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10期

・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8.1防治责任范围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类比工程的实测(调查)资料,通过现场查勘确定。审查时应注意行业特点,满足以下要求:

(1)建设项目应分县级(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可按地级)行政区域列表说明项目建设区的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和占地性质。

(2)说明直接影响区确定的依据。

(3)移民(拆迁)安置区多由建设单位出资、地方政府安置,专项设施迁建也由其他单位实施,一般列入直接影响区。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集中安置且规模较小(规模较大的应单独编报方案)并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时,应列入项目建设区;同样,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的专项设施迁建部分也应列入项目建设区。

(4)用文字、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等。

8.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分区依据。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2)分区原则。①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②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③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还可进行二级、三级分区。④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3)分区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

(4)分区说明应包括文字、图、表等。9水土流失预测

9.1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

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按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9.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主要从地表扰动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弃渣堆弃方式、气象条件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9.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

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即为各防治分区的扰动面积;预测单元应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区域。9.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1)预测时段: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含

设备安装调试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方案服务期内生产运行期间的弃渣量、容量等进行分析。

(2)根据各单元的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条件确定预测时段。超过雨(风)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未超过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3)自然恢复期指各单元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恢复或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地表结皮,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时间。同一地区,自然恢复期长度应相同,一般取2—3年。各单元自然恢复期的起始时间可不同,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

9.5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扰动地表面积。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分区确定扰动地表面积。

(2)弃渣量。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根据施工和生产工艺、结合土石方平衡分析确定各时段、各分区的弃渣(土、石、灰)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因开发建设而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测算,用表格列出。

(4)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的主要方法有:①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针对项目区或相同类型区的观测资料或者研究成果,依据降水、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按数学模型进行预测。②通过对已建、在建项目实地调查或观测,经必要修正后,得出不同预测单元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土壤流失量:

形=∑∑(C。×鸭×乃)

(1)J。l‘2l

3n

AW=艺∑(以×啦×乃)

(2)

式中:形为土壤流失量,t;AW为新增土壤流失量,t;凡为某时

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坂为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

数,∥(km2・a);AM/,为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瓦为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i为预测单元,i=l、2、3…凡J为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9.6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可直接引用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中所确定的各单元数据。对于无实测资料、无参考资料的项目,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

・10・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10期

和下游河道淤积及防洪的影响,分析导致土地沙化、退化,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和地面下陷的可能性,所指危害应切合实际。从对当地水土资源、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江河防洪、公共设施(村庄、学校等)安全、地表植被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进行分析,对超过设计标准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9.8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

(1)预测成果。列表给出各单元、各时段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流失量,可按表5计算:

(2)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和强度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的重点区域和时段,提

为各地类赋予一定量值,加权平均后作为各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应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时序、扰动方式和强度、地面物质组成、汇流状况及相关试验、调查等综合确定。主要方法有:①类比法。采用与本工程土壤侵蚀条件和施工工艺等相近的类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确定,需说明类比工程实测的背景条件、监测方法,并明确修正系数。②试验观测法。鼓励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土壤侵蚀模数测定,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9.7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针对工程实际,分析对水土资源、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表5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小计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小计

土壤侵蚀背景值[t/(km2・a)]

扰动后侵蚀模数[∥(km2・a)]

土壤流失量计算表样式

侵蚀面积(hm2)

侵蚀时间(a)

背景流失量

(t)

预测流失量

(t)

新增流失量

(t)

合计

出防治措施布设及进度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指出重点防治和监测的区段和时段。专家审查时应重点关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10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应注意:

(1)对于线型建设项目,应分段确定防治目标,并按扰动地表面积加权计算综合防治目标。

(2)方案中应确定施工期的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3)生产建设类项目除了明确施工期、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外,还应确定运行期的防治目标。

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可参照表6进行计算。10.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

(2)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合理布设弃土(石、渣)场、取料场,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石、渣)。

(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表6防治目标计算表

防治指标标准规定薹鬈奎凑南毳殿薏警采用标准

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

(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6)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防护体系。

