目投资。很多企业信息不对称。

建立优惠政策,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传统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让2.9亿沿海地区劳动力回家乡打工,引进新的技术发展高新企业。以前什么都不管,现在要管子女的教育,所以沿海都要把人赶走了,2.9亿农民工在沿海打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让他回家乡打工才真正解决城市化问题。现在农民在沿海打工再回家乡造房子,现在到县城买房子,上面对下面国情不太了解,城镇化实际农民工回县城就可以实现。

促进鼓励实体经济,希望国家制定鼓励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财税体制改革从生产环节征税转向从消费环节增税,消费征3-5%消费税,消费者并没有感觉什么,但是用在生产环节减税,很大降低企业负担,不断提高消费,经济也就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也不会降低多少。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各地方政府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以后,各个区域根据自己产业定位(纳税)。现在2%企业交90%的税赋,税收太高了。

有一次到国家税务局,他不是你有问题就查你,2%企业交90%税,他有指标拿出多少税。现在给小微企业降税,另外对企业收税五花八门,而且很多委托第三方收税,建议国家明确收什么税,减轻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初期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财政税不少而是大幅增加就是明显的例证。税收减少加快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哪怕减税政策短期内财政出现赤字,不要紧肯定收回来的。GDP增长比例下来很正常,基数大了比例肯定下来。

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收入问题,地方该用多少就留下多少,不要行政后退,也不要过多财政收入让中央各部门分配,以免腐败。很多财政钱都是处长分配,全国这么大怎么管得了,同时减少转移支付,考核各级行政领导时,综合考虑该省经济发展状况,欠发达地区不能过分依赖发达地区,现在贫困县帽子都不愿意摘,争取贫困县帽子开心不得了。

提高老百姓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社保费用负担,培育中产阶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后,搞了很多年没有搞出来,现在中产阶级多了以后社会才稳定。现在应该做民富国强的道路,老百姓安居乐业什么问题都解决,现在企业个人保险负担比较大,企业和员工“五险一金”占收入63.6%,实际上我们给员工发八千,最后他拿到五千,现在收入还可以。最关键80后、90后年轻员工最困难,买不起房不能成家立业,也养不起孩子,现在租个房子都三千块钱,国家是不是对社会各阶层状态调查一下,现在该解决哪个阶层的问题。

政府不要老是眼睛盯着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交通堵塞问题、空气污染问题,买不起牌照问题,既解决不了空气污染问题、也没有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就是多收一笔钱而已。想办法想法子往老百姓口袋里装钱,老百姓收入增加,内需起来,经济就起来。有钱人消费拉不起来,该拉的都拉起来,不需要提高他们收入。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解决老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也解决,国家也繁荣富强。

我们经常讨论信公信私的问题,虽然财产属于个人,但是使用工具之类都是属于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实际生产关系发展解放生产力。农民土地承包,以前农村吃大锅饭,这么多农民还养不起城市居民,土地一承包什么都有了还卖不出去,这就是生产关系改革激发生产力。没有哪个老百姓认为这个企业他是有份,不会真正关心企业发展,而改革开放允许老百姓拥有财富就发生改变,因为这些财富到最后都是国家,但是这个改变调动老百姓积极性,民营企业保持健康发展也就是全员持股,调动员工积极性把企业搞好。毕竟我们企业搞好必须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如果把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会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引进国外企业家、继续国外投资,也实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企业,都是中华民族的企业,而且民营企业更听政府的话,

为什么要把它们区别开来要有贵贱之分?过剩产业结构调整走到国外,既解决过剩产业结构问题,又帮助欠发达中国家,我认为是大好事,企业要走出去,加快产业调整。


相关内容

  •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
  • 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吉林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如此表态,2013年年中,习 ...

  • 银行要做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战略部署,回归支持实体经 ...

  • 互联网+实体经济还是实体+互联网
  •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短缺的时代.近来,高层为了推进结构性经济改革,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导向概念,即通过改革供给体系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高层的意图很明确,改革边界也很有限,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不过,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一哄而上,什么东西 ...

  •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黄孟复 2012-7-25 15:59:37 来源:<国际融资>2012年第7期 在第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发表主旨演讲,他说:我们的金融体系应该引进更多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最具活力,具有可持续性:金融体系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 ...

  • 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与经营理念
  • 危机过后,我们在思考,什么是优秀的银行? 如何成为长期.持续优秀的银行? 经营指标优秀是评价银行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群体中经营指标落后的银行不是一个优秀的银行,但是一个经营指标良好的银行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银行.影响经营指标的因素是多元的,有内部的.外部的,并且是动态的.今日绩效优秀的银行未必代 ...

  • 发展实体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 发展实体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 调整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我 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

  • 商业札记|胡说八道的新零售,马云喊话宗庆后:企业家不能活在过去...
  • <壹说>按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天发表的2017新年贺词中表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谁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中国人民决不答应! 时间过得太快,转眼着这一年就过去了,今天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2017年,<壹说>也陪伴了大家又一年,每一篇文章 ...

  • 中国_影子银行_的产生发展和影响_杨旭
  • [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 )上2012年第1期(总第388期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杨 旭 (宁夏社会科学院,银川750021) 摘 要:中国的影子银行源于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 款利率,导致中国 ...

  • 银行业论文
  • 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分析 一. 引言 2007年金融危机来临了,人们对未来的经济更加的悲观,有些原本很坚挺的货币开始贬值,整个经济出现了损失的现象,经济增长减速.以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出现的信贷危机开始的导火线,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购房人提供的按揭贷款,在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之后,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