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一、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之间的关系,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些关系求未知数x,初步学会用x 表示要求的数,列出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

2、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能够运用定律简算。

一-[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以定义的形式概括出乘、除法的确切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3、使学生学会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今天我们在过去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学习乘除法的意义。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2、口算练习:

5×7=6×8=

35÷5=48÷6=

35÷7=48÷8=

二、新授:

1、(投影)例:(1)一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

多少人?

提问: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哪两种?

用加法算:40+40+40=120(人)

用乘法算:40×3=120(人)

提问:40×3=12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引导提问:

(1)比较两个算式,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2)想一想,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简便运算)

(3)乘法是一种求什么的简便运算?

板书: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判断下面两种说法确切吗?为什么?

A、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B、乘法是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从中找出乘法意义中的关键词语:相同加数、简便运算)

(5)复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什么?(因数)板书:因数

2、引导扩大:

(1)例(2)一年级有120人,平均分成3个班,每班有多少人?

列式:120÷3=40(人)

答:每班有40人。

(3)一年级有120人,每40人分成一个班,可以分

成几个班?

列式:120÷40=3(个)

答:可以分成3个班。

(2)看两个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0÷3=40

120÷40=3

被除数除数商

(3)观察比较:

提问:三道小题所列出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40×3=120120÷3=40

120÷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4)引导学生思考,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从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的关系来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

的运算?

总结:

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相同加数叫做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做乘数,得出的结果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2、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中的被除数是乘法里的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里的两个因数。因此,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回忆表内乘除法,从一道乘法题能推出两道除法题实质是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练习:

1、练一练:

(1)根据52×28=1456,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456÷52=1456÷28=

(2)根据504÷36=14,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36×14=504÷14=

(3)根据27×13=35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2、想一想:

提问:下面两道除法算式能够求出商吗?为什么?

板书:5÷00÷0

得出结论: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练习: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成立?

1×00×00-00+0

1÷00÷00÷10×1

3、默读题,并做出来。

(1)根据已知算式,写出与它们又关系的另外的两个算式。27×34=918375÷15=25

(2)根据题义列出算式,再直接写出有关的两个算式。

A、一个因数是86,另一个因数是68,它们的积是多少?

B、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444,其中一个因数是3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还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p4-3、5、7、8、9、10

六、板书:

乘、除法的意义

40×3=120120÷3=40

121÷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课后小结:

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一、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之间的关系,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些关系求未知数x,初步学会用x 表示要求的数,列出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

2、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能够运用定律简算。

一-[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以定义的形式概括出乘、除法的确切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3、使学生学会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今天我们在过去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学习乘除法的意义。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2、口算练习:

5×7=6×8=

35÷5=48÷6=

35÷7=48÷8=

二、新授:

1、(投影)例:(1)一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

多少人?

提问: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哪两种?

用加法算:40+40+40=120(人)

用乘法算:40×3=120(人)

提问:40×3=12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引导提问:

(1)比较两个算式,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2)想一想,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简便运算)

(3)乘法是一种求什么的简便运算?

板书: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判断下面两种说法确切吗?为什么?

A、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B、乘法是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从中找出乘法意义中的关键词语:相同加数、简便运算)

(5)复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什么?(因数)板书:因数

2、引导扩大:

(1)例(2)一年级有120人,平均分成3个班,每班有多少人?

列式:120÷3=40(人)

答:每班有40人。

(3)一年级有120人,每40人分成一个班,可以分

成几个班?

列式:120÷40=3(个)

答:可以分成3个班。

(2)看两个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0÷3=40

120÷40=3

被除数除数商

(3)观察比较:

提问:三道小题所列出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40×3=120120÷3=40

120÷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4)引导学生思考,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从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的关系来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

的运算?

总结:

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相同加数叫做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做乘数,得出的结果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2、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中的被除数是乘法里的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里的两个因数。因此,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回忆表内乘除法,从一道乘法题能推出两道除法题实质是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练习:

1、练一练:

(1)根据52×28=1456,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456÷52=1456÷28=

(2)根据504÷36=14,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36×14=504÷14=

(3)根据27×13=35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2、想一想:

提问:下面两道除法算式能够求出商吗?为什么?

板书:5÷00÷0

得出结论: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练习: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成立?

1×00×00-00+0

1÷00÷00÷10×1

3、默读题,并做出来。

(1)根据已知算式,写出与它们又关系的另外的两个算式。27×34=918375÷15=25

(2)根据题义列出算式,再直接写出有关的两个算式。

A、一个因数是86,另一个因数是68,它们的积是多少?

B、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444,其中一个因数是3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还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p4-3、5、7、8、9、10

六、板书:

乘、除法的意义

40×3=120120÷3=40

121÷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课后小结:

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下全册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 ...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 第一单元: 位置 一. 教材分析:位置这一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二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阶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

  •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
  • 四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 ...

  • 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表格式
  • 六年级上册 数学 教者:范婷婷 花果畈小学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执教:范婷婷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本班女生多,好管理,但思维欠活跃.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成绩整体水平不高,后进生的面很大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 ...

  • 上海版小学数学目录
  • 沪版小学数学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

  •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2.运算定律.混合运算 3.多边形的面积 4.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复习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 ...

  • 2017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积的近似值.doc
  • 课题: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下面的表格,以备复习时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说明按要求用 ...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导学案
  • <分数除法>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掌握分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 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 ...

  • 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1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