(7)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

(8)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

(9)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

lO.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在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补充、

完善和细化的防治措施和内容,结合界定的水土保持工程,提出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植物措施应在立地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经多树种、多草种的优选,提出适宜品种。

(3)水蚀风蚀复合区的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

・ll・

(4)按一级分区分别绘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对未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护措施等不应列入防治措施体系及框图。

10.4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

(1)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设计深度。在工程可研阶段,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深度有所差异,但方案编制应达到较为统一的尺度,具体要求见表7。

表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设计要求表(可研阶段)

数量和面长度和面要恶唆毪,磬耋

培。坫翌鼍够誊掌篓积蔷主袋冕积茹兰嚣嚣篡基砦盐,崖霍乞毛要菇关怠嚣箍彩关备蔷箕油管线

茎耋没笋霪黎箕翁麦带蓿当霉蒂器茹

篝主茬釜“。芏霾釜““”要罂唆毪,磬誊一“4

型区做典型设”一5

计,估算工程量

数量和

面积确定,按类型区做典型设计,估算工程量

分散安置区、拆迁安置区作为影响区,提出水土保持要求

・12・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lO期

(2)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②初步确定拦渣坝轴线位置,挡土墙走向及轴线位置。③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④绘制主要断面图。⑤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如内摩擦角、黏滞系数等)。⑥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数、结果和结论。⑦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⑧明确适用范围。

(3)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初步确定护坡工程的位置。②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③在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④绘制主要横断面图。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4)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确定土地整治的位置和面积。②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整地方法。③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平整度、覆土厚度、防渗排水要求等)。④绘制必要的设计图。⑤列出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5)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②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③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绘制主要断面图。④初步确定消能防冲措施,注意与下游沟道连接。⑤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⑥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⑦明确适用范围。

(6)降水蓄渗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初步确定蓄渗工程的位置。②初步确定蓄渗工程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③根据地表径流量及实际需要,初步确定工程结构形式,明确主要尺寸。④绘制主要设计图。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7)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对拟采取植物措施的场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结合景观要求,确定适宜的植物种及配置方式。②确定苗木规格、种植方式、材料用量。③进行植物措施典型设计,确定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④明确养护管理配套措施。⑤对项目建设区需要保护的植被,提出假植和移植方案。

(8)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明确临时防护措施的种类,初步确定各类措施的位置。②说明临时拦挡的方式、面积、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典型设计图。③说明I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的布设位置、数量、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必要的图件。④说明临时苫盖的材料、面积及工程量。⑤明确表土的剥离厚度、堆放场地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向。

(9)防风固沙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根据项目所处的风蚀沙化类型区确定防护类型、防护宽度。②选定防护措施材料,确定布设形式(带状、网格状)。③绘制必要的设计图。④计算工程量及单位指标。10.5工程量计算

(1)水土保持工程量应根据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推算。(2)工程量计算应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分区列表汇总。

(3)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应按措施类型、规模、定额计量项目的工程量分别列出,如浆砌石排水沟,应列出长度、开挖土方量、浆砌石量、碎石垫层量。

(4)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工程量按乔木、灌木株数,草皮、撒播植草的面积、园林绿化的面积统计,并说明防护面积、材料数量、抚育管护工作量等。10.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1)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按照各分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防治措施的施工进度。

(2)拦挡措施应符合“先拦后弃”的原则,植物措施应根据季节安排。

(3)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应列表说明,并附双线横道图,做到与主体工程进度相匹配。11水土保持监测11.1基本要求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明确监测的项目、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初步确定监测点位,估算所需的人工、设施、设备和物耗。

11.2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

(1)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运行期的监测提出要求。

(3)监测重点内容包括: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③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植物措施的监测重点是成活率和保存率);④施工准备期前应对土壤侵蚀的背景值进行监测;⑤重大水土流失事件。

(4)监测频次应满足6项防治目标测定的需要:①土壤流失量的监测,应明确在产生水土流失季节里每月至少1次;②应根据项目区造成较强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明确水蚀或风蚀的加测条件;③其他季节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减少;④除土壤流失量外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确定监测频次。

11.3监测点位的确定

(1)监测点要有代表性。

(2)各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

(3)监测小区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行同步监测。

(4)对弃土(渣)场、取料场及开挖面等宜布设监测控制站(或卡口站)。

(5)项目区内类型复杂、分散的工程宜布设简易观测场。(6)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输水工程等线型建设项目。应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平行布设监测点。

(7)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建设生产类项目应布设长期监测点。11.4监测方法

(1)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建设项目也可同时采用遥感监测方法。

(2)监测方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列出监测内容、方法、点位和频次的监测计划表。11.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

(1)根据监测内容合理确定监测设施、设备和耗材。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13。

(2)说明监测设施的布设情况,明确监测小区、沉沙池的数量。(3)列表给出监测设施、设备及耗材表。11.6监测成果与制度

(1)监测成果包括监测报告、监测数据、相关监测图件及影像资料。

(2)定期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成果。

(3)监测报告中应包括6项防治目标的计算表格。12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2.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概(估)算编制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编制方法、概估

(2)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机械台时费、主要工程单价及单价中的有关费率应与主体工程相一致(计算标准同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概(估)算中未明确的,可查当地造价信息确定,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

(3)采用的主体工程单价,应说明编制的依据和方法,并附(4)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列(单独列表),不计入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总投资。12.2独立费用

(1)独立费用一般包括建设管理费、质量监督费、方案编制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等。

(2)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3)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监测人工费、土建设施费、监测设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需要计列。

(4)方案编制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合同计列。科研勘测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列。12.3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应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12.4防治效益分析

根据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的布局与数量,对照方案编制目的和所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列表定量计算6项防治目标值;列表说明并定性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所产生的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工(1)6项防治指标计算公式分别列出如式(3—8)所示:下列各式中面积均为项目建设区范围内的相应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趸裴素案茔淼×100%(4)

型堡鲤篓雾注掣莲群蝴×100%(3)

建设区扰动地表面积

、…

式中: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工程措施面积+植物措施面积;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一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一场地道路硬化面积一水面面积一建设区内未扰动的微度侵蚀面积。

土壤流失控制比=害萎萎鬻甏葺蠡黼c5,刀采头飑,口工撮’厦脞搜J曼林草植被恢复系数=可霰襄鞣‰×100%

塑避襞零酱潜雠×,00%(6)

拦渣率=

弃土(石、渣)总量

‘一

…7

(7)

式(7)中:林草植被面积为采取植物措施的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为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恢复林草植被的面积(不含耕地或复耕面积)。

林草覆盖率=顽蔷_差‰×100%

(8)

式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中,可扣除水利枢纽、水电站类项目的水库淹没面积。

(2)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①经过上述计算所获得的效益指标达到值,应与6项防治目标值进行列表比较,以分析说明效益计算值达到的程度。②效益计算表格中的有关参数应与工程量表中的数据一致,但植物措施面积应转化为投影面积,乔、灌、草(特别是乔、灌、草结合布设的)的面积不能重复计算等。③工程措施面积即指工程措施所占压的面积,包括土地整治(与植物措施面积和复耕面积在投资估算时可以重复计算,但在面积计算时只能取其一)或者复耕面积和排水沟、挡土墙、拦渣坝、工程护坡等措施的投影面积之和。④对于实际拦渣数量,应列表说明各处弃渣(包括临时堆土或渣)数量,以及所设计拦挡措施和渣场容量。⑤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指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应以各分区布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为参考依据,分别给出各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以面积加权计算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12.5水土保持损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从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水土保持功能、水土流失及危害、环境及耕地的人口容量、水土保持成本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损失和效益分析。

13・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编写:13:1组织领导与管理

强调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3.2后续设计

明确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必须有水土保持专章或专篇,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应有原方案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等。

算表格等应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写。

单价分析表。

理规定》计取,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备使用费、消耗性材料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计列,并明确计算依据,按县级(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可按地级)行政区列表计算。

程安全运行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14・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08年第10期

特点提出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对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监测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明确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13.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

强调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和具体要求等。

13.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

明确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有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

附件与附图主要附件

(1)方案编制委托书。

(2)项目立项的有关申报文件、批文或工程可研审查意见。(3)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附件。(4)其他。15.2附图要求

(1)基本要求。①图面必须清晰、图签齐备。②规范规定的图纸必须齐全。

(2)主要附图。①项目地理位置图。②项目区地形地貌图和水系图。③项目总平面布置图。④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图。⑤水土流失防

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应建立施工过程中I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监理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3.5水土保持监测

强调要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3.6检查与验收等

要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要进行水土保持专项验收。13.7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说明水土保持资金纳入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管理,要建立水土保持资金档案,进行专项管理。14方案结论与建议14.1总体结论

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并明确项目的可行性。14・2建议

主要是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和设计建议,根据项目的

15.1

誓}篆篓≥黧盏墓翥篱翟羔蒜篡嚣篙票盏

图。

(全文完)

(责任编辑孙占锋)

(上接第2页)和产业开发的直接收益也有效促进了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今后各地要切实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使群众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其特色产业,增加收人。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要进一步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做大做强沙棘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里,要特别谈一下关于有序推进沙棘产业开发的问题。因为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要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较高的经济回报,必须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切忌低水平重复和盲目竞争。而从目前晋陕蒙甘能源开发区沙棘产业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加工规模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资源供不应求、恶性竞争的局面,制约了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各地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较为广阔、适宜沙棘生长的优势,大力推进沙棘种植,扩大沙棘资源总量;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和切实搞好沙棘加工产业的整合,以形成竞争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高效的产业开发格局。鄂尔多斯市、延安市提出要建设66.67万hm2和26.67万hm2沙棘资源基地,也希望各地加大沙棘资源的建设力度。同时,建议在‘整个区域层面上构建起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建立沙棘开发合作机制,实现资源、技术、服务共享,从而推动沙棘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4处理好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的关系迫切需要

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是新时期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的重要举措。晋陕蒙甘能源开发区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仅仅依靠人工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搞好封育保护工作,依靠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实践证明,这一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的降雨条件,只要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绝大多数水土流失区都可以通过自然修复恢复植被。近年来,这一地区生态修复已取得巨大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毫不动摇地抓生态自然修复,更坚决地推进封山禁牧、能源替代、舍饲养畜、生态移民等措施,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减轻生态压力,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大区域的生态自我修复。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中,要注意把投资、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农牧业产出能力上,通过对生产用地的水土综合整治,使水土资源能够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大面积的封育保护。当然,对那些立地条件非常恶劣,仅靠自然力量无法修复的荒沟、荒坡,还是要根据当地实际量力而行地采取人工治理的办法。要大力宣传生态自然修复的经验和成效,让全社会接受这样一种新的理念,取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作者简介]鄂竞平(1956一),男,河北乐亭县人,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副部长。

[收稿日期]2008—09—11

(责任编辑李西民)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Monitoring Cente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中国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stbc200810004.aspx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10期

・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8.1防治责任范围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类比工程的实测(调查)资料,通过现场查勘确定。审查时应注意行业特点,满足以下要求:

(1)建设项目应分县级(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可按地级)行政区域列表说明项目建设区的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和占地性质。

(2)说明直接影响区确定的依据。

(3)移民(拆迁)安置区多由建设单位出资、地方政府安置,专项设施迁建也由其他单位实施,一般列入直接影响区。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集中安置且规模较小(规模较大的应单独编报方案)并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时,应列入项目建设区;同样,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的专项设施迁建部分也应列入项目建设区。

(4)用文字、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等。

8.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分区依据。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2)分区原则。①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②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③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还可进行二级、三级分区。④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3)分区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

(4)分区说明应包括文字、图、表等。9水土流失预测

9.1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

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按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9.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主要从地表扰动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弃渣堆弃方式、气象条件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9.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

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即为各防治分区的扰动面积;预测单元应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区域。9.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1)预测时段: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含

设备安装调试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方案服务期内生产运行期间的弃渣量、容量等进行分析。

(2)根据各单元的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条件确定预测时段。超过雨(风)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未超过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3)自然恢复期指各单元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恢复或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地表结皮,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时间。同一地区,自然恢复期长度应相同,一般取2—3年。各单元自然恢复期的起始时间可不同,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

9.5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扰动地表面积。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分区确定扰动地表面积。

(2)弃渣量。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根据施工和生产工艺、结合土石方平衡分析确定各时段、各分区的弃渣(土、石、灰)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因开发建设而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测算,用表格列出。

(4)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的主要方法有:①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针对项目区或相同类型区的观测资料或者研究成果,依据降水、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按数学模型进行预测。②通过对已建、在建项目实地调查或观测,经必要修正后,得出不同预测单元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土壤流失量:

形=∑∑(C。×鸭×乃)

(1)J。l‘2l

3n

AW=艺∑(以×啦×乃)

(2)

式中:形为土壤流失量,t;AW为新增土壤流失量,t;凡为某时

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坂为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

数,∥(km2・a);AM/,为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瓦为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i为预测单元,i=l、2、3…凡J为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9.6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可直接引用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中所确定的各单元数据。对于无实测资料、无参考资料的项目,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

・10・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10期

和下游河道淤积及防洪的影响,分析导致土地沙化、退化,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和地面下陷的可能性,所指危害应切合实际。从对当地水土资源、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江河防洪、公共设施(村庄、学校等)安全、地表植被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进行分析,对超过设计标准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9.8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

(1)预测成果。列表给出各单元、各时段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流失量,可按表5计算:

(2)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和强度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的重点区域和时段,提

为各地类赋予一定量值,加权平均后作为各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应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时序、扰动方式和强度、地面物质组成、汇流状况及相关试验、调查等综合确定。主要方法有:①类比法。采用与本工程土壤侵蚀条件和施工工艺等相近的类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确定,需说明类比工程实测的背景条件、监测方法,并明确修正系数。②试验观测法。鼓励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土壤侵蚀模数测定,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9.7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针对工程实际,分析对水土资源、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表5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小计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小计

土壤侵蚀背景值[t/(km2・a)]

扰动后侵蚀模数[∥(km2・a)]

土壤流失量计算表样式

侵蚀面积(hm2)

侵蚀时间(a)

背景流失量

(t)

预测流失量

(t)

新增流失量

(t)

合计

出防治措施布设及进度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指出重点防治和监测的区段和时段。专家审查时应重点关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10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应注意:

(1)对于线型建设项目,应分段确定防治目标,并按扰动地表面积加权计算综合防治目标。

(2)方案中应确定施工期的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3)生产建设类项目除了明确施工期、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外,还应确定运行期的防治目标。

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可参照表6进行计算。10.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

(2)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合理布设弃土(石、渣)场、取料场,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石、渣)。

(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表6防治目标计算表

防治指标标准规定薹鬈奎凑南毳殿薏警采用标准

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

(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6)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防护体系。

(7)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

(8)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

(9)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

lO.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在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补充、

完善和细化的防治措施和内容,结合界定的水土保持工程,提出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植物措施应在立地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经多树种、多草种的优选,提出适宜品种。

(3)水蚀风蚀复合区的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

・ll・

(4)按一级分区分别绘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对未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护措施等不应列入防治措施体系及框图。

10.4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

(1)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设计深度。在工程可研阶段,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深度有所差异,但方案编制应达到较为统一的尺度,具体要求见表7。

表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设计要求表(可研阶段)

数量和面长度和面要恶唆毪,磬耋

培。坫翌鼍够誊掌篓积蔷主袋冕积茹兰嚣嚣篡基砦盐,崖霍乞毛要菇关怠嚣箍彩关备蔷箕油管线

茎耋没笋霪黎箕翁麦带蓿当霉蒂器茹

篝主茬釜“。芏霾釜““”要罂唆毪,磬誊一“4

型区做典型设”一5

计,估算工程量

数量和

面积确定,按类型区做典型设计,估算工程量

分散安置区、拆迁安置区作为影响区,提出水土保持要求

・12・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8年第lO期

(2)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②初步确定拦渣坝轴线位置,挡土墙走向及轴线位置。③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④绘制主要断面图。⑤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如内摩擦角、黏滞系数等)。⑥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数、结果和结论。⑦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⑧明确适用范围。

(3)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初步确定护坡工程的位置。②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③在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④绘制主要横断面图。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4)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确定土地整治的位置和面积。②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整地方法。③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平整度、覆土厚度、防渗排水要求等)。④绘制必要的设计图。⑤列出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5)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②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③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绘制主要断面图。④初步确定消能防冲措施,注意与下游沟道连接。⑤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⑥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⑦明确适用范围。

(6)降水蓄渗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初步确定蓄渗工程的位置。②初步确定蓄渗工程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③根据地表径流量及实际需要,初步确定工程结构形式,明确主要尺寸。④绘制主要设计图。⑤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⑥明确适用范围。

(7)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对拟采取植物措施的场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结合景观要求,确定适宜的植物种及配置方式。②确定苗木规格、种植方式、材料用量。③进行植物措施典型设计,确定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④明确养护管理配套措施。⑤对项目建设区需要保护的植被,提出假植和移植方案。

(8)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明确临时防护措施的种类,初步确定各类措施的位置。②说明临时拦挡的方式、面积、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典型设计图。③说明I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的布设位置、数量、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必要的图件。④说明临时苫盖的材料、面积及工程量。⑤明确表土的剥离厚度、堆放场地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向。

(9)防风固沙工程典型设计要求。①根据项目所处的风蚀沙化类型区确定防护类型、防护宽度。②选定防护措施材料,确定布设形式(带状、网格状)。③绘制必要的设计图。④计算工程量及单位指标。10.5工程量计算

(1)水土保持工程量应根据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推算。(2)工程量计算应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分区列表汇总。

(3)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应按措施类型、规模、定额计量项目的工程量分别列出,如浆砌石排水沟,应列出长度、开挖土方量、浆砌石量、碎石垫层量。

(4)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工程量按乔木、灌木株数,草皮、撒播植草的面积、园林绿化的面积统计,并说明防护面积、材料数量、抚育管护工作量等。10.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1)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按照各分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防治措施的施工进度。

(2)拦挡措施应符合“先拦后弃”的原则,植物措施应根据季节安排。

(3)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应列表说明,并附双线横道图,做到与主体工程进度相匹配。11水土保持监测11.1基本要求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明确监测的项目、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初步确定监测点位,估算所需的人工、设施、设备和物耗。

11.2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

(1)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运行期的监测提出要求。

(3)监测重点内容包括: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③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植物措施的监测重点是成活率和保存率);④施工准备期前应对土壤侵蚀的背景值进行监测;⑤重大水土流失事件。

(4)监测频次应满足6项防治目标测定的需要:①土壤流失量的监测,应明确在产生水土流失季节里每月至少1次;②应根据项目区造成较强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明确水蚀或风蚀的加测条件;③其他季节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减少;④除土壤流失量外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确定监测频次。

11.3监测点位的确定

(1)监测点要有代表性。

(2)各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

(3)监测小区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行同步监测。

(4)对弃土(渣)场、取料场及开挖面等宜布设监测控制站(或卡口站)。

(5)项目区内类型复杂、分散的工程宜布设简易观测场。(6)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输水工程等线型建设项目。应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平行布设监测点。

(7)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建设生产类项目应布设长期监测点。11.4监测方法

(1)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建设项目也可同时采用遥感监测方法。

(2)监测方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列出监测内容、方法、点位和频次的监测计划表。11.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

(1)根据监测内容合理确定监测设施、设备和耗材。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13。

(2)说明监测设施的布设情况,明确监测小区、沉沙池的数量。(3)列表给出监测设施、设备及耗材表。11.6监测成果与制度

(1)监测成果包括监测报告、监测数据、相关监测图件及影像资料。

(2)定期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成果。

(3)监测报告中应包括6项防治目标的计算表格。12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2.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概(估)算编制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编制方法、概估

(2)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机械台时费、主要工程单价及单价中的有关费率应与主体工程相一致(计算标准同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概(估)算中未明确的,可查当地造价信息确定,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

(3)采用的主体工程单价,应说明编制的依据和方法,并附(4)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列(单独列表),不计入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总投资。12.2独立费用

(1)独立费用一般包括建设管理费、质量监督费、方案编制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等。

(2)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3)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监测人工费、土建设施费、监测设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需要计列。

(4)方案编制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合同计列。科研勘测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列。12.3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应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12.4防治效益分析

根据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的布局与数量,对照方案编制目的和所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列表定量计算6项防治目标值;列表说明并定性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所产生的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工(1)6项防治指标计算公式分别列出如式(3—8)所示:下列各式中面积均为项目建设区范围内的相应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趸裴素案茔淼×100%(4)

型堡鲤篓雾注掣莲群蝴×100%(3)

建设区扰动地表面积

、…

式中: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工程措施面积+植物措施面积;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一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一场地道路硬化面积一水面面积一建设区内未扰动的微度侵蚀面积。

土壤流失控制比=害萎萎鬻甏葺蠡黼c5,刀采头飑,口工撮’厦脞搜J曼林草植被恢复系数=可霰襄鞣‰×100%

塑避襞零酱潜雠×,00%(6)

拦渣率=

弃土(石、渣)总量

‘一

…7

(7)

式(7)中:林草植被面积为采取植物措施的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为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恢复林草植被的面积(不含耕地或复耕面积)。

林草覆盖率=顽蔷_差‰×100%

(8)

式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中,可扣除水利枢纽、水电站类项目的水库淹没面积。

(2)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①经过上述计算所获得的效益指标达到值,应与6项防治目标值进行列表比较,以分析说明效益计算值达到的程度。②效益计算表格中的有关参数应与工程量表中的数据一致,但植物措施面积应转化为投影面积,乔、灌、草(特别是乔、灌、草结合布设的)的面积不能重复计算等。③工程措施面积即指工程措施所占压的面积,包括土地整治(与植物措施面积和复耕面积在投资估算时可以重复计算,但在面积计算时只能取其一)或者复耕面积和排水沟、挡土墙、拦渣坝、工程护坡等措施的投影面积之和。④对于实际拦渣数量,应列表说明各处弃渣(包括临时堆土或渣)数量,以及所设计拦挡措施和渣场容量。⑤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指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应以各分区布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为参考依据,分别给出各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以面积加权计算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12.5水土保持损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从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水土保持功能、水土流失及危害、环境及耕地的人口容量、水土保持成本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损失和效益分析。

13・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编写:13:1组织领导与管理

强调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3.2后续设计

明确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必须有水土保持专章或专篇,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应有原方案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等。

算表格等应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写。

单价分析表。

理规定》计取,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备使用费、消耗性材料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计列,并明确计算依据,按县级(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可按地级)行政区列表计算。

程安全运行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14・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08年第10期

特点提出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对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监测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明确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13.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

强调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和具体要求等。

13.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

明确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有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

附件与附图主要附件

(1)方案编制委托书。

(2)项目立项的有关申报文件、批文或工程可研审查意见。(3)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附件。(4)其他。15.2附图要求

(1)基本要求。①图面必须清晰、图签齐备。②规范规定的图纸必须齐全。

(2)主要附图。①项目地理位置图。②项目区地形地貌图和水系图。③项目总平面布置图。④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图。⑤水土流失防

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应建立施工过程中I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监理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3.5水土保持监测

强调要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3.6检查与验收等

要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要进行水土保持专项验收。13.7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说明水土保持资金纳入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管理,要建立水土保持资金档案,进行专项管理。14方案结论与建议14.1总体结论

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并明确项目的可行性。14・2建议

主要是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和设计建议,根据项目的

15.1

誓}篆篓≥黧盏墓翥篱翟羔蒜篡嚣篙票盏

图。

(全文完)

(责任编辑孙占锋)

(上接第2页)和产业开发的直接收益也有效促进了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今后各地要切实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使群众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其特色产业,增加收人。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要进一步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做大做强沙棘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里,要特别谈一下关于有序推进沙棘产业开发的问题。因为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要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较高的经济回报,必须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切忌低水平重复和盲目竞争。而从目前晋陕蒙甘能源开发区沙棘产业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加工规模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资源供不应求、恶性竞争的局面,制约了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各地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较为广阔、适宜沙棘生长的优势,大力推进沙棘种植,扩大沙棘资源总量;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和切实搞好沙棘加工产业的整合,以形成竞争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高效的产业开发格局。鄂尔多斯市、延安市提出要建设66.67万hm2和26.67万hm2沙棘资源基地,也希望各地加大沙棘资源的建设力度。同时,建议在‘整个区域层面上构建起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建立沙棘开发合作机制,实现资源、技术、服务共享,从而推动沙棘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4处理好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的关系迫切需要

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是新时期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的重要举措。晋陕蒙甘能源开发区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仅仅依靠人工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搞好封育保护工作,依靠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实践证明,这一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的降雨条件,只要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绝大多数水土流失区都可以通过自然修复恢复植被。近年来,这一地区生态修复已取得巨大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毫不动摇地抓生态自然修复,更坚决地推进封山禁牧、能源替代、舍饲养畜、生态移民等措施,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减轻生态压力,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大区域的生态自我修复。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中,要注意把投资、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农牧业产出能力上,通过对生产用地的水土综合整治,使水土资源能够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大面积的封育保护。当然,对那些立地条件非常恶劣,仅靠自然力量无法修复的荒沟、荒坡,还是要根据当地实际量力而行地采取人工治理的办法。要大力宣传生态自然修复的经验和成效,让全社会接受这样一种新的理念,取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作者简介]鄂竞平(1956一),男,河北乐亭县人,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副部长。

[收稿日期]2008—09—11

(责任编辑李西民)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续)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Monitoring Cente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中国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stbc200810004.aspx


相关内容

  •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
  •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 水保监[2008]8号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 知 各位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

  • 规划环评和区域环评审查要点之比较研究
  • 第22卷第2期2009年4月污染防治技术POLL UT I ON CONTROL TEC HNOLO GY Vo. l 22, No . 2 Apr., 2009 规划环评和区域环评审查要点之比较研究 王 静, 陈 华, 钱 瑜 1 1 2 (1. 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6; ...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流程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具体设计实施细则 一.设计实施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要求:企业自身的实 际情况): 1.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法律和政策要求: 2.企业的发展要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3.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核心技术. 二.参与部门 知识产权部门.研发部门.人事部门.销售部门.市 ...

  • 甲级单位编制小型工业项目设备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13案例)设计方案
  • 目录 第一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小型工业项目设备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3 一.小型工业项目设备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3 二.小型工业项目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

  • 第2章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 第二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 编制目的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在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区自然环境特征.水土流失现状.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项目水土流失形式.形成机制.水土流失量和范围以及水土流失影响程度.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生态 ...

  • 设计管理流程
  • 设计管理流程 辽宁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1年6月20日 辽宁金泰房地产 设计管理流程 LNJTSJB-LC-0001 设计管理流程 1 流程概述 1.1 流程目的及适用范围 1.2 定义 1.3 流程关系 1.4 责任部门 1.4.2 项目公司 1.5 输入及输出 2 流程图 3 流程操作指 ...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培训讲义(张艳)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贯标培训 张 艳 2012年8月 科慧远咨询· IPFuTure Consulting 讲师简介 张艳博士,科慧远咨询合伙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主要起草人,熟知企事业单 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订.专利分析与专利数据库 ...

  • _浅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
  • 水利工程 浅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 秦淑贤 (宁夏灵武市水务局,宁夏灵武750400) 摘 要:依法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的一项主要职权,是完全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改善生态环境 的关键举措.专家组的形成和审批方法决定着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质量.理论审查---现场答疑 ...

  • 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
  • 目录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 3 一.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 3 二.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